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 (2019)第2章 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第3节 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精练
展开2.3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同步练习-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氯化铁溶液用于检验食用香精乙酰乙酸乙酯时,会生成紫色配合物,其配离子结构如图所示。有关该配离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配离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为和
B.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3
C.的电子排布式为:
D.该配离子含有的非金属元素中电负性最小的是氢
2.向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氨水,先生成蓝色沉淀,继续滴加氨水至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过程中只涉及一种配离子
B.深蓝色溶液中含铜配离子的配位数为4
C.深蓝色溶液中的溶质含有极性共价键、配位键
D.若继续向深蓝色溶液中加入乙醇,将析出深蓝色晶体
3.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的是
A.HCl B.KCl C.NH4Cl D.Cl2
4.以CO2和甲醇(MeOH)为原料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催化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总反应为:
B.乙是该反应的中间体
C.甲→乙过程中Sn的配位数未发生改变
D.加入缩醛能使总反应平衡逆向移动
5.下列离子方程式符合题意且正确的是
A.在溶液中滴加少量NaClO溶液:
B.在磁性氧化铁粉末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
C.在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D.向含双氧水和氨气的混合液中加入铜粉得到深蓝色溶液:
6.短周期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可形成结构如下的物质,该物质中所有原子均满足稳定结构,其中Y、Z处于同一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电解质
B.由Z和W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
C.X、Z可形成具有强氧化性的化合物
D.X、Y、Z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为:Z>Y>X
7.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1.2L乙烷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氢键数为
B.的溶液中,含有的数目可能为
C.中键的个数为
D.常温下,5.6g铁与的硝酸反应,铁失去的电子数为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铜片插入稀硫酸:
B.氢硫酸中滴加双氧水:
C.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D.过量通入硫酸铜稀溶液:
9.由于核外有空的d轨道,可与一些配体形成配位数为6的配离子。某同学将淡紫色的晶体溶于水后再依次加入和溶液,出现下列变化:
已知:为浅紫色,为红色,为无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Ⅰ为黄色的原因是水解生成了
B.与形成配位键时,S原子提供孤电子对
C.溶液Ⅲ为无色,说明与配位键强度更大
D.焰色试验中可用无锈铁丝的原因是铁灼烧时无焰色且不会产生发射光谱
10.分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分类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
B.氧化性酸:HClO、(浓)、
C.可溶性碱:NaOH、KOH、、
D.复盐:、、、
二、填空题
11.1mol[Co(NH3)6]Cl2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 。
12.小斌在复习选必二课本时发现了下面的物质,遗憾的是元素符号发生了错乱,只知道其中X,Y,Z,W为主族序数依次增大的前16号元素,Q为短周期元素,Y与W组成的一种化合物可作充气薄膜建材。试为他找出正确的说法 。
A.阳离子中含个键
B.元素和与同族的短周期元素可形成一种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型的极性分子
C.与可形成一种常见的配体离子
D.该物质熔点比大
E.该物质常作为有机合成的溶剂
13.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CaCl2 ;H2S: ;NaOH: .
14.经X射线衍射测得化合物R的晶体结构,其局部结构如图所示。
(1)从结构角度分析,R中两种阳离子的相同之处为 ,不同之处为 。(填字母)
A.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B.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C.立体结构D.共价键类型
(2)R中阴离子中的键总数为 个。分子中的大键可用符号表示,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大键的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大键的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键可表示为),则中的大键应表示为 。
(3)图中虚线代表氢键,其表示式为、 、 。
15.CO、NO均能够与血红蛋白(Hb)中Fe2+形成稳定的配合物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因而具有毒性。CO进入血液后有如下平衡:。
(1)C、N、O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2)在CO、NO结构中,C、N、O原子均含有孤电子对,与Fe2+配位时,配位原子均不是O原子,理由是 。
(3)高压氧舱可用于治疗CO中毒,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其原因: 。
16.回答下列问题:
(1)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可生成[Cu(NH3)4]2+配离子。已知NF3与NH3的空间结构都是三角锥形,但NF3不易与Cu2+形成配离子的原因是 。
(2)CO为配合物中常见的配体。CO作配体时,提供孤电子对的通常是C原子而不是O原子,其原因是 。
(3)如图为DNA结构局部图。DNA双螺旋是通过氢键使它们的碱基(A和T、C和G)相互配对形成的,请写出图中存在的两种氢键的表示式: 、 。
17.原子化热
金属键的强弱可以用金属的原子化热来衡量。
金属的原子化热是指 金属固体完全气化成相互远离的 原子时吸收的热量。
18.书写以下要求的表达式:
(1)过氧化钠的电子式 ;
(2)G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 ;
(3)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4)中心原子B的杂化方式为 ;
(5)分子空间构型为 ;
(6)准确书写向硫酸铜水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起初产生的沉淀溶解的原理(用离子反应方程式回答)
① ;
② ;
19.离子键的特征
离子键没有 性和 性。
阴、阳离子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与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发生静电作用,即没有 性;在静电作用能够达到的范围内,只要空间条件允许,一个离子可以同时吸引多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即没有 性。
20.配位化学创始人维尔纳发现,取(黄色)、(紫红色)、(绿色)和(紫色)四种化合物各1mol,分别溶于水,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立即产生氯化银,沉淀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2mol、1mol和1mol。
(1)请根据实验事实用配合物的形式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 ,(绿色和紫色) 。
(2)上述配合物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都是 。
(3)向黄色的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无色的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该反应在有的教材中用方程式表示。经研究表明,是配合物,与不仅能以的个数比配合,还可以其他个数比配合。所得与的配合物中,主要是与以个数比配合所得离子显红色,含该离子的配合物的化学式是 。若与以个数比配合,则与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
三、实验题
21.某实验小组为探究与反应后的产物,做如下探究实验。
【查阅资料】
①为砖红色固体,不溶于水;
②为黄色固体,不溶于水;
③为无色配合离子、为无色配合离子、为深蓝色配合离子。
【实验探究】
实验1:①向2mL的溶液中滴加的溶液,开始出现黄色沉淀,但无气体产生。
②继续加入溶液,最终沉淀消失。经检验,溶液中生成离子。
实验2:向90℃的溶液中滴加的溶液,直接生成砖红色沉淀。
实验3:向2mL的溶液中滴加的溶液,开始阶段有蓝色沉淀出现。
(1)某同学认为实验1黄色沉淀中有少量,该同学认为是、相互促进水解产生的,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 。
(2)若要进一步检验黄色沉淀中有Cu(OH)2,可采用的具体实验方法为 。
(3)经检验,实验2所得溶液中有大量、生成。该实验中表现 性,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探究与的反应。该装置中左侧烧杯中的石墨电极做 (填“正”或“负”)极,右侧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设计实验检验右侧烧杯中生成的阴离子,写出具体操作、现象和结论: 。
22.某化学实验小组探究与溶液的反应。
实验一: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备,并将足量通入溶液中,溶液迅速变为血红色;停止通入气体,将血红色溶液密闭放置5小时后,溶液变为浅绿色。
(1)制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仪器的名称为 。
(3)某同学取适量酸性于试管中,滴入几滴血红色溶液,溶液的紫色褪去,据此推断血红色溶液中含有,此结论 (填“正确”、“不正确”),理由是 。
实验二:探究血红色溶液产生的原因
实验过程如下表:
实验序号 | 假设 | 实验内容 | 结论 |
① | 增大 | 取上述血红色溶液,滴入溶液,溶液又变为黄色 | 假设不成立 |
② | 和增大 | 在溶液中,滴入溶液,溶液呈血红色,再逐渐滴入溶液,出现 现象 | 假设不成立 |
③ | 或增大 | 在溶液中加入溶液,立即变为血红色 | 假设成立 |
(4)实验①中,是 (填化学式);实验②中现象是 。
(5)为了进一步探究血红色物质产生的主要原因,又进行了以下实验:在的溶液中,加入浓度相同的溶液,溶液并混合均匀,改变、的值并维持进行多组实验,测得混合溶液的吸光度与出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吸光度越大,溶液颜色越深)。
①维持的目的是 。
②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23.某研究小组学生探究硫酸铁溶液与铜粉的反应:
实验I | 过程① 过程② 过程③ |
实验现象 | 过程①:振荡静置后溶液颜色变为浅蓝绿色; 过程②:滴加1滴0.1mol/LKSCN溶液后,溶液颜色变红并产生少量白色浑浊,振荡试管后,红色消失,白色浑浊物的量增多; 过程③:反复多次滴加0.1mol/LKSCN溶液,现象与过程②相同,白色浑浊物的量逐渐增多。 |
【资料】i.与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可发生络合反应生成。
ii.淡黄色、可溶的,与共存时溶液显绿色。
(1)过程①溶液颜色变为浅蓝绿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经射线衍射实验检测,过程②中白色不溶物为CuSCN,同时有硫氰(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某同学针对过程③中溶液颜色变红且白色浑浊物增多的现象,提出一种假设;当反应体系中同时存在、、时,氧化性增强,可将氧化为。并做实验Ⅱ验证该假设。
| 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Ⅱ | 操作1 | 取少量胆矾晶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振荡试管,静置观察现象。 | 溶液颜色很快由蓝色变蓝绿色,大约5分钟后,溶液颜色完全呈绿色,未观察到白色浑浊物;放置24小时后,溶液绿色变浅,试管底部有白色不溶物。 |
操作2 | _______ | 未见溶液变红色,大约2分钟后出现浑浊,略带黄色。放置4小时后,黄色浑浊物的量增多,始终未见溶液颜色变红。 | |
操作3 | 取少量胆矾晶体和绿矾晶体()混合物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振荡试管,静置观察现象。 | 溶液颜色为浅蓝绿色,放置4小时后,未发现颜色变化。 | |
操作4 | 取少量胆矾晶体和绿矾晶体混合物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振荡试管,静置观察现象。 | 溶液颜色立刻变红,产生白色浑浊,振荡后红色消失。 |
(3)操作1中现象产生的可能原因是 。
(4)通过实验操作2及现象可说明溶液放置过程中不会生成。写出操作2的完整过程 。
(5)由操作4可知该同学的假设正确。操作4中被氧化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已知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实验I过程③中出现相关现象的原因 。
(6)由实验可知,影响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因素有 。
参考答案:
1.B
2.A
3.C
4.D
5.D
6.C
7.B
8.C
9.D
10.B
11.24NA
12.BCE
13.
14.(1) ABD C
(2) 5
(3)
15.(1)N>O>C
(2)氧的电负性较大,不容易给出孤电子对
(3)高压氧舱中氧气浓度增大,导致平衡逆向移动,释放出CO
16.(1)F的电负性大于N,N-F成键电子偏向F,导致NF3中的N原子核对孤电子对的吸引力增强,难以形成配位键,故NF3不易与Cu2+形成配离子
(2)C的电负性比O小,C原子提供孤电子对的倾向更大,更易形成配位键
(3) N-H…O N-H…N
17. 1mol 气态
18.(1)
(2)[Ar]3d104s24p1
(3)
(4)sp3
(5)正四面体
(6) Cu2++2NH3∙H2O=Cu(OH)2↓+2 Cu(OH)2+4NH3∙H2O=[Cu(NH3)4]2++4H2O+2OH-
19. 方向 饱和 方向 饱和
20.(1) [Co(NH3)6]Cl3 [Co(NH3)5Cl]Cl2 [Co(NH3)4Cl2]Cl
(2)6
(3) [Fe(SCN)]Cl2 FeCl3+5KSCN=K2[Fe(SCN)5]+3KCl
21.(1)(或)
(2)将实验1中的黄色沉淀过滤,并洗涤,向沉淀中加浓氨水,若沉淀溶解并得到深蓝色溶液可证明沉淀中有
(3) 氧化 (或、)
(4) 正 (或) 取少量右侧烧杯中的溶液,滴加盐酸调至酸性,然后滴加氯化钡溶液,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有生成
22.(1)Na2SO3+H2SO4=Na2SO4+SO2↑+H2O
(2)球形干燥管
(3) 不正确 溶液中的、、、、都能使高锰酸钾褪色
(4) 变黄
(5) 使的浓度保持不变 主要和形成络合物使溶液变成血红色
23.(1)2Fe3++Cu=2Fe2++Cu2+
(2)2Cu2++4SCN-=2CuSCN↓+(SCN)2
(3)Cu2+与SCN-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较慢,两者发生络合反应较快,但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程度比络合反应程度大
(4)取少量绿矾晶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振荡试管,静置观察现象。
(5) Cu2++Fe2++SCN-=CuSCN↓+Fe3+ Cu2+、Fe2+和SCN-三者反应生成白色浑浊,降低SCN-的浓度,使可逆反应Fe3++3SCN-Fe(SCN)3平衡逆向移动,故溶液红色消失。再反复多次滴加KSCN溶液,增大了SCN-浓度,使Cu2++Fe2++SCN-CuSCN↓+Fe3+平衡正向移动,白色浑浊物的量逐渐增多
(6)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等
高中化学第3节 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3节 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练习,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3节 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测试题: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3节 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测试题,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