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西省太原市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学业诊断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考试时间:下午2:30——5:00)
说明:本试卷为闭卷笔答,答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北宋皇祐四年八月,在外为官多年的欧阳修带着母亲的灵柩回到了家乡江西永丰,是年冬天,欧阳修撰写了对后世影响很大的《泷冈阡表》和《欧阳氏图谱》。其中,《欧阳氏图谱》成为后人修谱的典范体例,而且,成为欧阳氏后人建构宗族的基础。
翻阅宋代史籍,可以看到,同姓血缘团体“累世义居,同居共爨”已然成为值得表彰的英德。《宋史·孝义传》就记载了若干个几代同堂、几百人的大家族。规模达到几百人的一个团体,如何维系秩序?据记载,抚州金溪县以前有邓、傅两个大姓,各有家丁数千,“远近颇畏之”,而且邓家两个儿子,虽然也考科举.“乃假儒也”。可见,邓、傅两家在地方崛起靠的还是武力,而不是科举功名。傅家后来“离析”了,邓家也有衰落迹象,原因是“俱受制于陆”。这个“陆”,就是大名鼎鼎的陆九渊家族。这使人不禁想起一个有趣的事实,当年水泊梁山上势力强大的宋江团队最难对付的其实不是官府,而是祝家庄这样的家族武装力量。小说家言不足为证,但亦非空穴来风。
宋代在基层社会占据着强势地位的几百人聚居的大家族很显然和明清时期的“宗族”有着明显的不同。明清时期的宗族是一个个独立生活的家庭组成的,而且,他们有着可以祭拜先祖的“祠堂”。历史上,所谓“礼不下庶人”,宗法理论只适用于贵族,而且有着严格的等级限制,从“天子七庙”到“士一庙”,至于“庶人”则“无庙”,“祭于寝”。当然,老百姓祭祀自己的祖先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墓祭,在坟墓上祭奠。另外有一个模糊边界的做法,就是把祖先影像放在佛寺、道观和官方认可的贤良祠中祭拜。但并不是每个人的祖先都有资格。宋元出现了许多以祖先为著名先贤而要求单独设立贤良祠祭拜的事例。江西吉水杨氏家族曾经出现过杨万里和杨邦义两位名人。杨万里是宋代名臣、文学家,他晚年闻知韩佗胄北伐,绝食而死,死后谥“文节”。杨邦义据说是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杨铁心的原型,他在金兵入侵建康时被俘,坚贞不屈,被金人剖心,死后被谥为“忠襄公”。杨氏家族到了元代开始设立专祠祭祀他们家族中的名人,后来,又放入其他祖先牌位,并立碑“刻世系、祀田、祭器、牲币、酒仪、设科条于碑阴”,正式变成了初坐,但这已经是明初的事了。
正是由于宗法礼制局限而无法“敬宗收族”,宋代的理学家觉得要改革宗法礼仪,放宽对祭祀等级的限制。朱熹的《家礼》第一句话就是“君子将营宫室必立祠堂于正寝之东”。朱熹设想,祠堂中立高、曾、祖、祢四世牌位。祠堂不同于家庙,适用的是小宗之法,即五世则迁,所以只能祭四代。可见,即使富于改革精神的朱熹所倡导的祠堂离明清时期的祠堂还相差甚远。实际上,从“庶人祭于寝”到允许建祠堂拜先祖的过程非常漫长,一直到明代中期才完成。
无论如何,从宋代到明代的中国南方基层社会,一个引人注目的转变就是,一些有地方控制力的几百人规模的大家族转变为了有祠堂、族谱和祠产但由众多独立生活家庭组成的宗族。宗族,就这样由一个儒家的理念,变成了明清以后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实体性基层社会组织。
(摘编自黄志繁《宗族的由来》,有改动)
材料二
《传统家族试论》说宋元以下有“新的宗族结构出现”,“新式宗族是由许多核心家庭、主干家庭或共祖家庭组成的,共财单位很少超出同祖父的成员,但通声气、济有无的范围却可以远过于五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像水纹一样,图图相连,牵牵扯扯,是网络结构。而士绅阶层处于关系网核心,是所谓的“一方之望”。他们回籍行孝,其价值、行为、道德表率作用,对于普通民众的思维方式、行为等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人际关系思路是沿着由上到下的系统关系走的,所以在人际伦理中也就强调尊高者的义务。孔子很早就与弟子讨论过士的行为的规范榜样作用,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孔子的话对中国历史上士人阶层的人格塑造和定位有着长久和深远的影响。明清时期的各类文献资料都反映出,有不少地方的士人都认为儒家思想只适合读书人,与地方下层社会的庶民思维之间有难以衔接的矛盾。其中,“孝”在庶民中间就没有被完全贯彻实行。“礼下庶人”“化民成俗”的工作,在中国传统社会一直是由士人承担的。
中国传统社会公共事务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士,而且士在组织大家、管理各种事务的同时,还沟通国家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将儒家的价值观念、国家意识形态、条文法规传达到民间。罗志田曾指出士人通过寓正德于厚生的方式构建下层民间社会,通过使“道”与乡土衔接让“地方”具有更多自足的意义。而宗庙、家谱等,正是这些礼仪和儒家思想观念、价值下到民间的重要途径。
(摘编自徐跃《花开即故山》,有改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杨万里死后得到“文节”谥号的事例,可以看出士在中国传统社会公共事务治理中所起的榜样作用。
B.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宗族做出思考,但所依据的史料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并不相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C.材料二关注到儒家思想的局限性问题,如“孝”这个观念只适合读书人,导致其无法在庶民中间被践行。
D.材料二指出,传统乡村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呈水纹状网络结构,这与《乡土中国》中提到的“差序格局”内涵一致
2.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阳氏图谱》为“欧阳氏后人建构宗族的基础”,可见族谱对宗族有重要意义。
B.根据封建宗法理论规定,老百姓可在自己房屋中、坟墓上或贤良祠中祭拜祖先。
C.宋代理学家改革宗法礼仪并非为了变革社会,而是为了不断完善既有社会秩序。
D.宗族由儒家理念变为实体性基层社会组织,经过了漫长的时间与很多人的努力。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第四段从朱熹的改革说起,推演出祠堂形成过程之漫长,论证思路严谨清晰。
B.材料一通过比较宋代大家族与明清宗族的不同之处,阐释了宗族的由来。
C.材料二举孔子与子贡的问答为例,意在论述士应以修身自律、不辱使命为己任。
D.材料二第三段围绕士在沟通上下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展开论述,肯定宗庙的意义。
4.材料一认为“小说家言不足为证”,却两次提到小说中的人物或事迹,请简析其作用。(4分)
5.材料一、二均关注到“礼下庶人”的现象,但论述各有侧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山地回忆
孙犁
从阜平乡下来了一位农民代表,我们是老交情,已经快有十年不见面了。我陪他去参观展览,他对于中纺的织纺特别感到兴趣。临走的时候,我一定要送点东西给他,我想买几尺布。
为什么我偏偏想起买布来?因为他身上穿的还是那样一种浅蓝的土靛染的粗布裤褂。这种蓝的颜色,使我想起很多事情,想起在阜平穷山恶水之间度过的三年战斗的岁月,使我记起很多人。
阜平土地很少,山上都是黑石头。阜平的天气冷,山地不容易见到太阳。那里不种棉花,我刚到那里的时候,老大娘们手里搓着线锤。很多活计用麻代线,连袜底也是用麻纳的。
那是个冬天,该是一九四一年的冬天,我打游击打到了这个小村庄,情况缓和了,部队决定休息两天。
有一天早展,刮着冷风,只有一抹阳光,黄黄地落在河对面的山坡上。我又登在那块石头上去,砸开那个冰口,正要洗脸,听见在下水流有人喊:
“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
这声音是那么严厉,我听了很不高兴。这样冷天,我来砸冰洗脸,反倒妨碍了人。心里一时社火,就也大声说:
“离着这么远,会弄脏你的菜!”
我站在上风头,狂风吹送着我的愤怒,我听见洗菜的人也恼了,那人说:
“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洗屁股,为什么不脏?”
“你怎么骂人?”我站立起来转过身去,才看见洗菜的是个女孩子,也不过十六七岁。风吹红了她的脸,像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手,像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种蓝色的破袄裤。
十月严冬的河滩上,敌人往返烧毁过几次的村庄的边沿,在寒风里,她抱着一篮子水沤的杨树叶,这该是早饭的食粮。
不知道为什么,我一时心平气和下来。我说:
“我错了,我不洗了,你在这块石头上来洗吧!”
她冷冷地望着我,过了一会才说:
“你刚在那石头上洗了脸,又叫我站上去洗菜!”
我笑着说:“你看你这人,我在上水洗,你说下水脏,这么一条大河,哪里就能把我脸上的泥土冲到你的菜上去?现在叫你到上水来,我到下水去,你还说不行,那怎么办哩?”
“怎么办,我还得往上走!”
她说着,扭着身子逆着河流往上去了。登在一块尖石上,把菜篮浸进水里,把两手插在袄襟底下取暖,望着我笑了。
“什么时候,才能打败鬼子?”女孩子望着我,“我们的房,叫他们烧过两三回了!”
“也许三年,也许五年,也许十年八年。可是不管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我们总是要打下去。”我这样对地讲,当时觉得这样讲了以后,心里很高兴了。
“光着脚打下去吗?”女孩子转脸望了我脚上一下,就又低下头去洗菜了。
我一时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问:“你说什么?”
“说什么?”女孩子也装没有听见,“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也是卫生吗?”
“咳!”我也笑了,“这是没有法子么,什么卫生!从九月里就反‘掃荡’,可是我们八路军,是非到十月底不发袜子的。这时候,正在打仗,哪里去找袜子穿呀?”
“不会买一双?”女孩子低声说。
“哪里去买呀,尽住小村,不过镇店。”我说。
“不会求人做一双?”
“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
“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
她端着菜走了,我在河边上洗了脸。我看了看我那只穿着一双“踢倒山”的鞋子,冻得发黑的脚,一时觉得我对于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
第五天,我穿上了新袜子。
女孩子用给她父亲做袜子的布,先给我做了穿上。
女孩子的父亲,现在地里没活儿了,正计划贩红枣到曲阳去卖,问我能不能帮他的忙。部队重视民运工作,上级允许我帮老乡去作运输,每天打早起,我同大伯背上一百多斤红枣,顺着河滩,爬山越岭,送到曲阳去。女孩子早起晚睡给我们做饭,饭食很好。
“等赚了钱,给我买张织布机子!”
大伯和我,都没人反对女孩子这个正义的要求。半个月后,在曲阳,大伯买了架好织布机,把全部盈余都用光了。我们分着背了回来,累得浑身流汗。
这一天,这一家人最高兴,也该是女孩子最满意的一天。以后,女孩子就学习纺织的全套手艺了:纺,拐,浆,落,经,镶,织。
当她卸下第一匹布的那天,我出发了。从此以后,我走遍山南塞北,那双袜子,整整穿了三年也没有破绽。一九四五年,我们战胜了日本强盗,我从延安回来,在碛口地方,跳到黄河里去洗了一个澡,一时大意,奔腾的黄水,冲走了我的全部衣物,也冲走了那双袜子。黄河的波浓激荡着我关于敌后几年生活的回忆,激荡着我对于那女孩子的纪念。
开国典礼那天,我同大伯一同到百货公司去买布,送他和大娘一人一身蓝士林布,另外,送给女孩子一身红色。大伯没见过这样鲜艳的红布,对我说:
“多买上几尺,再买点黄色的!”
“干什么用?”我问。
“这里家家门口挂着新旗,咱那山沟里准还没有哩!你给了我一张国旗的样子,一块带回去,叫妞儿给做一个,开会过年的时候,挂起来!”
他说妞儿已经有两个孩子了,还像小时那样,就是喜欢新鲜东西,说什么也要学会。
(1949年12月)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正因为阜平自然条件恶劣、百姓生活窘迫,这一双粗布缝制的袜子才具有了特殊的意义。
B.争吵过后,女孩子看似突兀的几问,既化解了气氛,也让读者对她的印象开始产生变化。
C.女孩子起初斥责埋怨,到为“我”织袜子,体现了群众对革命队伍由不理解到支持的变化过程。
D.“我”执意要为农民大伯买布,既有对他们一家的感激,也有对难忘的战斗岁月的感怀。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的构思由“几尺布”和“一双袜子”引发开去,串起了“争吵”、贩枣和买织布机等片段。
B.小说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既详写了“水边相遇”这一情景,又用简洁的语言交代了时代变迁。
C.“我”在河边洗脸,突然听到一个姑娘的厉声指责,这与《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出场一样,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D.小说中的“我”以旁观者的身份见证了女孩子的生活,以“我”为叙述视角,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8.文章中的女孩子没有姓名,后文中大伯称她为“妞儿”,作者这样处理有怎样的用意?请简要分析。(4分)
9.孙犁说:“文学要做的,是从创造一朵花的形象到一个人的形象,再扩大起来,要创造一个时代的、社会的形象。”请结合文本分析,透过人物形象看到了哪些时代风貌?(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皆积善累德之效也。及至后世,淫侠衰微,不能统理群生,诸侯背哔,残贼良民以争壤土,废德教而任刑罚。刑罚不中,则生邪气;邪气积于下,怨恶畜于上。上下不和,则阴阳缪戾而妖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然则王者欲有所为,宜求其端于天。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天使阳出布施于上而主岁功,使阴入伏于下而时出佐阳;阳不得阴之助,亦不能独成岁。终阳以成岁为名此天意也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刑者不可任以治世,犹阴之不可任以成岁也。为政而任刑,不顺于天,故先王莫之肯为也。
(节选自董仲舒《天人三策》)
材料二 丞相西平侯于定国者,其父号曰于公,为县狱吏,决曹掾,决狱平法,未尝有所冤。东海郡中为于公生立祠。东海有孝妇,无子,少寡,养其姑甚谨,其姑欲嫁之,终不肯。其姑告邻之人曰:“孝妇养我甚谨,我哀其无子,守寡日久,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母自经死。母女告吏曰:“孝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欲毒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以上府。于公以为养姑十年以孝闻,此不杀姑也。太守不听,数争不能得。于是于公辞疾去吏。太守竟杀孝妇,郡中枯早三年。后太守至,卜求其故,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强杀之,咎当在此。”于是杀牛祭孝妇冢,太守以下自至焉,天立大雨,岁丰熟。
(节选自《说苑·贵德》)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终阳以成A岁为名B此天意也C王者承天意D以从事E故F任德教G而不任刑。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残贼,指凶残暴虐的人,也可指对他人施以残忍暴虐的行为,文中之意为后者。
B.畜,指积聚、储藏,与《孟子·梁惠王上》中“鸡、豚、狗、彘之畜”的“畜”意思不同。
C.生立祠,即为在世之人修建祠堂进行奉祀,受此殊荣者都是政绩突出、百姓爱戴的官员。
D.诬服,没有罪过而不得不承认有罪,其中多是被诬者因不堪严刑拷打被迫自诬服罪。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董仲舒认为君主是乘承天意来治理天下的,要避免人民生怨作乱,实现社会安定、百姓归心,使上天降下祥瑞,最好施行德教。
B.董仲舒依据天道的阴阳思想,阐述德教与刑罚在为政方面是有侧重的,他指出,要想实现“治世”,还需要适当刑罚来辅助德教。
C.东海孝妇很早就失去了丈夫,也没有子女,但是侍奉婆婆非常周到,婆婆一直觉得对其有所亏欠,无奈之下选择自杀来减轻负担。
D.新任太守对郡中三年大旱感到奇怪,让于公占卜,查出孝妇冤情,于是去孝妇墓冢前杀牛祭奠,当年地方即获得丰收。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为政而任刑,不顺于天,故先王莫之肯为也。(4分)
(2)于公以为养姑十年以孝闻,此不杀姑也。太守不听,数争不能得。(4分)
14.材料一中对东海孝妇故事中“枯旱三年”的成因有怎样的说法?(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谢公约惠墨竹图
杨杰
幽人喷墨写成竹,变化琅玕作玄玉,
公约赠我两大轴,不比丹青凡草木。
六月都城苦炎焕①,车马纷纷正驰逐。
曲台②官冷昼掩关,净扫虚堂展寒绿。
帘间忽有微风来,不动纤枝清满屋。
忆得扁舟载雪③时,曾寄会稽江上宿。
【注释】①焕:热。②曲台:秦汉宫名,后代称礼部。③扁舟载雪:东晋名士王徽之于雪夜忽然思念友人戴途,便冒雪乘舟到刻溪寻访老友。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琅玕作玄玉”表现谢公约用喷聚之法将绿竹画成墨竹,以求意气神韵。
B.“正驰逐”表明人们对名利的追逐,这与墨竹形象形成了鲜明对照。
C.“寒绿”一词既有墨色与绿色的视觉形象转换,又有视觉与感觉的融通。
D.诗人观画后表示,自己将会仿效王徽之访友之举,以感谢友人惠赠厚意。
16.请赏析“帝间忽有微风来,不动纤枝清满屋”两句诗的妙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要想泉水流得远,“ _________”;要想国家安定,“ _________”。
(2)宋代诗人多善于化用前人成句而自成新意,比如黄庭坚在《登快阁》中化用杜甫“落木萧萧”和谢脁“澄江如练”的境界,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的经典佳句。
(3)朋友在某平台发布了一段自己拍摄的夏日荷塘视频。如果你用两句古诗词来描绘它,你会写下:“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为了更好地满足观众的观览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而要规范引导社会讲解服务,逐步加强社会讲解的监管机制。
如今,许多博物馆观众已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游览,所以___①___。社会力量的加入本来是对馆方需求的有益补充,但部分讲解人员为了吸引流量,大谈野史,信口开河,其危害不容小觑。___②___,国家博物馆等机构对社会讲解出台了限制措施。在注重深度体验和互动性的今天,传统的人工讲解依然是博物馆开展社会教育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博物馆在创新运营思路的过程中,仍应该___③___,以特色化的优质讲解服务,呵护好人们对知识与文化的追寻。
18.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加以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19.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孔雀河一年四季几乎都是美不可言的。春天的孔雀河有一种朦胧的关,远远望去___①___,如同披上了一件轻雾薄纱。春末夏初的时候,河边焕发着勃勃生机,沙枣树开着米色的花,散发着蜜一样的香甜气息。
夏天是突然而至的,一来就那么热情热烈,树荫下却是清凉的。蔚蓝的天空纯净,孔雀河的河水清澈,岸边长满绿树碧草。这时节的孔雀河,蓝的蓝,红的红,白的白,绿的绿,色彩浓烈而纯净,如同一幅油画。
对于库尔勒来说,秋天是短暂的,来不及品味,冬天就到了。这时,野天鹅②它们从巴音布鲁克草原飞来。库尔勒全年降水量少,下雪天更是难得一见。岸边的树木被雪装点成了雷树,雪中的河部分结了冰,河边的芦第丛一抹淡黄伴雪白,与半冰半水的河水___③___。点睛之笔是天鹅,白色的羽毛,黑色的眼睛,如雷之精灵,在河里畅游,在空中飞翔。( )天鹅赋予孔雀河以生动,( )孔雀河则赋予库尔勒以灵秀。库尔勒因孔雀河而生生不息。
20.括号中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如果 那么
B.不是 而是
C.因为 所以
D.要么 要么
2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人认为可写成“蓝红白绿”,请赏析原句的表达效果。(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一位运动员曾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一段视频,视频里显示:训练场馆塞得满满当当的垃圾桶里,被丢弃的饮用水都不是空瓶,有些瓶子里的水甚至喝了一口就被扔了。这个很多人都没当回事的现象,却只有这位运动员发现了。他说:“我的家乡每年都刮沙尘暴,那边比较干旱,所以我对水资源特别珍惜。”因为缺水,所以才懂得水的珍贵。但缺水这事,如同现代文阅读Ⅱ中“缺袜子”一样,对今天的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大概是很难想象的。这个时代,最缺乏的可能就是这样一种“缺乏感”。
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所缺乏的是什么?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缺乏感”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学业诊断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1. (3分)B(A“可以看出‘士’在中国传统社会公共事务治理中所起的榜样作用”错误;C“无法”错,原文为“‘孝’在庶民中间就没有被完全贯彻实行”;D文中所谈关系网核心是士绅阶层,“差序格局”的核心是自己,所以二者内涵不一致)
2.(3分)B(“坟墓上或贤良祠中祭拜祖先”不是封建宗法理论规定的)
3. (3分)C(“意在论述士应以修身自律、不辱使命为己任”错)
4. (4分)
①第一次引述祝家庄的事例,意在反映宋代大家族靠家族武装力量维系秩序。
②第二次提到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说明杨邦义这个人物的影响比较深远。引入小说,避免了论述的单调。
(每点2分)
5.(6分)
①材料一侧重从突破等级限制的角度分析“礼下庶人”的过程。
②材料二侧重从“化民成俗”的角度分析士人作为公共事务管理者、上下沟
通者对“礼下庶人”的作用。
(每点3分)
6.(3分)C(“体现了群众对革命队伍由不理解到支持的变化过程”错)
7. (3分)D(“旁观者的身份”错)
8.(4分)
①女孩子没有姓名,是阜平甚至整个旧中国普通劳动妇女的代表,作者这样处理便于更深刻地揭示人物形象的普遍意义。
②大伯称女孩子为“妞儿”,说明虽然岁月变迁,但在大伯眼中她仍然是一
个女孩子,这样称呼,显得亲切。
(每点2分)
9.(6分)
①女孩子心疼“我”没袜受冻,并给予真诚的帮助,体现了革命战争年代里的军民鱼水情。
②战争年代中,女孩子买织布机并学了全套手艺,表现了百姓在艰难岁月中对和平安稳生活的执着追求。
③大伯主动要求“做国旗”,反映了时代的伟大进程,表现了革命群众对赢
得战争建立新中国的无比欢欣。
(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10. (3分)B C E
11. (3分) C(“都是政绩突出、百姓爱戴的官员”错)
12. (3分) D(“让于公占卜”错)
13. (8分)
(1)执政而使用刑罚,是没有顺从天意,所以先王没有愿意这样做的。(“任”“顺”“莫之肯为”各1分,句意1分)
(2)于公认为(孝妇)侍奉婆婆十年凭借孝敬闻名,这就证明她不会杀死婆婆。太守不听他的意见,于公多次争辩都不能改变太守的意见。
(“以”“争”“得”各1分,句意1分)
14. (3分)
①刑罚不中,则生邪气。②邪气积于下,怨恶畜于上。③上下不和,则阴阳缪戾而妖孽生矣。
(每点1分;用自己的话回答也可)
15. (3分)B(“人们对名利的追逐”“与墨竹形象形成了鲜明对照”错)
16. (6分)
观画时诗人顿觉帘间有微风吹来,竹枝虽然未动,但满屋清爽,消除了暑气。(2分)从观者感受侧面烘托墨竹图的艺术效果,(2分)极力赞颂谢公约画艺的高超清绝。 (2分)
17. (6分)
(1)必浚其泉源必积其德义
(2)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3)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或“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等)(每空1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8. (4分)
如何更好地满足观众的观览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而要规范引导社会讲解服务,逐步建立(完善)社会讲解的监管机制。
(每处2分)
19. (6分)
①急需更为专业的讲解
②针对社会讲解乱象
③重视人工讲解的升级
(每空2分)
20. (3分)A
21. (3分)①烟波浩渺②如期而至③交相辉映
(每空1分,其他成语言之有理也可)
22. (4分)
①内容上,原句更能突出孔雀河的色彩浓烈、纯净的特点。
②句式上,原句节奏感强,音韵和谐。
③情感上,原句将孔雀河的每一种颜色都单独列出,更能表达出对孔雀河的
喜爱。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四、写作(60分)
23.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写作内容应明确:①点明自己“所缺乏的是什么”;
②探索“缺乏感”的根源,思考“缺乏感”的意义所在。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臣听说受到上天的拥护,上天使他得到天下而成为王的人,必定有人力做不到而自然达到的事情,这就是王者承受天命的凭证。天下的人都同心归顺他,就像归顺父母一样,所以天感应到诚意,祥瑞就出现了。孔子说:“有德的人决不会孤立,一定会得到帮助。”这都是积善累德的效果啊。可是到了后世,君主淫逸奢侈,道德衰微,不能治理人民,诸侯背叛他,杀害良民,争夺土地,废弃道德教化,滥用刑罚。刑罚使用不恰当,就产生了邪气;邪气聚积在下面,怨恶集聚在上面,上下不和,就会阴阳错乱,妖孽滋生。这就是灾害怪异发生的原因。既然这样,那么王者想有所作为,应该向上天去求得一个开端。天道最大的就是阴阳,阳就是德,阴就是刑,刑主杀,德主生。所以阳常常处在盛夏,把生育养长作为自己的事;阴常处在严冬,积聚在空虚不起作用的地方。由此可以看出,上天是任用德教,不任用刑罚的。上天使阳出现,在上面布施,主管一年的收成;使阴入内,在下面藏伏,时常出来帮助阳;阳没有阴的帮助,也不能使年岁独自完成。从始至终是以完成年岁为名的,这是天意啊。王者秉承天意来做事,所以任用德教而不任用刑罚。刑不能用来治理社会,就像阴不能用来完成年岁一样。执政而使用刑罚,是没有顺从天意,所以先王没有愿意这样做的。
材料二
丞相西平侯于定国,他的父亲被称为于公。于公曾做过县里的狱吏,后又升为郡里的狱官副佐。他断案执法公正,从未有过被冤枉的。东海郡里为他建立了祠堂进行供奉。东海郡有个孝妇,没有子女,年轻时就守寡,侍奉她的婆婆特别恭谨。她的婆婆想要她改嫁,她始终不肯答应。她的婆婆告诉邻人说:“这孝顺媳妇侍奉我非常恭谨,我哀怜她没有子女,守寡的日子很久了,我年纪老了,怎么能长久地拖累年轻人呢?”后来,她的婆婆自己上吊死了。婆婆的女儿告诉官府说:“这个女人杀了我母亲。”官府逮捕了孝妇,孝妇辩解说她没有杀死婆婆,办案的官吏企图用毒刑拷打治罪,孝妇自己被迫招认了假罪名。定案后报送上级官府。于公认为(孝妇)侍奉婆婆十年凭借孝敬闻名,这就证明她不会杀死婆婆。太守不听他的意见,于公多次争辩都不能改变太守的意见。于是他就借病辞去官职。太守最终杀了孝妇。此后,郡中干旱三年。后任太守到此,卜卦询问干旱的原因,于公说:“孝妇不应当被处死,前任太守强行杀死了她,灾祸的原因应当就在这里。”于是新任太守就杀牛为牲去孝妇的坟墓祭奠,太守以下的官吏都亲自到坟前祭奠。天上即刻降下了大雨,当年获得了丰收。
2024届山西省太原市省实验中学三重教育联盟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山西省太原市省实验中学三重教育联盟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3页。
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诊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诊断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诊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诊断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