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自然灾害一课一练
展开海南岛几乎不受寒潮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势较高,冷空气难以到达B. 纬度较低,远离冬季风源地
C. 四面临海,受海洋影响较大D. 森林覆盖率高,降低风速
【答案】B
【解析】解:我国冬季风的发源地是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势力较强,影响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但个别地区例外,如海南岛纬度低,距离冬季风的发源地较远,再加上山岭的重重阻挡,几乎不受冬季风的影响.
故选:B.
在我国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着.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正是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变化,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
该题主要考查我国海南受寒潮影响小的原因.
2019年6月2号前后,我国台湾和福建发生特大暴雨,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有( )
①洪涝 ②地震 ③泥石流 ④滑坡 ⑤台风.
A. ①③④B. ②③⑤C. ①④⑤D. ②④⑤
【答案】A
【解析】解:特大暴雨可能诱发洪涝灾害,我国台湾和福建地形多山地丘陵,可能发生地质灾害有泥石流、滑坡、崩塌等.
故选:A.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自然灾害的多样性.
本题考查我国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
诗歌和谚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列对诗歌和谚语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反映了非季风区不受夏季风的影响
B.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了内蒙古高原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
C.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D.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答案】D
【解析】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指夏季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的是西北地区;“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的特点;“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绘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根据题意。
故选:D。
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该题主要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特点,属于基础题目.
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 吸烟导致森林火灾B. 工业废水污染
C. 开矿导致山体滑坡D. 台风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自然灾害现象,理解答题即可。“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分析选项可知,台风属于自然灾害;ABC属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灾害,故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D。
我国水旱灾害比较频繁的原因是( )
A. 夏季风不稳定B. 地势高低悬殊C. 海陆位置不同D. 国土面积广大
【答案】A
【解析】解:夏季风的进退也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夏季风强弱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则会导致“南涝北旱”;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北涝南旱”的局面.
故选:A.
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
考查我国多旱涝灾害的原因,要与季风相结合.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河流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 流量小B. 含沙量大C. 枯水期长D. 无结冰期
该区域最不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A. 台风B. 寒潮C. 泥石流D. 春旱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河流。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图,从图中信息可知其纬度位置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河流无结冰期,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本题考查我国的灾害。从图中信息可知其纬度位置位于秦岭—淮河以南,而春旱出现在北方和华南、西南地区,尤其是华北严重;东部沿海山区易发生台风、泥石流,偶尔也有寒潮发生。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下列不是山区常见自然灾害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的地质灾害。我国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沙尘暴属于气象灾害,多起源于我国西北内陆的戈壁沙漠地区,平原地区容易受到其影响, C符合题意。故选C。
中央气象台 2019 年 11 月 16 日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新一股冷空气影响,预计未来三天我国中东部地区将自北向南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图为中国天气网发布的“秋裤预警地图”。读图,完成下列题。
寒潮来袭期间,我国北方地区
A. 刮起强劲的西北风B. 吹来湿润的东南风
C. 出现大范围的雾霾D. 农田开始播种
“不穿秋裤则 die”的城市有
A. 哈尔滨B. 北京C. 上海D. 拉萨
与图中秋裤分割线吻合的地理分界线是
①1 月 0℃等温线②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
③人口地理界线④南方和北方分界线
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①④
“秋裤预警地图”反映我国
A. 冬季南北温差大B. 气温从北向南递减
C. 夏季东西温差大D. 气温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和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四川盆地却“不带走一条秋裤”,主要是因为其
A. 身居内陆B. 海拔低C. 四周环山D. 多大风
【答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由题意可知,寒潮来临的时间是在11月16日(在北半球,3月、4月、5月为春季,6月、7月、8月为夏季,9月、10月、11月为秋季,12月、1月、2月为冬季),此时正值北半球的深秋初冬季节,我国北方地区盛行强劲的西北风,A对;湿润的东南风主要在夏季影响我国北方地区,B错;寒潮的大风会吹走雾霾,C错;冬季不是我国北方农田播种的季节,D错。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主要城市的位置。由秋裤预警地图可知,“不穿秋裤则die”指的是最低气温在﹣10℃以下的地区,在题目中的城市中,哈尔滨最低气温低于﹣10℃,A对,北京和拉萨最低气温低于﹣5℃,BD错;上海最低气温低于10℃,C错。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由“秋裤预警地图”可知,秋裤分割线大致与我国秦岭—淮河一线吻合,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与我国1月份0℃等温线大致吻合,秦岭—淮河是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①④对;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②错;人口地理分界线是云南省腾冲到黑龙江省黑河一线,③错。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冬季气温的特点。由“秋裤预警地图”可知,我国南部最低气温在10℃以上,向北气温逐渐降低,到北部地区最低气温在﹣10℃以下,这说明我国冬季气温从南向北逐渐减低,南北温差大(最低气温相差20℃),A对,BCD错。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四川盆地气温比同纬度高的原因。由“秋裤预警地图”可知,我国四川盆地属于盆地地形,四周环山,尤其是北部高大的秦岭阻挡了冬季风南下,从而使得四川盆地气温比同纬度长江中下游平原高,C对,ABD错。故选C。
穿数是指为了使人的体温度保持恒定或使人体保持舒适状态所需的衣服的厚度,是振天气的阴晴,冷热,风力等情况来提醒人们适当着装,如图是我国某日穿衣指数分布,读图。
这一天,下列地区适合穿大衣的是( )
A. 四川盆地B. 云贵高原C. 华北平原D. 珠江三角洲
【答案】C
【解析】解:读图可知,这一天,适合穿大衣的是华北平原。
故选:C。
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考查影响学生的读图能力,要理解记忆。
二、综合题
材料一:当地时间2019年5月9日10时54分许,日本宫古岛近海发生里氏6.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材料二: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位于亚洲的中国与尼泊尔之间,分布于青藏高原南缘,全长2400公里。主峰珠穆朗玛峰高度8844.43米。
材料三:全球六大板块示意图
(1)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德国科学家________提出的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形成的。板块构造
学说认为,全球大致划分________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的________着。
(2)图中A板块上的陆地主要属于________洲和________洲,B板块上的陆地主要属于________洲,在图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________(写字母)。
(3)日本地处E________板块与F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4)火山和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世界上每年都会发生千百次。下列地区多火山、地震的是( )
A.南极大陆内部
B.亚欧大陆内部
C.大洋洲内部
D.北美洲西部沿海
(5)地震发生时,下列避险措施正确的是( )
①迅速跑到开阔的地带 ②乘车逃命 ③立即躲到坚固的桌子或床的下面,就地避震 ④应站着不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用板块构造学说原理,结合上图说出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原因。
【答案】(1)魏格纳 六 运动
(2)南美 北美(两个位置可互换) 南极 F
(3)亚欧 太平洋
(4)D
(5)C
(6)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形成的。
【解析】本题考查板块运动学说的内容、避险知识等,熟悉板块运动学说的内容是关键。
(1)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该学说认为,全球大致划分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
(2)读图可知,图中A板块是美洲板块,该块陆地主要属于南美洲和北美洲,B板块是南极洲板块,该板块上的陆地主要属于南极洲。图中的板块F是太平洋板块,该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海洋。
(3)读图可知,图中E是亚欧板块,F是太平洋板块。由于日本地处这两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因此多火山和地震。
(4)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因此多火山和地震。由此可知,南极大陆内部、亚欧大陆内部、大洋洲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不易发生火山和地震,故ABC不符合题意;北美洲西部沿海位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故D符合题意。故选D。
(5)当灾难来临时,我们要学会采取正确的自救措施。地震发生时,我们不能站着不动,要迅速跑到开阔的地带,离开高大的建筑物;不能盲目乘车逃命。如果来不及逃出房间,应立即躲到坚固的桌子或床的下面,就地避震。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读图,根据图中箭头可知,图中E亚欧板块和C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于是形成了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
读我国气象灾害图回答
(1)从气象灾害图判断,图例中A为___________路径,B为___________路径。
(2)在北方地区,干旱多发区分布的主要地形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发生的季节多为___________。
(3)图中G省没有受到气象灾害的影响,该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_。
(4)地震属于地质灾害,2019年12月19日在辽宁鞍山市海城市发生了4.4级地震,沈阳有明显震感,地震心理学上有一个“12秒自救机会”,下列自救错误的是( )
A.教室内,学生在教师指挥下抱头、闭眼,尽量蜷曲身体迅速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B.场馆内,就地趴在排椅下,用随身携带的物品挡在头上
C.楼道内,远离窗户,坐电梯迅速离开
D.卧室中,可以在小开间的墙角躲避
【答案】(1)寒潮 台风
(2)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春季
(3)拉萨
(4)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气象灾害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从气象灾害图判断,图例中A来自西伯利亚、蒙古一带,为寒潮路径,B来自东部的太平洋,为台风路径。
(2)依据位置,读图分析可知,在北方地区,干旱多发区分布的主要地形区为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其发生的季节多为春季,降水少,气候干旱。
(3)依据省区轮廓,读图可得,图中G西藏自治区没有受到气象灾害的影响,其行政中心是拉萨。
(4)当地震来临时,自救措施是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有时间时快速离开教室,跑到空旷地方去;来不及外逃时,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底下,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教室内,学生在教师指挥下抱头、闭眼,尽量蜷曲身体迅速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场馆内,就地趴在排椅下,用随身携带的物品挡在头上;卧室中,可以在小开间的墙角躲避;楼道内,远离窗户,一定不能坐电梯迅速离开,防止断电被困等。综上所述,故C叙述错误,符合题意,AB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小题1】D
【小题2】D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D
【小题4】A
【小题5】C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2.4自然灾害 同步测试: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2.4自然灾害 同步测试,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同步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复习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