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检测卷(试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展开期末复习检测卷(试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小溪下午放学到家的时间是6:35,距7:00准时开播的《新闻联播》还有( )。
A.25分钟 B.15分钟 C.35分钟
2.估算618-309,得数与下面的( )最接近。
A.300 B.310 C.320
3.一只老虎的体重大约是250千克。( )只这样重的老虎约重1吨。
A.10 B.4 C.1000
4.笑笑家的电表读数如表所示(单位:千瓦时)。( )月份的用电量最少。
1月底 | 2月底 | 3月底 | 4月底 |
280 | 401 | 527 | 701 |
A.2 B.3 C.4
5.一个数是3的4倍,那么这个数是6的( )倍。
A.2 B.3 C.4
6.不用计算,想一想下面的算式,( )的算式得数最大。
A.298×7 B.305×7 C.208×8
7.下图中甲和乙都是用10厘米的铁丝围成的,甲的周长( )乙的周长。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8.一张卡纸用去一半,又用去剩下的一半,剩下的是原来的( )。
A. B. 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9.五(1)班订《小学生时代》和《开心学堂》两种杂志,每人至少订一种。其中订《小学生时代》的有32人,订《开心学堂》的有29人,两种都订的有13人。全班有( )人。
10.如下图,( )停水的时间最长,玲玲家在藏山北路,妈妈11:10到家,还要等( )分钟才能来水。
停水通知 |
|
6:00-8:00 | 金龙西街 |
9:00-10:10 | 秀水街 |
10:00-11:30 | 藏山北路 |
11.小丽家到王叔叔家有2000米,他从自己家步行去王叔叔家,已经走了1千米,这时到王叔叔家还有( )米。
12.在计算1000-365时,可以把1000看成999+1,先计算999-365得( ),然后再加上1,结果是( )。
13.一本《故事书》9元,49名同学每人买1本,大约需要( )元。
14.一根铁丝正好可以围成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
15.一条绳子长18分米,绕着桌子的四周正好可以围3圈,桌子的周长是( )分米。
16.一块菜地,其中的种白菜,种芹菜,剩下的种萝卜。种萝卜的地占整块菜地的。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7.小明早上7点35分从家出发去学校,路上用了15分钟,到学校的时间恰好是早上8点。( )
18.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的和是1998。( )
19.1只老母鸡约重3吨。( )
20.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对边长度都相等。( )
21.把1块蛋糕分成8份,3份就是这块蛋糕的。( )
四、作图题(每题7分,共7分)
22.在下面的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图形。(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表示1厘米)
(1)先画一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再画一个与正方形周长相等的长方形。
(2)用阴影涂出正方形大小的。
五、计算题(共22分)
23.直接写得数。(每题1分,共10分)
49+16= 70-36= 100-36= 307+298≈ 619-403≈
60+320= 840-160= 340+150= 720+280= 250-70=
24.计算。(每题4分,共12分)
(668+50)×3 450×2-80 182+206×3
六、解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25.三(1)班的图书角有童话类图书59本,比寓言故事类多24本,寓言故事类图书有多少本?
26.一盏台灯售价96元,一台电风扇售价198元,一辆自行车售价315元。
(1)买三种商品一共要付多少钱?
(2)妈妈带了300元,买一盏台灯和一台电风扇够吗?
27.明明从家出发去外婆家,他平均每小时大约走4千米。1小时后,他走的比他家到外婆家的距离的一半还多1千米,明明家与外婆家相距大约多少千米?
28.长期写毛笔字练书法,其实是一个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丽丽6天写了42个字,这样的速度,365天可以写多少个毛笔字?
29.一本故事书有72页,小明每天看这本故事书的,小明一个星期看了多少页故事书?
30.有一个长方形菜地,长是13米,宽是8米。一面靠墙,其他三面围竹篱笆(如图所示),竹篱笆有多少米?
参考答案:
1.A
【分析】根据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用《新闻联播》开播时间减去小溪下午放学到家时间,即可解答。
【详解】7:00-6:35=25(分钟)
小溪下午放学到家的时间是6:35,距7:00准时开播的《新闻联播》还有25分钟,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经过时间计算的掌握。牢记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B
【分析】估算618-309时,将618估成320,309估成310,再相减求差,并看得数与各选项那个数最接近。
【详解】618-309≈620-310=310
则得数与310最接近。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减法估算方法,关键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求出被减数和减数的近似数。
3.B
【分析】先将吨化成千克,1吨里面有几个250千克,则几只这样重的老虎约重1吨,依此解答。
【详解】1吨=1000千克
1000千克里面有4个250千克,因此4只这样重的老虎约重1吨。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熟记它们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A
【分析】根据题意,用后一个月的电表上的数量减去前一个月的数量,分别计算出笑笑家每个月用电的数量,再比较即可。
【详解】401-280=121(千瓦时)
527-401=126(千瓦时)
701-527=174(千瓦时)
174>126>121
所以,2月份的用电量最少。
故答案为:A
【点睛】计算出各个月的用电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A
【分析】这个数是3的4倍,先用3乘4求出这个数,再用这个数除以6即可。
【详解】3×4÷6
=12÷6
=2
故答案为:A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倍数关系: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求解;已知两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求解。
6.B
【分析】运用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分别将三个算式的结果估算出来,即可解答。
【详解】A.将298看成300,298×7≈2100;
B.将305看成310,305×7≈2170;
C.将208看成210,208×8≈1680。
2170>2100>1680,所以305×7的计算结果最大。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三位数乘一位数估算的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要将三位数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
7.C
【分析】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这个图形的周长,依此进行选择即可。
【详解】根据对周长的认识可知,甲的周长等于乙的周长,且都是10厘米。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对周长的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B
【分析】根据题意,先把这张卡纸看作整体“1”,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卡纸的;再把每份看作整体“1”,平均分成2份;这时,这张卡纸就平均分成了4份,这样的每份是原卡纸的;据此可知,一张卡纸用去一半,又用去剩下的一半,剩下的是原来的。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一张卡纸用去一半,又用去剩下的一半,剩下的是原来的。
故答案为:B
【点睛】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48
【分析】订《小学生时代》的人数加订《开心学堂》的人数,再减两种都订的人数即等于全班人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32+29-13
=61-13
=48(人)
全班有48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集合问题解题方法的掌握。
10. 金龙西街 20
【分析】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据此可求出停水的时间,再比较;
藏山北路11:30来水,求妈妈11:10到家,还要等待多久才能来水,用结束时刻11:30减去妈妈到家的时刻11:10即可解答。
【详解】金龙西街:8:00-6:00=2(小时)
秀水街:10:10-9:00=1小时10分
藏山北路:11:30-10:00=1小时30分
2小时>1小时30分>1小时10分
所以金龙西街停水的时间最长,
11:30-11:10=20(分钟)
所以妈妈11:10到家,还要等20分钟才能来水。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这个公式。
11.1000
【分析】1千米=1000米,因此用小丽家到王叔叔家的距离减去已经走的路程即可。
【详解】1千米=1000米
2000-1000=1000(米),即这时到王叔叔家还有1000米。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熟记它们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 634 635
【分析】1000=999+1,所以计算“1000-365”时,可以先算“999-365=634”,再加上1,即可简算。
【详解】1000=999+1
1000-365
=999-365+1
=634+1
=635
所以,结果是635。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450
【分析】一本故事书9元,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用9乘49,即可求出买49本这样的书大约需要多少钱,可按9×50估算。据此解答。
【详解】9×49≈450(元)
一本《故事书》9元,49名同学每人买1本,大约需要450元。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乘法估算的掌握。在估算时,要将其中一个乘数看成与其最接近的整十数。
14.7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先算出这根铁丝的长度,再根据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即可算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据此解答。
【详解】(8+6)×2
=14×2
=28(厘米)
28÷4=7(厘米)
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7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牢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5.6
【分析】根据题意,18分米就是桌子周长的3倍,用除法进行计算即可求出。
【详解】18÷3=6(分米)
所以桌子的周长是6分米。
【点睛】正确理解周长的意义,分析好题目要求,再进行解答即可求出结果。
16.
【分析】把这块菜地看作整体“1”,平均分成8份,其中1份是、其中4份是,用1分别减去、,即可求出种萝卜的地占整块菜地的几分之几。
【详解】1--
=-
=
所以,一块菜地,其中的种白菜,种芹菜,剩下的种萝卜。种萝卜的地占整块菜地的。
【点睛】熟练掌握分数的初步认识及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
【分析】根据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7时35分+15分=7时50分
小明早上7点35分从家出发去学校,路上用了15分钟,到学校的时间恰好是早上7点50分。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这个公式。
18.×
【分析】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大是三位数是999,所以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的和是:99+999。
【详解】999+99=1098
所以,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的和是1098,故原题干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分别找出最大的两位数和最大的三位数是多少,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1只老母鸡约重用“千克”作单位比较合适,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1只老母鸡约重3吨,不符合实际,应是3千克,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20.√
【分析】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长方形、正方形的对边都相等,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的定义和特点的掌握。
21.×
【分析】根据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可知,分母表示平均分的总份数,分子表示取其中的份数,依此判断。
【详解】把1块蛋糕平均分成8份,3份就是这块蛋糕的,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对分数的初步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1)(2)图见详解过程
【分析】(1)正方形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据此特征画图;利用边长×4求出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画周长是16厘米的长方形,那么长与宽的和就是16÷2=8厘米,8=5+3,所以长方形的长可以是5厘米,宽是3厘米(答案不唯一);据此画出即可。
(2)把所画的正方形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表示这样的3份涂上阴影。
【详解】(1)正方形周长:4×4=16(厘米)
长方形的长与宽之和:16÷2=8(厘米)
8=5+3,可以画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如下图所示:
(2)用阴影涂出正方形大小的。如下图所示:
(答案不唯一)
【点睛】解决本题根据正方形的边长先求出周长,再根据周长分别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进而作出符合要求的图。
23.65;34;64;600;220;
380;680;490;1000;180
【详解】略
24.2154;820;800
【分析】(1)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乘法;
(2)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3)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详解】(668+50)×3
=718×3
=2154
450×2-80
=900-80
=820
182+206×3
=182+618
=800
25.35本
【分析】根据题意,用童话类图书的本数减去童话类图书比寓言故事类图书多的本数,即可求出寓言故事类图书有多少本。
【详解】59-24=35(本)
答:寓言故事类图书有35本。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减法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要熟练掌握。
26.(1)609元
(2)够
【分析】(1)将三种物品的价格加起来,即可求出买三种商品一共要付多少钱。
(2)将台灯和电风扇的价格加起来,然后再与妈妈带的钱进行比较,即可知道妈妈带的钱够不够。
【详解】(1)96+198+315
=294+315
=609(元)
答:买三种商品一共要付609元。
(2)96+198=294(元)
300>294,妈妈带的钱够。
答:妈妈带的钱买一盏台灯和一台电风扇够。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三位数加法的掌握。解决此题时要注意看清问题。
27.6千米
【分析】先用乘法计算出1小时所走的路程,再减去1千米,就是去外婆家路程的一半,要计算全程,用一半的路程再乘2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
答:明明家与外婆家相距大约6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应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28.2555个
【分析】根据题意,丽丽6天写了42个字,用除法计算出丽丽1天写了多少个字,再用乘法计算出365天可以写多少个毛笔字,据此解答。
【详解】
(个)
答:365天可以写2555个毛笔字。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计算出丽丽1天写了多少个字,找出数量关系并正确计算。
29.63页
【分析】把这本书的页数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小明每天看l份,用这本书的页数除以8就是小明每天看的页数,每天看的页数乘7就是—星期看的页数。据此解答。
【详解】一个星期=7天
72÷8×7
=9×7
=63(页)
答:小明一个星期看了63页故事书。
【点睛】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分数的意义,转化成整数除法、乘法来解答。
30.34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长方形菜地宽的一面靠墙,因此竹篱笆的长度=长方形菜地的2个长+1个宽,依此计算。
【详解】13+13+8
=26+8
=34(米)
答:竹篱笆有34米。
【点睛】熟练掌握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期末重难点真题检测卷(试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这是一份期末重难点真题检测卷(试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头这样的猪,的周长最短,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易错题检测卷(试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这是一份期末易错题检测卷(试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高频考点检测卷(试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这是一份期末高频考点检测卷(试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作图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