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第二节 元素课时作业
展开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其中碳元素部分信息缺失,下列有关该元素认识错误的是( )
A. 该元素对应原子的质子数为6 B.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该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 D. 该元素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
2.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大,原子小
B. 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C. 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D. 原子可以通过得失电子转变成离子,但离子不可以转变为原子
3.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 中子数不同 B. 质子数不同 C.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 核外电子数不同
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面从该图获取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
A.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2 B.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 该元素在中子数为24 D. 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
5.稀土元素在科技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被誉为新材料的宝库。我国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约占世界稀土资源的80%左右。如图为稀土元素镱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镱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 一个镱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0
C. 一个镱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70 D. 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73.0g
6.商场的货架上会看到标有“补钙”、“补铁”、“补碘”等字样的食品和保健品,这里的钙、铁、碘指的是( )
A. 离子 B. 原子 C. 分子 D. 元素
7.科学实验测定,正常情况下人类头发的化学组成为:45%的碳、28%的氧、15%的氮、7%的氢和5%的硫等.这里的碳、氧、氮、氢、硫泛指( )
A. 元素 B. 单质 C. 原子 D. 分子
8.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 质子数不同 B. 电子数不同 C. 中子数不同 D.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9.市场上销售的食盐种类有加钙盐、加锌盐、加碘盐等,这里的钙、锌、碘是指( )
A. 原子 B. 元素 C. 分子 D. 离子
10.“毒胶囊”是以废弃皮革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其中主要含有过量的元素“铬”,元素周期表中“铬”的信息如图所示,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 质子数 B. 元素符号 C. 相对原子质量 D. 毒性
1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 河水 B. 高锰酸钾 C. 水 D. 双氧水
12.(2019•盐城)镆是近期刚确定中文名称的元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镆元素为金属元素 B. 镆的原子序数为115
C. 镆原子在的质子数为115 D. 镆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3
13.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信息示意图,从中获取的相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
A. 元素名称是“硫” B. 最外层电子数是16 C. 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 D. 元素符号“S”
二、填空题
1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1)请从上表中查出关于硅元素的一条信息:________。
(2)第6号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可组成一种物质是________(填名称)。这两种元素的原子还可以形成一种阴离子,该离子符号是________。
(3)第3周期里金属活动最强的金属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________(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4)查得资料: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纵行(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Li和Na b、C和N c、B和Mg d、Ne和Ar
(5)第9号元素的气体单质(F2)常温下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氟酸(HF)和另一种无色气体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5.钠的元素符号是: ________ ,请画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
16.氮分子(N2)中的氮原子和氨气分子(NH3)中的氮原子,其核电荷数都是7,即N2和NH3两种物质都含有________元素.
1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通过学习已经知道:
①大理石(CaCO3)中金属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 .
②可用于洗涤油污的Na2CO3水溶液呈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③活性炭作为家用冰箱除味剂,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作用.
④NH4NO3(硝铵的主要成分)和(NH4)2SO4(肥田粉的主要成分)均属于________ (填“酸”、“碱”或“盐”).
⑤蚊子体内含有甲酸,被蚊子叮咬后可涂肥皂水止痒,则室温时肥皂水的pH________ 7(填“>”、“<”或“=”).
1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表中的一格,其中A表示________;B表示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9.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面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表中可查出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2)6~11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表中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
(4)通过分析,同一横行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例如:
①从左到右,由金属元素逐渐向非金属元素过渡;
②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③________(任写一条).
四、综合题
20.请用化学用语回答生活中的下列问题。
(1)新鲜的苹果切开后因亚铁离子被氧化会很快变黄,亚铁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
(2)工业盐因含亚硝酸钠( NaNO2 )而有毒,标出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3)某学习小组在帮助清理药品时,发现一瓶标签残缺盛有无色溶液(初中化学常用试剂)的试剂瓶(如下图),你猎想这种试剂可能是________溶液。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解答】解:A、因为碳元素和硼元素、氮元素相邻,在硼元素和氮元素之间,硼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5,氮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7,因此碳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6,该选项说法正确; B、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碳元素可以组成石墨、金刚石等多种单质,该选项说法正确;
D、碳元素和其它元素一样,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分析】A、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相邻元素的相关方面的信息可以判断元素的质子数;
B、根据元素名称的书写可以判断元素的种类;
C、碳元素可以组成的单质有石墨、金刚石等;
D、元素的化学性质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时,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个时,在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4个时,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
2.【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运动速率加快进行分析本题.
【解答】稀有气体的单原子分子就是很小的,比一些原子还小,故A错误;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在化学变化中,一些原子容易失去电子,而另一些原子则容易得到电子,当原子得到或失去核外电子从而带上电荷以后,便转变为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故B正确;
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故C错误;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离子可以通过得失电子相互转化,故D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和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运动速率加的知识,并应用于解题
3.【答案】B
【解析】【解答】解: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各选项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故选:B.
【分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但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而不是电子数,更不能是中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本题考查学生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此题利用元素的概念进行分析,可帮助学生的解题能力.
4.【答案】D
【解析】【解答】解:A、由图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故A错误;
B、由汉语名称“铬”,则知其为金属元素,故B错误;
C、由“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中子数”,故C错误;
D、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由图中元素周期表可知,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所能得的信息为:原子序数、元素种类、核外电子数等内容.
5.【答案】B
【解析】【解答】A、由元素的名称可知镱元素是金属元素,错误;A不符合题意;
B、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的是原子序数,故镱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0,那么一个镱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0,正确;B符合题意;
C、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元素名称下面的数字表示的是相对原子质量,故一个镱原子的核内中子数=173-70=103,错误;C不符合题意;
D、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6.【答案】D
【解析】【解答】解:“补钙”、“补铁”、“补碘”等字样的食品和保健品,这里的“钙、铁、碘”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铁、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D.
【分析】这里的“钙、铁、碘”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7.【答案】A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知,人类头发的化学组成中的碳、氧、氮、氢、硫泛指元素,它们可能存在于化合物中,是指某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故选A.
【分析】由题意可知,正常情况下人类头发的化学组成为:45%的碳、28%的氧、15%的氮、7%的氢和5%的硫等.这里的碳、氧、氮、氢、硫泛指元素,它们可能存在于化合物中,是指某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8.【答案】A
【解析】【解答】解:根据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因此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故选:A.
【分析】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解答.
9.【答案】B
【解析】【解答】解:因物质是元素组成的,而分子、原子、离子都是微观粒子,物质中某成分的含量常指的是元素的含量,故这里的“钙”、“锌”、“碘”是指元素,如碘元素是以碘酸钾的形式加入到食盐中的. 故选B.
【分析】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构成来分析盐中含有的“钙”、“锌”、“碘”,它们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不是以分子、原子或单质的形式存在于食盐中.
10.【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A、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该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为24,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r,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该元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该元素的信息,无法获得“铬”是否具有毒性,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知识的理解,掌握元素周期表的一格所提供的信息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1.【答案】A
【解析】【解答】解:A、河水中溶有氧气,氧气中含有氧分子,故A符合题意;
B、高锰酸钾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故B不符合题意;
C、水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故C不符合题意;
D、双氧水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物质中含有氧气的分子即是该物质中含有氧气,据此进行判断分析即可.
12.【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镆,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5,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5,原子序数=质子数,所以其原子核内有115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5,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核外电子数为115,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13.【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可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得出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名称,进一步来分析解答.
【解答】A、根据信息示意图可知,元素为硫,则元素名称是“硫”的说法正确,故A说法正确;
B、根据信息示意图可知,原子序数为16,则核外电子数是16,最外层为6个电子,D项说法错误,故B说法不正确;
C、根据信息示意图可知,32.06为S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说法正确;
D、根据信息示意图可知,元素符号“S”,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来进行正确的判断,明确各信息的含义,要求学生明确相对原子质量.
二、填空题
14.【答案】硅的元素符号为Si;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CO32﹣;NaCl; 离子;a d;2F2+2H2O=4HF+O2
【解析】【解答】(1)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小方格中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即核电荷数,符号表示元素符号,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因此关于硅元素的一条信息为硅的元素符号为Si,或:硅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4或硅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2)第6号元素为碳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两元素可组成的物质是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填名称)。这两种元素的原子还可以形成一种阴离子为碳酸根离子,该离子符号是CO32﹣。
(3)第3周期里金属活动最强的金属元素是钠元素,第17号元素为氯元素,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化学式是NaCl。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离子。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纵行(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a、Li和Na 同在第一纵行,化学性质相似;b、C和N在同一横行,化学性质不相似;c、B和Mg不在同一纵行,化学性质不相似;d、Ne和Ar在同一纵行,化学性质相似,答案选a、d。
(5)气体单质(F2)常温下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氟酸(HF)和另一种无色气体单质,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另一气体为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F2+2H2O=4HF+O2。
【分析】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15.【答案】Na;
【解析】【解答】解:钠的元素符号是Na;钠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最外层上有1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Na;
【分析】钠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最外层上有1个电子,画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即可.
16.【答案】氮
【解析】【解答】解: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氮分子(N2)中的氮原子和氨气分子(NH3)中的氮原子,其核电荷数都是7,说明具有相同的元素﹣﹣氮元素.故填:氮
【分析】可以根据元素的概念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7.【答案】钙;碱性;吸附;盐;>
【解析】【解答】解:(①大理石(CaCO3)中金属元素的名称是钙.故填:钙.
②可用于洗涤油污的Na2CO3水溶液呈碱性.故填:碱性.
③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故填:吸附.
④NH4NQ3和(NH4)2SO4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填:盐.
⑤肥皂水能够中和甲酸,说明肥皂水显碱性,pH大于7.故填:>.
故答案为:
①钙;②碱性;③吸附;④盐;⑤>.
【分析】①钙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②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
③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
④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⑤肥皂水显碱性.
18.【答案】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解答】解:在元素周期表中,右上角的字母,A处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下方的数字,B处表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故填: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
【分析】由图中元素周期表所能得的信息为:原子序数、元素种类、核外电子数等内容,据此分析解答.
三、实验探究题
19.【答案】(1)20.89
(2)Na
(3)质子数不同
(4)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解析】【解答】(1)从表中可查出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8.09;(2)从元素周期表中查出6~11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为钠元素,元素符号为Na;(3)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其原子的质子数不同;(4)元素周期表可知,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的理解与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四、综合题
20.【答案】(1)Fe2+
(2)
(3)Na2CO3或Na2SO4
【解析】【解答】 (1)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Fe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有+2、+3价,高价态的+3价形成的离子叫铁离子,低价态的+2价形成的离子叫做亚铁离子,故亚铁离子的符号是Fe2+;(2) 亚硝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故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可表示为 ;(3) 由存在的化学式部分可知酸根的化合价是-2价,化合价为-2价的酸根有硫酸根和碳酸根,故猎想这种试剂可能是Na2CO3或Na2SO4溶液。【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化学符号的书写,在化学的学习中,需要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符号。族
周期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2
3 Li
锂
6.941
4 Be
铍
9.012
5 B
硼
10.81
6 C
碳
12.01
7 N
氮
14.01
8 O
氧
16.00
9 F
氟
19.00
10 Ne
氖
20.18
3
11 Na
钠
22.99
12 Mg
镁
24.31
13 Al
铝
26.98
14 Si
硅
28.09
15 P
磷
30.97
16 S
硫
32.06
17 Cl
氯
35.45
18 Ar
氩
39.95
初中人教版 (五四制)课题3 元素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五四制)<a href="/hx/tb_c2884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3 元素课时练习</a>,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课题3 元素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a href="/hx/tb_c985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3 元素练习题</a>,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元素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元素课时练习,文件包含33元素doc、33元素答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