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1部分 第6章 第1讲 课时37 整体性(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1部分 第6章 第1讲 课时37 整体性(含解析)01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1部分 第6章 第1讲 课时37 整体性(含解析)02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1部分 第6章 第1讲 课时37 整体性(含解析)03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1部分 第6章 第1讲 课时37 整体性(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1部分 第6章 第1讲 课时37 整体性(含解析),共15页。

    课时37 整体性

    1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1)自然环境组成要素:大气、水、土壤、生物、岩石及地貌等。

    (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类型: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

    意义: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2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生产功能

    稳定功能

    内容

    自然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功能

    自然环境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然环境具有能够自我调节、保持性质稳定的功能

    举例

    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和营养盐

    人类活动增加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通过植物光合作用、海气相互作用的削减,部分实现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意义

    保证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协调人地关系,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生产功能和稳定功能的差异

     

    3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

     

    变化性

    统一性

    内容

    自然环境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自然环境的演化,是要素间物质迁移的结果

    一个要素的演化必然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各个要素的演化是统一

    意义

    保证了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协调,形成了阶段性的自然环境要素组合

     

    4.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

    (1)整体响应:某一自然环境要素受到外部干扰发生变化,进而改变了该要素与其他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其他要素发生连锁变化,最终导致整个自然环境发生改变。

    (2)响应特点

    干扰下的环境变化多为快速的,各要素变化也不同步。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不断增强

    1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作用实例

    要素

    相互影响

    典例

    气候与地貌

    气候地貌

    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于湿热的气候环境中;西北内陆的风沙地貌形成于干旱的气候环境中

    地貌气候

    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气温和降水的垂直差异大,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

    气候与水文

    气候水文

    我国北方河流大多有结冰期,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水文气候

    在湖泊、水库周围,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小

    气候与生物

    气候生物

    赤道附近为雨林,动物耐热;亚寒带地区则为针叶林,动物耐寒

    生物气候

    森林茂密的地方,周围的气候相对湿润;我国西北地区植被稀少,加剧干旱程度

    气候与土壤

    气候土壤

    东北地区气候冷湿,土壤有机质分解慢,形成肥沃的黑土;东南丘陵地区气候湿热,有机质分解快,形成贫瘠的红壤

    土壤气候

    冻土加剧气候的寒冷

    地貌与水文

    地貌水文

    刚果河的向心状水系与盆地地形有关;北欧高地上多湖泊,由冰川地貌积水形成

    水文地貌

    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表是流水侵蚀的结果;长江三角洲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

    地貌与生物

    地貌生物

    阴坡与阳坡植物不同,如马尾松分布在阳坡,冷杉分布在阴坡

    生物地貌

    生物对地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加剧岩石的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另一方面又具有保持水土、减少侵蚀的作用,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

    水文与生物

    水文生物

    骆驼刺生长在干旱的环境中;芦苇生长在水湿的环境中

    生物水文

    水生生物通过生命活动,不断改变水的化学成分

    土壤与生物

    土壤生物

    南方低山丘陵的酸性红壤适合茶树的生长

    生物土壤

    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

     

    2.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要素分析法

    (1)环境特征的一致性

    自然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整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自然环境的总体特征一般由地貌和气候(特别是气候)决定并体现,如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和青藏地区高寒的特征。

    第一步,根据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确定气候类型和特征。

    第二步,概括出自然环境的总体特征。

    第三步,与环境总体特征相联系,逐一分析其他要素的特征。以我国西北地区的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关系为例:

    (2)要素的内在关联性

    自然环境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可能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况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以滥伐森林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例:

    (3)发生发展的统一性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区域。

    案例:在河流上、中游地区滥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影响。

    案例:青藏高原隆起对东亚、南亚、中亚、西亚的自然环境产生巨大影响。

    3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思路

    分析角度

    解题方法

    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主要从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分析,点明每一要素呈现的主要特点即可

    解释区域内某种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

    区域地理现象往往是不同地理要素间的因果联系导致的,其中气候、地貌是许多地理现象形成的基础因素,分析时应理清要素间的因果联系链,由因到果步步推进,完整呈现因果关系

    分析区域环境的变化过程及特点

    区域内某要素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区域其他要素的变化,乃至整个区域环境的整体变化

    分析区域间的环境联系

    主要从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角度分析不同区域间存在的因果联系,组织成思路清晰的因果链条,规范学科语言的使用。如青藏高原的隆升,有效阻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使得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更加干旱

     

    (2022·山东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冬半年,美洲中部地区频繁受冷空气影响。图1示意20001月一次冷空气南下过程中,美洲中部附近海洋表层风场海平面气温分布甲处南北两侧的气压梯度较大

    (1)2示意M点所在水平面上的等压线分布及空气质点的瞬时受力平衡情况。在图中用“→”画出M点风向,并指出山脉的阻挡对冷空气运动的影响。(4)

    (2)在冷空气频繁南下的影响下,N海域表层水温较低,海产丰富。分析其原因。(10)

    [关键信息点拨]

    时间是冬半年,区域是美洲中部地区,结合所学知识明确本区域的地形特征。

    海洋表层风场包括风速及风向的空间分布,箭头表示风向,箭头长短代表风速大小。结合

    图示信息可知,该区域主要以东北风为主,从高纬度吹来,气温较N处箭头比陆地北侧长,说明南下冷空气经甲地后风速显著增大

    海平面气温分布表示的是海域表层的气温,不是水温;从图中可以看出N地气温明显偏

    类似的还有东南侧一处低温区。

    甲处南北两侧的气压梯度较大,说明甲处风力较

    观察图中等高线与风向,可知美洲中部有一列山脉,与风向近乎垂直,阻挡冷空气;甲处

    位于鞍部,是冷空气经过的窄谷,可形成狭管效应,加大风速;冷空气越过鞍部后下沉,会产生焚风效应,但鞍部海拔低,增温幅度较小

    观察图中风向与海陆轮廓,可得出N海域盛行岸风,底部冷海水上泛,表层海水温度降

    低,同时形成上升流渔场。

     

    答案 (1)

    冷空气受山脉阻挡,在迎风坡一侧减速、堆积,气流转向、绕行。

    (2)南下的冷空气在较大的气压梯度和狭管效应的共同影响下,快速穿过峡谷,并在下坡过程中不断加速,近地面的风速较大;由于峡谷地势较低,冷空气过峡谷后在下沉过程中自身的增温幅度较小(焚风效应弱),且较大的风速使冷空气在到达N海域之前与下垫面的热量交换较少,增温幅度小,冷气团保持较低温度;冷气团与海水的热力交换使N海域表层水温降低;强离岸风使N海域底部冷海水上泛,表层海水温度降低;上泛的冷海水将下层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饵料充足,使N海域海产丰富。

    考向1 通过要素的内在关联性考查区域认知

    (2023·江苏南通市模拟)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北坡,生态系统依河而生,两岸生长着大面积的柽柳(乔木或灌木)和芦苇(草本)等植被,形成了一条东西宽十千米,南北长三百多千米的绿色走廊。下游河道两侧100150 m内是柽柳和芦苇的交界处。下图示意下游河道两侧不同距离内植被覆盖度、平均高度、平均物种数的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与距河道10100 m相比,距河道150500 m( )

    A.地下水埋深较深,主要分布着柽柳

    B.地下水埋深较深,主要分布着芦苇

    C.地下水埋深较浅,主要分布着柽柳

    D.地下水埋深较浅,主要分布着芦苇

    2.近年来,随着克里雅河断流情况的不断恶化,下游河道附近( )

    A.植被平均高度下降

    B.植被覆盖度上升

    C.浅根植被快速扩张

    D.植被物种数增加

    答案 1.A 2.A

    解析 1题,由图可知,与距河道10100 m相比,距河道150500 m的地区由于距河道远,地表水资源少,地下水受河流下渗补给较少而埋藏较深,由于地下水埋藏深,草本植物芦苇难以获取地下水而分布较少,反而根系较深且耐旱的柽柳分布较多,故选A。第2题,由图可知,若克里雅河断流,则下游河道附近水资源缺乏,植被难以生长,植被因缺水平均高度下降,A正确;部分植被因缺水难以生长导致植被覆盖度下降,植被物种数减少,BD错误;而存活下来的植被则需从土壤深处获取地下水,故多以深根植被为主,C错误。

    感热是指地面与大气之间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流过的垂直热量,主要受地表的粗糙度、地气温差以及风速等直接影响。青藏高原感热变化将会影响青藏高原与周边区域的大气环流和对周边大洋水汽的抽吸作用,高原感热越强,对水汽的抽吸作用越强,进而对周边区域气候和天气影响较大。据研究,自1981年以来青藏高原气候有暖湿化的趋势,并对我国区域气候产生影响。据此完成34题。

    3.青藏高原夏季感热减弱对周边区域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是( )

    A.我国南方地区多洪涝灾害

    B.我国西南地区多阴雨天气

    C.我国北方地区多寒潮灾害

    D.我国西北地区多暴雪天气

    4.近年来青藏高原气候暖湿化对高原感热的影响是( )

    A.高原植被覆盖率提高,高原感热强度下降

    B.高原植被覆盖率提高,高原感热强度升高

    C.高原植被覆盖率下降,高原感热强度下降

    D.高原植被覆盖率下降,高原感热强度升高

    答案 3.A 4.A

    解析 3题,根据材料高原感热越强,对水汽的抽吸作用越强,进而对周边区域气候和天气影响较大可知,青藏高原夏季感热减弱,对水汽的抽吸作用减弱,使得我国夏季风势力减弱,推移速度减慢,长期滞留在我国南方地区,使得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增多,多引发洪涝灾害,使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减少,多引发旱灾,A正确、C错误;青藏高原夏季感热减弱,对水汽的抽吸作用减弱,使得西南季风势力也减弱,我国西南地区阴雨天气减少,B错误;暴雪天气夏季出现较少,D错误。第4题,据材料可知,青藏高原近年来气候出现暖湿化特征,利于高原植被覆盖率提高;地气温差减小,高原感热强度下降,故选A

    答题指导7 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的原因

    思考方向

    规范答题术语

    水热条件

    地处低纬度(热带),热量丰富,繁衍生长速度快,生物多样性丰富

    水热差异

    跨纬度广,热量差异大,物种丰富。

    跨海陆(经度)广,水分差异大,物种丰富。

    地形起伏大,气候的垂直差异显著,物种丰富。

    面积广大,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物种丰富

    生存空间

    面积广大,地域辽阔,生物生存空间(如森林、湿地)广,物种丰富;处于自然地理环境的过渡区域,物种丰富

    天敌

    地形较封闭(远离大陆),天敌少,物种丰富

    人类活动

    地形较封闭(远离大陆),人烟稀少,经济落后,开发程度低,受人类活动干扰少,物种丰富

     

    注:同一山体,高差相同范围内,越往山顶,面积越小,物种丰富度一般会降低;另外,越往山顶,水热交换作用越强,水热差异减小,生物多样性差异减小。

    2古老珍稀动物多的原因

    思考方向

    规范答题术语

    自然原因

    远离大陆,长期孤立存在,缺乏基因交流

    少大型食肉动物,缺乏生存竞争,动物进化缓慢

    地质历史以来,自然环境变化小,不利于生物的进化

    人为原因

    人类发现较晚(人迹罕至),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3.物种灭绝的原因

    (1)自然原因——物种灭绝是一个自然过程

    火山喷发、陨石撞击地球、地壳运动、气候变化等自然事件。

    自然条件的变化,野生生物无法适应环境。

    生物之间竞争激烈,影响某些物种的繁衍和生存。

    近亲繁殖,使物种退化。

    (2)人为原因——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

    乱砍滥伐,破坏生态系统,动物失去栖息地和食物,种类减少乃至濒临灭绝。

    人类对植物的过度采伐或对动物的过度捕杀。

    环境污染加剧,生物的生存条件遭到破坏。

    外来物种入侵。

    1(新课标全国文综)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

    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1)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6)

    (2)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10)

    (3)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6)

    答案 (1)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

    (2)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

    (3)河流附近,熊出没的几率大;山地地形,且有森林,便于隐蔽;降水较少,晴天较多,利于拍摄。

    解析 (1)由图可知,堪察加半岛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大致呈南北向的山脉贯穿半岛,阻挡了来自海洋的夏季风,使半岛东侧多雨,西侧少雨;山地海拔高,相对高度大,气候的垂直差异显著。(2)堪察加半岛大致呈南北向延伸,太阳辐射差异显著。加之受地形、海陆位置等因素影响,导致堪察加半岛内部区域差异非常大,难以有大面积、性质基本一致的区域,生境破碎。这一地理特征的地理意义是多方面的,对动物而言,适宜小型动物生存,不利于大型动物特别是大型集群动物生存。加之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供应植食性动物的食物少,植食性野生动物生物量小,肉食性野生动物食物供应量低,肉食性野生动物生物量就更小,且冬季寒冷漫长,也不利于野生动物越冬。(3)根据等高线的弯曲特征和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可知,甲地位于河流附近,熊出没的几率大;根据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可知,位于半岛南部的甲地有森林,且地形较为复杂,便于隐蔽,避免来自熊的威胁;地处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山地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便于拍摄。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梵净山是我国第五大佛教名山,最高峰凤凰山海拔2 570米,其主体是不易被溶蚀的变质岩。年降水量1 1002 600毫米,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孑遗有多种古老珍稀物种,生态学家称其为喀斯特高原中的生态孤岛。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珙桐为落叶乔木,是1 000万年前的古老物种,第四纪冰川时期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目前梵净山海拔1 3001 400米处集中分布着天然珙桐林。2018年,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独特的森林景观和悠久的佛教文化,吸引着大量的游客。下图为梵净山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1)说明梵净山成为生态孤岛的自然原因。(6)

    (2)推测梵净山大面积存在天然珙桐林的原因。(4)

    (3)简述梵净山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对当地的有利影响。(6)

    答案 (1)地处亚热带,水热条件优越;受季风影响,多地形雨,降水丰富;变质岩山体难以溶蚀,地表水丰富;相对高度较大,垂直地域分异明显;土层深厚,发育较好。因此其生物多样性优于周边喀斯特地区,成为生态孤岛

    (2)当第四纪冰川时期来临,气温大幅下降,梵净山珙桐林生长区逐渐向温暖的低处迁移;当冰期结束,气温回暖,珙桐生长区往凉爽的高处回迁,古老物种得以延续。

    (3)扩大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加国内外客源,提高梵净山的经济价值;促进当地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保护生物多样性及濒危动植物的栖息地,改善生态环境。

     

    3(2023·广东佛山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生物多样性的主体为指定区域内的全体植物、动物和由其构成的各类生态系统等。澳大利亚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古老大陆的特殊进化过程,生物多样性丰富、物种特有性极高。但自18世纪以来,澳大利亚累计引进130多种外来物种,很多已经成为危害农牧业和自然环境的有害入侵物种。其中兔子于1859年引进,1881年已基本蔓延至整个新南威尔士州,1883年该州颁布澳大利亚第一部针对该农业害兽的《兔子滋扰法》。近200年来,澳大利亚有百余种动植物灭绝,已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减少第二严重的国家。

    (1)简述澳大利亚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有利区位条件。(6)

    (2)分析兔子成为澳大利亚农牧业害兽的主要原因。(6)

    (3)推测澳大利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困难。(6)

    答案 (1)澳大利亚国土面积大,陆地生物生存空间广;纬度低,热量充足,气候、地形种类多样;澳大利亚属于古老的大陆,四面环海,保留许多特有物种;海岸线长,海域辽阔,海洋生物多等。

    (2)兔子繁殖速度快,天敌少,人为杀灭难度大;兔子大量啃食天然草场及人工牧草;兔粪堆积覆盖草原,导致草类枯死,牧区牲畜草料短缺;当地原生天然植被大量减少,地表裸露,土地沙化加剧,土地生产力下降等。

    (3)澳大利亚沙漠广布,自然环境恶劣;气候干旱,淡水资源短缺且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大陆相对独立,多特有物种,生态系统极为脆弱。

    课时精练

    (2023·重庆八中期末)狐猴是排在世界濒危动物名录第一位的野生动物,也是现今存活着的最古老的灵长类动物,目前仅生存于马达加斯加岛。马达加斯加岛是世界第四大岛,生物多样,岛上红木(热带雨林树种)现存量较多,但遭受野蛮采伐。马达加斯加岛位置示意图,完成13题。

    1.目前狐猴物种仅生存于马达加斯加岛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地域孤立早,生物独立进化

    B.当地野生动物保护观念强

    C.以农业为主,对环境影响小

    D.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优越

    2.推测现阶段马达加斯加岛红木资源主要分布在图中(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3.马达加斯加岛红木遭到野蛮采伐产生的影响有( )

    水土流失 生物多样性减少 旱涝灾害增多 土地沙漠化加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1.A 2.D 3.A

    解析 1题,物种得以完好保存的地方往往是自然环境较为封闭、孤立,与外界联系少、受人类活动干扰小的区域。结合选项及图示可知,马达加斯加岛处于非洲东南洋面上,地域孤立,生物独立进化,受外界干预少,狐猴物种得以保存,A正确。第2题,红木属于热带雨林树种,岛屿的东部为暖湿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且有暖流经过,因此岛屿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生长着热带雨林,故现阶段马达加斯加岛红木资源主要分布在岛屿东部,但丙地地势较低,红木最可能遭受外来砍伐,故推测现阶段其红木资源最可能分布在图中丁地,D正确,C错误。甲、乙两地为背风地带,几乎没有红木植被(雨林植被)分布,AB错误。故选D。第3题,马达加斯加岛多山地,红木分布在山地迎风地带,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其分布区为热带雨林气候,红木遭到野蛮采伐后直接导致区域表土被冲刷,进而引发水土流失、旱涝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但该区域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不会导致土地沙漠化加剧,故选A

    我国学者利用采自黄河源区冰川雪线高度以下的祁连圆柏年轮资料,重建了该地区河流过去近400年的径流变化。祁连圆柏在0 以下生长缓慢,该地区气候资料如下图所示。研究表明,祁连圆柏年轮宽度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据此完成45题。

    4.夏季降水减少时,祁连圆柏年轮变窄甚至缺失的原因有( )

    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不足 树木的蒸腾和土壤的蒸发强 光合作用强,生长迅速 

    冰雪融化导致土壤温度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研究发现16851739年,祁连圆柏年轮先变宽后变窄,则该地河流流量( )

    A.先变小后变大   B.一直不变

    C.先变大后变小   D.间断性变大

    答案 4.A 5.C

    解析 4题,由材料祁连圆柏年轮宽度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可知,当夏季降水减少时,祁连圆柏年轮变窄甚至缺失的主要原因是缺少水分。由图可知,该地为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不足,正确;夏季降水减少,且气温高,树木的蒸腾和土壤的蒸发强,干旱更加严重,正确;植物在夏季光合作用强,但因缺少水分,生长受限,错误;由材料可知,祁连圆柏年轮变窄甚至缺失与水分具有相关性,与土壤温度低关联性不大,错误。故选A。第5题,由材料祁连圆柏年轮宽度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可知,祁连圆柏年轮先变宽后变窄,说明降水先变大后变小,河流流量受到降水的补给也先变大后变小,故选C

    (2023·湖南岳阳期末)奥伊米亚康位于东西伯利亚地区,是最冷的人类永久定居点之一。当地传统民居为木屋,多东倒西歪,甚至半埋进泥土中。据此完成67题。

    6.奥伊米亚康传统民居的建材主要取材于( )

    A.亚寒带针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苔原   D.针阔叶混交林

    7.导致当地木屋东倒西歪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强风吹拂   B.气温变化

    C.暴雪重压   D.光照变化

    答案 6.A 7.B

    解析 6题,奥伊米亚康纬度高,气温低,自然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当地传统民居为木屋,建材主要取材于亚寒带针叶林,故选A。第7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区是最冷的人类永久定居点之一,冬季寒冷漫长,冻土广布;夏季气温升高,表层冻土融化,土壤体积缩小,气温低时土壤重新冻结、体积膨胀,气温变化造成木屋地基不牢固,从而导致木屋东倒西歪,B对;强风吹拂、暴雪重压会造成木屋倒塌,而不是东倒西歪,AC 错;光照变化不会导致木屋东倒西歪,D错。

    森林大火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干扰因素之一,对冻土的水热影响显著,会加速冻土退化。1971年,阿拉斯加北部的黑云杉林遭遇重度林火,林火毁灭了61 km2的林地,林火之后,重度火烧的植被与冻土经历了一系列演化过程。下图示意重度火迹地的植被与冻土的演化过程。据此完成89题。

    8.重度林火后会加速冻土退化,下列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

    A.林火使地面裸露,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

    B.林火产生大量烟尘,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

    C.林火烧毁大量植被,植被削减冷空气能力下降

    D.林火烧毁有机质层,冬季保温作用减弱

    9.重度林火后,关于草本-低矮灌木最先恢复的原因,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草本植被种子传播速度快

    B.草本植被耐贫瘠和耐干旱,对水肥需求少

    C.林火烧毁高大乔木,对草本植被遮阴作用减弱

    D.林火使得地温升高,更适宜草本植被生长

    答案 8.A 9.D

    解析 8题,林火导致植被覆盖度大幅降低,地面裸露;林冠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使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增强;林火使地表温度升高,冻土活动层厚度增大;林火烧毁有机质层,隔热作用丧失,地表热量更易向下传递;林火导致浅层有机碳快速释放,加剧气候变暖,加速冻土消融,A正确;林火产生大量烟尘,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使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少,温度降低,不利于冻土融化,与题意不符,B错误;林火烧毁大量植被,植被削减冷空气能力下降,会使当地温度变低,不利于冻土融化,与题意不符,C错误;林火烧毁有机质层,冬季保温作用减弱,会使当地温度变低,不利于冻土融化,与题意不符,D错误。第9题,重度林火后,一方面残留的腐殖质较少,土壤变得更贫瘠;另一方面高大乔木的消失改善了光照条件,此时,草本植被种子传播速度快;喜光、耐旱、耐贫瘠的草本植物在种间竞争中最具优势,最先恢复,ABC正确;草本植被生长与林火后的地温状况关系不大,D错误。

    10(2023·云南昆明诊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

    扎日南木错是西藏第三大咸水湖,海拔4 613米,是一个位于冈底斯山北坡断裂陷落盆地中的构造湖。其最大水深71.55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随着青藏高原的持续隆升,地质、气候环境的变迁,湖泊日趋萎缩,相较12万年前,现代湖面缩小约3倍,湖面高度下降123米。下图为扎日南木错12万年前及现代湖泊范围分布示意图。

    (1)分析青藏高原持续隆升对扎日南木错流域内气候、冰川的影响。(6)

    (2)推测自12万年前至今,扎日南木错日趋萎缩的原因。(8)

    (3)简述扎日南木错萎缩对其水生生物的影响。(8)

    答案 (1)青藏高原强烈隆升,气候变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气候变干;形成许多高大山脉,山岳冰川发育。

    (2)气候日益干旱,蒸发加剧,补给量减少;蒸发量大于补给量,湖面缩小;地壳抬升,地形变化,导致湖泊分裂,加剧萎缩;断裂构造继续发育,湖水渗漏严重,加快湖泊萎缩。

    (3)湖泊萎缩,水生生物生存空间变小;湖水变咸,水生生物种类改变;湖泊被分割变得破碎,阻碍水生生物种群交流;湖泊生态环境变得脆弱,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 (1)青藏高原隆升对气候的影响主要分析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青藏高原强烈隆升,海拔高,气候变冷;青藏高原强烈隆升,阻挡了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降水减少,气候变干;青藏高原强烈隆升,形成许多高大山脉,如冈底斯山等,山岳冰川发育。(2)根据材料可知,扎日南木错为内流湖,其日趋萎缩的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的持续隆升,进入的水汽减少,气候日益干旱,蒸发加剧,补给量减少;蒸发量大于补给量,湖面缩小;地壳抬升,地形变化,导致湖泊分裂,加剧湖面萎缩;根据材料,湖面高度下降123米,说明断裂构造继续发育,湖水渗漏严重,加快湖泊萎缩。(3)扎日南木错为内流湖,湖泊水域面积减小,生物生存空间变小;湖水盐度升高,水生生物种类改变;湖泊被分割变得破碎,阻碍水生生物种群交流;湖泊生态环境变得脆弱,生物多样性减少。

     

    相关学案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5部分 第1章 第1讲 课时78 东南亚 中亚(含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5部分 第1章 第1讲 课时78 东南亚 中亚(含解析),共16页。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5部分 第1章 第2讲 课时81 日本 印度(含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5部分 第1章 第2讲 课时81 日本 印度(含解析),共15页。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5部分 第1章 第1讲 课时79 西亚 非洲(含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5部分 第1章 第1讲 课时79 西亚 非洲(含解析),共17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1部分 第6章 第1讲 课时37 整体性(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