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大气的压强同步测试题
展开班级: 姓名:
1.2016 年 9 月 15 日 22 时 04 分,“天宫二号 ”空间实验室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空间实验室内
适宜宇航员工作生活的气压约为( )
A. 100Pa B.1000Pa C.10000Pa D.100000Pa
2.下列哪一事例,不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
A.用吸管吸牛奶 B.高压锅易煮熟食物
C.吸尘器吸灰尘 D.钢笔灌墨水
3.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有( )
①堵上茶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不容易被倒出来;②用抽气机抽出灯泡里的空气;③高压锅容 易煮熟食物;④吸盘挂钩可以紧贴在光滑的玻璃砖上;⑤医生提起针管里的活塞,使药液通过 针头进入针管;⑥护士用针筒把药液注射进肌肉里;⑦自行车打气爆了胎;⑧真空包装食品袋
紧贴在食品上。
A. ①④⑤⑧ B. ①②④⑤⑥⑧
C. ①③⑤⑦ D. ①④⑥⑧
4.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覆杯实验 B.用吸管吸牛奶
C.瓶中取袋 D.用注射器注射药液
5.2021 年 7 月 9 日上映了一部电影——《中国医生》,影片反映了在这场浩大战役中,全国各地的
中国医生纷纷挺身而出、争分夺秒、浴血奋战在武汉前线,不顾自身安危守护国人生命安全的震
撼故事。下列医院中物品的应用与气压无关的是( )
A. 医生进行肌肉注射 B.真空采血管采血
C.医生给病人拔火罐 圈 D.注射器抽取药液
6.下列生活场景中,没有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 )
A.吸牛奶 B.注射药液
C.吸盘挂炊具 D.真空压缩袋
7.在抗击新冠病毒的战疫中,“负压病房 ”是防止病毒外泄的重要手段。“负压病房 ”因病房内的
气压低于病房外而得名。下列处于“负压 ”状态的是 ( )
A.充足气的排球 B.高空飞行中的飞机机舱
C.漏气的足球 D.吸饮料过程中的吸管
8.如图, 小徐同学用吸管吸饮料时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她用力吸也不能将饮料吸上来。
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所用吸管太细 B.液面上方的吸管壁有破损
C.当时大气压偏小 D.吸管浸入液面部分太长
9. 以下对课本《瓶中取袋》实验中“将塑料袋从瓶内拉出来时,越拉越吃力 ”这一现象
解释正确的是( )
A.塑料袋内的气体不断被挤出 B.塑料袋外的大气压越来越大
C.瓶与塑料袋间的气压越来越大 D.塑料袋内外的气压差越来越大
10.在玻璃杯中盛满水,用一张纸片盖着,再倒过来,纸片不会下落,这是因为( )
A.纸片太轻 B.杯中水太少
C.纸片黏住了杯子 D.大气压力托住纸片
11.在验证大气压存在的覆杯实验中,某同学认为:“实验中纸片不掉落完全是因为纸
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而与大气压无关。 ”下列能帮助该同学改变这种想法的实验是( )。
A.如图甲,换用不同种类的纸片做覆杯实验,纸片都不掉落
B.如图乙,覆杯实验中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纸片均不掉落
C.如图丙,将一张湿纸覆盖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转杯子纸片不掉落
D.如图丁,在密闭钟罩内做覆杯实验,抽出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纸片掉落
12.在解释“ 将钢笔插人墨水瓶中灌墨水 ”时,用到下面五句话:①笔囊里的空气压强减小;②用 手指挤压笔囊外的簧片;③松开手指;④墨水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笔囊;⑤笔囊排出部分空气,
体积减小。这五句话的合理顺序是( )。
A. ②③①④⑤ B. ②⑤④①③ C. ②③⑤①④ D. ②⑤③①④
13.下列实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A.用塑料吸盘挂物体 B.用注射器吸取药液
C.用注射器给病人肌注抗生素 D.用塑料吸管吸饮料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 注射器用来注射药物是利用了大气压
B.乙图中, 发现自制气压计的细管内水柱升高, 表明外界大气压减小
C.丙图中,“拔罐 ” 时, 局部皮肤向罐内突起, 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D.丁图中, 选用不同直径的马德堡半球, 拉开半球时所用的力大小相等
15.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水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
这时桶内水蒸气将液化为水,桶内气压 (选填“ 降低”或“增加” ),铁
桶在 的作用下而变扁。
16.拔火罐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正常情况下,人体皮肤内外受到的压
强是相等的。拔火罐时先用火将罐里的空气加热,然后迅速将罐子扣在患者
的皮肤上,冷却后外界大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 小于”)罐内
的气压,罐子就会吸附在皮肤上。人体血液因体内压强 (选填“大
于”“等于”或“ 小于”)罐内压强而聚集在皮肤处,可观察到皮肤上被拔的部位
留下圆形的血印。
17.如图所示,医生打针时,先把针管里的活塞推到下端,这是为了
, 然后把针头插入,药液中,拉起活塞后,
由于管内没有空气,在管外 的作用下药液就被压入针管里。
18.380 年前,意大利物理学家托里拆利通过玻璃管证明了真空的存在以
及水银高度和大气压的关系,但水银有毒。在老师建议下,科学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方案,并 使用镓基合金(一种金属材料)代替水银来探究大气压与液体压强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组同学采用镓基合金来代替水银进行该实验,可以推测镓基合金应具备哪些优点。 (至少写出两条)
(2)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实验时,小组成员查询了两种物质的密度如下表所示:
讨论比较后提出需要对玻璃管的长度进行调整,应选择长度 (选填“大于” 、“小于” 或“等于” )760 毫米。
(3)如果使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 .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液柱的长度不变
B .将玻璃管换成更粗的玻璃管,液柱的高度降低
水银密度
镓基合金密度
13.59× 103kg/m3
6.5 × 103kg/m3
C .若有少量空气残留在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高度降低
(4)小组同学在原装置基础上,如果把这套装置移入如图乙所示的装置中(足够大的玻璃钟 罩内),用抽气机逐渐抽出里面的空气,将会看到的现象和原因
是 。
19.覆杯实验是科学教材中的经典实验。科学小组利用现代高速摄影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当取 一个高为 18cm 的杯子中装入部分水(如图乙),倒置的瞬间水与轻质盖片会一起下降一段高度 (如图丙),在杯口和盖片之间形成一段液桥。
(1)做覆杯实验时按图所示顺时针旋转 360° 目的是证明
(2)改变杯子内空气柱高度,盖上轻质盖片并倒置,测出相应液桥长度,得到数据如表丁, 可待出的结论是 ;
(3)相关实验表明:空气会从液桥进入,液桥越长空气越容易进入,覆杯实验成功率越低。 则下列四个留有部分空气的覆杯实验,最不可能成功的是 。
A . B . C . D .
20. 小明在空玻璃杯中盛满开水,将水倒掉后,杯中有很多水蒸气。迅
速将杯口倒扣在一个气球上,一段时间后慢慢拿起杯子,发现气球被
杯子紧紧地“吸住 ”(如图所示)。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气球被
杯子“吸住”的原因。
21. 向烧瓶内倒入开水,晃动后倒出,将烧瓶水平放置,用到了皮的煮鸡蛋堵
住烧瓶口,如图所示。经过一段时间,鸡蛋就会进入烧瓶内。请解释这个现
象。空气柱高度/cm
2.25
4.50
9.00
13.50
15.75
液桥高度/cm
0.078
0.138
0.215
0.168
0.123
科学八年级上册第3节 大气的压强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科学八年级上册第3节 大气的压强一课一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使用可以使饭菜熟得更快,如图所示,是小明家使用的示意图,家用24cm,拉动活塞,将药水吸入内,是利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上册第3节 大气的压强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第3节 大气的压强达标测试,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大气的压强练习题: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大气的压强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大气的压强答案解析,94N﹣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