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统编版15 我与地坛(节选)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题。
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
如今我摇着车在这园子里慢慢走,常常有一种感觉,觉得我一个人跑出来已经玩得太久了。有—天我整理我的旧像册,一张十几年前我在这圈子里照的照片——那个年轻人坐在轮椅上,背后是一棵老柏树,再远处就是那座古祭坛。我便到园子里去找那棵树。我按着照片上的背景找很快就找到了它,按着照片上它枝干的形状找,肯定那就是它。但是它已经死了,而且在它身上缠绕着一条碗口粗的藤萝。有一天我在这园子碰见一个老太太,她说:“哟,你还在这儿哪?”她问我:“你母亲还好吗?”“您是谁?”“你不记得我,我可记得你。有一回你母亲来这儿找你,她问我您看没看见一个摇轮椅的孩子?……”我忽然觉得,我一个人跑到这世界上来真是玩得太久了。有一天夜晚,我独自坐在祭坛边的路灯下看书,忽然从那漆黑的祭坛里传出—阵阵唢呐声;四周都是参天古树,方形祭坛占地几百平米空旷坦荡独对苍天,我看不见那个吹唢呐的人,唯唢呐声在星光寥寥的夜空里低吟高唱,时而悲怆时而欢快,时而缠绵时而苍凉,或许这几个词都不足以形容它,我清清醒醒地听出它响在过去,响在现在,响在未来,回旋飘转亘古不散。
必有一天,我会听见喊我回去。
那时您可以想象一个孩子,他玩累了可他还没玩够呢。心里好些新奇的念头甚至等不及到明天。也可以想象是一个老人,无可质疑地走向他的安息地,走得任劳任怨。还可以想象一对热恋中的情人,互相一次次说“我一刻也不想离开你”,又互相一次次说“时间已经不早了”,时间不早了可我一刻也不想离开你,一刻也不想离开你可时间毕竟是不早了。
我说不好我想不想回去。我说不好是想还是不想,还是无所谓。我说不好我是像那个孩子,还是像那个老人,还是像一个热恋中的情人。很可能是这样:我同时是他们三个。我来的时候是个孩子,他有那么多孩子气的念头所以才哭着喊着闹着要来,他一来一见到这个世界便立刻成了不要命的情人,而对一个情人来说,不管多么漫长的时光也是稍纵即逝,那时他便明白,每一步每一步,其实一步步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当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
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节选自《我与地坛》 有删改)
1.下列选项中字音、字形均正确的一项是( )
A.檐(yán)头 琉璃 淡褪 坍(tā)圮
B.玉砌(qì)雕栏 苍幽 亘(gèng)古 弥(mí)漫
C.阴(yīn)凉 撅(juē)一杈 捋(lǚ)着 祈(qí)祷
D.竟相生长 窸窸(xiē)窣窣 瓢虫 坠(zhuì)地
2.下列选项与“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古园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B.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
C.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
D.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3.下列关于《我与地坛(节选)》的人文价值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界上的一切都不可能完美,要以聪慧、理解和通达的眼光去看待一切。
B.世界上的人和物千差方别,“残疾”也可以造就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C.所有的人都会有孤独、痛苦,但生存的意义就在于不断争取、奋进。
D.感悟人生,识破命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关注精神生态健康。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的地坛既是人文景观,也是作者的灵魂栖居地。作者写地坛,突出的是一种物我交融同呼共吸的隐秘的精神默契。
B.“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中,“一个世界”指不会和别人接触的地方,“另一个”指正常人生活的环境。
C.作者想象一个老人“无可质疑地走向他的安息地,走得任劳任怨”体现了其对生命落幕的无奈和感伤,对世界充满眷恋。
D.文中作者多次描写地坛,在作者的笔下,地坛是一座完全被人们遗忘和废弃的古园,处处充满着绝望的气息。
5.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在表现内容上不限于一人一事一景一情,把较为丰富的人物形象、观察入微的环境描写和复杂细腻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
B.作者将正常的主谓句式“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剥蚀了”转换为“剥蚀了……琉璃”,将不及物动词提到宾语前,使文章出现了特色鲜明的陌生化句式。
C.选文的景物描写衬托了作者的心境,也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更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
D.文章总体上是以第三人称完成叙述的,“我”就是史铁生本人。在叙述过程中,作者并不总是以“我”的名义出现,有时转换成了第一、二人称。
6.选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给读者带来了丰富的阅读体验。请在选段中找出运用了拟人和夸张手法的句子并作简要分析。
7.周国平说:“在经历了绝望的挣扎之后,他(史铁生)大难不死,竟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精神上的健康。”请结合文本分析,史铁生在地坛中获得了哪些“精神上的健康”?
二.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合欢树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很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
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为了我的腿,母亲的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尽管医院已明说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但母亲不死心,她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钱买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服用,让我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可母亲仍不放弃,直到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这对于瘫痪病人实在太悬了。后来母亲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但又抱了新的希望。“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一样锲而不舍。
三十岁时,我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母亲为什么早早地走了呢?迷迷糊糊中,我似乎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老天爷可怜她,就召她回去了。”这让我心里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几年前,老街坊们就提醒过我:“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听了心里一阵抖。还说,我家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小苗,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起来,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花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再过一年,母亲去世,我们搬离了同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悲痛弄得我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外边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来到老院子,老街坊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但我再难看见它了,因为老院里扩建了小厨房什么的,过道窄,摇着车进不到里面的小院儿。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着车进去看看。
我告别了老街坊,摇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待一会。悲伤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选自《史铁生作品集》)
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儿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母亲却说她小时候作文写得还要好。她这样说是为了激励孩子成为作家。
B.母亲本来喜欢花木,“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病和找工作。
C.在质朴的老街坊眼中,生活、健康与工作显然比文学、获奖更重要。
D.“悲伤也成享受”是说人在独自静静地怀念逝去的亲人时,即使悲伤,也会有某种温馨的感觉。
9.本文一开头就写了“我”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10.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你认为他在二十岁以后和三十岁以后对母爱各有怎样的体会?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 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缘分: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了四百多年。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 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______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___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1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矗立 失魂落魄 一成不变 弥散
B.坐落 魂不守舍 亘古不变 弥散
C.坐落 失魂落魄 亘古不变 弥漫
D.矗立 魂不守舍 一成不变 弥漫
12.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B.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
C.今天天气好冷啊!——你什么时候去北京?
D.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13.请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手法进行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散文界认为《我与地坛》风格独特,向人们提供了许多散文写作的新的可能性,从一般意义上说它不是与创作主体有一定距离的创作散文,就是带有自传、自省、自诉的意味。创作主体以真实的身份投入到作品之中,坦诚地表现自己。在内容上,它打破了抒情、议论与叙事、写景的 ,以思辩为主导,而又自始至终饱含情感,从容地辟出专章写景、叙事、绘人,容量丰富,内涵饱满。在这么长的篇幅里要容纳这么多的内容,结构显然是一个关键。但偏偏在这一点上,史铁生显示出大将风度,写得相当 。他似乎无心于章法,率性而为。全文分章而列,各章之间难得见到起承转合的过程,好多章节开端接续显得似无关联,个别章节似乎是通过 而组合进去的,( )。史铁生是从大处着眼的,他抓住的是文章的氛围和情调,不管各章的笔法如何,不管是思辨,还是写事记人,全都透出一股情思 的味道,显得和谐而毫无龃龉。
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间隙 自由自在 加入 深刻 B.间隔 自由洒脱 嵌入 深沉
C.间隔 自由自在 嵌入 深沉 D.间隙 自由洒脱 加入 深刻
1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可是所有章节在内容上都能各自独立,自成风格
B.然而这些地方正是他良苦用心、独具匠心的体现
C.但是整篇作品读过去又让我们感到生气灌注
D.所以我们会感到整篇作品浑然一体,完美融合
1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与创作主体有一定距离的创作散文,而是带有自传、自省、自诉的意味
B.一般意义上说它不是与创作主体有一定距离的创作散文,而是带有自传、自省、自诉的意味
C.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与创作主体有一定距离的创作散文,就是带有自传、自省、自诉的意味
D.一般意义上说它不是与创作主体有一定距离的创作散文,就是带有自传、自省、自诉的意味
(三)阅读相关的文字,完成17~18题。
17.仿照下面画线句子的句式和修辞手法,另写一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
挣扎使人悲苦,抗争则使人高贵。史铁生挣扎在残废的绝境,但他用笔作为抗争的拐杖,历经坎坷,终于走出了死亡的诱惑;马丁•路德•金挣扎在黑暗的深海,但他用演讲作为抗争的武器,饱受磨难,终于迎来了自由平等的天空:
18.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概括史铁生散文的四个特点。
翻开史铁生的散文,你会不知不觉地被他那平实的文字所吸引,更会情不自禁地被作品中的真情所打动。哲理一词似乎是神秘的深奥的,但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史铁生用他的笔在平实叙述中向人们阐述了人生的哲理。画家会用浓重的色彩和奇特的构图抒发悲怆情感,而史铁生却运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来描述他的特殊经历,其作品在看似平实的语言中充满悲怆,这悲怆弥漫在整篇作品中。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5课 我与地坛-一课一练(节选)(学生版+教师版): 这是一份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5课 我与地坛-一课一练(节选)(学生版+教师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课外拓展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 上册第六单元11 反对党八股(节选)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必修 上册第六单元11 反对党八股(节选)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第11课《反对党八股节选》同步检测原卷版docx、第11课《反对党八股节选》同步检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5 我与地坛(节选)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5 我与地坛(节选)课时作业,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