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河南省开封五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

    河南省开封五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第1页
    河南省开封五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第2页
    河南省开封五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第3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南省开封五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开封五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分)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 )
    A.春天,柳枝吐芽B.夏天,山涧瀑布
    C.秋天,菊香满园D.冬天,雪花飘飘
    2.(3分)一群蜜蜂飞入某小区一处民宅,如图所示,民警将装有蜂蜜的木桶置于宅门外,下列现象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
    A.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
    B.用鼻子鉴别醋和酱油
    C.固体、液体很难压缩
    D.两个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
    3.(3分)如图所示,热熔法连接PPR管时,用热熔器加热粗管端口内层和细管端口外层,冷却后两根管子就连接在一起很难被拉开了,这个现象说明(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是运动的
    C.分子间存在引力D.分子间存在斥力
    4.(3分)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没有内能
    B.冰熔化时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它的内能增加
    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D.只要物体的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5.(3分)如图所示是古人锻造铁器的过程,关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热和锻打属于热传递,淬火属于做功
    B.加热属于热传递,锻打和淬火属于做功
    C.加热和淬火属于热传递,锻打属于做功
    D.加热和淬火属于做功,锻打属于热传递
    6.(3分)以下描述中的“发热”现象,其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锯木头锯条发热B.阳光下路面发热
    C.铁丝反复弯折后发热D.搓手时手掌发热
    7.(3分)如图所示,用塞子塞紧瓶口,再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塞子从瓶口冲出。下列关于瓶内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瓶内打气,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少
    B.向瓶内打气,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加
    C.塞子从瓶口冲出,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少
    D.塞子从瓶口冲出,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不变
    8.(3分)由Q=cm(t﹣t0)得c=,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小一半
    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C.比热容与物体质量多少、温度变化大小、吸热或放热的多少都无关
    D.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比热容增大一倍
    9.(3分)2022年4月16日,摘星妈妈王亚平和航天员翟志刚、叶光富三人乘坐神舟十三号返回舱成功返回地球,下列关于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返回舱下落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返回舱加速下落过程中其动能增大
    C.返回舱下落过程中与大气摩擦,外表面温度升高,其内能增加
    D.返回舱下落过程中,航天员相对地球是运动的
    10.(3分)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能调节空气的湿度和温度,其中能调节温度主要是因为水的( )
    A.比热容大B.密度大C.流动性大D.热值大
    11.(3分)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块金属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上表面平整的冰块上。经过一定时间后,冰块形状基本不再变化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则三块金属的比热容c甲、c乙、c丙大小相比( )
    A.c甲最大B.c乙最大
    C.c丙最大D.c甲=c乙=c丙
    12.(3分)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小明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 )
    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B.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
    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
    13.(3分)“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 ;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 ;若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合 nm。
    14.(3分)在一满杯水中慢慢加入两勺细盐、则杯中的水 (选填“会”或“不会”)溢出来,这说明: 。过一会儿取一勺水尝一尝发现水有咸味。这是因为 。
    15.(3分)在玻璃瓶内装入约半瓶细沙,盖上瓶盖,包裹一层泡沫塑料,细沙温度升高,这是用 方法使沙子内能增大,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如果换成水做该实验,升温不明显是因为水的 大。
    16.(2分)如图是我国古代发明的取火器的模型图,把木制推杆迅速推入牛角套筒时,杆前端的艾绒立刻燃烧起来 的方式,使筒内空气内能 ,温度升高,达到艾绒的着火点。
    17.(2分)牛肉面在制作过程中,很远的地方都能闻到香味,这是由于分子的 造成的。将一碗牛肉面端起来感觉很烫手,是由于通过 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18.(4分)在四川邛徕窑遗址中出土了一种唐朝“省油灯”。这种省油灯的灯盏是铜质的,在灯盏下增加了一层夹层,又叫夹层灯。夹层留一小孔,热会由灯盏通过 方式使油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加快油的 ,增加耗油量。在夹层中加水,降低油温,达到省油的目的 特性。为了更省油,请对这种灯提出一个合理的改进意见 。
    19.(2分)将0℃的水和等质量的80℃的水相混合,则混合后水的温度是 ℃;若将0℃的冰和等质量的80℃的水相混合,结果发现,但水的温度低于40℃,这个现象说明 。(不计热量损失)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8分)
    20.(14分)小高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同组的笑笑提出了这样的猜想:
    ①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有关。
    ②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高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相同的两只烧杯中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观察两杯水颜色变化的快慢。小高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了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之间的关系。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得到的结论是: 。
    (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放相同质量的冷水和热水 。
    (3)同组的笑笑在小高的基础用酒精灯对冷水加热,观察到温度升高时杯中水的颜色变化更明显,笑笑 (选填能或不能)得出和小高相同的结论,理由是 。
    (4)请你将上面的实验改成研究“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的实验,把相关实验步骤写在下面。 。
    21.(4分)去年暑假小明在爸妈的陪同下去邵水河畔玩耍。他发现赤脚踩在水里清凉舒服,回到岸上踩在沙子上却很烫,对此很好奇
    (1)此实验中把沙子或者水吸收热量的多少转换为 (填“升高温度的多少”或“加热时间的长短”)。
    (2)分析实验数据可得: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大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填“水”或“沙子”)的吸热本领大。
    22.(10分)小明利用如下实验探究做功是否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
    (1)将铁丝在同一位置快速地弯折十余次,用手指触摸被弯折的部位,会感觉到弯折部位的 升高,表明铁丝的内能 。
    (2)如图所示,在厚壁玻璃筒的底部放一小撮干燥的棉絮,用力将活塞压下,这表明用力压下活塞时,玻璃筒内的温度 并达到棉絮的 ,所以出现了我们看到的现象。
    (3)上述的这两个现象都说明了 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
    四、综合应用题(23题8分,24题9分,共17分)
    23.(8分)某研究小组为测量垂直于太阳光的面积为1米2表面上,每秒钟接受到的太阳能,用自制太阳能热水器做实验。经多次试验得到自制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太阳能的效率为50%.控制太阳能热水器接受太阳光垂直照射的面积始终是2米2,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的质量为100千克,水的初温为20℃,经8750s时间后上升到45℃【c水=4.2×103J/(kg•℃)】。请计算:
    (1)在上述过程中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吸收热量是多少焦耳?
    (2)垂直于太阳光的1m2表面上,每秒钟接受到的太阳能是多少焦耳?
    24.(9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采用“水地暖”进行取暖。其原理是在房间地面装饰层下铺设散热管道,通过管道内的热水散热提高室温。当供水温度为45℃时
    (1)若该地暖系统的总水量为2×103kg,将全部的水从5℃加热至45℃,水至少需要吸收多少热量?[c水=4.2×103J/(kg•℃)]
    (2)某家庭木地板的面积为80m2,散热管材料为聚丁烯,供水温度为45℃,则该供暖系统每小时的散热量为多少焦耳?
    (3)“水地暖”散热量除与散热时间、面积有关外,你认为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3分)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 )
    A.春天,柳枝吐芽B.夏天,山涧瀑布
    C.秋天,菊香满园D.冬天,雪花飘飘
    【分析】分子的体积很小,用肉眼几乎观察不到,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其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
    【解答】解:A、柳枝吐芽是植物的生长现象,故A不合题意;
    B、山涧瀑布是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动形成的,故B不合题意;
    C、菊香满园是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D、雪花飘飘是物体的运动,分子的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即分子热运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2.(3分)一群蜜蜂飞入某小区一处民宅,如图所示,民警将装有蜂蜜的木桶置于宅门外,下列现象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
    A.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
    B.用鼻子鉴别醋和酱油
    C.固体、液体很难压缩
    D.两个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
    【分析】(1)物体发生的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注意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
    (2)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我们能够闻到醋和酱油的气味是因为醋和酱油分子扩散到空气中,扩散现象说明了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固体、液体很难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4)两个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解答】解:
    民警将装有蜂蜜的木桶置于宅门外,蜜蜂陆续飞入桶中,是扩散现象;
    A、煮稀饭时,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鼻子可以闻到醋和酱油的气味,是扩散现象;
    C、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故C不符合题意;
    D、两个铅柱压紧后能粘在一起,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的认识、分子运动和机械运动区别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一道基础题。
    3.(3分)如图所示,热熔法连接PPR管时,用热熔器加热粗管端口内层和细管端口外层,冷却后两根管子就连接在一起很难被拉开了,这个现象说明(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是运动的
    C.分子间存在引力D.分子间存在斥力
    【分析】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只有在达到一定距离时,这种力才能表现出来。
    【解答】解:把加热后的细管推进粗管,减小了PPR管分子间的距离,使两根管子很难被拉开了,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针对分子动理论内容和生活现象之间的进行联系,属于基础题。
    4.(3分)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没有内能
    B.冰熔化时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它的内能增加
    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D.只要物体的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分析】(1)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
    (2)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
    (3)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有热传递过程中才能谈热量,物体在一种状态下不能谈热量。
    【解答】解:A、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故A错误。
    B、冰是晶体,吸收热量,但内能增加;
    C、描述热量的术语只能用”吸收”或“放出“、所含”;
    D、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所以单凭温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热量和内能的区别:热量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才吸收或放出热量,物体在一种状态下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内能是一个状态量,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内能。
    5.(3分)如图所示是古人锻造铁器的过程,关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热和锻打属于热传递,淬火属于做功
    B.加热属于热传递,锻打和淬火属于做功
    C.加热和淬火属于热传递,锻打属于做功
    D.加热和淬火属于做功,锻打属于热传递
    【分析】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热和压缩气体做功,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其实质是能量的转移。
    【解答】解:
    用铁锤锻打工件,工件会发热;用火对铁器加热,把铁器放在水中淬火,所以加热和淬火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是解答的关键。
    6.(3分)以下描述中的“发热”现象,其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锯木头锯条发热B.阳光下路面发热
    C.铁丝反复弯折后发热D.搓手时手掌发热
    【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做功,二是热传递,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过程,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过程。
    【解答】解:A、用锯条锯木头时锯条发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阳光下路面发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C、反复弯折铁丝时,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D、搓手时手掌发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综上分析可知,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B。
    故选:B。
    【点评】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二者是等效的,但其实质不同,前者是能量的转化,后者是能量的转移。
    7.(3分)如图所示,用塞子塞紧瓶口,再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塞子从瓶口冲出。下列关于瓶内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瓶内打气,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少
    B.向瓶内打气,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加
    C.塞子从瓶口冲出,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少
    D.塞子从瓶口冲出,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不变
    【分析】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解答】解:如图,向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的内能增加,增大到一定程度,此时气体对塞子做功(即对外界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ABD错误。
    故选:C。
    【点评】这是课本上的一幅图,最近几年中考从课本插图入手,从插图考查物理知识,所以要重视课本。
    8.(3分)由Q=cm(t﹣t0)得c=,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小一半
    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C.比热容与物体质量多少、温度变化大小、吸热或放热的多少都无关
    D.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比热容增大一倍
    【分析】比热容是物质的本质特性,它不会随物质吸收的热量,质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解答】解: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在状态和物质种类一定时、温度变化大小。故ABD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需要清楚的是c=是比热容的计算式,而不是决定式。
    9.(3分)2022年4月16日,摘星妈妈王亚平和航天员翟志刚、叶光富三人乘坐神舟十三号返回舱成功返回地球,下列关于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返回舱下落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返回舱加速下落过程中其动能增大
    C.返回舱下落过程中与大气摩擦,外表面温度升高,其内能增加
    D.返回舱下落过程中,航天员相对地球是运动的
    【分析】(1)动能与质量、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质量和所在高度有关。在一定条件下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2)改变内能的方向有两个: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解答】解:
    A、返回舱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减少,故A错误;
    B、返回舱加速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其动能增大;
    C、返回舱下落过程中与大气摩擦,使其内能增加,故C正确;
    D、返回舱下落过程中,所以航天员是运动的。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等,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关键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10.(3分)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能调节空气的湿度和温度,其中能调节温度主要是因为水的( )
    A.比热容大B.密度大C.流动性大D.热值大
    【分析】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
    【解答】解: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吸收相同的热量;夜晚,水的温度降低的少,能有效调节周围环境的气温。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比热容的特点,通过本题可使学生认识到湿地的重要性,本题构思巧妙,是一道好题。
    11.(3分)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块金属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上表面平整的冰块上。经过一定时间后,冰块形状基本不再变化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则三块金属的比热容c甲、c乙、c丙大小相比( )
    A.c甲最大B.c乙最大
    C.c丙最大D.c甲=c乙=c丙
    【分析】由冰块从上表面平整到如图所示的形状可知,甲、乙、丙三块金属从相同的温度到冰的熔点,降低的温度相同,
    但放出的热量:Q甲<Q乙<Q丙,又知道三金属块的质量相同,根据Q放=cmΔt判断c甲、c乙、c丙大小关系。
    【解答】解:三金属块末温(为冰的熔点)相同,初温相同,
    即三金属块降低相同的温度,
    由图可知放出的热量:
    Q甲<Q乙<Q丙,
    三金属块的质量相同,Δt相同,
    则由Q放=cmΔt可知三金属块的比热容关系为:
    c甲<c乙<c丙。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放热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根据在冰块上判断金属块的末温相同是突破口,知道形状改变程度不同反应放出热量不同是关键。
    12.(3分)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小明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 )
    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B.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
    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
    【分析】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1)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注意:作答时一定要有“不停地”与“无规则”两个关键词。
    (2)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间距离越大,其作用力越微弱。
    (3)分子间存在间隙。
    【解答】解:A、花气袭人说明扩散现象很明显,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B、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从而造成环境污染。
    C、胶带揭下纸上的错字;故C错误。
    D、分子间距离越大;当分子间的间距大于分子直径10倍时候。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该题考查分子动理论相关知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
    13.(3分)“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 引力 ;若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合 0.1 nm。
    【分析】(1)从分子的基本性质入手,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它的体积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分子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
    (2)掌握长度单位的换算:1m=109nm。
    【解答】解:“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说明了分子间有引力;
    因为1m=109nm。
    所以10﹣10m=10﹣10×105nm=0.1nm。
    故答案为: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引力。
    【点评】本题考查分子动理论知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14.(3分)在一满杯水中慢慢加入两勺细盐、则杯中的水 不会 (选填“会”或“不会”)溢出来,这说明: 分子间有间隙 。过一会儿取一勺水尝一尝发现水有咸味。这是因为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
    【分析】此题中要从两个现象进行分析:①盐变没有了,水变咸了;②水却没有溢出杯子。
    【解答】解:盐放入后水没有溢出,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使得水和盐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是因为盐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与水分子混合在了一起。
    故答案为:不会;分子间有间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的理解能力,需要从分子动理论的结论中找出答案。
    扩散现象实质上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了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15.(3分)在玻璃瓶内装入约半瓶细沙,盖上瓶盖,包裹一层泡沫塑料,细沙温度升高,这是用 做功 方法使沙子内能增大,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保温 。如果换成水做该实验,升温不明显是因为水的 比热容 大。
    【分析】(1)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2)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空气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3)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解答】解:(1)迅速振动瓶子几十次,细沙温度升高;
    (2)空气、塑料、泡沫,是热的不良导体;
    (3)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相同,温度升高的低。
    故答案为:做功;保温。
    【点评】本题考查改变内能的方式、物体的导热性能以及比热容的有关之知识,难度不大。
    16.(2分)如图是我国古代发明的取火器的模型图,把木制推杆迅速推入牛角套筒时,杆前端的艾绒立刻燃烧起来 做功 的方式,使筒内空气内能 增大 ,温度升高,达到艾绒的着火点。
    【分析】猛推推杆时间较短,气体来不及吸、放热,主要是外力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解答】解:封闭的气体被推杆压缩过程中,活塞对气体做功,则温度升高,使艾绒燃烧起来。
    故答案为:做功;增大。
    【点评】本题是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考查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基础题,难度不大。
    17.(2分)牛肉面在制作过程中,很远的地方都能闻到香味,这是由于分子的 无规则运动 造成的。将一碗牛肉面端起来感觉很烫手,是由于通过 热传递 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分析】(1)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热传递和做功。
    【解答】解:(1)牛肉面在制作过程中,香味扑鼻而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2)端碗时很烫手,手从碗上吸收了热量。
    故答案为:无规则运动;热传递。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运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18.(4分)在四川邛徕窑遗址中出土了一种唐朝“省油灯”。这种省油灯的灯盏是铜质的,在灯盏下增加了一层夹层,又叫夹层灯。夹层留一小孔,热会由灯盏通过 热传递 方式使油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加快油的 蒸发 ,增加耗油量。在夹层中加水,降低油温,达到省油的目的 比热容大 特性。为了更省油,请对这种灯提出一个合理的改进意见 在灯盏上加盖 。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传递过程也就是能量的转移过程;
    影响液体蒸发的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表面空气流速和液体的表面积;
    水的比热容较大,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变化不大。
    【解答】解:灯点燃后会加热灯盏,灯盏的热量会转移给油,温度升高,容易耗油;
    如果在夹层中加水,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使油的温度升高的较慢些;
    为了省油,也可以给灯盏加盖,这样会降低油耗;
    也可以用瓷质灯盏代替铜质灯盏,这样可以降低油的温度,降低油耗
    故答案为:热传递,蒸发,在灯盏上加盖。
    【点评】此题考查了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蒸发现象及水的比热容等知识的实际应用,会利用这些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19.(2分)将0℃的水和等质量的80℃的水相混合,则混合后水的温度是 40 ℃;若将0℃的冰和等质量的80℃的水相混合,结果发现,但水的温度低于40℃,这个现象说明 熔化吸热 。(不计热量损失)
    【分析】(1)由题意可知,0℃的水和80℃的水质量相等,不计热量损失,热水放出的热量和冷水吸收的热量相等,根据Q=cm(t﹣t0)得出等式即可求出混合后水的温度;
    (2)固体熔化吸热。
    【解答】解:
    (1)由题意可知,0℃的水和80℃的水质量相等,混合后水的温度为t,
    因不计热量损失,所以,Q吸=Q放,
    即c水m(t﹣t01)=c水m(t02﹣t),
    所以,t﹣t01=t02﹣t,
    t=(t01+t02)=×(7℃+80℃)=40℃;
    (2)将0℃的冰和等质量的80℃的水相混合,水要放热,
    结果发现,冰全部熔化成了水,说明冰在熔化的过程中吸热。
    故答案为:40;熔化吸热。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热量计算公式和热平衡方程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熔化吸热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8分)
    20.(14分)小高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同组的笑笑提出了这样的猜想:
    ①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有关。
    ②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高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相同的两只烧杯中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观察两杯水颜色变化的快慢。小高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了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之间的关系。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热水杯中的颜色变化得快 ,得到的结论是: 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
    (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放相同质量的冷水和热水 控制变量法 。
    (3)同组的笑笑在小高的基础用酒精灯对冷水加热,观察到温度升高时杯中水的颜色变化更明显,笑笑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得出和小高相同的结论,理由是 用酒精灯对冷水加热,会引起水的对流,无法说明水颜色变化是由于水分子无规则运动所引起的 。
    (4)请你将上面的实验改成研究“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的实验,把相关实验步骤写在下面。 ①在相同的两只烧杯中装入质量、温度均相同的水和酒精;②在水中滴入一滴染红的水,在酒精中滴入一滴染红的酒精,观察两杯液体中颜色变化的快慢;③根据观察结果得出结论 。
    【分析】(1)扩散现象是指不同物质的分子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3)当所研究的问题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时,需控制变量逐个研究。
    【解答】解:
    (1)在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说明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水中颜色变化快慢受水温、水的多少等多个因素影响,影响水的颜色变化的因素就是水的温度;
    (3)用酒精灯对冷水加热,会使底部的水被加热后向上运动,使冷水杯加快变色;
    (4)要研究“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的实验,要使液体的温度,但液体的种类不同。
    步骤如下:
    ①在相同的两只烧杯中装入质量、温度均相同的水和酒精;
    ②在水中滴入一滴染红的水,在酒精中滴入一滴染红的酒精;
    ③根据观察结果得出结论。
    故答案为:
    (1)热水杯中的颜色变化得快;温度越高;
    (2)控制变量法;
    (3)不能;用酒精灯对冷水加热,无法说明水颜色变化是由于水分子无规则运动所引起的;
    (4)①在相同的两只烧杯中装入质量、温度均相同的水和酒精;
    ②在水中滴入一滴染红的水,在酒精中滴入一滴染红的酒精;
    ③根据观察结果得出结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与温度关系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对运用控制变量研究物理问题的考查,是一道基础题,难度不大。
    21.(4分)去年暑假小明在爸妈的陪同下去邵水河畔玩耍。他发现赤脚踩在水里清凉舒服,回到岸上踩在沙子上却很烫,对此很好奇
    (1)此实验中把沙子或者水吸收热量的多少转换为 加热时间的长短 (填“升高温度的多少”或“加热时间的长短”)。
    (2)分析实验数据可得: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大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水 (填“水”或“沙子”)的吸热本领大。
    【分析】(1)使用相同的酒精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2)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2种方法:
    ①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
    ②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
    【解答】解:(1)实验中,把沙子或者水吸收热量的多少转换为加热时间的长短;
    (2)由表格中数据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说明水的吸热本领大。
    故答案为:(1)加热时间的长短;(2)水。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重点考查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的应用和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为热学中的重要实验。
    22.(10分)小明利用如下实验探究做功是否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
    (1)将铁丝在同一位置快速地弯折十余次,用手指触摸被弯折的部位,会感觉到弯折部位的 温度 升高,表明铁丝的内能 增大 。
    (2)如图所示,在厚壁玻璃筒的底部放一小撮干燥的棉絮,用力将活塞压下,这表明用力压下活塞时,玻璃筒内的温度 升高 并达到棉絮的 着火点 ,所以出现了我们看到的现象。
    (3)上述的这两个现象都说明了 做功 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
    【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热传递和做功两种。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具体来说是内能和机械能的相互转化。
    【解答】解:(1)将手中的铁丝同一位置快速地弯折十余次,手对铁丝做了功,温度升高;
    (2)用力将活塞压下,活塞对空气做功,温度升高,棉花就会燃烧;
    上述的这两个现象都说明了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途径。
    故答案为:温度;增大;着火点。
    【点评】此题是通过实验来验证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难度不大。
    四、综合应用题(23题8分,24题9分,共17分)
    23.(8分)某研究小组为测量垂直于太阳光的面积为1米2表面上,每秒钟接受到的太阳能,用自制太阳能热水器做实验。经多次试验得到自制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太阳能的效率为50%.控制太阳能热水器接受太阳光垂直照射的面积始终是2米2,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的质量为100千克,水的初温为20℃,经8750s时间后上升到45℃【c水=4.2×103J/(kg•℃)】。请计算:
    (1)在上述过程中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吸收热量是多少焦耳?
    (2)垂直于太阳光的1m2表面上,每秒钟接受到的太阳能是多少焦耳?
    【分析】(1)已知水的质量与初末温度,由热量公式可以求出水所吸收的热量。
    (2)根据吸收效率求出总的太阳能,水吸收的热量处于受光面积与光照时间,可以求出1m2表面上,每秒钟接受到的太阳能。
    【解答】解:(1)水吸收的热量:
    Q=cm△t=cm(t2﹣t1)
    =8.2×103J/(kg•℃)×100kg×(45℃﹣20℃)=6.05×107J;
    (2)Q光===4.1×107J,
    则:==1200J/(m2•s),
    垂直于太阳光的1m4表面上,每秒钟接受到的太阳能是:1200J;
    答:(1)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吸收热量是1.05×107J。
    (2)垂直于太阳光的2m2表面上,每秒钟接受到的太阳能是1200J。
    【点评】本题考查了求水吸收的热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能,应用热量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24.(9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采用“水地暖”进行取暖。其原理是在房间地面装饰层下铺设散热管道,通过管道内的热水散热提高室温。当供水温度为45℃时
    (1)若该地暖系统的总水量为2×103kg,将全部的水从5℃加热至45℃,水至少需要吸收多少热量?[c水=4.2×103J/(kg•℃)]
    (2)某家庭木地板的面积为80m2,散热管材料为聚丁烯,供水温度为45℃,则该供暖系统每小时的散热量为多少焦耳?
    (3)“水地暖”散热量除与散热时间、面积有关外,你认为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分析】(1)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和水的初温和末温,利用吸热公式Q=cm(t﹣t0)求水吸收的热量。
    (2)由题知,家庭地面用木地、散热管材料为聚丁烯,由表中数据得出该家庭地面单位面积上的散热功率P,利用Q=PSt求该供暖系统每小时的散热量;
    (3)从地面装饰层材料、散热管材料、装饰层厚度、供水温度、管间距离等方面回答。
    【解答】解:
    (1)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
    =4.3×103J/(kg•℃)×2×102kg×(45℃﹣5℃)
    =3.36×103J;
    (2)由题知,散热管材料为聚丁烯,该家庭地面单位面积上的散热功率P=90.0W/m2,
    该供暖系统每小时的散热量:
    Q=PSt=90.3W/m2×80m2×3600s=6.592×107J;
    (3)“水地暖”散热量除与散热时间、面积有关外、散热管材料、供水温度。
    答:(1)水至少需要吸收3.36×105J的热量;
    (2)该供暖系统每小时的散热量为2.592×107J;
    (3)“水地暖”散热量除与散热时间、面积有关外、散热管材料有关。
    【点评】本题以“水地暖”为物理情景,考查了热量的计算,同时考查了根据题目提供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题目。
    物质
    质量m/g
    升高的温度/℃
    加热的时间/s
    沙子
    50
    20
    120

    50
    20
    200
    地面装饰层材料
    单位面积的散热功率
    散热管材料
    陶瓷
    塑料
    木地板
    聚乙烯
    136.6W/m2
    103.5W/m2
    93.5W/m2
    聚丁烯
    125.7W/m2
    96.9W/m2
    90.0W/m2
    物质
    质量m/g
    升高的温度/℃
    加热的时间/s
    沙子
    50
    20
    120

    50
    20
    200
    地面装饰层材料
    单位面积的散热功率
    散热管材料
    陶瓷
    塑料
    木地板
    聚乙烯
    136.6W/m2
    103.5W/m2
    93.5W/m2
    聚丁烯
    125.7W/m2
    96.9W/m2
    90.0W/m2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开封市九上期末物理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开封市九上期末物理试卷及答案,共7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永城五中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永城五中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内蒙古包头三十五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内蒙古包头三十五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作图与实验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