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第1页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第2页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古诗词赏析,阅读,口语交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练习时间: 年 月 日 综合等级评定(A、B、C、D):
    讲评时间: 年 月 日 书写等级评定(优、良、一般):
    说明:教师可根据学生答题情况、练习难易程度和班级学情酌情对学生进行等级评定。
    识字与写字(15分)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6分)
    1.由于干旱,水渠长时间断流,渠底龟(jūn guī)裂如乌龟(jūn guī)壳。
    2.在灾难(nán nàn)面前,中华民族总是团结一心,迎难(nán nàn)而上。
    3.花生的果实埋(mái mán)在地里,但它从不埋(mái mán)怨。
    二、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9分)
    xīn téng zhǐ xiè
    1.父亲( )我,用几片玻璃和彩色( )糊了一个万花筒。
    píng héng xié tiá yǒu xù
    2.一行人走在搭石上保持身体( ),动作是那么( )。
    bù chǐ xià wèn huì rén bú juàn
    3.通过学习《论语》,我懂得了( )和( )的道理。
    梳理与探究(27分)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8分)
    足智多( )呕心( )血国( )民安
    安( )乐业( )计多端处心积( )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历经几多坎坷,中华人民共和国度过了70周年华诞。70年前,革命先烈们艰苦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让流离失所的人们能够 ,中华儿女无不为 的祖国倍感骄傲。
    四、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3分)
    1.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米远。( )
    2.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
    3.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
    五、词句段运用。(8分)
    1.同学们迎着清晨的朝阳认真地做广播体操。(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2分)

    2.杨树站在公路两旁。(把景物写具体)(3分)

    3.用“事物+否定+想象”的格式仿写一个句子。(3分)
    例:老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不是粉笔屑,那是老师洒出的智慧花朵。


    六、日积月累。(8分)
    1.古代文人墨客对于“乡愁”都有独特的理解和表述:《枫桥夜泊》中张继的乡愁是“月落乌啼霜满天, ”;《长相思》中纳兰性德所描写的乡愁是“风一更,雪一更, 。”
    2.古人劝勉人们珍惜时间的名言有很多,东晋葛洪说:“ , 。”晋代陶渊明说:“ ,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宋代岳飞说:“ ,空悲切。”
    阅读与鉴赏(24分)
    七、古诗词赏析。(4分)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诗中有两个字用得精妙无比,把那些祸国殃民的达官贵人的丑恶嘴脸刻画得惟妙惟肖,这两个字是( )。(2分)
    A.歌 舞B.熏 醉C.直 作
    2.西湖历来被文人墨客吟诵,请你写两句赞美西湖的诗句。(2分)

    八、阅读。(7+13=20分)
    (一)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1.“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这一句话表现了母亲( )。(2分)
    A.高兴B.通情达理C.爱买书
    2.语段中画线的句子中连用了四个“立刻”,说明 ;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 。(2分)
    3.为什么说“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3分)


    (二)牵着母亲过马路
    ①周末下午携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母亲说:“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②到菜市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如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我宽容地耐心地听她诉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絮絮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们还能不听?
    ③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④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⑤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手走到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⑥二十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路已经变成柏油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像掠头发一样一——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愫。
    ⑦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鱼……
    1.第①段中写“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第⑦段中写“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这两次“喜”的原因各是什么?(4分)


    2.你认为第④段中“我的心灵震颤起来”的原因是什么?(2分)


    3.第⑥段叙说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惟独母亲“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这样写采用了什么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3分)


    4.这篇文章写得很感人,你认为最使自己感动的内容是什么?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教育?(4分)
    (1)感动的内容:
    (2)启发(教育):
    表达与交流(34分)
    九、口语交际。(4分)
    在阅读书籍或观看影视作品时,有没有你喜欢的人物形象呢?他(她)出自哪部作品?你为什么喜欢他(她)?请你完成下表,把理由分条讲述清楚(至少写两点)。
    十、习作。(30分)
    春夏秋冬,四季更迭,你是否留意过四季的变化呢?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你认为这个季节中什么景物最美?请你选择最喜欢的季节写一篇作文,要体现出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写完后如需修改请使用修改符号。
    课外阅读(50分)
    一、选择题。(30分)
    1.花木兰替父从军,胜利归来后,皇上封她做( )。
    A.左路大将军B.兵部尚书C.右路大将军
    2.民间传说,只要在墙上贴上( )的肖像,大鬼小鬼就不敢前来。
    A.韩愈B.钟馗C.卢杞
    3.《张良拾履》中“履”指( )。
    A.鞋子B.袜子C.帽子
    4.“桃园三结义”讲的是( )三人在桃园拜盟结义的故事。
    A.刘备、曹操、张飞B.关羽、曹操、刘备C.刘备、关羽、张飞
    5.《列那狐的故事》作者是玛特·艾·吉罗夫人,她是一位( )作家。
    A.美国B.法国C.英国
    6.《列那狐的故事》中列那狐象征的形象是( )
    A.教皇B.贵族C.新兴市民
    7.以下不属于民间故事特征的是( )
    A.大都以口头形式传播 B.时代久远C.都是真实故事
    8.列那逃过绞刑用的方法是( )
    A.和叶森格伦决斗B.说出自己知道宝藏的下落C向狮王献殷勤
    9.“潘多拉”的全盘寓意着( )。
    A.美好B.幸运C.灾祸
    10.以下不属于欧洲四大民间故事的是( )
    A.《长不大的牧羊人》B.《永恒之城》C.《斯芬克斯之谜》
    二、判断题。(10分)
    1.《列那狐的故事》的作者和编写者不同。( )
    2.《一根扁担》讲的是郑板桥的故事。( )
    3.白娘子被法海压在了峨眉山。( )
    4.牧羊人为了打破魔咒,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巴尔加丽娜。 ( )
    5.民间故事是劳动人民创造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文学作品。 ( )
    三、主观题。(10分)
    1.《列那狐的故事》在欧洲流传甚广,读完这本书后,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谁?请结合具体内容说明原因。


    2.中国四大民间故事有哪些?你最喜欢哪一个?请结合具体内容说明原因。


    2022-2023学年上学期阶段二随堂练习
    五年级 语文答案
    识字与写字(15分)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6分)
    1.由于干旱,水渠长时间断流,渠底龟(jūn√ guī)裂如乌龟(jūn guī√)壳。
    2.在灾难(nán nàn√)面前,中华民族总是团结一心,迎难(nán√ nàn)而上。
    3.花生的果实埋(mái√ mán)在地里,但它从不埋(mái mán√)怨。
    二、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9分)
    xīn téng zhǐ xiè
    1.父亲( 心疼 )我,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 )糊了一个万花筒。
    píng héng xié tiá yǒu xù
    2.一行人走在搭石上保持身体( 平衡),动作是那么( 协调有序 )。
    bù chǐ xià wèn huì rén bú juàn
    3.通过学习《论语》,我懂得了( 不耻下问 )和( 诲人不倦)的道理。
    梳理与探究(27分)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8分)
    足智多(谋 )呕心( 沥 )血国( 泰 )民安
    安( 居)乐业( 诡 )计多端处心积( 虑 )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历经几多坎坷,中华人民共和国度过了70周年华诞。70年前,革命先烈们艰苦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让流离失所的人们能够安居乐业 ,中华儿女无不为 国泰 民安的祖国倍感骄傲。
    四、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3分)
    1.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米远。( 列数字 )
    2.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打比方 )
    3.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作比较 )
    五、词句段运用。(8分)
    1.同学们迎着清晨的朝阳认真地做广播体操。(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2分)
    把“清晨的”去掉
    2.杨树站在公路两旁。(把景物写具体)(3分)
    那一排排杨树,像一个个高大威武的士兵,整齐而威严地站在公路两旁。
    3.用“事物+否定+想象”的格式仿写一个句子。(3分)
    例:老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不是粉笔屑,那是老师洒出的智慧花朵。
    示例一: 学生紧紧地抱着一叠书本,不,那不是书本,那是学生渴望的知识。
    示例二:母亲的头上添了几,缕白发,不,那不是白发,那是母亲奉献的无悔的青春。
    六、日积月累。(8分)
    1.古代文人墨客对于“乡愁”都有独特的理解和表述:《枫桥夜泊》中张继的乡愁是“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长相思》中纳兰性德所描写的乡愁是“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
    2.古人劝勉人们珍惜时间的名言有很多,东晋葛洪说:“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晋代陶渊明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宋代岳飞说:“ 莫等闲 ,空悲切。”
    阅读与鉴赏(24分)
    七、古诗词赏析。(4分)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诗中有两个字用得精妙无比,把那些祸国殃民的达官贵人的丑恶嘴脸刻画得惟妙惟肖,这两个字是( B )。(2分)
    A.歌 舞B.熏 醉C.直 作
    2.西湖历来被文人墨客吟诵,请你写两句赞美西湖的诗句。(2分)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八、阅读。(7+13=20分)
    (一)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1.“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这一句话表现了母亲( B )。(2分)
    A.高兴B.通情达理C.爱买书
    2.语段中画线的句子中连用了四个“立刻”,说明 母亲辛劳忙碌 ;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 表现母亲挣钱养家的不容易 。(2分)
    3.为什么说“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3分)
    母亲的通情达理让“我”感动,也让“我”明白了应该体贴母亲,承担家庭责任。
    (二)牵着母亲过马路
    ①周末下午携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母亲说:“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②到菜市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如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我宽容地耐心地听她诉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絮絮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们还能不听?
    ③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④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⑤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手走到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⑥二十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路已经变成柏油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像掠头发一样一——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愫。
    ⑦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鱼……
    1.第①段中写“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第⑦段中写“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这两次“喜”的原因各是什么?(4分)
    儿子带妻儿回家看望自己而感到高兴
    看到儿子长大了,成熟了,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2.你认为第④段中“我的心灵震颤起来”的原因是什么?(2分)
    我看到一个熟悉的动作
    3.第⑥段叙说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惟独母亲“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这样写采用了什么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3分)
    对比 突出母亲爱子的感情之深
    4.这篇文章写得很感人,你认为最使自己感动的内容是什么?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教育?(4分)
    (1) 感动的内容:母亲牵着“我”的小手过马路;“我”牵着母亲过马路。
    (2)启发(教育):①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要孝敬父母。②母亲对儿子的挚爱,当年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③母亲的伟大
    表达与交流(34分)
    九、口语交际。(4分)
    在阅读书籍或观看影视作品时,有没有你喜欢的人物形象呢?他(她)出自哪部作品?你为什么喜欢他(她)?请你完成下表,把理由分条讲述清楚(至少写两点)。
    十、习作。(30分)

    课外阅读(50分)
    一、选择题。(30分)
    1.花木兰替父从军,胜利归来后,皇上封她做( B )。
    A.左路大将军B.兵部尚书C.右路大将军
    2.民间传说,只要在墙上贴上( B )的肖像,大鬼小鬼就不敢前来。
    A.韩愈B.钟馗C.卢杞
    3.《张良拾履》中“履”指( A )。
    A.鞋子B.袜子C.帽子
    4.“桃园三结义”讲的是( C )三人在桃园拜盟结义的故事。
    A.刘备、曹操、张飞B.关羽、曹操、刘备C.刘备、关羽、张飞
    5.《列那狐的故事》作者是玛特·艾·吉罗夫人,她是一位( B )作家。
    A.美国B.法国C.英国
    6.《列那狐的故事》中列那狐象征的形象是( C )
    A.教皇B.贵族C.新兴市民
    7.以下不属于民间故事特征的是( C )
    A.大都以口头形式传播 B.时代久远C.都是真实故事
    8.列那逃过绞刑用的方法是( B )
    A.和叶森格伦决斗B.说出自己知道宝藏的下落C向狮王献殷勤
    9.“潘多拉”的全盘寓意着( C )。
    A.美好B.幸运C.灾祸
    10.以下不属于欧洲四大民间故事的是( C )
    A.《长不大的牧羊人》B.《永恒之城》C.《斯芬克斯之谜》
    二、判断题。(10分)
    1.《列那狐的故事》的作者和编写者不同。( √ )
    2.《一根扁担》讲的是郑板桥的故事。( √ )
    3.白娘子被法海压在了峨眉山。( × )
    4.牧羊人为了打破魔咒,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巴尔加丽娜。 ( √ )
    5.民间故事是劳动人民创造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文学作品。 ( √ )
    三、主观题。(10分)
    1.《列那狐的故事》在欧洲流传甚广,读完这本书后,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谁?请结合具体内容说明原因。
    印象深刻的是:列那狐。因为列那狐在面对狮王的强权、公狼的霸道、雄鸡的弱小无助时,总是能以自己的聪明机警左右逢源。它一方面欺压平民百姓,一方面同强权豪门勾心斗角,乃至战胜强大的对手。
    2.中国四大民间故事有哪些?你最喜欢哪一个?请结合具体内容说明原因。
    我最喜欢《牛郎织女》这个故事,其主要内容是:穷苦孩子牛郎与老牛相依为命,无意结识了天上的织女,两人情投意合结为夫妻。从此,男耕女织生儿育女过着幸福的生活。王母娘娘派神仙把织女抓回天庭,牛郎只好每年的7月7日在喜鹊搭的桥上见织女上一面。
    人物
    出处
    喜欢的理由


    1.
    2.
    人物
    出处
    喜欢的理由
    孙悟空
    西游记
    1.他神通广大,一路保护唐僧取经,降妖除魔;
    2.他尽职尽责,对唐僧忠心耿耿。

    相关试卷

    31,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22-2023学年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31,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22-2023学年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拼音乐园,字词积累,句子天地,知识回顾,快乐阅读,写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7,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27,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拼音,根据语境写词语,查字典填空,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词句段运用,根据课文内容和古诗文填空,古诗词赏析,阅读,口语交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7,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07,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词语,查字典,完成练习,选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古诗词赏析,阅读,口语交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