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4部分 第2章 课时70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含解析) 学案 0 次下载
-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4部分 第2章 课时71 中国的能源安全(含解析) 学案 0 次下载
-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5部分 第1章 第1讲 课时80 欧洲西部 两极地区(含解析) 学案 1 次下载
-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4部分 第2章 课时72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含解析) 学案 0 次下载
-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5部分 第1章 第2讲 课时82 俄罗斯 澳大利亚(含解析) 学案 1 次下载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4部分 第3章 课时74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含解析)
展开课时74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
1.环境安全问题
(1)环境安全
①概念:又称生态安全,是指自然环境受到的破坏与威胁处于环境或社会经济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②表现
(2)环境安全问题
①含义:如果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超过某个临界值,就会成为环境安全问题,不同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服务的需求不同,所要求的环境安全临界值不同。
②类型
③对国家安全的影响:通过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损害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影响国家安全;成为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安全问题的触发器和放大器,影响国家安全。
④应对途径
a.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环境的调节功能,减少环境问题出现的概率,降低环境问题演变成为环境安全问题的可能性。
b.人类要尽量避免在高环境安全风险区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提高承受环境安全风险和应对环境安全问题的能力。
2.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
(1)突发环境事件
特别提醒 光化学烟雾
(1)概念:指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及其受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的以臭氧为主的二次污染物所组成的混合污染物。
(2)成因:自然方面,光照强烈、谷地地形不利于空气流动;人为方面,汽车尾气及工业废气中的碳氧和氮氧化合物。
(3)危害:能见度降低,损害动植物,危及人体健康。
(4)治理:工业上对煤进行加工,改进燃烧技术;改进生产工艺,对污染物进行处理和合理排放;严格控制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2)污染物跨国转移
(3)跨国污染问题的应对
①国内应对措施
②国家之间应对措施:减少环境安全冲突、加强合作。
1.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基本途径
2.污染物跨国转移的方式及对环境安全的影响
3.我国针对跨国污染问题的应对措施
(1)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增加污染物转移的违法成本。
(2)制定和完善与国际产业转移相关的法律制度。
(3)提高和完善环境标准体系,确立依法打击污染物非法入境的依据。
(4)调整产业结构和对外招商引资的方向,提高产业准入的环境门槛,严禁高污染和低技术的产业引入。
(5)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6)开展绿色贸易,打击和整治污染物走私等。
(7)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和素质。
(2022·广东地理)汞是一种易挥发的重金属元素,大气汞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南岭周边省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分布区。在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某山顶附近监测得知,该地大气汞含量日变化明显,最高值在午后出现;秋冬季比夏春季大气汞含量高且变幅大。
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该地大气汞含量在午后出现最高值的原因是午后( )
①对流雨多发 ②谷风环流较强 ③植被蒸腾较弱 ④地面蒸发旺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该地秋冬季比夏春季大气汞含量变幅大,原因可能是秋冬季( )
A.土壤汞排放量更多
B.南下冷空气更频繁
C.准静止锋更加强盛
D.植被的覆盖度更低
[关键信息点拨]
答案 1.C 2.B
解析 第1题,对流雨多发,会净化空气,减少大气汞含量,①错;午后山顶与山谷温差大,同水平高度气压差异大,谷风强,周边的大气汞易被谷风输送到山顶,使山顶附近大气汞含量增大,②正确;午后气温高,植被蒸腾作用和地面蒸发都较旺盛,导致大气汞含量大,③错、④正确。故选C。第2题,秋冬季冷空气频繁南下,南下的风力大小变化明显,周边地区的大气汞被输送到该监测站的数量变化明显,导致大气汞的变化幅度大,B正确;秋冬季节气温偏低,土壤中的汞挥发弱,不会导致变幅增大,A错;华南准静止锋春季更为强盛,C错;植被覆盖度低则植被数量少,蒸腾的大气汞数量少,不会导致变幅增大,D错。
考向1 通过“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考查“地理实践力”
(2023·湖北宜昌模拟)2006年8月,荷兰托克公司租用货船将数百吨有毒工业垃圾倾倒在非洲科特迪瓦阿比让市,造成数万人因呼吸障碍或其他不良反应到医院就诊。该事件引发民众示威和骚乱,科特迪瓦政府承诺对受害者作出赔偿。据此完成1~3题。
1.荷兰托克公司租用货船将数百吨有毒工业垃圾倾倒在非洲科特迪瓦阿比让市,主要是为了( )
A.毒害科特迪瓦居民 B.加强国际合作
C.降低污染物处理费用 D.节能减排
2.有毒工业垃圾跨境转移的途径主要是( )
A.洋流输送 B.大气输送
C.非法贸易 D.人员携带
3.当地大量居民呼吸障碍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呼吸了有毒工业垃圾散发的有毒气体
B.饮用了有毒工业垃圾污染的水
C.食用了有毒工业垃圾污染土壤上的农产品
D.民众示威和骚乱等聚集活动导致疾病流行
答案 1.C 2.C 3.A
解析 第1题,为了降低有毒工业垃圾的处理成本,荷兰托克公司租用货船将数百吨有毒工业垃圾倾倒在非洲科特迪瓦阿比让市,C正确。第2题,有毒工业垃圾跨境转移的途径主要是非法贸易。第3题,呼吸障碍属于呼吸系统问题,当地大量居民呼吸障碍的原因最可能是呼吸了有毒工业垃圾散发的有毒气体,A正确;饮用有毒工业垃圾污染的水和食用有毒工业垃圾污染土壤上的农产品都是通过消化系统完成的,导致当地大量居民呼吸障碍的可能性较小,B、C错误;民众示威和骚乱是当地居民因呼吸障碍或其他不良反应到医院就诊之后发生的事件,D错误。
考向2 通过“污染物跨国转移”考查“综合思维”
莱茵河是欧洲的一条国际性河流,1986年瑞士一家化工厂着火,大量化学原料注入莱茵河,引发了一场跨越国界的环境灾难。这场灾难促成沿岸各国实施“莱茵河生态系统整体恢复计划”。经过综合治理,莱茵河河水清澈,两岸景观秀美迷人。下图示意1986年莱茵河跨境污染事件。据此完成4~5题。
4.此次莱茵河跨境污染事件属于( )
A.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
B.污染物跨国传输
C.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
D.废弃物跨国转移
5.莱茵河跨境污染事件给我国的启示是( )
①实行严格的环境准入机制 ②禁止污染企业跨国投资设厂 ③对跨国污染源进行监测预警
④完善跨国环境治理的合作机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4.B 5.C
解析 第4题,由材料可知,此次莱茵河跨境污染事件是由瑞士一家化工厂着火引起,属于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A错误;此次莱茵河跨境污染事件属于污染物跨国传输,B正确;此次莱茵河跨境污染属于环境污染物的跨境转移,不属于产品贸易,C错误;涌入莱茵河的大量化学原料并非是废弃物,只是出于火灾的原因才注入的莱茵河,D错误。第5题,实行严格的环境准入机制,有利于规避、减小环境风险,①正确;禁止污染企业跨国投资设厂,太过绝对,不利于经济发展,也不现实,②错;对跨国污染源进行监测预警,可以提前预防,及时处理,降低损害,③正确;完善跨国环境治理的合作机制,有利于有效解决跨国环境问题,④正确。故选C。
课时精练
一部分人还没有意识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胁,而太平洋南部的岛国图瓦卢,却因海平面上升而即将被淹没,计划举国搬迁。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图瓦卢国家安全的环境问题是( )
A.全球变暖 B.海洋灾害
C.环境污染 D.生态退化
2.环境安全问题影响图瓦卢国家安全的途径是( )
A.造成财产损失 B.损害环境服务功能
C.触发军事冲突 D.导致疾病传播
答案 1.A 2.B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威胁图瓦卢国家安全的是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是全球变暖导致的,A正确。第2题,海平面上升,图瓦卢将被淹没,陆地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将丧失,威胁图瓦卢的国家安全,B正确。
抚仙湖是我国最大蓄水量湖泊,第二深淡水湖泊(最大水深约158.9米),位于云贵高原滇中盆地中心,属于南盘江流域西江水系,流域内有抚仙、星云二湖,是维系珠江源头及西南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抚仙湖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湖水一旦污染,极难恢复。多年来,为使抚仙湖一湾碧水得以永续,云南省政府进行了不懈努力。下图示意抚仙、星云二湖流域环境治理区划。据此完成3~5题。
3.抚仙湖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其主要原因是该湖泊( )
A.动植物种类少,食物链单一
B.水循环周期长
C.湖面南北狭长,湖水流速慢
D.接纳的河流少
4.抚仙、星云二湖流域坝区的水污染源主要为( )
A.工业、城镇 B.水产养殖
C.农业、乡村 D.交通运输
5.抚仙、星云二湖水污染过滤区,重点恢复或修建的是( )
A.湖泊堤坝 B.排水管道
C.沼泽湿地 D.防护林带
答案 3.B 4.C 5.C
解析 第3题,结合材料“抚仙湖是我国最大蓄水量湖泊,第二深淡水湖泊(最大水深约158.9米),湖水一旦污染,极难恢复”可知,由于抚仙湖位于云贵高原滇中盆地中心,水深、面积大,湖水循环周期过长,导致生态环境脆弱,B正确。第4题,抚仙、星云二湖位于云贵高原滇中盆地中心,流域坝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乡村聚落密集,农田面积大,故农村生产生活污水是坝区的主要水污染源,C正确。第5题,抚仙、星云二湖水污染过滤区位于湖滨地带,结合湿地的生态功能判断,抚仙、星云二湖水污染过滤区重点恢复的是沼泽湿地,可以降解污染,净化水质,保证入湖水质,C正确。
(2023·江苏扬州市期末)2021年4月,日本政府单方面宣布将于2023年春季前后,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125吨核废水分批排放到太平洋。为了处理这些核废水,日本政府曾讨论过包括蒸发释放、电解排放、稀释入海、地下掩埋以及注入地层等五种处理方案,但最后选择了排入大海。据此完成6~7题。
6.日本政府最后选择将核废水排入大海,其主要原因是该方案( )
A.投入少 B.技术要求低
C.耗时短 D.安全系数高
7.日本核废水入海极易引发国际争端,其主要原因是( )
A.福岛及其周边海域将遭受二次污染
B.核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无法完全消除
C.核污染将随洋流蔓延至太平洋沿岸国家
D.海洋物种减少导致海洋产业链发展受阻
答案 6.A 7.C
解析 第6题,相比于其他的核废水处理方案,将核废水排入大海投入的成本更少,日本政府选择花费最小的经济代价来处理这些核废水,A正确。第7题,海洋具有连通性,核废水入海后会在洋流的作用下不断扩散,核污染会蔓延至太平洋沿岸国家,威胁各国人民生命健康,此种做法极易引发国际争端,故选C。
(2023·河北邢台模拟)产品从原料获取、制造加工、运输销售到成为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整个过程中所释放的空气污染物被称为“隐含空气污染物”。图1示意2005~2015年中美两国商品贸易概况,图2示意两国贸易隐含空气污染物。据此完成8~9题。
8.图中显示,2005~2015年( )
A.两国贸易规模不大
B.两国贸易总额逐年减少
C.b 国是隐含空气污染物的净出口国
D.a向b出口隐含空气污染物整体呈下降趋势
9.两国贸易隐含空气污染物排放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a国对b国存在巨大贸易顺差
B.a国单位产值能耗远高于b国
C.b国煤炭能耗占比远大于a国
D.a从b进口商品多为劳动密集型
答案 8.D 9.B
解析 第8题,图中显示,a、b两国贸易规模很大,A错;由图1可知,两国贸易总额总体呈增加趋势,B错;由图2可知,国际贸易中,a为隐含空气污染物净出口国,b为隐含空气污染物净进口国,C错;由图2可知,2005~2015年间a国对b国出口的隐含空气污染物整体呈下降趋势,D正确。第9题,据材料可知,a、b两国指的是中美两国,a对b出口中隐含空气污染物较高,a从b进口中隐含空气污染物较低,可推断a为中国,b为美国,由于技术水平相对美国较低,中国向美国出口的货物的单位产值能耗大于中国从美国进口的货物,B正确。由图1可知,a国对b国存在巨大贸易顺差,但是贸易顺差大不能决定隐含空气污染物差距就大,A错误。a为中国,b为美国,根据两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可知,b国煤炭能耗占比应小于a国,C错误。b国技术水平更高,a从b进口商品多为技术密集型,因此隐含空气污染物较低,D错误。
1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污染物跨境转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境外输出污染物的行为。污染物的跨境转移主要有自然和人为两种途径。图1为欧洲降水pH分布图,图2为全球电子垃圾跨境转移主要路径图。
(1)图1中A国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却是欧洲重酸雨区,从自然角度分析原因。(4分)
(2)从环境、经济角度分析电子垃圾跨境转移对接受国产生的不利影响。(4分)
答案 (1)其他国家排放的酸性气体随盛行西风扩散至A国上空,遇水汽形成酸雨。
(2)加剧环境污染;增加污染物处理成本。[课程标准] 1.结合实例,说明污染物跨境转移对环境安全的影响。2.结合实例,说明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3.运用碳循环和温室效应原理,分析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说明碳减排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基本概念] 环境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问题、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突发环境事件;生态修复、自然保护区;温室效应、碳循环。
[基本原理] 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应对。
[体系架构]
类型
概念
影响
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
由超高浓度污染物排放、危险化学品泄漏、核泄漏等突然发生的严重环境污染事件导致
在短时间内造成重大危害;大多数事件的影响随着事件的结束而消失;有些事件的影响可能几年甚至几十年内都无法彻底消除,导致环境长期处于不安全状态
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
由污染物不断累积或生态退化逐步加剧导致;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累积才能达到产生重大危害的程度
影响会长期存在
概念
由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突然爆发并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常见类型
突发性的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以及石油、化学品和危险物质(废弃物)泄漏等
特点
发生的随机性和瞬时性、成因与形式的多样性、危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等
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在短期内严重威胁生命财产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导致重大健康损害及人员伤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使区域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在短期内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导致一定时期内区域环境质量或宜居性恶化、经济发展衰退乃至难以为继
导致公众对环境恶化的担忧和不满情绪,诱发环境群体性事件,使环境安全问题转化为公共安全问题,从而威胁正常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
方式
污染物跨国传输
废弃物跨国转移
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
传输途径
大气环流、河流径流等自然过程
正常贸易或非法入境
国际贸易
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通过自然过程跨国传输的污染物浓度一般在安全范围内,不至于对输入国造成严重的威胁,但突发环境事件可能在短时间内造成高浓度的污染物跨国传输,威胁输入国的环境安全
对输入国家或地区的环境安全造成威胁;引发跨境环境污染物输出国与输入国之间的矛盾或外交争端;演变为政治、经济和军事冲突,对双方的国家安全均造成影响
通过自然过程产生影响的跨国污染源
废弃物跨国转移、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类型的跨国污染问题
源头防范
加强监测预警,通过国际合作机制促进污染物来源国的污染治理
严格环境准入,从源头上控制境外污染物的输入
事中风险控制
及时采取应急响应,控制影响范围,消除危害
应加强无害化处理,积极发展国内替代以逐步减少进口
事后治理
做好生态恢复、赔偿损失等善后处理工作
要强化污染治理,及早消除污染危害
角度
具体途径
降低环境问题严重程度
尽最大可能从源头上防控环境问题的发生
及时发现和治理环境问题,避免其恶化为环境安全问题
积极应对已发生的环境安全问题,降低其危害程度
减少人类社会受损害的可能性
避免在环境高危地区从事生活和生产活动
提升人类社会对环境风险的承受水平
增强人类社会对环境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与善后处理能力
主导因素
转移方式
转移方向
转移原因
对环境安全的影响
自然因素
污染物跨国传输
通过河流、海洋或大气等介质由污染源所在地向邻近国家或地区转移
①污染源:没有进行污染物处理或没控制好;②动力机制:大气环流(风)、水循环(河流、地下水)、洋流等
①污染物转移给输入国的环境安全带来损害;②接受国为维护国家环境安全,会要求输出国承担环境责任,而接受国可能受到输出国经济、外交等各种手段的制裁或威胁;③如果环境危机未能化解,可能发生政治、经济和军事冲突,进而对国家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人为因素
废弃物跨国转移
通过人工运输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①环保意识的差异;②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以及环境标准的差异;③发展经济的迫切需要,经济利益的驱动;④立法的缺陷;⑤部分国家缺乏应有的责任担当
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
大气中汞的含量及分布受风、气温、降水等气象条件影响大。
该区域有色金属冶炼企业排放废气多,大气汞含量多。
白天工业废气排放量大;大气中的汞含量受气温影响大,午后气温高,植被蒸腾作用和地面蒸发作用都较旺盛;午后谷风强。
该区域秋冬季冷空气频繁南下,南下的风力大小变化明显。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49讲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49讲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含解析),共2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突发环境事件影响国家安全,污染物跨国转移影响国家安全,跨国污染问题的应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4部分 第4章 课时77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含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4部分 第4章 课时77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含解析),共9页。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4部分 第3章 课时75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含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4部分 第3章 课时75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含解析),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