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件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课题50 密度知识的应用(1)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课题50 密度知识的应用(1)课件,共19页。
课时分层作业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1基础训练拓展提升课题50 密度知识的应用(1)基础训练1.有甲、乙两个物体,甲、乙密度之比是2∶3,体积之比是5∶4,那么甲物体质量与乙物体质量的比值是( )A.5∶6 B.6∶5 C.8∶15 D.15∶8A基础训练2.有三个容量均为200 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和植物油,已知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那么瓶子能装的液体质量最多的是( )A.纯水 B.酱油 C.植物油 D.一样多B3.如下图所示,甲、乙两种液体装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里,放在已调平衡的天平两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瓶液体质量较大 B.乙瓶液体密度较大 C.乙瓶液体质量较大 D.两瓶液体密度相等基础训练B4.小敏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测出了液体体积V、液体和量杯总质量m的若干组数据,绘出的V—m图像如上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m0与液体的密度ρ分别是( )A.m0=40 g,ρ=0.8×103 kg/m3 B.m0=20 g,ρ=0.8×103 kg/m3 C.m0=40 g,ρ=1.2×103 kg/m3 D.m0=20 g,ρ=1.2×103 kg/m3基础训练B基础训练5.如上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甲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乙的密度是_____g/cm3.若二者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与乙的体积之比为______;若二者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与乙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1.5×1030.51∶33∶1基础训练6.甲、乙两个实心金属块,它们的密度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5∶2,甲、乙两金属体积之比是 ;如果甲截去 ,乙截去 ,甲、乙剩下部分的密度之比是 .5∶63∶1基础训练7.冬天对自来水管的保护十分重要.如果保护不好,水管内的水结了冰,不仅影响正常的生活用水,有时还会把水管冻裂,造成送水设备的损坏.假如在某段水管内存有9 L的水,水的质量是_____kg,结成的冰的体积是________m3.(冰的密度为0.9×103 kg/m3)90.01基础训练8.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冰的密度为0.9×103 kg/m3.一瓶纯净水标有“550 ml”的字样,瓶内水的质量为 g,若水凝固成冰,质量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春天北方地区冰面解冻,一块质量为200 kg的冰熔化成水,冰的体积与它完全熔化成水的体积之比是 .550不变10∶9 拓展提升9.水平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烧杯,烧杯里都装有水.把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铁块和铝块分别浸没在三个烧杯的水中,三个烧杯的水面恰好相平(水均未溢出).已知金属的密度ρ铜>ρ铁>ρ铝,则三个烧杯里装水多少的情况是( )A.三个烧杯一样多 B.放铝块的烧杯最多 C.放铁块的烧杯最多 D.放铜块的烧杯最多D 拓展提升10.一个最多能装5 kg水的瓶子,它一定装不下5 kg的(已知:ρ水银>ρ硫酸>ρ盐水>ρ水>ρ酒精)( )A.盐水 B.酒精 C.水银 D.硫酸B11.三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等质量的水、酒精和硫酸,甲、乙、丙中液体的正确顺序是(已知:ρ硫酸>ρ水>ρ酒精)( )A.水、硫酸、酒精 B.水、酒精、硫酸 C.硫酸、水、酒精 D.酒精、硫酸、水 拓展提升D 拓展提升12.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 kg/m3,则1 m3冰块的质量为_______kg.当此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为 kg,体积为______m3.13.甲、乙两个实心物体,质量之比是2∶1,密度之比是4∶1,则甲、乙两物体的体积之比是______.把甲物体切去一半后,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_______.9009000.91∶24∶1 拓展提升14.酒精的密度为0.8×103 kg/m3,等于_____g/cm3,0.4 kg的酒精的体积为______cm3,一只杯子最多能盛质量为0.4 kg的水,它一定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盛下0.4 kg的酒精.0.8500不能 拓展提升15.对照下列固体密度表,现有相同质量的铁、铜、铅、银四种金属,其中体积最大的是_____;若表中物质的体积相同,则质量最小的是_____;某纪念币的质量为17.8 g,体积为2.0 cm3,则制造该纪念币的纯金属材料可能是______.铁冰铜 拓展提升16.小明和几个同学根据所学密度知识进行了如下测定:首先用天平称出一盒牛奶的质量是250 g,喝完再称得空盒质量是26 g,然后认真观察牛奶盒,发现牛奶的净含量是200 ml.试通过计算检测同学们喝的牛奶是否符合纯牛奶标准?[纯牛奶的密度为(1.1~1.2)×103 kg/m3] 拓展提升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