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学案设计
展开一、知识管理 (一)科学探究 1.基本程序:(1)从 开始;(2)通过 解决问题;(3)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 2.重要途径: 。 3.重要环节:实验方案的设计。 4.基本环节:(1)提出问题;(2) ;(3)收集证据(包括实验设计、进行实验等); (4)获得结论;(5) ;(6)表达与交流。 5.规律方法: (1)科学探究是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进行科学探究不一定都按科学探究的六个要素一步步进行,可根据实际研究内容选择其中几个环节进行。科学探究的形式有实验、调查、讨论等。 (2)对比是化学实验常用的方法,进行对比实验时要控制变量,除要比较的变量因素外,其余变量都应控制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比较。 (二)实验探究:蜡烛燃烧
三、基础训练 5.与化学实验成功无必然联系的因素是 ( ) A.严谨的科学态度 B.科学的实验方案 C.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D.偶然的巧合 6.小李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7.小明在厨房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小花说“可以尝一尝”。对于“可以尝一尝”这一过程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提出假设 B.收集证据 C.实验 D.作出结论 8.要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设计实验的时候不需要考虑的是 ( ) A.想要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B.需要改变的因素是什么 C.需要测量的因素是什么 D.实验所需用仪器的产地 9.蜡烛刚熄灭时,烛芯会冒白烟,根据你所做实验推测,白烟的主要成分是 ( ) A.二氧化碳 B.水蒸气 C.石蜡蒸气 D.炭黑固体 10.要具有良好的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下列观点不可取的是 ( ) A.善于观察,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 B.善于从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C.固执己见尽量不去交流,这样可以排除其他人对自己观点的干扰 D.学会质疑,不轻信现成的结论 11.下面是某学习小组针对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问题补充完整。 (1)“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2)“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属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3)“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水蒸气”属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4)将呼出的气体对着干冷的玻璃片,发现玻璃片上出现水雾,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5)“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6)上述各环节的正确顺序是: (填上述数字序号)。 | 易错易混:烟和雾、火光与火焰的区别 1.“烟”是指固体小颗粒在空气中扩散所形成的现象; “雾”是指小液滴在空气中分散所形成的现象。 2.“火光”是熔点在很高的固体燃烧产生的现象; “火焰”是气体或蒸汽燃烧产生的现象。
二、考点连接 考点1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与方法 1.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是进行科学实验设计,科学实验设计的步骤有:①充分查阅资料;②设计合理方案;③明确实验目的;④进行科学实验;⑤准备实验器材。正确顺序为( ) A.③①④⑤② B.⑤③①②④ C.③①②⑤④ D.①③②⑤④ 2.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获得结论 考点2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3.下列对于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B.燃烧时产生黑烟,放出热量 C.火焰分三层 D.吹灭后有一股白烟冒出 4.教材中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B.图1实验可以用于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高低 C.图2: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是为了验证燃烧后的某种产物 D.图3:蜡烛刚熄灭时冒出的白烟是一种新生成的可以燃烧的气体 四、能力提升 12.某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的同学提出可以拿磁铁来吸一下,通过操作发现金属工艺品未被吸引。在该过程中,没有进行的探究环节是 ( ) A.设计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得出结论 13.在下列蜡烛燃烧的实验中,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实验1:蜡烛火焰逐渐熄灭 B.实验2: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C.实验3:处于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变黑 D.实验4: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 14. 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梅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合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A.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 B.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说相符 C.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说相符 D.修改假说,重新实验 15.某同学对蜡烛的燃烧进行探究: ①点燃一支蜡烛,用一只烧杯倒扣在燃着的蜡烛上,蜡烛燃烧片刻后熄灭,如实验一。 ②再点燃蜡烛,然后吹灭,看到烛芯产生一缕白烟,用火柴点燃白烟,蜡烛重新被引燃,如实验二。 ③将粗细均匀的木条水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稍加热后观察木条燃烧现象,如实验三。
(1)操作①中,蜡烛能燃烧片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②中,关于白烟的成分,有同学做出了下列猜想:A.白烟是水蒸气;B.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C.白烟是二氧化碳。你认为上述猜想有道理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说明蜡烛的外焰温度最_________。 |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导学案及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管理,基础达标,考点连接,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并进行实验,结论与解释,反思与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