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3.1世界是普遍联系课件PPT第1页
    3.1世界是普遍联系课件PPT第2页
    3.1世界是普遍联系课件PPT第3页
    3.1世界是普遍联系课件PPT第4页
    3.1世界是普遍联系课件PPT第5页
    3.1世界是普遍联系课件PPT第6页
    3.1世界是普遍联系课件PPT第7页
    3.1世界是普遍联系课件PPT第8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政治 (道德与法治)必修4 哲学与文化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课内容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必修4 哲学与文化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课内容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上网课,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外部联系,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内部联系,偶然联系,必然联系,现象联系,本质联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3.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联系是含义2.联系的特点3.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4.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世界观及方法论有哪些
    上述成语故事包含什么哲学道理?请再写几个类似的成语、故事和俗语。
    上述成语、故事和俗语告诉我们: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例如: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联系的三个特征)
    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强调不存在孤立的事物】
    原理:联系是普遍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P28-1
    方法论: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比如你与太平洋里的一条鱼有联系吗?为什么?
    没有联系,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但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都有联系,因为任何两个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只有在一定条件下两个事物之间才能建立联系。——联系具有条件性
    2.联系的客观性【强调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P28-2
    B.人为事物的联系 (≠主观联系)
    (2)分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
    原理:联系是客观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P28-2方法论: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P29-1②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思考:联系是客观的,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吗?
    ③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补充)
    (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这只是改变了联系的具体形式。这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决不是否定事物的客观联系.理解)
    判断:以下现象否是联系?若是,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
    1.666,888——顺顺顺,发发发 2.乌鸦叫丧、喜鹊报喜 3.蝙蝠与病毒 4.人类破坏雨林,最终导致沙尘暴的出现5.计算机网络化将整个世界联结为一个整体6.港珠澳大桥建成后,三地之间的联系
    7.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
    3.联系的多样性【强调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式】
    (1)含义: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因果联系、整体和部分联系、眼前和长远联系……
    原理: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联系具有多样性性)。P29-2方法论:①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②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火水鱼”
    “我看到了苹果落地,为什么没有看见引力?”
    苹果落地与万有引力定律
    从哲学的角度说说他们的可笑之处在哪里?
    以部分代替整体,混淆二者的界限
    特别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帅着部分
    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
    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和部分相互依赖
    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短板效应)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
    (2)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
    ①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覆巢无完卵、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变化甚至会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失足成千古恨;牵一发而动全身;细节决定成败)。
    (3)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理解)
    整体相对于比它更大的场合,它就成了部分;部分相对于比它更小的场合,它就成了整体。(广州市→广东省→中国→全世界)
    2.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①要树立全局观念,要立足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②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整体与部分的方法论
    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这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原理+方法论)-------材料强调重视整体时用
    2、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这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原理+方法论)-------材料强调部分作用时用
    3、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判断: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整体功能≠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整体功能是大于还是小于部分功能之和是有前提、有条件的。
    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
    当部分以有序、优化、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即:1+1>2。
    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小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即:1+1<2。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如:人体系统、教育系统、社会保障体系、国家机构体系、公安系统等,每一个系统或体系都是由若干要素构成的。
    (2)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注意区分】整体与系统的关系:“一定意义上”强调二者具有共同点,即二者都强调整体性;但又有区别,系统和要素更加强调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注重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不局限于一匹马的比赛结果,而是统筹全局,注重整体目标。
    根据对方的部署,调整马匹的出场次序。
    通过合理安排次序,使系统结构出现优化调整。
    【原理内容】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的特征。 【方法论】(和“整体部分”通用)①要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②要立足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③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系统优化方法原理及方法论

    相关课件

    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完整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完整版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预读教材·抓基础,重难点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基础小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联系观,上网课,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课内容ppt课件,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联系观,上网课,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