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真题】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zip
展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I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
1. 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且能量变化符合图所示变化的是
A. B. NaOH(s)溶解于水
C. 水煤气燃烧 D. 玻璃棒搅拌氯化铵与氢氧化钡晶体
2. 对于任何一个化学平衡体系,采取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 加入一种反应物 B. 增大体系的压强 C. 升高温度 D. 使用催化剂
3. 下列操作中,能使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且溶液呈酸性的是
A. 加入溶液 B. 加入溶液
C. 加入溶液 D. 加热到100℃,使
4. 下列事实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 保存NaF溶液需要用塑料瓶
B. 纯碱的水溶液显碱性
C. 加热蒸干溶液得到固体
D. 要除去溶液中混有的,可通入适量氧化剂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HCl和NaOH的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 (l)的反应热,则和的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 (1)的反应热
B. 甲烷的燃烧热,则
C. CO(g)的燃烧热,则
D. 已知:500℃、30MPa下, ,将1.5mol 和过量的在此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热量46.2kJ
6. 实验是高中化学最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将实验(a)中的铝片更换为等质量的铝粉后,释放出的热量会增加
B. 实验(b)说明自发反应必须熵增
C. 实验(c)测定反应热时,需要将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快速混合
D. 实验(d)在滴定过程中,将标准盐酸溶液装入如图酸式滴定管(下端为橡胶管)进行滴定
7. 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实验室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
B. 氯水中加入小苏打可提高次氯酸浓度,增强漂白性
C. 反应达到平衡后,给体系加压,气体颜色加深
D. 可用纯碱溶液将锅炉中的水垢转化为碳酸钙后除去
8. 对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是
A. 反应的
B. 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
C.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体系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
D.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改变该反应的
9. 血红蛋白分子(Hb)在人体中存在如下过程:① ;
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相比于,血红蛋白分子更易与CO结合
B. CO中毒时,需立即阻隔(或切断)CO源,使变小
C. 高原地区含氧量低,因此该地区人体内的Hb数量普遍较高
D. CO中毒时,可将病人移入高压氧舱,使平衡②逆向移动
10.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aI溶液中:、、、
B. 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
C. 能使甲基橙显黄色的溶液中:、、、
D. 常温下由水电离的的溶液中:、、、
11. 下列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的电离方程式:
B. 溶液中的水解方程式:
C. 氨水与盐酸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D. 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12. 用标准浓度氢氧化钠的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下列操作中会使盐酸测定的浓度偏大的是
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溶液润洗
②锥形瓶用水洗后,直接加入未知浓度的盐酸
③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盐酸润洗
④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端气泡未排除,滴定后气泡消失
A. ①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13. 如图表示使用不同催化剂(AuF和AuPF)催化乙烯加氢生成乙烷[C2H4(g)+H2(g)=C2H6(g) △H=akJ•mol-1]的反应历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乙烯催化加氢是放热反应
B. 稳定性:过渡态1<过渡态2<乙烷
C. 催化剂不同,反应路径不同
D. 总能量:断键吸收>成键释放
14. 对于0.1mol/L 溶液,不正确的是
A. 加水稀释,溶液的pH减小
B.
C.
D. 加入少量NaOH固体,与均增大
15. pH均为1的①HCl溶液、②NH4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电离的:①<②
B. 物质的量浓度:①>②
C. 分别加入等物质的量的NaOH溶液消耗两溶液的体积:①=②
D. 分别加水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相同
1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①、②、③三种溶液中:③>①>②
B. 在滴有酚酞的溶液中慢慢滴入溶液至过量,溶液的红色逐渐褪去
C. 往溶液中加水,增大
D. 向1L 0.2 NaCl溶液中滴加2滴0.2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充分反应后再加入4滴0.2mol/LKI溶液,生成黄色沉淀,说明Ksp(AgI)<Ksp(AgCl)
17. 常温下,关于溶液稀释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将1L0.1mol•L-1的Ba(OH)2溶液加水到体积为2L,pH=13
B. 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到原浓度的,pH=5
C. pH=4的H2SO4溶液加水稀释到原浓度的,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6mol•L-1
D. pH=8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原浓度的,其pH=6
18. 常温下,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酸 | HCN | (一元酸) | |
电离常数K |
A. 三种酸的强弱关系:
B. 反应能够发生
C. 由电离常数可以判断,属于强酸,HCN和属于弱酸
D. 相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醋酸钠溶液PH大于氰化钠溶液pH
19. 室温下,某溶液初始时仅溶有M和N且浓度相等,同时发生以下两个反应:①M+N=X+Y;②M+N=X+Z,反应①的速率可表示为v1=k1c2(M),反应②的速率可表示为v2=k2c2(M) (k1、k2为速率常数)。反应体系中组分M、Z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30min时间段内,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6.67×10-8mol•L-1•min-1
B. 反应开始后,体系中Y和Z的浓度之比逐渐变大
C. 如果反应能进行到底,反应结束时62.5%的M转化为Y
D. 反应①的活化能比反应②的活化能大
20. 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000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未知浓度的二元酸H2A溶液。溶液中,pH、分布系数δ随滴加NaOH溶液体积VNaOH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示例:A2-的分布系数:]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滴定终点的现象为:溶液从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B. H2A溶液的浓度为0.1000mol·L-1
C 曲线①代表δ(HA-),曲线②代表δ(A2-)
D. 滴定终点时,溶液中c(Na+)<2c(A2-)+c(HA-)
II卷
二、填空题
21. 依据教材内容,写出下列方程式。
(1)2mol (g)在中完全燃烧生成和液态水,放出2599.2kJ的热量。写出该物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实际是经过两步基元反应。根据反应机理填空: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在重铬酸钾溶液中存在的平衡_________。
(4)用制备的反应_________。
22. 氨气具有广泛用途,工业上利用反应 合成氨,其基本合成过程如下:
(1)某小组为了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的影响, 参加合成氨的反应,在a、b两种条件下分别达到平衡,测得的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a条件下,0~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
②相对a而言,b可能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
(2)某小组往一恒温恒压容器中充9mol 和23mol ,模拟合成氨的反应,图乙为不同温度下平衡混合物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与总压强(p)的关系图。若体系在、60MPa下达到平衡。
①此时的平衡分压为_________MPa.(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②计算此时的平衡常数_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分离器中的过程对整个工甲乙业合成氨的意义是_________。
(4)常温氯化银可以溶于氨水,反应原理为。已知 , ,则若将0.1mol AgCl溶于1L氨水中,此时氨水的浓度须_________。
23. 水中的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某课外小组采用碘量法测定学校周边河水中的溶解氧。实验步骤及测定原理如下:
Ⅰ.取样、氧的固定
用溶解氧瓶采集水样。记录大气压及水体温度。将水样与碱性悬浊液(含有KI)混合,反应生成,实现氧的固定。
Ⅱ.酸化、滴定
将固氧后的水样酸化,被还原为,在暗处静置5min,然后用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 ()。
回答下列问题:
(1)滴定前,有关滴定管的正确操作为(选出正确操作并按序排列):检漏→蒸馏水洗涤→_________→开始滴定。
A.烘干 B.装入滴定液至零刻度以上 C.调整滴定液液面至零刻度或零刻度以下 D.排除气泡 E.用滴定液润洗2至3次 F.记录起始读数
(2)“氧的固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A.用量筒取100.00mL水样转移至锥形瓶,经固氧、酸化后,用a 溶液滴定,B.滴定时要适当控制滴定速度,C.且应一直观察滴定管中溶液体积的变化,以①溶液作指示剂,在接近终点时,使用“半滴操作”可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其方法是将旋塞稍稍转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②,再用洗瓶以少量蒸馏水洗锥形瓶内壁,继续摇动锥形瓶,观察颜色变化。终点现象为③;滴定结束,D.读数时应将滴定管从架上取下,捏住上端无刻度处,使滴定管保持垂直。若消耗溶液的体积为bmL,则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为④。
请回答:
①处应该用_________溶液做指示剂。
②应进行操作是_________。
③处的现象是_________。
④处溶解氧的量为_________。
⑤ABCD四处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_。
⑥若量取溶液时,初始滴定管尖嘴无气泡,最终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会导致测量结果偏_________(填“高”或“低”)。
24. 是一种廉价的碳资源,其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被NaOH溶液捕获。
①若所得溶液,主要转化为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②若所得溶液,溶液pH=_________;
③当溶液时,1:_________:_________。(室温下,的;)
(2)若所得为碳酸氢钠水溶液,取两份10mL 0.05的溶液,一份滴加0.05盐酸,另一份滴加0.05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或碱)体积的变化如图。
则由图可知:溶液中的水解程度_________电离程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b→c过程中:_________(填“不变”“逐渐变大”或“逐渐变小”);a→d→e过程中:_________(填“正确”“错误”)令c点的,e点的,则x_________y(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雨水中含有来自大气的,溶于水中的进一步和水反应,发生电离:
①
②
25℃时,反应②的平衡常数为。溶液中的浓度与其在空气中的分压值成正比(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比例系数为y,当大气压强为p kPa,大气中(g)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时,溶液中浓度为_________(写出表达式,考虑水的电离,忽略的电离)。
【期中真题】重庆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重庆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重庆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重庆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真题】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真题】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