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7单元15我与地坛节选拓展能力检验部编版必修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7单元15我与地坛节选拓展能力检验部编版必修上册01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7单元15我与地坛节选拓展能力检验部编版必修上册02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7单元15我与地坛节选拓展能力检验部编版必修上册03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七单元15 我与地坛(节选)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七单元15 我与地坛(节选)课后练习题,共10页。

    A.甘之如怡 自我安慰 哀怨 截瘫
    B.半途而费 窸窸窣窣 祭坛 雕栏
    C.旁征博引 九坛八庙 安详 车辙
    D.撕叫不停 骄阳高悬 倔强 羞涩
    【解析】 A项“甘之如怡”的“怡”应为“饴”。B项“半途而费”的“费”应为“废”。D项“撕叫不停”的“撕”应为“嘶”。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我与地坛》是有口皆碑的好散文,其丰沛的力度,使所有读过的人都不得不认真思考人生的诸多问题。人生是苦役,但并不是说,人在这场旷日持久的苦役中就找不回尊严和欢乐。史铁生的文字有一些苍凉,但在那苍凉的底色下埋藏的正是对人生入木三分的认识。
    A.有口皆碑 B.丰沛
    C.旷日持久 D.入木三分
    【解析】 A项“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称赞。此处说《我与地坛》是人人称赞的好散文。使用正确。B项“丰沛”形容雨水等充足,不能用来形容力度。使用错误。C项“旷日持久”荒废时日,长期拖延。此处形容“苦役”似的人生,表现其漫长,使用正确。D项“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此处说对人生理解深刻、透彻。使用正确。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C )
    A.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的原因。
    B.她不是那种光会理解儿子而不懂得疼爱儿子的母亲。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待在家里结果会更糟。
    C.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D.史铁生是中国作家中少数甚至唯一坚持写作的人,几乎全部建立在自己的生活经历、生存体验上。
    【解析】 A项“我为什么要出生的原因”句式杂糅,“为什么”和“……的原因”杂糅,应去掉“的原因”。B项“光会理解儿子而不懂得疼爱儿子”不合逻辑,“光会理解儿子而不慬得疼爱儿子”应改为“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D项“史铁生……几乎全部建立在自己的生活经历、生存体验上”偷换主语,后一分句的主语不是“史铁生”,而是“作品”,应在“几乎”前加“他的作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地坛离我家很近,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缘分: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_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我时常到那古园里去,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
    ……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旭日。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救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_。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4.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缘分:”的冒号作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D )
    A.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B.我能感觉到时代的两难困境:野蛮的符咒尚未挣脱,文明的压抑接踵而至。
    C.从“火神山”“雷神山”到方舱医院:与病毒赛跑的中国速度。
    D.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
    【解析】 题干中的冒号与A、B、C项都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由总到分)。D项,表示后面有要说的话,所想的内容或所作的分析,对上文的总结(由分到总)。
    5.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画线句“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救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
    答:_(1)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通过“走下”“爬上”等词语将太阳人格化,生动形象;(2)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使日出与日落情景形成鲜明的对照,给人以深刻印象;(3)运用前后对称的语言形式写景,给人以整齐的美感。_
    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仿佛我就是为了等这古园,等这历经沧桑的四百多年的古园。”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答:_原文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突出了我与古园的缘分,强调了古园对我的影响之大之深,古园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时间的永恒、饱经风霜的生命价值、历经磨难但不屈服于磨难的精神意义。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散文界认为《我与地坛》风格独特,向人们提供了许多散文写作的新的可能性,从一般意义上说它不是与创作主体有一定距离的创作散文,就是带有自传、自省、自诉的意味_。创作主体以真实的身份投入到作品之中,坦诚地表现自己。在内容上,它打破了抒情、议论与叙事、写景的_________,以思辩为主导,而又自始至终饱含情感,从容地辟出专章写景、叙事、绘人,容量丰富,内涵饱满。在这么长的篇幅里要容纳这么多的内容,结构显然是一个关键。但偏偏在这一点上,史铁生显示出大将风度,写得相当_________。他似乎无心于章法,率性而为。全文分章而列,各章之间难得见到起承转合的过程,好多章节开端接续显得似无关联,个别章节似乎是通过_______而组合进去的,( )。史铁生是从大处着眼的,他抓住的是文章的氛围和情调,不管各章的笔法如何,不管是思辨,还是写事记人,全都透出一股情思_________的味道,显得和谐而毫无龃龉。
    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B )
    A.间隙 自由自在 加入 深刻
    B.间隔 自由洒脱 嵌入 深沉
    C.间隔 自由自在 嵌入 深沉
    D.间隙 自由洒脱 加入 深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第一空,间隔:是指两个事物之间的距离。间隙:指一个物体的内部组合件的距离。根据上文“打破了抒情、议论与叙事、写景”可知应选“间隔”。第二空,自由洒脱:形容潇洒自然不拘束。自由自在:没有拘束,安闲舒适的样子。此处要说明“史铁生显示出大将风度”要用“自由洒脱”。第三空,嵌入:把东西填镶在空隙里。加入:参加,参与,添加的意思。此处要表达史铁生的文章个别章节似乎是无关联的,好像是刻意生硬地接续而成的,故用“嵌入”合适。第四空,深刻:有深入透彻达到事物的本质或心里感受程度很深。深沉:指程度高、思想感情不外露。此处要凸显的是“情思”而非“见解”或“感受”,故用“深沉”。故选B。
    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A.可是所有章节在内容上都能各自独立,自成风格
    B.然而这些地方正是他良苦用心、独具匠心的体现
    C.但是整篇作品读过去又让我们感到生气灌注
    D.所以我们会感到整篇作品浑然一体,完美融合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语句复位的能力。从上文“似乎无心于章法,率性而为”“似无关联”可以看出补写的句子是先抑后扬的转折句,因此排除D。从上文“结构显然是一个关键”“似无关联”可以看出此处要强调的是行文结构的流畅、连贯问题,故排除A、B。故选C。
    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A.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与创作主体有一定距离的创作散文,而是带有自传、自省、自诉的意味。
    B.一般意义上说它不是与创作主体有一定距离的创作散文,而是带有自传、自省、自诉的意味。
    C.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与创作主体有一定距离的创作散文,就是带有自传、自省、自诉的意味。
    D.一般意义上说它不是与创作主体有一定距离的创作散文,就是带有自传、自省、自诉的意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子存在两处语病:第一处为语序不当,“一般意义上的”是用来修饰“创作散文”的。第二处为关联词搭配不当,“不是……就是……”是表示选择关系,“不是……而是……”是表示并列关系,此句要强调的是《我与地坛》在创作风格上与其他散文的不同,是一种并列关系。全都修改正确的只有A项。故选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文本一:
    (1)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2)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3)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天的苦心安排。”
    (4)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5)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待过。有时候待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待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6)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那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我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节选自史铁生《我与地坛》)
    文本二:
    (1)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
    (2)坐在那园子里,坐在不管它的哪一个角落,任何地方,喧嚣都在远处。近旁只有荒藤老树,只有栖居了鸟儿的废殿颓檐,长满了野草的残墙断壁,暮鸦吵闹着归来,雨燕盘桓吟唱,风过檐铃,雨落空林,蜂飞蝶舞,草动虫鸣……四季的歌咏此起彼伏从不间断。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
    (3)有一天大雾迷漫,世界缩小到只剩了园中的一棵老树。有一天春光浩荡,草地上的野花铺展,展开得让人心惊。有一天漫天飞雪,园中堆银砌玉,有如一座晶莹的迷宫。有一天大雨滂沱,忽而云开,太阳轰轰烈烈,满天满地都是它的威光。数不尽的那些日子里,那些年月,地坛应该记得,有一个人,摇了轮椅,一次次走来,逃也似地投靠这一处静地。
    (4)一进园门,心便安稳。有一条界线似的,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来,悠远,浑厚。于是时间也似放慢了速度,就好比电影中的慢镜头,人便不那么慌张了,可以放下心来把你的每一个动作都看看清楚,每一丝风飞叶动,每一缕愤懑和妄想,盼念与惶茫,总之把你所有的心绪都看看明白。
    (5)因而地坛的安静,也不是与世隔离。
    (6)那安静,如今想来,是由于四周和心中的荒旷。一个无措的灵魂,不期而至竟仿佛走回到生命的起点。
    (7)有人跟我说,曾去地坛找我,或看了那一篇《我与地坛》去那儿寻找安静。可一来呢,我搬家搬得离地坛远了,不常去了;二来我偶尔请朋友开车送我去看它,发现它早已面目全非。我想,那就不必再去地坛寻找安静,莫如在安静中寻找地坛。恰如庄生梦蝶,当年我在地坛里挥霍光阴,曾屡屡地有过怀疑:我在地坛吗?还是地坛在我?现在我看虚空中也有一条界线,靠想念去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面而来。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节选自史铁生《想念地坛》)
    10.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A.史铁生用“宿命”一词,形象地写出了自己与地坛冥冥之中的缘分,虽然相逢具有偶然性,但相逢让彼此联系更紧。
    B.史铁生想通了“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之后,便不再对自己的不幸耿耿于怀,转而庆幸并感激自己的遭遇。
    C.文本二写“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表现出地坛幽静又生机盎然,这也是作者说自己主要想念地坛的安静的原因。
    D.文本二写“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表明地坛已经融入作者的生命,作者获得了彻底的宁静,不愿再去地坛。
    【解析】 B项“转而庆幸并感激自己的遭遇”错,史铁生只是坦然接受了自己的遭遇,但并非“庆幸并感激自己的遭遇”,选项拔高了。C项“这也是作者说自己主要想念地坛的安静的原因”错,作者想念地坛的主要原因是“那安静,如今想来,是由于四周和心中的荒旷。一个无措的灵魂,不期而至竟仿佛走回到生命的起点”。D项“不愿再去地坛”错,文章说“现在我看虚空中也有一条界线,靠想念去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面而来”,是作者的灵魂里住着一个地坛,不必再去地坛,而不是“不愿去”。
    11.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从两个层面展现了作者的心路变化,表达的中心从“地坛”变化到“家”。
    B.“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作者将“死”和“节日”联系起来,在反差中体现出作者面对死亡时乐观豁达的心胸。
    C.文本二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表明自己当初身在地坛,获得了生命的成长,并且多次对“我与地坛”关系进行了思考。
    D.文本二写“现在我看虚空中也有一条界线”,与上文照应,表明此时的作者只要想到地坛,便能够超越形体和时空的限制。
    【解析】 D项,“表明此时的作者只要想到地坛,便能够超越形体和时空的限制”错,应当是作者只要想获得精神的宁静,就能够仿佛仍身在地坛一样,很快找到进入宁静的状态。
    12.文本一第(1)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写古园中那些“任谁都不能改变”的事物?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_(1)写古园中那些“任谁都不能改变”的事物,交代了作者到园子里去的原因,这些不变的事物让作者能够回忆起当初的美好时光,让他的内心得到些许的安慰;(2)古园中那些“任谁都不能改变”的事物,给了自己思考的空间,给了自己一个灵魂的栖息之地;(3)正是这些“不变的事物”让作者懂得了生命中有些东西是不会改变的,让他懂得了生命真正的意义。_
    13.对于史铁生而言,地坛意味着什么?请结合两个文本简要概括。
    答:_(1)地坛对于史铁生来说是一个可以包容自己、允许自己滞留于此的收容之地;(2)地坛对于史铁生来说还是他精神的庇护所、生命的启迪者,是他的人生导师。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文本一:
    史铁生和他的“地坛”
    曲令敏
    未见到史铁生的时候,一直把他想象成一个面带忧戚的朝圣者,一个刚毅得连额角都峥嵘起来的硬汉,甚至带一点洞彻人心的冷傲。
    今年三月二十五日,我按照朋友的指点,乘115路电车去他婚后的新家,终于在林立的楼群里找寻到了那座楼,那个号。敲开房门,大爷很和善地告诉我:“铁生到外面写东西去了。”听人说他正在写长篇,不由心里一凉,又听见老人说:“你七点钟再来吧,他一准回来。”
    再次登门,史铁生和他的妻子已经等在那里。这位坐轮椅的小说家比我想象的要显大一些,很魁梧、很健朗,绝无半点病态。他平常又谦和,像个知心知性的兄长,你简直可以伸手给他,听凭他引领你走遍天涯,那种宽厚与担待,是这般可以凭托,都教你无须担心途中的风雨坎坷,这一点使我惊讶。
    史铁生说他正在与人合作,侃一个电视剧本,目的是挣稿费。全家都是老弱病残,他每月的收入只有民政部门发给的一百五十元,和作协发给的一百二十多元,挣钱养家,是他作为一家之主的责任。他说:“一个人如果让别人养着,只管自己去清高,这清高本身就值得怀疑。”他现在写电视剧,就是想挣个万儿八千的,赢得的时间就可以不着急地去写小说和散文了。他写小说、散文很认真,说:“急不得,只能等它们从心里流出来,一年写出六七万字就很满意了。由于身体条件不好,每天只能工作五个来小时。长年在床上干活,腿部不能活动,去年出现了血栓,如果让血栓跑到心、肺部,将危及生命……”他说这些时很平静,就像是讲述一个普通的故事。
    曾有评论家把史铁生称作东方的西西弗斯。这话也许是对的,但似乎不全面。交谈中,他时时蹦跳而出的充满哲理和禅意的语言,结结实实地打在我心上,叫我感到那个“废弃的园子”——地坛,不是现实存在的地坛公园,是史铁生用他的苦难人生浸透了的心灵的家园。在那里,他借助历尽数百年岁月的殿宇和老树,借助周而复始的晨辉与夕烟,借助生生不息的草木,在一派元气淋漓中完成了他对人生的感悟:“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终于在一片凄苦和迷茫中,沟通了流转数千年的中国文化的心灵:面对有生必死和人生无依的漂泊与困顿,面对“这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他终于从容地站立起来,把与生俱来的一切,把生与死、苦难与欢乐都认成必备的节目来体验、来观赏。终于走出一己的困境的史铁生,就在这样的园子里看见了大化。_既然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愚氓举出了智者,懦夫衬照了英雄,众生度化了佛祖,那么充任一世这等角色也就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了。史铁生从这园子里走出来,无怨无悔地担当起他的人生。置身于大自然涌流不息的变换之中,把生命抛掷成一梭一梭丝光,奔腾为一浪一浪雪白,就像是一场不得不欢畅以对的游戏。没有几个人能像他那样直面人世,直面众生和自身的正面与反面。
    告退出来,史铁生在门口合掌相送。握别他的妻子,走进一片月光里,有一种剥落沉重的感觉,清新得让我直想唱歌,直想旁若无人地旋舞一回。
    文本二:
    人 间
    史铁生
    “瘫痪后你是怎么……譬如说,你是——?”记者一时不知怎么说好,双手象是比划着一个圆球。
    我懂了他的意思,说:“那时我只想快点死。”
    “哪里哪里,你太谦虚。”他微笑着,望着我。
    可我那时是真想死,不记得怎么谦虚过。
    “你是不是觉得不能再为人民……所以才……?”
    我摇摇头,想起了我那时写过的一首诗:轻推小窗看春色,漏入人间一斜阳……
    “那你为什么没有……?”记者像是有些失望了。
    我说,我是命运的宠儿。他奇怪地瞪着我。
    “您看我这手摇车,是十几个老同学凑钱给我买的……看这弹簧床,是个街坊给我做的……这棉裤,是邻居朱奶奶做的……还有这毛衣——那个女孩子也在我们街道生产组干过……生产组的门窄,手摇车进不去,一个小伙子天天背我……”
    记者飞快地记着。“最好说件具体的。”他说。
    我想了一会,找出了那张粮票(很破,中间贴了一条白纸)。
    “前些年,您知道它对一个陕北的农民来说等于什么吗?”我说,“也许等于一辆汽车,也许等于一所别墅;当然,要看和谁比。不过,它比汽车和别墅可重要多了;为了舍不得这么张小纸片,有时会耽误了一条人命。”
    记者看看那粮票,说:“是陕西省通用的?”
    “是。可他不懂。我寄还给他,说这在北京不能用。他又给我寄了回来,说这是他卖了留着过年用的十斤好黄米才得来的,凭什么不能用?!噢,他是我插队时的房东老汉,喂牛的……”
    “他说,这十斤粮票,我看病时用得着。”
    “看病?用粮票?!”记者问。看来他没插过队。
    “比送什么都管用,他以为北京也是那样。后来我才知道,他儿子的病是怎么耽误的。我没见过他的儿子,那时他只带个小孙女一块过。”
    我和记者都沉默着,看着那张汗污的粮票。
    “现在怎么样?”记者问我,“你们还有联系吗?”
    “前些日子他寄钱来。想给他孙女买台缝纫机,他自己想要把二胡。可惜,我只帮他买到了二胡。他说,缝纫机一定得买最好的……”
    记者笑了,吹去笔记本上的烟灰:“还是回到正题上来吧。你是怎么战胜了……?譬如说……”
    “还有医院的大夫,常来家看我……还有生产组的大妈们,冬天总在火炉上烤热两块砖,给我垫在脚下……还有……唉!我说不好,也说不完。”
    一九八二年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文本一中,初见时,“我”觉得坐在轮椅中的史铁生比想象的更显大一些,这种感受不仅来自史铁生的外形,也来自他的精神。
    B.文本一中,对于史铁生来说写剧本是为了谋生,写小说、散文才是他的文学理想,在他看来维持世俗生活不如坚守理想重要。
    C.文本一中说史铁生沟通了中国文化的心灵,说明他的凄苦和迷茫并不是他个人特有的,中国文化中不乏对生死困顿的思考。
    D.文本二中,史铁生记述了接受记者采访的一个小片段。虽然所述都是点滴旧事,但作家忠实且诚恳地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B.“在他看来维持世俗生活不如坚守理想重要”错误,文本一“他现在写电视剧,就是想挣个万儿八千的,赢得的时间就可以不着急地去写小说和散文了”可见,写剧本是为了谋生,是维持世俗生活的无奈,对他来说真正重要的是写小说、散文,这才是他坚守的文学理想。故选B。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文本一开头,作者先叙述了想象中的史铁生,但现实中的史铁生与此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不仅让作者惊讶,也让读者好奇。
    B.文本一中多次引用了史铁生的话,将史铁生的生活状况与人生感悟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拉近了读者与史铁生之间的距离。
    C.文本二中,史铁生回答问题时,语言时有停顿和补充;表现出文章记述的是一个真实的对话过程,带有访谈录的特点。
    D.文本二中,记者在采访史铁生的时候提问简短且经常欲言又止,表现得很克制,体现了他中立客观的职业立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D.“表现得很克制,体现了他中立客观的职业立场”错误,文中记者的提问带有明显的引导性,想要引导史铁生答出他想要的答案。故选D。
    3.文本一画线句子中,史铁生所看见的“大化”应该怎样理解?请结合文本分析。
    答:_①生与死、苦难与欢乐都是人生的必然阶段。②世界由正反两面组成,不幸与苦难和丑女、愚氓一样有其存在的价值。③人不要抱怨境遇,要担当起人生,能够体验、观赏生死苦乐。_
    4.史铁生的挚友孙立哲说:“他(史铁生)的文字震颤灵魂,因为那是与生命中苦难、困境周旋而得到的生命体验。”史铁生是如何在与苦难、困境的周旋中得胜而归的?两个文本的理解角度并不相同,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答:_①文本一中,作家认为史铁生通过内在的自省走出了人生的困境,他从自然中领悟到了生死的意义,完成了对苦难的哲学思考。②文本二中,史铁生认为来自外界的微小善意和平凡生活中的别样温暖,让他战胜了苦难,他人的帮助给了他走出困境的勇气。_
    基础训练
    提升训练
    相关试卷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一课一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4.2 *荷塘月色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4.2 *荷塘月色同步测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点的词语解说不当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必修 上册13.2 *上图书馆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13.2 *上图书馆课后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7单元15我与地坛节选拓展能力检验部编版必修上册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