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13.2 *宇宙的边疆练习
展开课后·训练提升
一、语言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然是无限的,人类的文明创造也同样是无限的。在 的中国植物天地中,《改变世界的中国植物》摄制组试图探寻中国植物背后的文化底蕴,他们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经验,终于完成了这一部具有重要价值与地位的纪录片的拍摄工作。作为一部大规模系统性拍摄中国植物的纪录片,它的拍摄采用了最先进的影像设备和技术,通过航拍、延时、微距、高速等常规和非常规拍摄手段,以极致生动的镜头呈现出植物的生命力。借助影像,参与者不仅可以在几分钟之内目睹植物长达几个月的生长历程,而且能够更细致地了解植物的各个组成部分。
为了获取足够多的素材,他们攀过巍峨陡峭的雪山,渡过宁静高洁的圣湖,越过雅鲁藏布江蜿蜒深邃的河谷,穿过 的林海,横跨过 的戈壁,深入过沃野千里的平原,探寻过逶迤蛇行的“丝绸之路”。在两年多时间里,近200人参与创作,素材总时长达1200小时。通过磨难与艰辛,摄制组终于收集到了如诗如画般的众多景象,每一帧都是中国植物的真实写照。中国植物的自然之美与摄制组不辞辛劳的努力相衬,创造出一部全面展现植物世界的自然类纪录片,形成这一 的艺术结晶。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包罗万象 人迹罕至 寸草不生 美轮美奂
B.应有尽有人迹罕至孤云野鹤富丽堂皇
C.包罗万象穷乡僻壤寸草不生富丽堂皇
D.应有尽有穷乡僻壤孤云野鹤美轮美奂
答案A
解析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应有尽有。应有尽有:应该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齐备。语境说的是“中国植物天地”,应选“包罗万象”。人迹罕至:人的足迹很少到达。形容地处偏僻。穷乡僻壤:荒凉贫穷而偏僻的地方。语境说的是“林海”,偏僻荒凉,应选“人迹罕至”。寸草不生:连根小草也不生长。形容土地贫瘠荒凉。孤云野鹤:指闲居野处志趣高雅、脱凡不俗的隐士。语境说的是“戈壁”,应选“寸草不生”。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富丽堂皇:多形容建筑物宏伟华丽或场面盛大、豪华;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语境说的是这部“纪录片”,应选“美轮美奂”。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历经磨难与艰辛,摄制组终于收集到了如诗如画般的众多景象,每一帧都是中国植物的真实写照。
B.历经磨难与艰辛,摄制组终于收集到了众多如诗如画般的景象,每一帧都是中国植物的真实写照。
C.通过磨难与艰辛,摄制组终于收集到了众多如诗如画般的景象,每一帧都是属于中国植物的真实写照。
D.历经磨难与艰辛,摄制组终于收集到了众多如诗如画般的景象,每一帧都是属于中国植物的真实写照。
答案B
解析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通过磨难与艰辛”搭配不当,应改为“历经磨难与艰辛”;二是语序不当,应把“摄制组终于收集到了如诗如画般的众多景象”改为“摄制组终于收集到了众多如诗如画般的景象”。A项,语序不当,应把“众多”放在“如诗如画”之前。C项,搭配不当,应把“通过”改为“历经”;成分赘余,应删去“属于”。D项,成分赘余,应删去“属于”。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手法,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画波浪线部分运用了多个动宾短语组成排比,使得行文富有节奏感,朗朗上口,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体现出了摄制组工作人员为了获得更多的素材付出的努力和艰辛。
4.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因为观测宇宙的新方法被使用,天文学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最初,① 。400多年前,伽利略最早使用望远镜进行观测。然而,可见光仅仅是电磁波谱上的一小部分,在遥远的宇宙中,并非所有的天体都会在这个特别的波段产生很强的辐射。于是,人们开始新的探索,② 。利用射电望远镜,天文学家们已经发现了会产生射电波的脉冲星、类星体以及其他的一些极端天体现象,将我们对物理的一些认识推向了极限。后来,利用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和红外线观测,也带来了天文学的新进展。每一个电磁波谱的打开,③ 。天文学家们期望引力波也是如此。
参考答案:①人们利用可见光进行天文观测 ②通过射电波得到更多的信息 ③都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现
解析第①处,根据下文的“400多年前,伽利略最早使用望远镜进行观测”可以推断,此处应填某种观测方式,又根据下文“可见光仅仅是电磁波谱上的一小部分”,推断出此处应补写与“人们利用可见光进行天文观测”大意相同的句子。第②处,根据上文“人们开始新的探索”和下文“已经发现了”“后来”,可知应补写人们进行的某种具体的“新的探索”;再结合下文“利用射电望远镜”,可以判断此处应补写与“通过射电波得到更多的信息”大意相同的句子。第③处,根据下文“天文学家们期望引力波也是如此”的“如此”,可以判断应补写“每一个电磁波谱”打开后产生的效应,补写出与“都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现”大意相同的句子。
5.根据下面文字提供的信息,给“遗传工程”下一个定义,不超过35字。
生物学上有一个轰动世界的发现,就是可以把影响遗传的信息,挂在一种叫脱氧核糖核酸即DNA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某一段上传下去。这就是把这种高分子人为地变化一下,把一个高分子的某一段遗传信息切下来,接到另一个上面,改变遗传的某一特性或创造新的物种。这样,就有可能打破植物、动物的界限,把植物的某一特性接到动物上面。这样,不但能使细胞内部发生变化,而且也能使细菌发生变化,如把胰岛素的遗传信息切下来,接到容易繁殖的大肠杆菌上面去,使产生出来的新的大肠杆菌能制造大量胰岛素。这项技术叫遗传工程,用它可以建立一门新的工业。
参考答案:遗传工程是人为变化DNA以改变遗传某一特性或创造新物种的一项技术。
解析下定义的表达方式是“被定义对象(种概念)+对其本质特征进行描述的语言(种差)+临近的属概念”。本题先确定属概念“一项技术”,再确定种差“把影响遗传的信息,挂在一种叫脱氧核糖核酸即DNA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某一段上传下去。这就是把这种高分子人为地变化一下”“改变遗传的某一特性或创造新的物种”,即可得出答案。
二、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材料一 “中国天眼”身在洼地,但在科学家眼中,它心系深空,是一座“天空实验室”。到现在为止,应该没有天文学家上过太空,但他们却是最了解宇宙的一群人,靠的是什么?
不少人小时候尝试过用曝光的胶片观看日食,还有动手能力更强的,用两个放大镜自制过光学望远镜。望远镜就是天文学家了解宇宙的必备工具。但射电望远镜不同于人们熟悉的光学望远镜,它不能直接成像,而是抓取目标的无线电信号,用数据说话。
天文学家如何利用“天眼”开展工作?有点类似移动靶射击运动,需要不断地选取目标、瞄准目标射击、分析结果。
据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柯伽介绍,第一步要考虑望远镜频率是否合适、灵敏度是否足够、目标是不是在可视范围内,以便确定观测源的坐标,形成观测列表。第二步是望远镜控制部门执行观测。如何精确控制“天眼”瞄准动辄光年之外的目标?简单地说,一是通过天体坐标计算出望远镜所需的“姿态”,二是驱动电机控制望远镜的“姿态”。因为地球在不停自转和公转的缘故,这样的观测比移动靶射击复杂得多,要不断地修正望远镜的位置,不断地瞄准目标,并确保一直命中靶心。第三步是通过编程来分析数据。外表安静的“天眼”,内心澎湃,每秒最高传输数据38G。海量的数据,基本没有手动分析的可能,所以天文学家都是“程序员”,用大数据手段实现天地“连线”。
前辈科学家发现的物理定律,我们在物理实验室里做实验,结果都能验证定律为真。在“天空实验室”里呢?那可不一定。
天文学跟物理学密不可分,大尺度时空结构、宇宙演化、高能天体(如黑洞、脉冲星等)都是以广义相对论为重要理论基础的。前人依靠头脑做实验,得出了理论,理论研究走在前面,后人如何验证呢?这些天体质量惊人,距离以光年计,对应的物理参数和空间都是人类无法达到的,只能用“天空实验室”来验证。
在“天空实验室”里,天文学家除了重复烦琐的观测、验证,都保留一颗期待的心——比如找到某个能解释一些奇怪天文现象的关键,或是发现目前的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真到了那一天,科学理论又会向前迈进一大步。
(摘编自齐健《“天空实验室”里的科学家
怎么工作?》)
材料二 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能穿刺“光年之外”,能洞悉宇宙“前世”……“中国天眼”开放运行第一年,成果即入选《自然》十大科学发现。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李菂说,天文学是个开放的学科,不少“天眼”的早期成果都有国际专家参与,面向全球科学界开放后,外国科学家可以独立或以首席专家身份主导一些研究项目,有潜力的探索性项目也会得到支持,在望远镜的时间分配上会有更激烈的竞争。
据李菂介绍,“天眼”在很多领域具备超强“发现力”:发现气体星系的数量有望在过去的基础上提高10倍,发现的脉冲星数量有望翻倍,有望发现新的星际分子……这使它可以验证很多科学规律,在引力理论,星系演化,恒星、行星乃至物质和生命的起源等方面,都具备突破的潜力。
“天眼”研究的领域有意思吗?拿脉冲星来说,它们的密度,每立方厘米相当于1万艘万吨巨轮的质量压缩起来。那是一个地球上无法想象的、类似科幻小说《三体》里“水滴”的世界。从脉冲星中遴选出脉冲信号稳定的毫秒脉冲星,将来有望应用于星际导航。
在中外读者对《三体》改编的动画作品保持期盼的时候,科幻作家刘慈欣对“中国天眼”同样充满期待:它对人类认识宇宙有重大意义,具备了探寻“地外文明”的条件,“希望能有划时代的发现”。探寻“地外文明”,用科学家的话说叫“搜寻星际通信信号”,确实是“天眼”的科学目标之一。
宇宙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暗物质分布与大尺度结构,以及星系演化等领域充满了未知,许多问题有待科学家通过探索与研究去解决。
20世纪后半叶,射电天文学方兴未艾,接连涌现类星体、脉冲星、星际分子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四大天文发现。这些发现看上去高深而遥远,却在某些方面“洞悉”了未来。天文学家在研究中的副产品转化成了今天的无线局域网技术。
回溯原初宇宙,揭示更多宇宙奥秘,这是建造“天眼”的原动力,也是终极目标。离原初最近,才可能离未来最近。从这个意义上说,洞穿未来的“天眼”是人类在科学前沿实现重大突破、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利器。
(摘编自齐健《中国“天眼”世界共享》)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射电望远镜不同于人们熟悉的光学望远镜,前者不能直接成像,而是抓取目标的无线电信号,用数据说话。
B.只要通过天体坐标计算出望远镜所需的“姿态”,就可以精确控制“天眼”瞄准动辄光年之外的目标。
C.“天眼”获得的海量数据,天文学家一般没有手动分析的可能,所以用大数据手段实现天地“连线”。
D.通过“天眼”找到某个能解释一些奇怪天文现象的关键,是在“天空实验室”里的天文学家的愿望。
答案B
解析“只要……就……”太过绝对。原文说的是“一是通过天体坐标计算出望远镜所需的‘姿态’,二是驱动电机控制望远镜的‘姿态’。因为地球在不停自转和公转的缘故,这样的观测比移动靶射击复杂得多,要不断地修正望远镜的位置,不断地瞄准目标,并确保一直命中靶心”,可见,要不断修整不断瞄准,确保一直瞄准,而不是“可以精确控制‘天眼’瞄准动辄光年之外的目标”。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眼”观测要不断地修正望远镜的位置,不断地瞄准目标,是因为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
B.“天眼”发现气体星系的数量在过去的基础上有望提高10倍,发现的脉冲星数量有望翻倍,有望发现新的星际分子。
C.暗物质分布与大尺度结构,以及星系演化等领域充满了未知,许多问题有待科学家通过探索与研究去解决。
D.天文学家在研究中的副产品转化成了今天的无线局域网技术,这并不能体现“天眼”研究的价值。
答案D
解析“这并不能体现‘天眼’研究的价值”错误,根据原文“这些发现看上去高深而遥远,却在某些方面‘洞悉’了未来。天文学家在研究中的副产品转化成了今天的无线局域网技术”可知,并不是只有天文学上的研究成果才算研究价值,“天眼”研究的成果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也是其研究价值的体现。
8.下列各项理论或定律,能够在中学物理实验室中得到验证的一项是( )
A.平行时空理论
B.大爆炸宇宙论
C.机械能守恒定律
D.黑洞理论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一“前辈科学家发现的物理定律,我们在物理实验室里做实验,结果都能验证定律为真”“前人依靠头脑做实验,得出了理论,理论研究走在前面,后人如何验证呢?这些天体质量惊人、距离以光年计,对应的物理参数和空间都是人类无法达到的,只能用‘天空实验室’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前辈科学家发现的物理定律,因此能够在中学物理实验室得到验证。
9.两则材料都围绕“中国天眼”这一话题进行论述,但是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材料一侧重于“中国天眼”工作原理、过程及其意义;材料二侧重于“中国天眼”已经取得的成就和未来可能取得的科学突破对人类科学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10.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分析如何更好地利用和发挥“中国天眼”的价值。
参考答案:①加大对“天眼”观测、控制和数据分析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②加强国际合作,进一步支持有潜力的探索性项目;③坚持初心,牢记回溯原初宇宙,揭示更多宇宙奥秘的终极目标。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四单元14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四单元14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练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运用,延伸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8 茶馆(节选)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8 茶馆(节选)课堂检测,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运用,延伸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7.2 *秦腔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7.2 *秦腔练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运用,延伸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