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检测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化学与生活、生产、社会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冬天应将面团置于温热处发酵
B.蔗糖溶于水是熵减小的过程
C.工业生产中,适当增大廉价的反应物的浓度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等质量的水和冰相比,冰的能量更低
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用溶液制作铜质电路板:
B.向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C.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
D.用食醋除去热水壶中的水垢:
3、对于可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A.B.
C.D.
4、稀氨水中存在着电离平衡:,若要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同时使增大,应加入适量的( )
A.固体B.硫酸C.固体D.水
5、关于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玻璃搅拌器是为了增大反应速率,减小实验误差
B.为了使反应进行得更完全,可以使酸或碱适当过量
C.若简易量热计不盖杯盖,生成1时所测得中和反应反热将偏大
D.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起始温度后直接测量溶液的温度,其他过程无误,则测得反应热偏小
6、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g与的混合气体中所含质子的数目为
B.0.1溶液中所含的数目小于0.1
和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5
D.1乙酸与足量乙醇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的数目为
7、某化学兴趣小组在一次实验探究中发现,向草酸溶液中逐滴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时,发现反应速率变化如图所示。已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可能是放热反应
B.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有5种属于强电解质
D.该反应中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
8、已知反应:,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的燃烧热是806.0
C.
D.断开氧氧键形成1氧原子需要放出能量249
9、加水稀释稀醋酸溶液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的逐渐减小
B.溶液中的逐渐减小
C.溶液中逐渐增大
D.分别中和稀释前后的溶液,后者消耗的多
10、依据下列含硫物质转化的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相关结论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A.
B.的燃烧热为
C.反应②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D.
11、某化学小组同学研究温度和压强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测得化学反应中C的百分含量(C%)与时间(t)、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
C.、D.、
12、下列实验操作所观察到的现象正确且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A.AB.BC.CD.D
13、下图是计算机模拟的在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化的反应历程。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表示和在催化剂表面吸附的过程
B.②和④中化学键变化相同,因此吸收的能量相同
C.由图可知为放热反应
D.该历程中决速步骤为
14、利用可消除的污染。在体积为2L的甲、乙两个密闭容器中、控制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分别加入1.0和2.40进行上述反应,测得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实验数据可知:
B.甲容器中,0~2min内,
C.乙容器中,0~4min内,的转化率为50%
D.,且6min时,乙容器中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二、填空题
15、某废旧金属材料中主要含Fe、Cu、Al、FeO、CuO、和可燃性有机物(其余成分与酸碱都不反应),节约和充分利用资源,通过如下工艺流程回收Al、Cu、绿矾()等。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的目的是_____。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是_____。
(2)提高“碱浸”速率的措施有_____(任写两条合理措施)。“碱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在实验室中进行操作Ⅱ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种。滤渣2在酸浸时可形成原电池,写出负极反应式:_____。
(4)滤液2中可能含有因氧气的作用而产生的少量杂质离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5)由滤液2制取绿矾晶体需先加入少量稀硫酸再经过_____、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绿矾晶体。
16、已知X、Y、Z、W、R、M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其中X、Y、Z、W、R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位于三个不同周期,Y的某种核素可用于测定文物的年代,W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的3倍,W与R同主族,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排名第二的金属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的电子式:_____。
(2)W的简单氢化物的熔沸点比R的高,原因是_____。
(3)Y、Z、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弱的是_____(填化学式)。
X、Y、Z、R组成的某种酸的水溶液可用于检测溶液中的,该酸的化学式为_____。
(4)X、Y、W组成的某种常见物质常用于制作消毒剂,该物质的燃烧热为1366.8,写出该物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
(5)与的反应是可逆反应,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_____;增加的量,的平衡转化率如何变化?_____。
17、亚硝酰氯(NOCl)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可用与NO反应合成NOCl。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可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合成NOCl所需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NOCl与水反应时会生成HCl和另一种酸,写出该酸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
(3)25℃时,向体积为2L且带气压计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和合成,反应方程式为。
①正反应速率的表达式为(k为带有单位的速率常数,其值与浓度无关)。测得正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_____,_____。
②若反应起始和平衡时温度相同,测得反应过程中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中曲线a所示,则_____0(填“>”或“<”)。若其他条件相同,仅改变某一条件时,测得反应过程中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中曲线b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_____。
③当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增大压强,对的影响更大
B.升高温度,对的影响更大
C.减小反应物浓度,对的影响更大
D.加入催化剂,对的影响更大
18、我国力争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的捕集、利用与封存成为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国科学家利用合成了淀粉,其中关键步骤是与合成。该步骤同时发生下列反应:
①
②
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与反应合成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
(2)恒温下,和在恒容密闭容器发生反应①②,下列能表明上述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____(填字母)。
A.每断裂1键,同时生成2键
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
(3)在密闭容器中投入1和2.75发生反应①:,在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实验测得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_____(填“>”或“<”),M、N两点的化学反应速率:_____填“>”或“<”),判断理由是_____。
②为提高的转化率,除可以改变温度和压强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
③若506K时,在10L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时恰好处于图中M点,则N点对应的平衡常数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面团发酵是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故冬天应将面团置于温热处发酵,以增强酵母菌的催化效率,A正确;
B.蔗糖溶于水其混乱度增大,即是熵增大的过程,B错误;
C.两种或多种反应物的可逆反应中,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其余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故工业生产中,适当增大廉价的反应物的浓度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C正确;
D.等质量的同一种物质气态的能量最大,液态次之,固态最低,故“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水结冰是一个放热过程,故等质量的水和冰相比,冰的能量更低,D正确;
故答案为:B。
2、答案:B
解析:A.用溶液制作铜质电路板,离子方程式:,故A错误;
B.向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离子方程式:,反应中S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
C.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离子方程式:,故C错误;
D.用食醋除去热水壶中的水垢,离子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属于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B。
3、答案:A
解析:A.
B.
C.
D.
综上,答案选A。
4、答案:C
解析:A.加入固体,铵根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减小,故A错误;
B.加入硫酸,氢离子消耗氢氧根,平衡正向移动,故B错误;
C.加入NaOH固体,氢氧根浓度增大,平衡逆方向移动,增大,故C正确;
D.加水,平衡正向移动,氢氧根浓度减小,故D错误;
答案选C。
5、答案:D
解析:A.使用玻璃搅拌器是为了增大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减少热量散失,即可减小实验误差,A正确;
B.为了使反应进行得更完全,可以使酸或碱适当过量,以减小实验误差,B正确;
C.若简易量热计不盖杯盖,则增大热量的散失,测量到的热量减少,但反应放热,故生成1ml时所测得中和反应反应热将偏大,C正确;
D.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起始温度后直接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将使反应前溶液的平均温度增大,反应中测量的最终温度减小,其他过程无误,测量到的热量减少,但反应放热,则测得反应热偏大,D错误;
故答案为:D。
6、答案:A
解析:A.设2g与的混合气体中CO为xg,则NO为(2-x)g,则所含质子的数目为=,A正确;
B.题干未告知溶液体积,故无法计算0.1溶液中所含的数目,B错误;
C.题干未告知混合气体所处的状态,故无法计算11.2L和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碳双键的数目,C错误;
D.乙酸乙酯制备的是一个可逆反应,故1乙酸与足量乙醇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的数目小于,D错误;
故答案为:A。
7、答案:C
解析:A.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随反应不断进行,反应物浓度减小时,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符合题意,故A正确;
B.随着反应不断进行,不断生成,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加快,说明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B正确;
C.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有:、、、4种,故C错误;
D.该反应中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故D正确;
答案选C。
8、答案:C
解析:A.该反应,说明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故A错误;
B.根据反应可知,1m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能量,则其燃烧热数值大于,故B错误;
C.根据,列等式:,解得,故C正确;
D.断开1ml氧氧键可形成2ml氧原子,吸收热量,则断开氧氧键形成1氧原子需要吸收能量249,故D错误;
答案选C。
9、答案:C
解析:A.加水稀释导致平衡正向移动,但溶液中的减小,则逐渐增大,A错误;
B.加水稀释导致平衡正向移动,则溶液中的逐渐增大,B错误;
C.加水稀释导致平衡正向移动,但溶液中的减小,溶液中逐渐增大,C正确;
D.加水稀释导致平衡正向移动,但能提供的的物质的量不变,故分别中和稀释前后的溶液,消耗的一样多,D错误;
故答案为:C。
10、答案:D
解析:A.对比反应①和②,生成时放出热量较多,;为放热过程,所以,故A错误;
B.燃烧热是指1m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所放出的热量,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为液态水和二氧化硫气体,燃烧热为,故B错误;
C.反应②,,根据,在低温时可自发进行,故C错误;
D.根据盖斯定律:得反应,故D正确;
答案选D。
11、答案:A
解析:根据图甲可知,温度下优先达到反应平衡状态,说明温度,温度越高,C的百分含量(C%)越低,说明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根据图乙,温度相同时,随着压强的增大,C的百分含量(C%)增大,增大压强,平衡向在气体分子数减小方向进行,说明,综上所述,答案选A。
12、答案:B
解析:A.CaO与水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氨水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故将盛有CaO的试管插入装有氨水和酚酞的烧杯中,向试管中加水,由于升温,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溶液中浓度增大,烧杯中溶液的颜色加深,A不合题意;
B.NaClO与反应生成S沉淀,故常温下,向等体积、等浓度的两份Na2S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等体积的0.1ml/LNaClO溶液、0.01ml/LNaClO溶液,前者先变浑浊,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B符合题意;
C.新制悬浊液检验醛基时需在碱性条件下,故向淀粉溶液中加少量稀硫酸,加热4~5min,冷却后向其中加入少量新制悬浊液,加热至沸腾,无砖红色沉淀产生,由于为加入NaOH中和稀硫酸,故不能说明淀粉没有发生水解,C不合题意;
D.恒温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平衡后压缩容器体积,压强增大,上述平衡正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知,混合气体颜色变深并不是由于加压后平衡逆向移动,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答案:D
解析:A.①表示和在催化剂表面吸附的过程,故A说法正确;
B.②和④中化学键变化相同,断裂的均为H−O键,因此吸收的能量相同,故B说法正确;
C.由图可知为放热反应,故C说法正确;
D.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为反应过程的决速步骤,对应的过程:,故D错误;
答案选D。
14、答案:D
解析:A.从0~2min,在温度℃比℃时多,说明℃时反应速率快,说明,故A错误;
B.甲容器中,0~2min内,,,故B错误;
C.乙容器中,0~4min内,,则,转化率:,故C错误;
D.根据A选项分析可知,说明乙容器优先于甲容器达到化学平衡,甲容器在6min时达化学平衡,说明乙容器也一定达化学平衡,即,故D正确;
答案选D。
15、答案:(1)①.将金属单质转化为氧化物,并除去可燃性有机物;②.离子键和共价键
(2)①.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将焙烧渣粉碎、适当增大NaOH溶液的浓度、充分搅拌等措施(任写两条,或其他合理答案)②.
(3)①.3;②.
(4)
(5)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解析:
16、答案:(1)
(2)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沸点更高
(3)①.;②.
(4)
(5)①.;②.增加的量,对化学平衡无影响,转化率不变化
解析:
17、答案:(1)
(2)
(3)①.2;②.;③.<;④.加入催化剂;⑤.A
解析:
18、答案:(1)
(2)BC
(3)①. >;②.>;③.压强越大,反应物气体浓度越大,则化学反应速率越大;④.增大氢气浓度;⑤.分离出水蒸气;⑥
化学键
1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
x
498
803
464
选项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将盛有CaO的试管插入装有氨水和酚酞的烧杯中,向试管中加水,烧杯中溶液的颜色变浅
升温,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B
常温下,向等体积、等浓度的两份Na2S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等体积的0.1ml/LNaClO溶液、0.01ml/LNaClO溶液,前者先变浑浊
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
C
向淀粉溶液中加少量稀硫酸,加热4~5min。冷却后向其中加入少量新制悬浊液,加热至沸腾,无砖红色沉淀产生
淀粉没有发生水解
D
恒温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平衡后压缩容器体积,混合气体颜色变深
加压后平衡逆向移动
时间/min
组别
0
2
4
6
8
甲容器(℃时)
1.00
070
0.45
0.25
0.25
乙容器(℃时)
1.00
0.60
0.36
a
0.30
序号
①
0.100
0.100
0.144
②
0.100
0.200
0.288
③
0.200
0.100
0.576
安徽省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阶段性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阶段性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本卷命题范围,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阶段性考试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阶段性考试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安徽省名校联考20232024年1月阶段性考试高一化学试题pdf、安徽省名校联考20232024年1月阶段性考试高一化学试题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浙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阶段性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浙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阶段性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