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展开2023-2024学年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五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3分)
1.(3分)下列说法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人步行速度5m/s B.课桌的高度为0.8m
C.正常人心跳1次用时5s D.乒乓球的直径为10cm
2.(3分)小明利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4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6cm、2.37cm、2.64cm、2.37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2.37 cm B.2.4 cm C.2.367cm D.2.36 cm
3.(3分)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车厢观望。突然,你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向西运动。则下列运动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
A.两列车都向西运动,但自己车的速度较快
B.两列车都向东运动,但另一列车的速度较慢
C.自己的车没有运动,另一列车向东运动
D.自己的车向西运动,另一列车没有运动
4.(3分)甲车行驶的路程是乙车行驶路程的,甲车和乙车的速度之比是5:3,则甲、乙两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A.20:9 B.5:4 C.4:5 D.9:20
5.(3分)一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正确表示汽车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是( )
A. B.
C. D.
6.(3分)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 )
A.汽车、羚羊、运动员 B.运动员、汽车、羚羊
C.运动员、羚羊、汽车 D.羚羊、汽车、运动员
7.(3分)以下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误差与错误不一样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8.(3分)一列火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前进,运动的路线是直线,已知车厢长20m,则( )
A.乘客用9s从车头跑到车尾
B.乘客用4s从车头跑向车尾
C.乘客用1s从车头跑到车尾
D.乘客从车尾跑到车头比从车头跑到车尾用时少
9.(3分)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情况下,都应选地面作参照物
B.研究某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其他任何物体都可被选作参照物
C.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
D.只有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
10.(3分)对于一个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物体的速度就越小
B.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越长,物体的速度就越小
C.该物体的速度和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该物体的速度不随路程和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11.(3分)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0.96mm=0.96×10﹣3 μm=9.6×10﹣4μm
B.9.6cm=9.6÷100m=0.096m
C.9.6cm=9.6×10mm=96mm
D.9.6cm=9.6cm×10=96mm
12.(3分)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②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10~30s甲的运动速度大于乙的运动速度
④0~40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75m/s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
C.只有②③④正确 D.①②③④都正确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13.(4分)如图所示,是公路旁的交通标志牌,它告诉汽车驾驶员,车速不得超过 。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经过 min到达收费站。
14.(6分)百米赛跑中,观众是往往是看到如图a这种情况,得出谁跑得快
(a)图表明 。
(b)图表明 。
物理学上采取 (填“(a)图”或“(b)图”)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得快慢
15.(4分)《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 的,而沉入河底的剑相对于船是 的。
16.(4分)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乙的速度v乙= m/s,以甲为参照物,乙向 运动(选填“东”或“西”)。
17.(4分)如图A中,物体的长度是 cm;图B中,秒表的读数为 s.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30分)
18.(8分)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
(1)小球在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 。
(2)小球从B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为 m/s。
(3)小球在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
19.(4分)某学生为测定物理书的纸张厚度,采取如下步骤:
(a)量出一叠纸的厚度L;
(b)选用学生用三角尺,检查了零刻度是否磨损;
(c)计算每页纸的厚度d=L/100;
(d)取得物理书内100页叠齐压紧。
上述步骤的正确排列顺序(用序号字母)是 ;上述步骤(c)是错误的,应改为 。
20.(18分)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使小车从带刻度尺的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如图所示。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实验中的测量器材是 、 。
(3)AB段距离sAB= cm,小车在AC段平均速度vAC= m/s;
(4)如果不小心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 ;
A.
B.
C.
D.
(6)小明进一步实验测得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2,则小车全程平均速度v= (用字母v1和v2表示);
(7)vBC vAC(选填“>”、“<”或“=”)。
四、计算题(共12分)
21.(6分)一次王先生出门去办事,如图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车上电脑自动计费器上打印出的车费发票,里程数未打印清楚
求:
车号:
蒙G1Y288
乘车时间:
7:30
下车时间:
8:00
单价:
2元/km
里程:
?km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行驶的路程;
(3)如果仍按照当前的速度行驶,则这辆出租车从相隔54km的甲地到乙地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22.(6分)一列火车长300m,它匀速穿过一条长1900m的隧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所用的时间为88s
(1)火车运行的速度;
(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
2023-2024学年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五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3分)
1.(3分)下列说法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人步行速度5m/s B.课桌的高度为0.8m
C.正常人心跳1次用时5s D.乒乓球的直径为10cm
【答案】B
【分析】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m/s;
B、学生用桌高约为80cm=0.7m;
C、正常情况下,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
D、乒乓球的直径为4cm。
故选:B。
2.(3分)小明利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4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6cm、2.37cm、2.64cm、2.37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2.37 cm B.2.4 cm C.2.367cm D.2.36 cm
【答案】D
【分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去掉错误读数,取其余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即为测量结果。
【解答】解:
观察4个测量值数据发现,数据2.63cm与其余3次记录的数值偏差太大,此测量数据是错误;
物体的长度L=≈2.36cm,BCD错误。
故选:D。
3.(3分)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车厢观望。突然,你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向西运动。则下列运动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
A.两列车都向西运动,但自己车的速度较快
B.两列车都向东运动,但另一列车的速度较慢
C.自己的车没有运动,另一列车向东运动
D.自己的车向西运动,另一列车没有运动
【答案】B
【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时,要首先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解:A、两列车都向西运动,则以另一列车为参照物,有可能;
B、两列车都向东运动,自己车速度较快,会觉得自己的列车向东运动,故B错误。
C、自己的车没有运动,则以另一列车为参照物,有可能;
D、自己的车向西运动,则以另一列车为参照物,有可能;
故选:B。
4.(3分)甲车行驶的路程是乙车行驶路程的,甲车和乙车的速度之比是5:3,则甲、乙两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A.20:9 B.5:4 C.4:5 D.9:20
【答案】D
【分析】已知甲车行驶的路程是乙车行驶路程的,甲车和乙车的速度之比,由速度公式变形可求得甲、乙两车所用的时间之比。
【解答】解:已知=,=,由v=,甲、乙两车所用的时间之比:
==×=×=。
故选:D。
5.(3分)一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正确表示汽车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就是说该物体在任何时间段内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个定值。
【解答】解:
A、图象表示汽车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成正比,故A正确;
B、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随着时间的增加路程应越来越大,不符合实际情况;
C、图象中线段与时间轴平行,故C错误;
D、图象表示汽车在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在增大,故D错误。
故选:A。
6.(3分)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 )
A.汽车、羚羊、运动员 B.运动员、汽车、羚羊
C.运动员、羚羊、汽车 D.羚羊、汽车、运动员
【答案】B
【分析】先由速度公式求出运动员的速度,然后统一运动员、汽车、羚羊的速度单位,然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三者的速度。
【解答】解:运动员的速度:v运动员===10m/s;
汽车的速度:v汽车=54km/h=54×=15m/s;
羚羊的速度:v羚羊=20m/s;
因此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运动员、汽车,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7.(3分)以下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误差与错误不一样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答案】B
【分析】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不同于错误,作为误差来说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在实际中经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来减小误差。
【解答】解: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改进测量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故A错误;
B、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与错误不一样;
C、在认真的测量下,故C错误;
D、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故D错误。
故选:B。
8.(3分)一列火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前进,运动的路线是直线,已知车厢长20m,则( )
A.乘客用9s从车头跑到车尾
B.乘客用4s从车头跑向车尾
C.乘客用1s从车头跑到车尾
D.乘客从车尾跑到车头比从车头跑到车尾用时少
【答案】B
【分析】已知乘客相对于车厢的路程与速度,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乘客的运动时间。
【解答】解:
火车匀速运动,不论由车头走到车尾还是由车尾走到车头,
由v=可知==4s。
故选:B。
9.(3分)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情况下,都应选地面作参照物
B.研究某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其他任何物体都可被选作参照物
C.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
D.只有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
【答案】B
【分析】参照物的选取不是固定的,要根据所研究的问题具体分析。
【解答】解:A、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选择地面为参照物;
B、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其他任何物体都可被选作参照物;
C、静止的物体可被选做参照物,故C错误;
D、静止的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都可以被选做参照物;
故选:B。
10.(3分)对于一个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物体的速度就越小
B.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越长,物体的速度就越小
C.该物体的速度和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该物体的速度不随路程和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答案】D
【分析】速度是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它取决于物体的路程s与运动时间t时间的比值,与物体的路程、时间无关。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一个定值。
【解答】解: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一个定值,它的大小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及物体运动时间的长短无关,D正确。
故选:D。
11.(3分)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0.96mm=0.96×10﹣3 μm=9.6×10﹣4μm
B.9.6cm=9.6÷100m=0.096m
C.9.6cm=9.6×10mm=96mm
D.9.6cm=9.6cm×10=96mm
【答案】C
【分析】物理量的单位换算,例如9.6cm,前面的9.6是倍数,只是对后面的单位cm进行单位换算,换算到合适的单位,最后整理成最简结果。
【解答】解:A、正确的换算过程为:0.96mm=0.96×102μm=960μm,故A错误;
B、正确的换算过程为:9.6cm=2.6×10﹣2m=4.096m,故B错误;
C、正确的换算过程为:9.6cm=5.6×10mm=96mm;
D、正确的换算过程为:9.8cm=9.6×10mm=96mm。
故选:C。
12.(3分)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②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10~30s甲的运动速度大于乙的运动速度
④0~40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75m/s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
C.只有②③④正确 D.①②③④都正确
【答案】B
【分析】根据图象中图线的形状,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再结合选项中的说法,运用速度的公式,可得出正确的选项。
【解答】解:②、由图象可知,乙处于静止状态,所以0~30s内甲,故②错误;
④、由图象可知,乙的平均速度为:
v乙===3.75m/s;
①、由图象可知,甲通过的路程为400m﹣100m=300m,故①错误;
③、由图象可知,甲通过的路程300m﹣100m=200m,时间相同可得,故③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13.(4分)如图所示,是公路旁的交通标志牌,它告诉汽车驾驶员,车速不得超过 40km/h 。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经过 3 min到达收费站。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圆形标志牌是限速的标志,表示车辆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标志牌上速度值,标志牌上速度的单位是km/h;
(2)方形标志牌上的数据表示该地距离收费站还有2km的距离,根据v=求出汽车到达收费站最快的时间。
【解答】解:(1)圆形标志牌上的40,表示在该段路程中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
(2)“收费站2km”表示从此处到达收费站还有2km,
∵v=,
∴汽车驾驶员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行驶到达收费站
t===0.05h=3min。
故答案为:40km/h;8。
14.(6分)百米赛跑中,观众是往往是看到如图a这种情况,得出谁跑得快
(a)图表明 时间相同时,路程长的运动快 。
(b)图表明 路程相同时,时间短的运动快 。
物理学上采取 (a) (填“(a)图”或“(b)图”)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得快慢
【答案】时间相同时,路程长的运动快;路程相同时,时间短的运动快;(a)。
【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基本方法有三种:
(1)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路程长的运动得快;
(2)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时间短的运动得快;
(3)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运动得快。
【解答】解:由(a)图可知:三个人跑的时间是相同的,在相同时间内跑在前面的;
由(b)图可知:三个人跑的路程是相同的,在相同路程内用时少的;
物理学中采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即用观众的方法。
故答案为:时间相同时,路程长的运动快,时间短的运动快。
15.(4分)《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 运动 的,而沉入河底的剑相对于船是 运动 的。
【答案】运动;运动。
【分析】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答】解:以河岸为参照物,船与河岸之间的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
而剑与船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以船为参照物。
故答案为:运动;运动。
16.(4分)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乙的速度v乙= 2 m/s,以甲为参照物,乙向 西 运动(选填“东”或“西”)。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运用图象法解答问题的一般步骤:①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②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③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④根据图象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得到结论。
【解答】解:甲图为v﹣t图象,由图知,v甲=3m/s,
乙图为s﹣t图象,为一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所以,则v乙===2m/s,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所以,乙是向西运动的,
故答案为:2;西。
17.(4分)如图A中,物体的长度是 2.10 cm;图B中,秒表的读数为 337.5 s.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解答】解:由图知:
(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3cm=1mm;物体左侧与0.00cm对齐,估读为7.10cm;
(2)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指针在“5”和“2”之间,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
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指针在37.4s处。
故答案为:2.10;337.5。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30分)
18.(8分)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
(1)小球在做 变速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 小球在相等时间内的路程不相等 。
(2)小球从B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为 0.1 m/s。
(3)小球在 EF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由照片求出小球在相等时间内的路程,由相等时间内的路程关系判断物体做什么运动。
(2)照片中小球两位置之差就是小球的路程;数出时间间隔,求出用的时间。由v=求平均速度;
(3)两点间间隔的时间相等,由v=分析平均速度最大的两点。
【解答】解:(1)由照片可以看出,小球在相等时间内的路程不相等,所以小球做变速直线运动;
(2)由图可以看出:小球在B点对应的刻度为0.50cm,在D点对应的刻度是4.50cm,
则小球由B到D的路程为s=6.50cm﹣0.50cm=4.00cm,
所用的时间t=8×0.2s=4.4s;
从B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
v==10cm/s=0.8m/s。
(3)因为两点间间隔的时间相等,而EF两点间距离最大,故小球在EF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
故答案为:(1)变速;小球在相等时间内的路程不相等;(3)EF。
19.(4分)某学生为测定物理书的纸张厚度,采取如下步骤:
(a)量出一叠纸的厚度L;
(b)选用学生用三角尺,检查了零刻度是否磨损;
(c)计算每页纸的厚度d=L/100;
(d)取得物理书内100页叠齐压紧。
上述步骤的正确排列顺序(用序号字母)是 bdac ;上述步骤(c)是错误的,应改为 d=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及零刻度是否磨损,测一张纸的厚度误差大,测一叠纸的厚度,在算出每张纸的厚度,误差会小些。
【解答】解:首先检查三角尺零刻度是否磨损,再取一定数量的纸张,最后用所测厚度除以纸张的张数就可以了,取了100页的纸张,每张纸的厚度应该是:。
故答案是:bdac;d=。
20.(18分)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使小车从带刻度尺的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如图所示。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实验中的测量器材是 刻度尺 、 秒表 。
(3)AB段距离sAB= 40.0 cm,小车在AC段平均速度vAC= 0.3 m/s;
(4)如果不小心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会 偏大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 B ;
A.
B.
C.
D.
(6)小明进一步实验测得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2,则小车全程平均速度v= (用字母v1和v2表示);
(7)vBC > vAC(选填“>”、“<”或“=”)。
【答案】(1)v=;(2)刻度尺;秒表;(3)40.0;0.3;(4)偏大;(5)B;(6);(7)>。
【分析】(1)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
(2)实验中的测量器材是刻度尺和秒表;
(3)由图可得出AB段、AC段的路程和时间,利用v=可求出AC段的平均速度;
(4)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所测量的时间会偏小,再利用v=分析即可;
(5)由图可知AB段、BC段的路程和时间,利用v=分别求出AB段、BC段的平均速度,进行比较即可知道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状态;再分析图2中各个选项的运动状态,找出符合小车在斜面的运动情况的选项;
(6)(7)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和速度公式即可求解。
【解答】解:(1)该实验的原理是:v=;
(2)实验中的测量器材是刻度尺和秒表;
(3)由图可知AB段的距离为:sAB=10.00dm﹣6.00dm=4.00dm=40.5cm,
AC段的路程为:sAC=10.00dm﹣1.00dm=9.00dm=5.900m,AC段所用的时间为:tAC=15:35:23﹣15:35:20=3s,
则AC段的平均速度为:vAC===0.3m/s;
(4)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所测量的时间会偏小,由v=;
(5)小车在AB段的路程为:sAB=40.3cm=0.400m,小车在AB段所用的时间为tAB=15:35:22﹣15:35:20=2s,
则AB段的平均速度为:vAB===0.8m/s;
小车在BC段路程为:sBC=6.00dm﹣1.00dm=8.00dm=0.500m,在BC段所用的时间为:tBC=15:35:23﹣15:35:22=1s,
则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vBC===0.3m/s;
由上述可知vBC>vAB,说明小车在斜面上做加速直线运动;
图2中:A、由图可知,速度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速度也均匀增加,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路程无变化,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B。
(6)设全程的路程为2s,则前半程所用时间t5=,后半程用时t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
(7)由上述可知vBC>vAC。
故答案为:(1)v=;(2)刻度尺;(3)40.8;(4)偏大;(6)。
四、计算题(共12分)
21.(6分)一次王先生出门去办事,如图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车上电脑自动计费器上打印出的车费发票,里程数未打印清楚
求:
车号:
蒙G1Y288
乘车时间:
7:30
下车时间:
8:00
单价:
2元/km
里程:
?km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行驶的路程;
(3)如果仍按照当前的速度行驶,则这辆出租车从相隔54km的甲地到乙地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答案】(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为30min;
(2)出租车行驶的路程为45km;
(3)这辆出租车从相隔45km的甲地到乙地大概需要0.6h的时间。
【分析】(1)知道下车时间和上车时间,二者之差即为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知道出租车行驶的速度和时间,根据v=求出出租车行驶的路程;
(3)根据速度的变形公式t=求出这辆出租车从相隔42km的甲地到乙地大约需要的时间。
【解答】解:(1)由车费发票可知,上车时间t1=7:30,下车时间t6=8:00,
则出租车行驶的时间:t=t2﹣t3=8:00﹣7:30=30min=6.5h;
(2)由速度计知出租车匀速行驶的速度为:v=90km/h,
则出租车行驶的路程:s=vt=90km/h×0.2h=45km;
(3)如果仍按照当前的速度行驶,由v=,这辆出租车从相隔54km的甲地到乙地需要的时间:
t′===0.6h。
答:(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为30min;
(2)出租车行驶的路程为45km;
(3)这辆出租车从相隔45km的甲地到乙地大概需要3.6h的时间。
22.(6分)一列火车长300m,它匀速穿过一条长1900m的隧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所用的时间为88s
(1)火车运行的速度;
(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
【答案】(1)火车的运行速度为25m/s;
(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为64s。
【分析】(1)火车完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等于隧道长加上火车长,根据v=;
(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路程等于隧道长与火车长的差,求出了火车速度,再根据速度公式就会求出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
【解答】解:(1)火车完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s=1900m+300m=2200m
火车的运行速度v===25m/s;
(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路程:
S1﹣L隧道﹣L车=1900m﹣300m=1600m,
由v=得,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
t′===64s。
故答案为:(1)火车的运行速度为25m/s;
(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为64s。
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47,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47,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五中学中考三模物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年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五中学中考三模物理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