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4 认识图形(一)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4 认识图形(一)教案及反思,文件包含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ppt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教案doc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原卷版doc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解析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认识图形”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开始,本单元的知识是认识立体图形,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能辩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能直观描述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通过图形的认识,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课标内容要求
(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简单的立体图形,能对图形分类,会用简单图形拼图。
(2)在图形认识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课标学业要求
(1)能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能直观描述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能根据描述的特征对图形进行简单分类。
(2)会用简单的图形拼图,能在组合图形中说出各组成部分图形的名称;能说出立体图形中某一个面对应的平面图形。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在物体分类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4种立体图形;二是会用同样的立体图形进行拼组;三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节课教科书通过对生活中的实际物体或者实物图片进行分类的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从形状的视角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首先直接呈现了学生熟悉的实物图,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引出4种立体图形;其次通过列表的方式,让学生对4种立体图形分别进行直观地辨认、区别,使学生初步感知各种立体图形的一般形状特征;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身边哪些物体与这些形状相同,引导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科书安排了拼、搭的活动,以加深学生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与理解。拼、搭活动分为两个层次编写:一是若干个相同几何体的拼搭。通过把2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把4个同样的小长方体拼成另一个长方体或者其他几何体的操作活动,初步体会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巩固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的意识。二是通过“所有的积木都要用上,看谁搭得又稳又高”的活动,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这部分内容是新增内容,而且是教科书中第一次出现解决问题的内容。教科书以“要做什么”“怎样搭呢”“谁搭得高”突出了解决问题的4个步骤:弄清问题——拟订计划——实现计划——回顾。从而梳理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获得相应解决问题活动的基本经验。
三、学情分析
学生认识立体图形,是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多数是立体的,学生学习立体图形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学时,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童趣的语言,如:从玩积木开始引入,让学生带着问题玩积木。“看看这些图形中你认为哪种图形最淘气”“哪种图形比较淘气”“哪种图形最乖”“说说你的理由”,让学生在充满童趣的语言中去观察、比较,从而发现、总结、归纳出每种图形的特征。了解每种图形的特征是正确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的依据。
四、单元学习目标与重难点
(一)单元学习目标
1. 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同时借助教学技术手段,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并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结合拼、摆、搭等操作活动和教学技术演示,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体验,并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的显著特征。
3.在对生活中的实际物体进行分类的活动中渗透分类思想。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表象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在对生活中的实物进行分类的数学学习活动中,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习惯。通过对4种立体图形分别进行直观的辨认、区别,抽象出一般的模型,初步培养学生的模型意识。
2.通过对几何体的操作活动,初步体会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巩固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的意识。
3.通过搭积木的活动,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深化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同时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获得相应的解决问题活动的基本经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重点
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在拼、摆、搭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体验,并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的显著特征。
(四)学习难点
在对生活中的实际物体进行分类的活动中初步感知分类思想,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五、达成评价
知识方面:能在实际情境中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
能力方面:通过分类、观察、动手、拼、摆、搭等操作活动,结合教学技术手段的演示,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数学表达能力、总结概括能力;
思维发展:通过观察、交流、总结等活动,建立分类思想;
核心素养:经历实物抽象到图形的过程,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六、单元教学思路
探索立体图形特征 1课时
认识图形(一) 拼一拼 1课时
搭一搭 1课时
本单元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在物体分类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4种立体图形;二是会用同样的立体图形进行拼组;三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1课时 探索立体图形特征
课时学习目标
1.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分一分等活动,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准确说出它们的名称。
2.经历从实物抽象到图形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总结能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课时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难点:在图形认识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学习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导入情境,揭示课题
1.观看视频,导入情境
PPT播放小华整理房间,请学生观察立体图形,思考一下,也可以和同桌一起探讨一下,怎样按它们的特点给它们分类整理一下。
2.全班交流,揭示课题
请小组代表上讲台在课件上分类(用触笔摁住立体图形拖到相同的框内),如果对分类有歧义,可以告诉学生暂时搁置,等我们学完今天的知识后就能确定怎么分类了,今天我们就来立体图形。(板书课题: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根据物体的具象特征进行初步分类,让学生初步观察立体图形的特征。
揭示立体图形名称,探索特征
揭示名称
根据学生初步明确的分类,把PPT上的立体图形分成了4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分别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并纠正一些说成正方形、圆等错误的名称。
逐个探索立体图形的特征
①探索长方体的特征
请学生拿出自己手中的长方体学具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再和同桌一起交流一下,长方体有什么特征?
全班一起交流,在确定长方体相对的面大小一样时,运用浠沃进行动态演示。最终确定长方体看起来长长方方的,有6个面,相对的面一样等特征。
②探索正方体的特征
请学生拿出自己手中的正方体学具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再和同桌一起交流一下,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全班一起交流,最终确定正方体看起来正正方方的,有6个面,而且大小一样。
③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抓住它们的核心特征
拿一个上下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让学生看一看,让他们辨认一下,最终找到它们的区别,长方体有时有两个面是正方形,而正方体每个面都是一样的,都是正方形。
④探索圆柱的特征
请学生拿出自己手中的圆柱学具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再和同桌一起交流一下,圆柱有什么特征?
全班一起交流,并在交流时,每找到一个特征,就让学生去再次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最终确定圆柱看起来直直的,上、下两个面都是圆形,两个圆的大小是一样的(通过教学软件动态演示圆柱上、下两个圆一样大),有一个面可以滚动。
⑤探索球的特征
请学生拿出自己手中的球学具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再和同桌一起交流一下,球有什么特征?
全班一起交流,最终确定球看起来圆圆的,很光滑,可以随意滚动。
设计意图:通过用学生能听懂的词语简要概括立体图形的核心特征,方便学生以后能在实际情境中辨认立体图形。
诊断反馈,巩固特征
1.连线
2.听语音,猜立体图形是哪个?(见PPT)
3.运用浠沃的橡皮功能,逐步猜立体图形,再次巩固特征。
设计意图:在练习中熟练记住立体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课堂小结,总结特征
1.这节课开始前几分钟的那个分类中的那几个图形,你现在知道它属于哪一类了吗?
2.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有关立体图形的知识,你们还有什么想了解的?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拼一拼
课时教学目标:
经历拼一拼操作活动,进一步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些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体验,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一些特征。
教学难点
能用一种立体图形拼出所有的造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征是什么吗?
今天这节课将通过一些动手操作活动进一步学习的特征。(板书课题:认识图形(一) (2))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立体图形的特征,为了接下来的拼摆打下基础。
二、小组合作,动手拼一拼
1.用正方体拼一拼
用2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摆
先让学生自己尝试拼摆,然后一起交流,再终确定两种拼摆造型。
用3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摆
先让学生自己尝试拼摆,然后一起交流,再终确定3种拼摆造型。
要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至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
先让学生自己尝试拼摆,然后一起交流,再终确定要8个小正方体。
2.用长方体拼一拼
请学生用4个相同的长方体来拼摆,然后一起交流,最终确定6种拼摆造型。
3.用圆柱拼一拼
请学生用2个圆柱拼一拼,最终发现只能拼上、下叠加在一起拼出一种造型。
通过教学软件动态演示为什么只有一种拼摆造型。
4.试试球可以如何拼摆
师:那球可以怎样拼摆呢?
生;球在任何角度都滚动,所以没办法拼摆。
让学生动手试验,同时也用教学软件动态演示球无法拼摆。
【设计意图】本环节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交流,让每个人亲自去尝试、去实践,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又加深了对几种图形特征的认识,也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练习提升
完成课本第35面的“做一做”;
完成课本第37面的第4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拼一拼
第3课时 搭一搭
课时教学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初步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根据各个立体图形的特征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能根据各个立体图形的特征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师:我们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4种立体图形,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把这些立体图形拼成许多有趣的图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师:你们觉得他们拼搭的像什么?好看吗?
生:好看。
师:那你们想来拼一拼、搭一搭吗?
生:想。
师:那我们这节课就来看看谁搭得又稳又高?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由几种立体图形拼搭成的图形,激发学生兴趣,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搭一搭
请大家看清要求,小组交流,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一起搭一搭吧。
小组活动,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收集学生活动中的问题。
使学生明确:
(1)长方体摆放方向的不同,会导致高度不一样,竖着放比横着放高。
(2)圆柱摆放方向的不同,不仅会影响高度,还会影响平稳程度,竖着放稳一些。
(3)最难搭的是球,怎样摆放都不平稳,滚来滚去的。
师:在这些积木中,最难搭的是球,这是为什么呢?怎样搭才能把球放稳呢?
生:球没有平平的面,容易滚动,很难搭得稳。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解决方法,学生根据交流的经验进行作品的调整。
这个过程结合教学动态演示,确定为什么要调整。
师小结:让积木的平面着地保证平稳,借助长方体的长保证高度,将球放在有3个支点的面上确保稳定,并用上所有的积木,这样就能搭得又稳又高。
【设计意图】这个教学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围绕着“怎样搭才能符合题目要求”,边尝试、边思考、边交流、边调整,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及球的特征,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当堂练习,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1.完成教科书P37“练习八”第2题。
2.完成教科书P38“练习八”第6题。
3.玩一玩。
按照教科书P38“练习八”第7题的要求开展活动。
【设计意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表达、学会倾听,提升他们的交流能力。
四、回顾过程,总结收获
师:今天我们共同解决了什么问题?你们收获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一) (2)
所有、又稳又高
长方体竖着放,球放在3个长方体的上面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设计,共2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什么是大单元教学,大单元整合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如何设计大单元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青岛版 (五四制)三 牧童——认识图形教学设计,共1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动手实践探究新知,实践操作,运用新知,总结全课,自我评价,课堂小结,课后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青岛版 (五四制)一年级下册八 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教案,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合作学习,探究新知,巩固练习,小结,说收获,巩固新知,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