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页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页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共8页。
    11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一、    选择题1.《三字经》中赢秦氏,始兼并……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A.秦朝西汉 B.西周东周 C.夏朝西周 D.商朝西周2.(2023·山西·统考中考真题)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错提出民于农桑,薄赋。这反映了他们主张A.以农为本 B.戒奢从简 C.兴修水利 D.重农抑商3.下为西汉初年修建长安城的有关记录。从修建长安城的时间安排可知,当时(惠帝元年)春正月,城(修建)长安。(惠帝)三年春,发长安六百里内男女十四万六千人城长安,三十日罢。(惠帝五年)春正月,复发长安六百里内男女十四万五千人城长安,三十日罢。——据《汉书·惠帝纪》(说明:关中平原冬季最冷在公历1月前后,西汉还更冷一些,此时正是农闲)A.没有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B.正推行休养生息政策C.汉朝面临匈奴的严重威胁 D.诸侯对中央威胁加重4.(2022·湖南益阳·统考中考真题)西汉初年天子不能具醇,而将相或乘牛车;到汉武帝时期,牛马成群,农夫以马耕载,而民莫不骑乘。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西汉A.社会政治清明 B.经济恢复发展 C.中央集权加强 D.农民负担沉重5.(2022·广西梧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图选自某书的部分章节目录。据此判断,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人物是第二章  消灭项羽,建立汉朝第三章  确立典章,设立制度第四章  休养生息,发展经济A.秦始皇 B.汉献帝 C.汉高祖 D.汉武帝6.(2022·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20223月,陕西西安江村大墓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项考古成果确认江村大墓即为汉文帝霸陵,否定了元代文献记载霸陵在凤凰嘴的观点,此事表明A.历史文献可信度高于考古发现 B.考古发现可信度高于历史文献C.考古发现不能作为历史证据 D.历史文献记载的都不是真实的7.《汉书食货志》载: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而将相或乘牛车。这反映出A.文景之治盛世景象 B推恩令强化天子权威C.汉初社会经济残破 D.汉初社会秩序较为稳定8.(2022·天津·统考中考真题2021 年考古发现,霸陵陪葬物以陶器为主,金银器很少。与汉文帝遗诏中所说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相吻合。这印证了汉文帝A.勤俭治国 B.勤于政事C.善于用人 D.虚怀纳谏9汉景帝曾下诏:“……减太官,省徭赋,欲天下务农蚕,素有畜积,以备灾害。”由此可知汉景帝A.加重了农民的赋税和徭役 B.加紧对农民控制C.继续推行修养生息的政策 D.遇到了严重灾害10.(2022·江苏南通·统考中考真题)某校七年级历史课堂上同学们表演了关于文景之治的历史剧。下面场景不符合史实的是A.汉文帝命人按照阿房宫的规制修建皇宫B.地方官孙平因为关心当地农桑事务被汉景帝提拔C.农民李四因为辛勤耕作得到政府的奖励D.汉文帝的妃嫔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11.汉高祖刘邦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文帝时多次下诏减田租之半租税之半;景帝时甚至将田租定为三十税。这些举措A.体现抑制诸侯王的意图 B.贯彻了儒家仁政思想C.促进了封建统治的稳固 D.促成了光武中兴12.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文景之治的片段,哪一项不符合历史史实A.农民张三因为努力耕作受到官府奖励 B.县官王平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景帝提拔C.文帝的夫人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 D.汉文帝命人仿照阿房宫修建皇宫13.(2022·江苏南通·统考中考真题)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其根本目的是A.减轻人民的负担 B.巩固封建统治C.发展生产 D.吸取秦亡教训14.(2021·广西贺州·统考中考真题汉文帝二年九月,诏日:“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据此可知,汉文帝A.加紧对农民控制 B.加重了农民的赋税和徭役C.实施了严刑 D.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15.下表是秦二世到汉文帝时期人口数量表,下列表述与汉文帝时期人口变化无关的是统治者人口数量秦二世2000万左右汉高祖初年1200万左右汉文帝3000万左右A.注重农业生产 B.减轻赋税和徭役C.废除严刑峻法 D.实行盐铁专营,铸造五铢钱16.(2020·广西贺州·统考中考真题)汉文帝即位时,有人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还下令说:朕不受献,其令四方勿来汉文帝这一做法,有利于当时A.廉政风气形成 B.控制豪强地主势力C.监视地方官吏 D.彻底废除严刑二、综合题17.(2022·七年级课时练习)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继续与民休息。文帝重视农业,十三年(公元前167年)下诏全免田租:景帝元年(公元前156年)复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税,并成为汉朝定制。文帝时,丁男徭役减为三年而,算赋也由每年120钱减为40钱。文景时期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摘编自伯赞《中国中纲要》(中国史纲要·上)根据材料,概括文帝、景帝时期在发展农业方面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出现了什么局面?18.(2022·七年级课时练习)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1)根据材料,说一说,当时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材料二  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刘邦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治国措施:兵皆罢归家;注重农业生产,鼓励耕织;轻徭薄赋。使汉初的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汉初期采取的治国措施。材料三  西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继续施行休养生息的治国政策: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废除酷刑,勤俭治国。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库充盈,国力增强的局面。3)材料三反映的治世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具体表现是什么?4)根据材料和问题,指出两汉经济发展的原因。
     参考答案1A【详解】根据题干赢秦氏,始兼并……高祖兴,汉业建可知材料说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秦朝灭亡后汉高祖刘邦建立了西汉,A项正确;根据题干赢秦氏,始兼并……高祖兴,汉业建可知材料说的是秦朝和西汉,排除B项;根据题干赢秦氏,始兼并……高祖兴,汉业建可知材料说的是秦朝和西汉,排除C项;根据题干赢秦氏,始兼并……高祖兴,汉业建可知材料说的是秦朝和西汉,排除D项。故选A项。2A【详解】根据题干信息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可知现在如果驱使百姓,让他们归向农业,都附着于本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他们主张以农为本,A项正确;戒奢从简,意思是倡导节俭、反对奢侈,与题干内容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不符,排除B项;兴修水利,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题干内容体现的是以农为本,排除C项;重农抑商,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题干内容体现的是以农为本,排除D项。故选A项。3B【详解】根据材料汉惠帝修建长城三十日罢可知,汉惠帝期间,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徭役,B项正确;没有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汉朝面临匈奴的严重威胁,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诸侯对中央威胁加重,排除D项。故选B项。4B【详解】由材料天子不能具醇,而将相或乘牛车可知,这反映了汉初经济的凋敝,由材料牛马成群,农夫以马耕载,而民莫不骑乘可知,这反映了汉朝经济得恢复和发展,B项正确;社会政治清明、中央集权加强、农民负担沉重与题干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5C【详解】根据题干关键词,消灭项羽,建立汉朝”“休养生息,发展经济并结合所学知识,是汉高祖。·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征战,史称楚汉之争,最后刘邦消灭项羽,取得胜利,建立汉朝,刘邦是汉高祖。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C项正确;ABD的人物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6B【详解】根据材料考古成果确认江村大墓即为汉文帝霸陵,否定了元代文献记载霸陵在凤凰嘴的观点表明考古发现可信度高于历史文献,B项正确;历史文献可信度高于考古发现、 考古发现不能作为历史证据和 史文献记载的都不是真实的这三个表述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7C【详解】根据材料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而将相或乘牛车可得出汉初经济萧条,社会秩序混乱,C项正确;为此,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注重农业生产,材料是文景之治的背景,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强化天子权威,排除B项;汉初社会秩序较为稳定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8A【详解】汉文帝、汉景帝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史称文景之治。依据材料中陪葬物以陶器为主,金银器很少”“欲为省,毋烦民可印证汉文帝勤俭治国的特点,A项正确;勤于政事、善于用人和 虚怀纳谏与材料中勤俭治国不符合,排除BCD项。故选A项。9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汉景帝下诏要减少官员数量,减省徭役赋税,想让天下百姓尽心于农桑,以积累财物,防备灾荒,可见汉景帝继续推行修养生息的政策 C项正确;汉景帝推行轻徭薄赋、约法省禁的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赋税和徭役及对农民的控制,排除AB项;汉景帝是要防备灾害,并不是当时遇到了严重灾害,排除D项。故选C项。10A【详解】西汉初期,在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吸取秦朝暴政灭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赋税和徭役,减轻刑罚,重视农业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出现文景之治,汉文帝不可能大兴土木,命人按照阿房宫的规制修建皇宫,A项符合题意;汉文帝重视农业发展,BC项符合汉文帝时期的场景,不符合题意;汉文帝时期,提倡节俭,D项符合汉文帝时期的场景,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11C【详解】材料中提到的措施对应的是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结合所学,休养生息政策是为了恢复发展生产以促进统治的长治久安,而这些措施也确实有利于促进汉朝封建统治的稳固,到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更是开创了文景之治的治世局面,C项正确;休养生息政策不是为了抑制诸侯国势力,而是为了恢复发展生产,排除A项;汉初休养生息政策是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体现,排除B项;光武中兴是东汉初年,材料提到的时间是西汉初年,排除D项。故选C项。12D【详解】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法,要求各级官吏关注农业生产,关心农桑,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因此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因此汉文帝命人仿照阿房宫修建皇宫不符合文景之治时候的史实,D项符合题意;ABC项与文景之治时候的史实相符,不符题意,排除。故选D项。13B【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西汉初年由于秦朝的暴政和楚汉争霸的影响,经济残破,社会凋敝,所以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主要是为了恢复发展经济,最终巩固统治,故B项正确;减轻负担和发展生产是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的手段,排除AC项;吸取秦亡的教训是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实行的原因之一,而非根本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14D【详解】题干的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表明汉文帝重视农业,田赋在汉高祖的十五税的基础上减半,实行三十税。据此可知,汉文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故D符合题意;加紧对农民控制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A;加重了农民的赋税和徭役与汉文帝的统治政策不符,排除B;实施了严刑法与汉文帝的统治政策不符,排除C。故选D15D【详解】根据秦二世到汉文帝时期人口数量表结合所学可知汉文帝时期废除严刑峻法,注重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和徭役,从而促进人口增长。汉武帝时期事项盐铁专营,铸造五铢钱,与汉文帝无关,D项符合题意;ABC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16A【详解】根据朕不受献,其令四方勿来可以看出,皇帝作了一个表率的作用,有利于廉政风气的形成,A项正确;材料与豪强地主无关,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监察,排除CD项表述太绝对,排除D17.实行与民休息政策,重视农业生产。减免田租,减轻赋税和徭役。文景之治。【详解】根据材料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继续'与民休息'。文帝重视农业,十三年(公元前167年)下诏全免田租;景帝元年(公元前156年)复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税,并成为汉朝定制。文帝时,丁男徭役减为三年而一事,算赋也由每年120钱减为40钱。"概括可知,文帝、景帝时期在发展农业方面采取的措施有实行与民休息"政策,重视农业生产。减免田租,减轻赋税和徭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18.(1)人口锐减、社会动荡2)与民休息或休养生息3)文景之治;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生活安定,国力增强。4)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详解】(1)根据材料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可知,当时西汉处于人口锐减、社会动荡的时期。2)根据材料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治国措施可知,西汉初期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3)根据材料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库充盈,国力增强的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出现的盛世局面被称为文景之治。具体表现是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生活安定,国力增强。4)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可知,两汉经济发展的原因是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