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第1节 两种电荷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第1节 两种电荷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小实验,生活中摩擦起电的现象,吸引轻小物体,带电的头发飘起来,散开的塑料绳越捋越开,摩擦起电的原因,验电器,工作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用塑料尺或笔杆与头发摩擦,再靠近碎纸屑,观察现象
2.用塑料梳子梳头发,观察现象
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圆珠笔 在头发或衣服上摩擦,可以让笔吸引纸屑等现象的 原因是:梳子、圆珠笔杆都带了 。
一、电荷 1、电荷: 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或带了电荷。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叫做摩擦起电。
1、在干燥的秋冬季节,晚上脱毛衣时会发现一些小火花,并伴有“啪啪”的响声,这是由于脱毛衣时因 起电,发生 的缘故。
2、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层,这是因 为电视机工作时,屏幕上带有 , 而具有了 的性质。
1、用丝绸摩擦玻璃棒,靠近碎纸屑,观察现象。
2、用毛皮摩擦橡胶棒,靠近碎纸屑,观察现象。
想一想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一样吗?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它们各自所显示的电性不同,后来人们发现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并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应用
原子的核式结构: 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绕核高速运转的电子所组成
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②在摩擦的过程中:对电子束缚能力强的物体得到电子,而有多余的电子带负电;对电子束缚能力弱的物体失去电子,而缺少电子带正电。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 体上,并不是摩擦创造了电荷.
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1.试一试,用验电器怎样检验物体是否带电?2.用验电器还能粗略比较物体带电的多少吗?
想一想: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1.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
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大约只有10-7C。一片雷雨云带电的电荷,大约有几十库仑。
2.电荷的单位为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1.有些物体善于导电: 。例如: 。2.有的物体不善于导电: 。例如: 。3.金属导电靠 移动。
金属、人体、食盐水溶液等
注意: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线。
5.导体与绝缘体: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导体内有大量的自由电荷.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2.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原子及其结构:原子是由原子核(带正电荷)和核外电子(带负电荷)组成的.
1.有一个带正电的物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则该轻小物体( )A.一定带正电B.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C.一定带负电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电,用它去接触轻质小球A后,小球A再与轻质小球B靠近,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B球带 电.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两种电荷教课内容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小实验,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用Q表示,电荷的中和,金属球,绝缘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节 两种电荷精品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实验与观察,原子核,两种电荷,实验观察,验电器构造,多个原子,单个原子,原子及其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节 两种电荷完美版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新课引入,两种电荷,实验演示,实验现象,原子及其结构,导体和绝缘体,实验探究,知识点,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