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鲁教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试卷)
展开第三章 从地球圈层看地貌与土壤
目录
01 观·单元时空
02 述·考点列阵
第一节 走进桂林山水
考点1 喀斯特地貌的成因(重点掌握)
考点2 卡斯特地貌的影响(重点掌握)
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
考点1 风蚀地貌(重点掌握)
考点2 风积地貌(重点掌握)
第三节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
考点1 河流地貌(重点掌握)
第四节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
考点1 认识土壤(基础掌握)
考点2 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重点掌握)
03 明·疑难解读
疑难点1 主要外力作用类型的判断技巧
疑难点2 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貌表现
疑难点3 等高线地形图识别
第一节 走进桂林山水
考点1 喀斯特地貌的成因(重点掌握)
1.概述
(1)桂林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
(2)桂林风景的四绝是“山清、水秀、洞奇、石美”。
2.喀斯特作用
(1)概念:主要指溶解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的岩石如石灰岩的溶蚀和淀积的过程。
(2)影响因素
3.桂林山水的发育条件
4.喀斯特地貌
类型 | 名称 | 景观特点 |
地面喀斯特地貌 | 溶沟 | 水溶蚀岩石形成的沟槽 |
石芽 | 溶沟之间向上突出的部分 | |
石林 | 由一系列石柱组成的石质森林 | |
峰丛 | 多个山峰有明显的基座相连 | |
峰林 | 浑圆状的石灰岩山峰成片分布 | |
孤峰 | 单个孤立的山峰 | |
地下喀斯特地貌 | 石钟乳 | 悬挂在石灰岩洞穴顶部的倒锥状堆积体 |
石笋 | 从地面向上长高的类似竹笋的堆积体 | |
石柱 | 石笋与石钟乳相连在一起 |
考点2 喀斯特地貌的影响(重点掌握)
(1)利:喀斯特洞穴冬暖夏凉,为居住、防空、贮藏等提供便利;
(2)弊:喀斯特地貌区易产生水土流失和地面塌陷,给农业、城市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等造成影响。
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
考点1 风蚀地貌(重点掌握)
1.敦煌的地理特征
地理位置:敦煌地处河西走廊西端,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界处。
气候特征: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因此地表的物理风化强烈。
2.风蚀地貌
(1)概念:风力对岩石、沉积物侵蚀而形成的地貌,叫风蚀地貌。
(2)特点:“顶平、身陡”。
(3)类型
名称 | 景观特点 |
风蚀垄 | 呈长条形 |
风蚀柱 | 孤立的石柱 |
风蚀蘑菇 | “头大、身小” |
风蚀雅丹 | 垄槽相间 |
考点2 风积地貌(重点掌握)
1.风积地貌: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及风沙来源丰富的条件下,经风力搬运作用后堆积而形成。
2.类型
名称 | 景观特点 |
纵向沙垄 | 顺风向呈长条状的沙丘 |
金字塔形沙丘 | 形似金字塔状 |
新月形沙丘 | 形似新月 |
3.根据沙丘形状和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重点)
(1)根据沙丘形状判断风向
(2)根据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
搬运物随风速的减弱而沉积,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所以颗粒大的一侧为上风向。
第三节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
考点1 河流地貌(重点掌握)
1.澜沧江——湄公河概述
发源于唐古拉山,在我国境内称为澜沧江,流经青海、西藏、云南三省,流出国境后称湄公河,流经 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国,最后注入南海。
2.主要河流地貌及其成因(重点)
1.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位置形成的河流地貌
位置 | 名称 | 成因 | |
源头段 | 流经青藏高原 | 宽浅河谷 | 地形平坦,河流向下的侵蚀作用较弱 |
上游 | 流经山区、高原、高地 | “V”形峡谷 | 落差大、水流急,向下的侵蚀作用强 |
出山口 | 支流汇入处 | 冲积扇 | 河水摆脱了侧向约束,泥沙沉积 |
中下游 | 流经丘陵盆地 | 曲流 | 地形坡度较缓,水流以侧向的侵蚀为主,河道变得弯曲 |
牛轭湖 | 河流会裁弯取直,留下废弃的弯道 | ||
流经平原 | 冲积平原 | 地势平坦,河流带来的泥沙大量沉积 | |
河口段 | 入海口处 | 三角洲 | 流速减慢,所携带的泥沙在河口沉积 |
2.河流侵蚀作用及其意义
3.河流堆积地貌及其特点
第四节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
考点1 认识土壤(基础掌握)
1.概念:土壤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土壤剖面构造
土壤剖面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有一些形态各异、大致呈水平展布的土层所构成。这些土层是土壤形成过程中物质转化、迁移和积累的结果。
腐殖质层:自然土壤中富含腐殖质的表层土壤。腐殖质是有机物经微生 物分解转化形成的胶体物质,一般为黑色或暗棕色,是土壤 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
淋溶层:自然土壤剖面的上部,由于长期间水分自地表向下的淋溶作 用所形成的层次。因淋溶作用使这一层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元 素含量减少,质地较松,酸性,肥力较低 。
淀积层:由土壤表层淋洗下来的物质,到一定深度就淀积下来形成淀 积层。它承受淋溶层淋洗下来的可溶性物质、土壤胶体,以及其他的细微物质,并且淀积起来形成不同形态的新生体 。
成土母质层:地表岩石经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的松散碎屑,物理性质改变,形成疏松的风化物,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除氮外)的最初来源。
2.发育
发育程度 | 土层厚薄 | 分层情况 |
高 | 土层厚 | 层次多,分层明显 |
低 | 土层薄 | 层次少,分层不明显 |
3.组成: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等物质组成。根据组成物质的体积大小如下图。
考点2 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重点掌握)
1.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重点)
(1)成土母质
①作用: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为土壤的形成提供最基本的矿物质和无机养分。
②表现:不同的成土母质会造成土壤性状的差异。
(2)气候
①作用:是土壤形成的动力因素。
②表现:为土壤的形成提供水分和热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矿物质风化、物质迁移,以及植物、动物、微生物的活动。
(3)生物
①作用:是土壤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②表现:为土壤提供有机物,改变土壤的结构,形成肥力。在生物因素中,植物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4)地形
①作用:高度、坡度、坡向等地形因素影响土壤的发育。
②表现:影响光照、热量和水分等条件,同时还影响物质的转换,进而影响土壤的发育。
(5)时间
①作用:决定土壤的发育进程。
②表现:随着时间推移,土壤从无到有,从薄到厚,层次由少到多,逐步发育成熟。
(6)人类活动
①作用:对土壤的形成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②表现:人类的耕作活动,将自然土壤改造成为各种耕作土壤,改善土壤的结构与性状,提高土壤的生产能力。一些违反自然成土过程的人类活动,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退化、肥力下降。
2:自然环境各要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疑难点1 主要外力作用类型的判断技巧
(1)依据地貌形态判断
高山上的破碎岩石显示为风化作用;山谷中的碎石堆积显示为流水的搬运、堆积作用;坡面的沟壑纵横显示为流水的侵蚀作用;峰林和溶洞等显示为流水的侵蚀作用;沙丘显示为风力的搬运、堆积作用;海边的嶙峋沿岸显示为海浪的侵蚀作用等。
(2)依据区域环境判断
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和堆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最为显著,多流水侵蚀和流水堆积地貌;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沿海地区多海浪侵蚀、堆积作用等。
疑难点2 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貌表现
(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
①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
②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
③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形谷、冰碛丘陵等地貌。
④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①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多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三角洲、冲积岛等(如下图所示)。
②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
③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或风力强大的地方)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
疑难点3 等高线地形图识别
1、地形部位判读
2、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选点
点的类型 | 区位要求 | |
水库坝址 | 坝址 | ①选在两侧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因该处筑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区容量大);②应避开喀斯特地貌、地质断裂带,并考虑移民、生态等问题 |
库区 | 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以保证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和库容 | |
港口 | ①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②要建在经济发达、腹地广阔的地区 | |
宿营地 | ①应避开河谷、河边,以防暴雨造成的山洪;②避开陡坡、陡崖,以防崩塌、落石造成的伤害; ③应选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宿营 |
(2)选线
线的类型 | 区位要求 |
公路、铁路 | 一般要求坡度平缓、尽量在等高线之间穿行,线路较短,尽量少占农田、少建桥梁,避开陡崖、陡坡等,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建盘山路等(图中公路选线为EHF) |
引水路线 | 首先考虑水从高处往低处流,再结合距离的远近确定(图中①线更合理) |
输油、输气管道 | 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
(3)选面
面的类型 | 区位要求 |
农业生产布局 |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
工业区、居民区选址 | 一般选在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处 |
【期中模拟卷】(鲁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单元考点卷).zip: 这是一份【期中模拟卷】(鲁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单元考点卷).zip,文件包含期中模拟卷鲁教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单元考点卷解析卷docx、期中模拟卷鲁教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单元考点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模拟卷】(鲁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综合测试卷).zip: 这是一份【期中模拟卷】(鲁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综合测试卷).zip,文件包含期中模拟卷鲁教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综合测试卷解析卷docx、期中模拟卷鲁教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综合测试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鲁教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试卷):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鲁教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概念,自然灾害的损失,自然灾害的类型,自然灾害按成因与发生过程分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