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湘美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 书法的点画之美教案
展开本课以“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为主要学习内容,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书法凝聚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审美意识,是中华传统艺术的根。
本课从汉字的不同历史阶段的形态入手,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以甲骨文的空中临写激发学习兴趣。继而了解汉字点画的发展变化,重点分析两到三种字体的笔画。深入感受点画之美。本课不是对书法笔画技法的讲解,是通过汉字书法点画与自然生活艺术之间的联系,感受书法点画的形态、质感、节奏之美。学生活动有所创新,运用不同形式、材质去简单体验书法点画,提升兴趣,开阔思维。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大多虽然没有专业进行书法学习,但是他们对毛笔字多多少少有点了解,也知道古往今来一些书法名家,少数孩子也专业学习了一段时间。但是他们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汉字的起源、发展,不能从整体的角度去了解书法。对汉字书法的点画仅局限于技法的临摹,还没有深入感知书法点画的内在魅力以及书法点画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明确形象地描述不同书体的点画特征。
2.过程与方法:能够按照点画书写的要求临写不同的字体,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并能够按所学知识自觉规范平时的书写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书法的常见形式,认识不同书体的点画特征。
难点:按照点画的书写要求临写不同字体。
五、课前准备
教具:多媒体毛笔 宣纸 墨汁 毛毡
学具:毛笔 宣纸 墨汁 毛毡 字帖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本课是“欣赏·评述”以欣赏为主,我着重在引起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共鸣,体会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但是学生们以为平时接触比较少所以还是出于欣赏的初级阶段,还需要第二课时时的强化。课堂活动中,虽然在学生练习之前,我先作了示范,但是要学生自己来写还是有一些难度的。比如:有些学生在起笔和收笔时会忘记提笔、顿笔,在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个别指导了。我先用语言提示学生,如果他还是不理解的话我再采取手把手教学——即我握住她的笔来进行运笔,让学生来感受提顿的感觉。一节课下来,学生们普遍都有了些收获,当然要学好书法,仅靠一两节课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学生和老师持久的努力才可达成。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播放视频“《汉字五千年》,师毛笔板书“书法之美”。
提问导入:在刚才的影片中你观察到了什么?
生:各种不同的文字。
师:这些文字美吗?
生:美。
师:这些造型优美的文字等于书法吗?
生:不等于。
师:为什么?
生:?
师:看来大家对这两种概念有一个准确的判断,但是区别在哪,为什么文字不等于书法,还说不清楚,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今天新课的学习,手指板书——书法的点画之美。
二、创设情境,介绍文字起源发展。
在5000多年前,那时还没有文字,没有电脑,还不能记录人们为了记录每天发生的事情,他们就在绳子上打一些结用来记录所发生的事情,但是这十分复杂不方便,后来,人们就开始思考是否可以用其他的方式去记录这些事情呢?
生:画 写
古人就像同学们一样,想要记录事情、表达意思,于是画了一张画,便有了文字。结绳记事到图案到甲骨文,每一个汉字就像是一幅画,每一个汉字都在向我们诉说着一个故事,每一个汉字都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遐想。积点成画,数千年来,文字经历了甲骨文到行草的美妙嬗变过程。学生欣赏各阶段汉字的笔画变化。
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多媒体展示甲骨文的生肖图片)
学生欣赏生肖甲骨文字,用手指在空中把自己的姓氏写一写、画一画。
三、提问欣赏讨论。
1.文字等于书法吗?
多媒体出示两张图片, 一张为班级同学作文本上较为工整一页,一张为王羲之的《兰亭序》。
两张纸上都写满了字,都是一笔一画写成的,哪一张可以称之为书法?哪一张不能?为什么?
第二张是书法,每一个字都体现了点画之美。
2. 师解释什么是书法?
3. 书法的点画之美?
4、具体分析两种字体“小篆”“隶书”
(多媒体出示小篆和隶书图片各一幅)
学生尝试回答,教师总结
小篆:整体简洁、质朴、不做任何装饰,笔画粗细均匀、线条劲挺圆润,“铁线篆” “玉箸篆”起笔收笔都一样,直线与曲线的对比,曲线长短的对比,曲线弧度的对比,小篆独特的点画之美
隶书:波形用笔,蚕头燕尾,打破篆书的形体结构,粗细多变,变连为折,提按变化丰富,提按顿挫,藏锋出锋,形成隶书动感飞扬的点画之美
四、师请同学上讲台用毛笔在宣纸上书写字体的横画,教师示范隶书波形用笔,讲解蚕头燕尾,找出不同。
美的东西都有一定的艺术性,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们看看书法的点画是否能与我们的生活、自然相呼应?
隶书如白鹤展翅,波形用笔,蚕头燕尾。
楷书斜点如鸟之翻然侧下,取其斜式,有如高山坠石(点的方向及力量感)
撇如象牙,坚挺锋利,也像弯弯的尖刀(点画的质感)
横如千里之云阵,笔势舒展开阔, 起笔,行笔,收笔有节奏(点画的韵律)
感受了相同字体不同笔画的特点之后,我们来看看不同字体,相同笔画有什么不一样?
(多媒体展示)
五、课堂活动——体验篆书与隶书的点画之美
学生分小组,用不同方式,感受书法点画之美。
教师巡视指导示范。
完成后学生展示作品并说出感受
六、课堂小结升华。
多媒体展示《“正”字隶书篆书写法》,数千年来,汉字被视作艺术品,更被看做人格的标记,“横平竖直写汉字”与“堂堂正正做真人”被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无论时代怎样嬗变,无论技术怎么革新,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不会改变,而作为后来者理当致力于文化的接续和弘扬,不能在各种冲击面前丧失汉字文化的自尊、自重与自觉。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了这课之后能体会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并能够按所学知识自觉规范平时的书写方法,传承经典,续写经典!书法的点画之美可以用用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处处发现没,创造美。
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赏析刺激,引入主题
赏析刺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欣赏,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讨论交流式的学习活动。
学会欣赏,培养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置示范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感受并尝试
引导学生在愉悦情境中开展实践活动,并在评价中相互学习,体验学习乐趣。
第七课 书法之美
教 师 示 范 区
1、什么是书法
2、书法之美的要素
4、点画
学 生 作 业 展 示 区
5、结构
6、章法
初中美术湘美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 书法的点画之美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湘美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 书法的点画之美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的基本面分析,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准备,教学活动过程,展示与评价,结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美术湘美版七年级上册第6课 让图表说话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湘美版七年级上册第6课 让图表说话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美术七年级上册第6课 让图表说话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美术七年级上册第6课 让图表说话教案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激趣导入,标志的分类,标志的设计方法,作业要求,评价,总结与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