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雷式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展开命题人:胡祖欣 审题人:刘玉玺 考试时间: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在清澈且水草茂盛的溪流中仔细寻找,会发现水螅和涡虫,两者的共同特征是( )
A.背腹扁平 B.身体辐射对称C.有口无肛门 D.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
2.三角帆蚌等软体动物能够产生珍珠。珍珠的成分与贝壳的内层是相同的,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由此可以推测 ( )
A.珍珠是由贝壳形成的B.珍珠是三角帆蚌体内固有的结构
C.珍珠是由外套膜分泌形成的D.珍珠是软体动物的内脏分泌形成的
3.下列哪种动物的卵细胞所储存的养料不能满足胚胎发育的需要( )
A.鲸鱼B.鲫鱼C.龟D.娃娃鱼
4.观察蚯蚓实验后没把蚯蚓放回土壤留到干燥环境,不久蚯蚓死了,蚯蚓死亡原因是( )
A.饥饿而死B.干渴而死C.窒息而死D.见光而死
5.以下动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涡虫——扁形动物,寄生生活B.缢蛏——软体动物,体表有外套膜
C.蚯蚓——环节动物,体表有角质层D.钩虫——线形动物,由体节组成
6.下列关于动物与其气体交换的场所,正确的一组是( )
①草履虫﹣表膜 ②蚯蚓﹣体壁③缢蛏﹣鳃④鲫鱼﹣鳃 ⑤青蛙﹣肺和皮肤⑥蝗虫﹣肺⑦家鸽﹣肺和气囊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⑦C.①②④⑤⑥D.①②④⑥⑦
7.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蚯蚓全身细胞的途径是( )
A.氧气→黏液→体壁→毛细血管→全身细胞
B.氧气→黏液→毛细血管→体壁→全身细胞
C.氧气→黏液→体壁→体腔→全身细胞
D.氧气→黏液→全身细胞
8.蜥蜴比青蛙更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有( )
①头部后面有颈 ②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 ③肺比较发达 ④在陆地上产卵
⑤卵的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⑥卵在陆地上发育成幼蜥
①④⑤B.②③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
9.如图中圆圈表示三种生物本身具有的特点,重合部分则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E可以表示肺呼吸 B.P可以表示真正的陆生动物
C.F可以表示体温恒定 D.Q可以表示有脊柱
10.如图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是气管,②是肺,③是气囊B.②③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C.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②→③D.家鸽每呼吸1次进行2次气体交换
11.你捉过泥鳅吗?下河摸泥鳅时,很难把泥鳅攥到手里,这是由于其体表有黏液。泥鳅的呼吸器官和体表黏液的主要作用分别是( )
A.鳃;减少运动时水的阻力B.鳃;预防人类捕捉
C.肺;保持体表湿润D.气管;辅助呼吸
12.蛭俗称蚂蝗,能够吸食人畜的血液。下列有关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蛭和蚯蚓一样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体节构成
B.蛭可以通过吸盘吸附在动物和人的皮肤上,吸食血液
C.蛭体内能产生一种强力抗凝剂——蛭素,可用于治疗各种血栓疾病
D.蛭的身体分节使躯体运动更加灵活,其运动仅靠刚毛即可完成
13.鲫鱼即使是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游泳,也不会迷失方向,起主要作用的器官
是: ( )
A.眼睛B.各种鳍C.侧线 D.内耳
14.下列有关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骨连结是骨与骨之间的连结
B.关节面上关节软骨能够缓冲震动
C.关节包括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腔
D.一个动作的完成是多块肌肉协调合作的结果
15.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将家兔和龟同时转移到寒冷的环境中,将会出现的现象是( )
A.家兔消耗的氧增加,龟消耗的氧减少B.两者消耗的氧都增加
C.家兔消耗的氧减少,龟消耗的氧增加D.两者消耗的氧都减少
16.当洪水来临时,火蚁会有这样的行为:工蚁将前后足搭接在一起,在水面上形成“筏子”,护送蚁后、雄蚁和幼蚁到达陆地,而部分工蚁会被鱼吃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火蚁属于昆虫B.火蚁主要通过动作交流信息
C.这不是一种社会行为D.工蚁这种行为对群体不利,但对自己有利
17.从鱼鳃流出的水和从鱼口流进的水相比,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发生变化是( )
A.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B.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增多D.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
18.动物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来适应所生活的环境。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B.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与遗传无关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D.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19.在NBA联赛中,每次运动员的精准投篮都会引起观众们兴奋和欢呼。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完成投篮动作需要关节囊收缩牵动附着的骨,绕关节活动完成
B.投篮时仅有运动系统参与,观众的兴奋和欢呼由神经系统完成
C.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骼、关节和肌肉组成的
D.动物具有强大的运动能力,是对复杂多变环境的一种适应
20.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行为与“亲鸟育雏”行为一样的是:( )
A.鹦鹉学舌B.黑猩猩钓取白蚁C.蜘蛛结网D.小狗算术
21.下列哪项不是草食性哺乳动物所具有的特征( )
A.犬齿发达B.消化道长C.盲肠发达D.臼齿发达
22.如图是学生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合理的是( )
A.B.C.D.
23.社会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以下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
A.花盆下的一群鼠妇B.森林中的一群狒狒
C.森林中筑巢的鸟类D.池塘里的一群青蛙
24.下列不属于动物间信息交流的是( )
A.雌性蛾类分泌性外激素B.工蜂跳“8”字舞
C.蟑螂昼伏夜出D.黑长尾猴发现蛇时发出叫声
25.某晚报报道了一篇新闻,“重庆遇罕见蝗灾,古老城市紧急呼救,急需5000条蛇,2万只麻雀,20万只青蛙”。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人类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
B.蝗虫的数量不能无限增多,但青蛙和麻雀的数量可以无限增加
C.动物作为消费者,在生物圈中可以调节生态平衡
D.各种生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中,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四题,每空1分)
26.(7分)在下列动物中,请据图作答:
(1)按照生物分类的方法,可把D、E归为一类,其余的动物归为一类,因为D、E都是 动物。
(2)D的体表有 ,既保护了身体内部结构,又能 ,这是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3)在图中具有辅助呼吸器官的动物有 (填字母)。
(4) 的特征保证了A比其他生物的后代有较高的成活率。
(5)举例说出自然界中动物的作用: 、 。(至少写出两点)
27.(5分)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据图回答
(1)图1表示人体骨中某物质在各年龄段的含量变化,据此可推断该类物质是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图2为关节结构模式图。关节的基本结构有 (填字母),关节面表面覆盖着光滑的[e] ,可缓冲运动时两骨之间的撞击,此外[c] 内含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让关节变得很灵活。
(3)图3表示伸肘动作,若此时手提重物,肱二头肌处于 状态。
28.(7分)观察下图中几种动物的行为,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从行为的功能来看①属于 行为,这种行为对于维持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群的繁衍是十分重要的。
(2)动物 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 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以上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填序号)。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 。
(3)海洋馆里海豚表演顶球的行为属于动物的 。
(4)蚂蚁和蜜蜂营群体生活,有明确的分工。这样的行为称为 。
29.(6分)当动物和它所发现的食物之间设有障碍物时,它可能会经过若干次“尝试与错误”才能获得食物。某学习小组以下表中的动物为研究对象(每组5只),在这些动物和食物之间设置相同障碍,实验时进行观察和记录。得到如下结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是 行为,它是通过 和 获得的。
(2)为了让动物有取食的欲望,实验前要将动物进行 处理。
(3)为什么每组动物选择5只而不是1只,这样做的目的是 。
(4)通过以上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动物越 ,学习能力越强。
组别
动物
“尝试与错误”平均次数
A组
小鸡
25次
B组
小鸭
26次
C组
乌龟
70次
D组
小狗
3次
答案
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在清澈且水草茂盛的溪流中仔细寻找,会发现水螅和涡虫,两者的共同特征是(C )
A.背腹扁平 B.身体辐射对称C.有口无肛门 D.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
2.三角帆蚌等软体动物能够产生珍珠。珍珠的成分与贝壳的内层是相同的,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由此可以推测 ( C )
A.珍珠是由贝壳形成的B.珍珠是三角帆蚌体内固有的结构
C.珍珠是由外套膜分泌形成的D.珍珠是软体动物的内脏分泌形成的
3.下列哪种动物的卵细胞所储存的养料不能满足胚胎发育的需要( A )
A.鲸鱼B.鲫鱼C.龟D.娃娃鱼
4.观察蚯蚓实验后没把蚯蚓放回土壤留到干燥环境,不久蚯蚓死了,蚯蚓死亡原因是(C)
A.饥饿而死B.干渴而死C.窒息而死D.见光而死
5.以下动物的描述正确的是(B )
A.涡虫——扁形动物,寄生生活B.缢蛏——软体动物,体表有外套膜
C.蚯蚓——环节动物,体表有角质层D.钩虫——线形动物,由体节组成
6.下列关于动物与其气体交换的场所,正确的一组是(A )
①草履虫﹣表膜 ②蚯蚓﹣体壁③缢蛏﹣鳃④鲫鱼﹣鳃 ⑤青蛙﹣肺和皮肤⑥蝗虫﹣肺⑦家鸽﹣肺和气囊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⑦C.①②④⑤⑥D.①②④⑥⑦
7.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蚯蚓全身细胞的途径是(A)
A.氧气→黏液→体壁→毛细血管→全身细胞
B.氧气→黏液→毛细血管→体壁→全身细胞
C.氧气→黏液→体壁→体腔→全身细胞
D.氧气→黏液→全身细胞
8.蜥蜴比青蛙更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有(C )
①头部后面有颈 ②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 ③肺比较发达 ④在陆地上产卵
⑤卵的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⑥卵在陆地上发育成幼蜥
①④⑤B.②③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
9.如图中圆圈表示三种生物本身具有的特点,重合部分则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D )
A.E可以表示肺呼吸 B.P可以表示真正的陆生动物
C.F可以表示体温恒定 D.Q可以表示有脊柱
10.如图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
A.①是气管,②是肺,③是气囊B.②③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C.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②→③D.家鸽每呼吸1次进行2次气体交换
11.你捉过泥鳅吗?下河摸泥鳅时,很难把泥鳅攥到手里,这是由于其体表有黏液。泥鳅的呼吸器官和体表黏液的主要作用分别是( A )
A.鳃;减少运动时水的阻力B.鳃;预防人类捕捉
C.肺;保持体表湿润D.气管;辅助呼吸
12.蛭俗称蚂蝗,能够吸食人畜的血液。下列有关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A.蛭和蚯蚓一样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体节构成
B.蛭可以通过吸盘吸附在动物和人的皮肤上,吸食血液
C.蛭体内能产生一种强力抗凝剂——蛭素,可用于治疗各种血栓疾病
D.蛭的身体分节使躯体运动更加灵活,其运动仅靠刚毛即可完成
13.鲫鱼即使是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游泳,也不会迷失方向,起主要作用的器官
是: ( C )
A.眼睛B.各种鳍C.侧线 D.内耳
14.下列有关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骨连结是骨与骨之间的连结
B.关节面上关节软骨能够缓冲震动
C.关节包括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腔
D.一个动作的完成是多块肌肉协调合作的结果
15.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将家兔和龟同时转移到寒冷的环境中,将会出现的现象是( A )
A.家兔消耗的氧增加,龟消耗的氧减少B.两者消耗的氧都增加
C.家兔消耗的氧减少,龟消耗的氧增加D.两者消耗的氧都减少
16.当洪水来临时,火蚁会有这样的行为:工蚁将前后足搭接在一起,在水面上形成“筏子”,护送蚁后、雄蚁和幼蚁到达陆地,而部分工蚁会被鱼吃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火蚁属于昆虫B.火蚁主要通过动作交流信息
C.这不是一种社会行为D.工蚁这种行为对群体不利,但对自己有利
17.从鱼鳃流出的水和从鱼口流进的水相比,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发生变化是( B )
A.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B.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增多D.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
18.动物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来适应所生活的环境。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B )
A.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B.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与遗传无关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D.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19.在NBA联赛中,每次运动员的精准投篮都会引起观众们兴奋和欢呼。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DC )
A.完成投篮动作需要关节囊收缩牵动附着的骨,绕关节活动完成
B.投篮时仅有运动系统参与,观众的兴奋和欢呼由神经系统完成
C.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骼、关节和肌肉组成的
D.动物具有强大的运动能力,是对复杂多变环境的一种适应
20.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行为与“亲鸟育雏”行为一样的是:(C )
A.鹦鹉学舌B.黑猩猩钓取白蚁C.蜘蛛结网D.小狗算术
21.下列哪项不是草食性哺乳动物所具有的特征(A )
A.犬齿发达B.消化道长C.盲肠发达D.臼齿发达
22.如图是学生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合理的是(C )
A.B.C.D.
23.社会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以下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B )
A.花盆下的一群鼠妇B.森林中的一群狒狒
C.森林中筑巢的鸟类D.池塘里的一群青蛙
24.下列不属于动物间信息交流的是( C )
A.雌性蛾类分泌性外激素B.工蜂跳“8”字舞
C.蟑螂昼伏夜出D.黑长尾猴发现蛇时发出叫声
25.某晚报报道了一篇新闻,“重庆遇罕见蝗灾,古老城市紧急呼救,急需5000条蛇,2万只麻雀,20万只青蛙”。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B )
A.人类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
B.蝗虫的数量不能无限增多,但青蛙和麻雀的数量可以无限增加
C.动物作为消费者,在生物圈中可以调节生态平衡
D.各种生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中,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四题,每空1分)
26.(7分)在下列动物中,请据图作答:
(1)按照生物分类的方法,可把D、E归为一类,其余的动物归为一类,因为D、E都是 无脊椎 动物。
(2)D的体表有 外骨骼 ,既保护了身体内部结构,又能 防止水分蒸发 ,这是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3)在图中具有辅助呼吸器官的动物有 BG (填字母)。
(4) 胎生哺乳 的特征保证了A比其他生物的后代有较高的成活率。
(5)举例说出自然界中动物的作用: 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至少写出两点)
27.(5分)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据图回答
(1)图1表示人体骨中某物质在各年龄段的含量变化,据此可推断该类物质是 无机物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图2为关节结构模式图。关节的基本结构有 adbc (填字母),关节面表面覆盖着光滑的[e] 关节软骨 ,可缓冲运动时两骨之间的撞击,此外[c] 关节腔 内含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让关节变得很灵活。
(3)图3表示伸肘动作,若此时手提重物,肱二头肌处于 收缩 状态。
28.(7分)观察下图中几种动物的行为,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从行为获得途径看①属于防御 行为,这种行为对于维持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群的繁衍是十分重要的。
(2)动物 生来 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 遗传物质 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以上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1234 (填序号)。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 基础 。
(3)海洋馆里海豚表演顶球的行为属于动物的 学习行为 。
(4)蚂蚁和蜜蜂营群体生活,有明确的分工。这样的行为称为 社会行为 。
29.(6分)当动物和它所发现的食物之间设有障碍物时,它可能会经过若干次“尝试与错误”才能获得食物。某学习小组以下表中的动物为研究对象(每组5只),在这些动物和食物之间设置相同障碍,实验时进行观察和记录。得到如下结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是 学习 行为,它是通过 经验 和 学习 获得的。
(2)为了让动物有取食的欲望,实验前要将动物进行 饥饿 处理。
(3)为什么每组动物选择5只而不是1只,这样做的目的是 避免偶然性 。
(4)通过以上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动物越 高等 ,学习能力越强。
组别
动物
“尝试与错误”平均次数
A组
小鸡
25次
B组
小鸭
26次
C组
乌龟
70次
D组
小狗
3次
江西省南昌市二十八中教育集团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南昌市二十八中教育集团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雷家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雷家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新溪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新溪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