-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1节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分层作业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3节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分层作业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素养综合训练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1节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分层作业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2节中国的能源安全分层作业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课件 0 次下载
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作业课件ppt
展开[2023·江苏徐州期末]近年来,我国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年均增长速度较快,建筑物供暖开发利用方式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北、辽宁、山东、湖北、上海等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西藏羊八井、河北霸州等少数地区有用于发电、采暖和温室种植等的地热资源梯级利用,大多数地区以供暖和旅游疗养为主。下图是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地级市规划区范围浅层地热能可采量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浅层地热能资源分布较丰富的是( )A.北方地区的北京、天津、辽宁B.西北地区的青海、西藏、甘肃C.北方地区的河北、山东、湖南D.南方地区的宁夏、云南、广东2.关于我国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均增速快,建筑物供暖等多在南方省级行政区出现B.多数地区拥有充足的地热资源梯级开发利用科技能力C.供暖和旅游疗养为主的利用易造成地区水位持续下降D.各省级行政区浅层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剧对城市环境的污染
解析 第1题,青海、西藏不属于西北地区,且浅层地热能资源分布较少,B错误;湖南不属于北方地区,C错误;宁夏不属于南方地区,D错误;由图可知,北方地区的北京、天津、辽宁浅层地热能资源分布较丰富,A正确。故选A。第2题,由材料可知,我国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年均增速快,建筑物供暖等多在北方省级行政区出现,A错误;大多数地区以供暖和旅游疗养为主,B错误;只要对浅层地热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就不会对城市环境造成明显污染,D错误;供暖和旅游疗养为主的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容易导致地下水利用过多,进而导致地区地下水水位下降,C正确。故选C。
[2023·安徽巢湖期中]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陕甘宁的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四川盆地川东地区,新疆塔里木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和南海南部等。《2021年中国天然气市场分析报告—市场竞争现状与发展前景评估》显示,2020年我国天然气查明储量达6.12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5%。据此完成3~5题。3.下列关于天然气资源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可再生资源B.属于生物资源C.属于非可再生资源D.属于气候资源
4.根据材料,天然气在我国的分布说明了( )A.具有空间差异性B.具有数量的有限性C.具有利用的发展性D.具有资源的联系性5.天然气分布的主要制约条件是( )A.热量B.水分C.土壤D.地质作用
解析 第3题,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B、D错误;天然气是非可再生资源,A错误,C正确。故选C。第4题,根据材料信息,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陕甘宁的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四川盆地川东地区,新疆塔里木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和南海南部等,说明天然气在我国分布不均匀,存在空间差异,A正确。根据材料只能看出天然气的分布,并不能看出天然气数量的有限性、利用的发展性及资源的联系性,B、C、D错误。故选A。第5题,天然气属于矿产资源,属于化石能源,其形成受地质演化中的地质作用的影响和制约,故选D。
[2023·辽宁大连期末]2022年1月27日,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天津市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风力发电、光伏发电被列入其中。图1为天津市100米高度平均风功率密度分布模拟图,图2为滨海新区杨家泊镇“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图,一地两用,上可发电、下可养虾,开创了水下养殖和水上发电的双赢新模式。读图文材料,完成6~7题。
6.影响天津风能资源分布的最主要条件是( )A.距海远近B.洋流流向C.纬度高低D.地形起伏7.“渔光互补”中的水产养殖与传统养殖相比,其主要优势为( )A.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B.降低养殖成本,提高了产量C.有效解决了食品安全中的源头控制问题D.节能减排,彻底解决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
解析 第6题,由图可知,离渤海湾越近,100米高度平均风功率密度越大。主要原因是离海越近,地表对海风、夏季风的削弱越小,风力越大,平均风功率密度越大,A正确。洋流流向受风的影响大,但洋流流向不能影响风能资源的分布,B错误。该地100米高度平均风功率密度分布不与纬线平行,表明纬度高低不是影响天津风能资源分布的最主要条件,C错误。天津位于华北平原,地形起伏小,D错误。故选A。第7题,根据材料“一地两用,上可发电、下可养虾”可知,单位面积的土地实现了两用,与传统的一用相比,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A正确。该模式只是提供了养殖的空间,没有提高产量,也没有涉及该养殖所用的鱼苗或虾苗是否是安全无病害的,B、C错误。该模式提高了光伏发电,提高了我国清洁能源的比重,利于节能减排,但我国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多样,仅靠光伏发电,难以彻底解决,D错误。故选A。
读某自然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8~9题。8.该自然资源是( )A.太阳能B.风能C.森林D.水资源9.影响该自然资源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下垫面D.人类活动
解析 第8题,结合图例信息可知,该自然资源空间分布大致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该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南地区,西北地区明显偏少,所以可以推测该自然资源是水资源,D正确;再结合四个选项,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和西北内陆地区,A错误;风能资源丰富的是东南沿海和西北内陆地区,B错误;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横断山区,C错误。故选D。第9题,根据上题结论,该自然资源为水资源,影响水资源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我国受夏季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B正确;太阳辐射、下垫面对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影响不大,A、C错误;我国人口、经济活动都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人类活动用水量大,因此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不是影响水资源空间分布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B。
10.[2023·河北邢台高二期末]图1为2020年全球磷矿资源储量、产量分布图,图2为我国主要磷矿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说出全球磷矿资源储量、产量分布特点。
我国磷矿石约44%依靠小矿山获取,矿石品位低,小型矿山平均开采回采率仅为76%左右,部分矿山的回采率仅为30%,大量的磷矿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2)说明我国磷矿开采的不利条件。
磷矿是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之一。约70%的磷矿石用于生产磷肥,施用磷肥能促进农作物生长。我国磷矿产品以初级加工为主,深加工比例低,随着我国农业化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我国磷矿资源出现危机。(3)有专家提出,我国应限制磷矿石出口,请推测提出该观点的理由。(4)请为我国磷矿资源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答案 (1)全球磷矿资源储量、产量分布不均;全球磷矿储量、产量分布不一致;摩洛哥和西撒哈拉地区储量最多;中国磷矿石产量全球第一。(2)分布不均,企业数量多且分散,生产规模小;主要位于西南地区,交通不便;磷矿石品位低;生产设备和技术水平较为落后;磷矿石资源浪费严重等。(3)磷矿石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我国磷矿储量有限,具有稀缺性和战略性;我国是农业大国,磷肥需求量大;保证我国农业用肥,保障粮食安全等。(4)加强磷矿地质勘查,寻找后备资源;因地制宜扩大生产规模,加强科研投入,提高技术水平;提高利用率;发展磷矿石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大技术研发,推动清洁生产,保护环境。
解析 第(1)题,据2020全球磷矿资源储量、产量分布图可知,全球磷矿资源储量、产量分布不均,全球磷矿储量、产量分布也不一致,其中摩洛哥和西撒哈拉磷矿的储量最多,占全球磷矿储量的70%左右,而全球磷矿石产量中,中国的磷矿石产量最大,占比40%。第(2)题,据我国主要磷矿基地分布示意图及文字材料可知,我国的磷矿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尤其是西南地区,但是西南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磷矿的运输;我国磷矿石约44%依靠小矿山获取,企业数量多且分散,不利于集约化生产,生产规模小;磷矿石品位低,开采价值低;生产设备简陋,技术水平低,小型矿山平均开采回采率仅为76%左右,部分矿山的回采率仅为30%,大量的磷矿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磷矿石资源浪费严重等。
第(3)题,磷矿石属于非可再生资源,一旦枯竭,很难找到替代品,而且我国磷矿储量有限,具有稀缺性和战略性;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对磷肥的需求量大;为了保证我国农业用肥,保障粮食安全,确保国家农业和农村的稳定等,我国应该限制磷矿石的出口。第(4)题,针对磷矿储量有限的问题,要加强磷矿地质勘查,寻找后备资源;针对磷矿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的情况,要因地制宜地扩大生产规模,加强科研投入,提高专业化水平,提高冶炼效果;针对矿山平均开采回采率低下,磷矿石资源浪费严重现象,要发展磷矿石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针对环境污染、特别是固体废弃物污染,要注意保护环境,加大技术研发,提高利用率,推动清洁生产,保护环境。
[2023·山东临沂期末]浙江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经过搜集资料、调查研究,完成了对浙江省不同地形类型区能源利用状况的统计(单位:%)(下表)。据此完成11~12题。
11.由表中数据可知( )A.煤炭比重最大B.沿海能源结构更合理C.海岛用电最多D.山区能源以薪柴为主
12.为直观反映各地形类型区的能源利用状况,兴趣小组成员分别绘制了下列地理图表,其中最准确、合理的是( )
解析 第11题,由表中数据可知,煤炭所占比重很低,A错;海岛电力占比最高,并不意味着用电量最大,C错;山区能源以电力为主,D错;沿海地区新能源所占比重高于其他区域,薪柴、煤炭所占比例低于其他区域,能源结构更加合理,故选B。第12题,表格数据为不同能源类型所占比重,而不是具体的能源数量,故A、C错;B折线图横坐标缺少能源类型,错误;而D柱状图较为完整,很好地体现了海岛地区的能源结构,故选D。
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耗费的水资源数量,是以虚拟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的水。许多国家虚拟水的进出口是通过地区之间农产品贸易表现出来的,这也是实现虚拟水调配的重要方式。下图为常见单位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米3/千克)。据此完成13~14题。
13.虚拟水净输出最多的地区最可能是( )A.亚洲B.南美洲C.欧洲D.非洲
14.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但目前多为虚拟水输入区,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A.经济发展快B.人口稠密C.耕地资源少D.水旱灾害频繁
解析 第13题,结合材料可知,牛肉和羊肉包含的虚拟水最多,南美洲是世界上牛肉和羊肉的主要输出区,因此也是虚拟水净输出最多的地区,B正确;亚洲输出的农产品主要是谷物,A错误;欧洲输出的农产品主要是奶类产品,C错误;非洲输出的农产品主要是热带经济作物,D错误。故选B。第14题,结合材料“虚拟水的进出口是通过地区之间农产品贸易表现出来的”分析,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城镇化水平高,居民消费水平高,对牛肉、羊肉、奶类等农产品的需求量大,需要大量输入这些农产品,因此多为虚拟水输入区,A正确;人口稠密,耕地资源少,水旱灾害频繁,也会影响虚拟水的输入,但不是主要原因,B、C、D错误。故选A。
15.[2023·四川宜宾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古巴是加勒比地区最大的国家,太阳能、风能、生物等自然资源丰富,油气等常规能源资源主要依赖进口。目前,古巴电力主要由火力发电和生物质能(蔗渣燃烧)发电两部分构成,其中火力发电占比超过90%。近年来,古巴政府十分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沼气等的开发利用确定为优先发展产业,鼓励外资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下图示意古巴地理位置。
(1)古巴生物质能发电量远超太阳能、风能,推测主要原因。(2)分析古巴政府十分重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原因。(3)指出古巴政府鼓励外资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目的。
答案 (1)古巴受资金和技术限制,太阳能、风能开发利用基础薄弱;太阳能、风能发电的技术要求较高,生物质能发电技术要求较低;太阳能、风能发电受到天气状况影响大,发电量不稳定,而生物质供应稳定,发电量稳定。(2)火力发电占比高,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本国油气等常规能源资源短缺,主要依赖进口;油气等常规能源资源进口消耗大量外汇;本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3)缓解资金不足;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增加收益;提高能效等。
解析 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巴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金和技术力量薄弱,太阳能、风能开发利用基础薄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能、风能开发利用所需的技术较高,古巴技术条件不满足;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技术要求较低;太阳能、风能受天气状况影响较大,能源供应不稳定;生物质能受天气状况影响较小,能够稳定供应能源,实现电力供应的稳定等。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古巴的电力供应中,火力发电的占比较高,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古巴的油气等常规能源主要依靠进口,造成巨大的贸易逆差,不利于经济发展;古巴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能够提供巨大的能源供给。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a href="/dl/tb_c400870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课堂教学ppt课件</a>,共54页。
地理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地理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教学演示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自主预习新知导学,合作探究释疑解惑,课堂小结,随堂训练,课标定位,素养阐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评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知突破•储素养,非可再生,人类社会,社会发展水平,问题探究,时间和空间,技术条件,开发利用成本,地带性,地质演化历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