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技版(2020)选择性必修3本章复习一课一练
展开5.2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同步练习
姓名()班级()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中,信号峰有4组的是
A. B.
C.2-甲基丁烷: D.
2.核磁共振(NMR)氢谱图上不是有3个吸收峰的是
A.2,5-二甲基-3-己烯 B.1,4-二甲基环己烷
C. D.
3.一种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其分子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该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10H12O2NCl
B.该物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2种
D.该物质与足量H2发生成反应后的产物有3个手性碳原子
4.有机纳米管(CONTs)是通过共价键由离散分子构建块构成的延伸网状结构。在一定条件下,四氨基三蝶烯(TAT)和邻茴香醛可合成有机物M;进一步合成有机纳米管N。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有机纳米管N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TAT>M
C.若将N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D.TAT和邻茴香醛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峰的组数相同
5.成都大运会“蓉火”火炬采用清洁燃料—生物质丙烷。下列有关丙烷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丙烷的沸点高于甲烷
B.丙烷的球棍模型为
C.丙烷在光照条件下可以与发生取代反应
D.相同状况下,等体积的丙烷和甲烷完全燃烧,丙烷的耗氧量更少
6.腺嘌吟核苷和腺嘌吟核苷酸是生产核酸类药物的中间体,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腺嘌呤核苷分子中有四个手性碳原子
B.形成腺嘌呤核苷酸的碱基中含有氮元素
C.腺嘌呤核苷中有9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D.由腺嘌呤核苷合成腺嘌呤核苷酸的过程中发生取代反应并形成磷酯键
7.高分子修饰指对高聚物进行处理,接上不同取代基改变其性能。我国高分子科学家对聚乙烯进行胺化修饰,并进一步制备新材料,合成路线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有 4 组峰
B.高分子 c 比高分子 b 的水溶性好
C.1mol 高分子 b 最多可与 2 mol NaOH 反应
D.生成高分子 b 的反应为加聚反应
8.共价有机框架(COFs)是一类具有平面、多孔网状结构的材料,其在催化、能量储存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一种COFs材料的合成如图所示。(图中表示链延长)。
已知:R′-CH2CN+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碳原子有两种杂化方式
B.TP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
C.合成的过程中发生了加聚反应
D.乙二醛也可与合成COFs材料
9.我国科研人员使用催化剂CoGa3实现了H2还原肉桂醛生成肉桂醇,反应机理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肉桂醛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面
B.苯丙醛分子中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C.还原反应过程发生了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
D.该催化剂实现了选择性还原肉桂醛中的醛基
10.化合物X是一种有机溶剂。使用现代分析仪器对有机物X的分子结构进行测定,相关结果如图1、图2、图3所示:
有关X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相对分子质量应为74
B.X的分子式是C4H10O
C.0.3molX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3mol
D.有机物M是X的同分异构体,M的结构有4种(不包括X本身,且不考虑立体异构)
11.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有关M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 B.分子中含有5个甲基
C.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分子中的氧原子不在同一平面
12.有机化合物甲、乙、丙存在以下转化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的分子式为C13H10O2 B.1mol甲可与3molH2发生反应
C.甲、乙、丙都能与Na2CO3溶液反应 D.乙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13.内酯Y可以由X通过电解合成,并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Z,转化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Y发生的反应类型是氧化反应
B.X的核磁共振氢谱有8组峰
C.X、Y、Z均可发生加成、取代、氧化等反应
D.1molX与氢气完全加成消耗氢气的量为7mol
14.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X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mol化合物X最多能与2molNaOH反应
B.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16H12O4
C.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产物只有一种
D.分子中两个苯环不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15.现代化学测定有机物组成及结构的分析方法较多。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分析仪不仅可以测出试样的组成元素及含量,还可以测定其分子的空间结构
B. 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四组峰值1:2:2:3
C.通过红外线光谱图分析可以区分乙醇和乙酸乙酯
D.质谱法和紫外光谱法不属于测定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现代分析方法
二、实验题
16.元素分析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表征手段之一。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化学式的装置如图(夹持装置已省略),电炉加热时利用纯氧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是制备氧气的装置,仪器a的名称为 。
(2)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C装置中的作用是 。
(3)D和E中的试剂不可调换,理由是 。
(4)某同学认为在E装置后加一个盛有碱石灰的U形管,可减少测定误差,你认为这样做是否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
(5)若有机样品(可表示为)质量为,实验结束后,D装置增重,E装置增重。质谱法测得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其红外光谱如图所示。已知该有机物分子中只含一个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
①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
②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 (任写两种)。
17.下列装置中有机物样品在电炉中充分燃烧,通过测定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来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装置中试剂X可选用 。
(2)D装置中无水氯化钙的作用是 ;E装置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
(3)若实验中所取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准确称取0.44 g样品,经充分反应后,D装置质量增加0.36 g,E装置质量增加0.88 g。该样品的质谱图中,分子离子峰的最大质荷比为88,则该样品的化学式为 。
(4)用红外光谱测得该有机物的结构中有-COOH和两个-CH3,若该样品的结构简式为 。
(5)某同学认为E和空气相通,会影响测定结果准确性,应在E后再增加一个F装置,其主要目的是 。
三、工业流程题
18.高纯超细氧化铝是一种新型无机功能材料,以高铝粉煤灰(主要成分为,含少量杂质、、)为原料制备高纯超细氧化铝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硫酸铝铵的溶解度:0℃时,;100℃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滤渣1”和纯碱焙烧可获得制备水玻璃的原料,可采用的焙烧装置为 (填字母)。
(2)“沉铁”阶段双氧水的使用量远大于理论量的原因可能是 ;为保证产品的纯度,可加入 (填物质名称)调节溶液的。
(3)实验室中,“纯化”的方法为 。
(4)某实验小组欲通过以下实验对硫酸铝铵晶体[]在1240℃热分解产生气体的成分进行探究(实验过程已排除的干扰):
通气一段时间后,取三份吸收液于一支试管中分别进行下列实验I、Ⅱ、Ⅲ,补充下列实验内容:
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I.加入适量NaOH固体,加热,
将① 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变蓝色
分解气体中含有
Ⅱ.②
产生白色沉淀
分解气体中含有
Ⅲ.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
品红溶液褪色
分解气体中含有
四、原理综合题
19.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各种说法或表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石油、煤、天然气、可燃冰、植物油都属于化石燃料。
②开发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广甲醇汽油,使用无磷洗涤剂都可直接降低碳排放
③利用太阳能在催化剂参与下分解水制氢是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绿色化学方法
④淀粉、纤维素、蛋白质、油脂均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⑤CH3—CH=CH—C≡C—CH3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⑥ 的二氯代物有12种
(2)有机物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其中含碳32%,氢6.7%,氧43%(均为质量分数)。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5,其分子式为 。若该有机物是蛋白质水解的产物,它与乙醇反应生成的酯可用于合成医药和农药,写出生成该酯的化学方程式 。
(3)甲醇是一种基础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医药、农药、染料、高分子等化工生产领域。利用二氧化碳合成甲醇,能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为甲醇合成提供了一条绿色合成的新途径。工业上利用该反应合成甲醇。已知:25℃,101KPa下:
ΔH1=-242kJ·mol-1
ΔH2=-676kJ·mol-1
①写出CO2和H2生成气态甲醇等产物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②下面表示合成甲醇的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③某兴趣小组对该反应进行了实验探究。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将1molCO2和3molH2通入2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此时容器内总压强为200kPa),反应物和产物的分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若保持容器体积不变,t1时反应达到平衡,测得H2的体积分数为,此时用H2压强表示0-t1时间内的反应速率v(H2)= kPa·min-1。
参考答案:
1.C
【详解】A.根据结构可知,其中有2种等效氢,信号峰有2组,A不符合题意;
B.根据结构可知,其中有5种等效氢,信号峰有5组,B不符合题意;
C.根据结构可知,其中有4种等效氢,信号峰有4组,C符合题意;
D.根据结构可知,其中有3种等效氢,信号峰有3组,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C
【详解】A.2,5-二甲基-3-己烯以碳碳双键轴对称,有3种H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有3组吸收峰,故A不选;
B.1,4-二甲基环己烷有3种H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有3组吸收峰,故B不选;
C.有5种H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有5组吸收峰,故C选;
D.有3种H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有3组吸收峰,故D不选;
故选:C。
3.D
【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该物质分子式为:C10H12O2NCl,故A正确;
B.该物质分子中含羧基,说明具有酸性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具有氨基,说明具有碱性能与盐酸反应,故B正确;
C.苯环上等效氢原子有2种,则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2种,故C正确;
D.该物质与足量H2发生成反应后的产物如图: ,有2个手性碳原子,故D错误;
答案选D。
4.D
【详解】A.由图可以看出,有机纳米管是由M构成的延伸网状结构,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正确;
B.TAT中含有四个氨基,能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更多的氢键,溶解性好于M,故B正确;
C.N为有机纳米管,其分子大小与胶体微粒相当,将N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为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故C正确;
D.TAT中有5种等效氢,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邻茴香醛有6种等效氢,核磁共振氢谱有6组峰,故D错误。
答案选D。
5.D
【详解】A.随着碳原子数增多,烷烃的沸点升高,故丙烷的沸点比甲烷高,故A正确;
B.丙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3,球棍模型为,故B正确;
C.烷烃在光照条件下可以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丙烷在光照条件下能与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故C正确;
D.相同状况下,等体积的丙烷和甲烷的物质的量相同,含碳原子越多,耗氧量越多,故丙烷的耗氧量更多,故D错误;
故选:D。
6.C
【详解】A.腺嘌呤核苷分子中由4个碳原子和1个O氧原子组成的五元环中的4个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故A正确;
B.根据腺嘌呤核苷酸结构简式可知,碱基中含有氮元素,故B正确;
C.根据等效氢原子判断方法, ,该有机物含有11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故C错误;
D.由腺嘌呤核苷合成腺嘌呤核苷酸的过程属于酯化反应,形成了磷酯键,酯化反应也是取代反应,故D正确;
答案选C。
7.B
【详解】A.a分子中只有两种化学环境的H,其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故A错误;
B.高分子b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高分子的羧酸盐c,羧酸根属于亲水基,水溶性好于b,故B正确;
C.1mol高分子b中含有的酯基远大于2mol,故与NaOH反应时消耗的NaOH远大于2mol,故C错误;
D.从流程中可以看出,生成高分子b的反应为加成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8.B
【详解】A.分子中存在碳原子形成的全部是单键、碳碳双键和碳氮三键,因此碳原子有sp3、sp2、sp三种杂化方式,A错误;
B.TP分子中存在4种不同环境的H,其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B正确;
C.合成的过程中发生了缩聚反应,C错误;
D.乙二醛含有两个醛基(-CHO),可用已知信息中的反应与分子合成链状结构,不能形成平面、多孔网状结构,D错误;
故选B。
9.B
【详解】A.因苯、乙烯均是平面结构,故所有碳原子可能共面,A正确;
B.苯丙醛苯环上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侧链-CH2CH2CHO也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共六种,B错误;
C.反应中H-H键断裂属于非极性键断裂,碳氧双键断裂属于极性键断裂,C正确;
D.从产物可知,反应中只有醛基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而碳碳双键未发生加成反应,D正确;
故选B。
10.D
【分析】质荷比最大的值为化合物X的相对分子质量,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4,含有C-H、C-O-C,分子中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个数比为2:3,故化合物X为CH3CH2OCH2CH3。
【详解】A.质谱图中质荷比最大的值为X的相对分子质量,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A正确;
B.根据分析可知,X为CH3CH2OCH2CH3,分子式为C4H10O,B正确;
C.X为CH3CH2OCH2CH3,1个X分子中含有10个C-H键,0.3molX中含有C-H键数目为3mol,C正确;
D.有机物M为X的同分异构体,若M为醇类,碳链为C-C-C-C时,羟基有2个位置,碳链为 时,羟基有2个位置,若M为醚类,有CH3OCH2CH2CH3、 ,因此M的结构有6种,D错误;
故答案选D。
11.C
【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应为,A错误;
B.由结构简式可知该分子中含有14个甲基,B错误;
C.M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正确;
D.分子中的氧原子直接与苯环相连,苯是平面结构,则该分子中的氧原子在同一平面,D错误;
故选C。
12.B
【详解】A.丙的分子式为C13H8O2,故A错误;
B.甲含有一个苯环,1mol甲能与3mol的H2加成,故B正确;
C.甲、乙分子中都含有羧基,都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丙不含羧基,不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故C错误;
D.苯环、羰基均是平面结构,乙中的单键可以旋转,故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D错误;
故选:B。
13.D
【详解】A.X→Y中失去氢原子,所以是氧化反应,A项正确;
B.根据对称性,X上存在8组不同环境的氢原子,所以核磁共振氢谱有8组峰,B项正确;
C.根据结构决定性质,X、Y、Z上的苯环可发生加成反应,X中含羧基、Y和Z中都含有酯基,X、Y、Z都能发生取代反应,X、Y、Z都可以发生燃烧等氧化反应,C项正确;
D.X中的苯环与氢气可加成,羧基上的碳氧键一般不反应,故1molX与氢气完全加成消耗氢气的量为6mol,D项错误;
故答案选D。
14.A
【详解】A.X分子中羧基和酚酯基都能与NaOH反应,故1 mol化合物X最多能与3molNaOH反应,故A错误;
B.由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16H12O4,故B正确;
C.由于X是环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产物只有一种,故C正确;
D.根据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两个苯环均连在同一个饱和碳原子上,由于单键可以旋转,两个苯环不一定共面,故D正确;
故选A。
15.C
【详解】A.元素分析仪是实验室一种常规仪器,可同时对有机的固体、高挥发性和敏感性物质中C、H、N、S元素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测定,但无法帮助人们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空间结构,故A错误;
B.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5中氢原子,峰值:2:4:4:1:3,故B错误;
C.红外光谱可确定物质中的化学键和官能团,乙醇和乙酸乙酯中的化学键、官能团不同,则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以区分,故C正确;
D.质谱法可以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紫外光谱法可以确定物质的结构,二者属于测定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现代分析方法,故D错误;
故选C。
16.(1)分液漏斗
(2) 吸收氧气中的水蒸气或干燥氧气 使有机物充分转化为和
(3)碱石灰可以同时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4) 合理 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进入E装置,影响测定准确性
(5)
【分析】采用燃烧法通过产物质量来确定有机物组成,反应原理为有机物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结合实验装置可知A装置用于制备氧气,B装置用浓硫酸吸收水蒸气以获取纯净氧气,C装置为有机物样品与氧气的反应装置,D和E装置则是用于吸收产物水和二氧化碳,据此分析;
【详解】(1)结合仪器a结构特点可知为分液漏斗;
(2)实验需要纯氧氧化有机样品,所以需要浓硫酸对氧气进行干燥,吸收氧气中水分;有机物在燃烧过程中,可能燃烧不充分,即有可能产生CO,而CO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CO2,所以C装置(燃烧管)中CuO的作用是使有机物充分氧化生成CO2和H2O,故答案为:使有机物充分转化为和;
(3)无水氯化钙只吸收水蒸气,而碱石灰可以同时吸收水和二氧化碳,所以不能调换位置,理由是:碱石灰可以同时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4)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可能进入装置E引起误差,故答案为:合理;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进入E装置,影响测定准确性;
(5)①根据D装置质量增加,可知,
根据E装置质量增加,可知,
计算可得,,样品有机物只含C、H、O三种元素,
则,即C、H、O原子个数比为,该有机物最简式为;
又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50,可确定该样品的分子式为;
②由红外光谱图可知,样品分子中含有C=O键和C—O—C键,由此可得出该有机物可能的结构简式为、、、、等。
17.(1)浓硫酸
(2) 吸收生成的水 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
(3)C4H8O2
(4)(CH3)2CHCOOH
(5)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分析】实验原理是测定一定质量的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生成CO2和H2O的质量,来确定是否含氧及C、H、O的个数比,求出最简式;因此生成O2后必须除杂(主要是除H2O),E用来吸收二氧化碳,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D用来吸收水,测定生成水的质量,B用于干燥通入E中的氧气、A用来制取反应所需的氧气、C是在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气氧化管内样品;核磁共振氢谱可以确定有机物分子中有多少种氢原子,以及不同环境氢原子的个数比;据此解答。
【详解】(1)A中生成氧气中由水蒸气,会干扰实验测定,因此B中应加浓硫酸吸收氧气中水蒸气或干燥氧气,故答案为:浓硫酸;
(2)实验需测定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无水氯化钙用于吸收生成的水测定水的质量,碱石灰用于吸收二氧化碳,确定其质量,故答案为:吸收生成的水;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
(3)D管增重的质量为水的质量,所以n(H2O)==0.02mol,所以有机物中n(H)=0.04mol,E管增重的质量为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n(CO2)==0.02mol,所以该有机物中n(C)=0.02mol,有机物中C、H元素总质量为0.04mol×1g/mol+0.02mol×12g/mol=0.28g,所以还有0.44g-0.28g=0.16g氧原子,n(O)==0.01mol,所以有机物中n(C):n(H):n(O)=0.02:0.04:0.01=2:4:1,已知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则分子式为:C4H8O2;
(4)结合第三问可知其分子式为C4H8O2,又由于该有机物的结构中有-COOH和两个-CH3,则其结构简式为:(CH3)2CHCOOH;
(5)E装置直接与空气接触,可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导致测得结果不准确,所以在E后再增加一个F装置,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18.(1)c
(2) 溶液中的对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氨水或氧化铝或氢氧化铝
(3)重结晶
(4) 湿润的红色石蕊 先加入足量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
【分析】高铝粉煤灰中、、均被稀硫酸溶解,所以剩余的“滤渣1”的成分是;双氧水将滤液中的氧化为,再通过调节pH转化为,所以滤渣2的成分为。所得滤液为硫酸铝溶液,再加入硫酸铵,得到硫酸铝铵溶液,经冷却结晶得到。
【详解】(1)焙烧应该在坩埚中,不能用蒸发皿,排除a项,但是瓷坩埚的主要成分会与纯碱,也不能选b,铁与二氧化硅、纯碱均不反应,可以用铁坩埚进行加热,故选c。
(2)溶液中的对的分解有催化作用,从而使双氧水的使用量远大于理论量;为保证产品的纯度,应加入既能消耗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离子的物质,所以可以选择氨水或氧化铝或氢氧化铝。
(3)根据已知可得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因此实验室中提纯粗晶应用重结晶法。
(4)①检验氨气应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②根据步骤Ⅲ可知,检验应排除的干扰。所以应先加入足量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
19.(1)③⑤⑥
(2) C2H5O2N H2NCH2COOH+CH3CH2OHH2NCH2COOCH2CH3+H2O
(3) CO2(g)+3H2(g)=CH3OH(g)+H2O(g)△H=-50kJ·mol-1 A
【详解】(1)①石油、煤、天然气是传统化石燃料,可燃冰成分是甲烷,属于化石燃料,植物油属于酯类,①错误;
②开发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广甲醇汽油,可以降低碳排放,使用无磷洗涤剂与降低碳排放无关,②错误;
③利用太阳能在催化剂参与下分解水制氢是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绿色化学方法,③正确;
④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均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④错误;
⑤CH3—CH=CH—C≡C—CH3分子有两种结构式(顺反异构)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⑤正确;
⑥ 的二氯代物,当a处连接Cl原子时有9种情况, ,当b处连接Cl原子时苯环之间的单键可以旋转,除去重复的还有2种情况, ,当c处连接Cl原子时,除去重复的还有有1种情况, ,合计有12种,⑥正确;
综上所述③⑤⑥正确;
故答案为:③⑤⑥。
(2)设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mHnOpNq,含碳32%,氢6.7%,氧43%,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5,则,,,,解得m=2,n=5,p=2,q=1,则分子式为C2H5O2N;该有机物是蛋白质水解的产物,则有氨基,它与乙醇反应生成的酯,说明有羧基,酯的化学式为NH2CH2COOH,反应方程式为H2NCH2COOH+CH3CH2OHH2NCH2COOCH2CH3+H2O;
故答案为:C2H5O2N;H2NCH2COOH+CH3CH2OHH2NCH2COOCH2CH3+H2O。
(3)反应①H2(g)+O2(g)=H2O(g) ΔH1=-242kJ·mol-1;反应② CH3OH(g)+ O2(g)=CO2(g)+2H2O(g) ΔH2=-676kJ·mol-1;CO2和H2生成气态甲醇方程式为CO2(g)+3H2(g)=CH3OH(g)+H2O(g) ,焓变△H=3ΔH1-ΔH2=-50 kJ·mol-1;
合成甲醇的反应放出热量,并且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更多,综上所述A符合;
将1molCO2和3molH2通入2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t1时反应达到平衡,测得H2的体积分数为,设CO2转化了n mol,列三段式,则,解得n=0.2,反应后在总物质的量为4mol-2×0.2mol=3.6mol,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推论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和压强成正比,设反应后的压强为p,则,解得p=180kPa,0-t1时间内的反应速率v(H2)=;
故答案为:CO2(g)+3H2(g)=CH3OH(g)+H2O(g) △H=-50 kJ·mol-1;A;。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a href="/hx/tb_c400246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测试题</a>,文件包含122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2原卷-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docx、122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2解析-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a href="/hx/tb_c400246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复习练习题</a>,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考点02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这是一份必考点02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文件包含必考点02-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原卷版docx、必考点02-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