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北京)四年级上册3. 画玩具一等奖教学设计
展开
一、教学内容:3.《画玩具》,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四年级上册
二、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与第2课《厨房一角》和第5课《画牌楼》构成了一个学习单元,表现方法属于线条造型系列。本课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法,以线描的形式表现出玩具的不同特点和不同质感。
《厨房一角》侧重学习用线条表现生活中物象的前后关系及画面的构图方法,为本课线描写生玩具打下了基础。而本课也为《画牌楼》一课分析与表现牌楼的整体结构和细部特征做了比较充分的技能准备。这三节课呈一个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关系,本课在中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共有两个页面,第6页由玩具实物和“我的发现”板块中梵高的素描作品《圣马里海滩上的渔船》组成,第7页“我爱探究”板块共有6幅学生作品,分别表现了不同造型、材质的玩具,“艺术实践”也了明确的表现要求,“我会评价”提示本课可以采取的评价方法和评价点。整个页面的内容安排丰富合理,将趣味性和知识性巧妙融合。
三、学情分析:
优势:四年级学生的造型能力、表现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美术素养.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的发挥想象,作品内容较为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他们上课气氛活跃,接受能力很强,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能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自主的学习掌握知识,并能将知识运用到作品创作中去。另外,七里渠中心小学正在开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开展的如火如荼,小组加分奖励制度极大的调动了学生上美术课的积极性。
略势: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线条运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他们的眼界不够开阔,这就造成了他们在美术学习创作中的很多不便。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习用正确的观察方法,观察玩具的外形特征,了解玩具的造型特点,感受材质的不同;运用恰当的线条,表现生活中的不同质地的玩具特点。
2.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体验中感受玩具的不同造型与材质,通过合作研究的方式,学习如何用线的变化表现出不同质地玩具的外形及材质特点。
3. 情感与价值: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习惯以及严谨治学的态度。
五、教学重点:能用多样的线条表现自己喜欢的玩具的特点。
六、教学难点:恰当地运用长、短、粗、细不同的线,表现出玩具的质地。
七、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玩具、彩纸、勾边笔、安全剪刀;
教师准备ppt课件、示范图、实物玩具
八、教学流程:
九、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一进教室老师就发现了同学们今天都是带着自己的好朋友来的,老师今天也给你们带来了一群好朋友,我们先来跟他们见个面吧!(播放视频)
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些朋友吗?玩具陪我们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是我们成长的伙伴,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三课《画玩具》,(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的欣赏,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 得到放松,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学生设疑,教师总结本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没有想问的问题呢?
学生:提问
教师:同学们都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会提问的孩子就是会学习的孩子,老师将你们的问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
a、玩具都有什么样子的?
b、怎样画玩具?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为后面的自主探究做准备。】
2.自主探究一:玩具的外形特点
教师:带着第一个问题“玩具都有什么样子的?”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对照这些玩具,你能看出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观察分析,回答问题——造型、材质不同
教师:表扬观察细致、概括能力好的同学,再请2-3名学生从“造型”和“材质”两方面介绍自己的玩具。
总结:我们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玩具因造型和材质不同而呈现出种类繁多,丰富多彩的样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玩具的外形特点,初步感知不同玩具的造型与材质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3.自主探究二:怎样画好玩具?
教师导语:观看了这么多玩具的样子,我们是不是该考虑一下怎样画好玩具呢?
(1)小组探究一:整体观察、整体造型。
出示一组图片,教师提问:老师所给出的图片中,用了怎样的观察方法和造型方法去画玩具的?
学生:观察教师出示的玩具实物图和对应的线描图,小组分析讨论其所用观察方法和造型方法,并回答问题:
观察方法:整体观察
造型方法:整体造型
教师:(板书:“整体观察、造型”)
根据小组回答的问题,分配分值给回答的好的小组。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整体观察入手,概括出玩具的整体造型特点,使其学会在正确的观察方法下表现玩具的外形,为解决本课重点做铺垫。】
(2)小组探究二:质感的表现
教师导语:我们都知道了玩具因不同材质而呈现出不同的质感,那怎样才能表现出玩具的质感呢?(板书:质感)
A.小组讨论图一:毛绒玩具小狗,
想一想什么样的线能表现出它的质感?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派代表发言。
(曲线和短直线可以表现柔软材质)
教师给回答的好的小组加分
B.小组讨论图二:玩具汽车
想一想什么样的线能表现出它的质感?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派代表发言。
(直线和折线可以表现出坚硬的质感)
教师给回答的好的小组加分
c.教师将玩具质感的表现总结为一首儿歌,同时在每句后面附上线条提示。
请学生来读出这首儿歌:
毛绒丝布线软软
发卷毛毛线圈圈
塑料铁皮比较硬
请用直线或折线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研究学习运用不同的线条表现不同的质感,既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又培养了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探究三:线条的粗细、疏密变化
A.教师导语:学习完玩具质感的表现,我们来欣赏一幅梵高的名画——《圣马里海滩上的渔船》
请小组合作分析:想一想,画里的线条粗细一样吗?疏密一样吗?
学生:小组分析,找到图中的具体线条解释说明线条的
粗细、长短不同。
(教师给分析的好的小组加分)
B.欣赏优秀学生作业,体会其中线条粗细、疏密的变化
教师总结:
用有疏密、有粗细变化的线条,可以将作品表现得更加丰富、生动,我们画玩具细节的时候也要用这些线条的变化装饰我们的玩具。
(板书:线条:疏密、粗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线条的变化,使学生学习用粗细、疏密的线条刻画玩具的细节,解决教学重难点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生活
的好习惯。】
4.教师小结画玩具的步骤,并示范。
怎样画玩具?
1.整体观察,整体造型;
2.不同质感,不同线条;
3.疏密粗细,刻画细节;
4.整体调整,做到最好。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玩具线描作品
【设计意图:教师的示范加上口诀,有益于学生掌握画玩具的方法,使学生更直观地学习怎样用线条的变化体现玩具的质感。】
(三)明确目标,动手实践
实践内容:
用线描的形式画一件你喜欢的玩具。
实践要求:
1.在彩纸上用勾边笔直接描绘;
2.构图饱满,造型准确,运用恰当的线条;
3.将画好的玩具的大轮廓剪下来,小组内推选两张表现最好的,贴到黑板上的玩具展示橱窗内。
(注意用剪刀时注意安全,将废纸课下扔到垃圾桶内)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作业内容及作业要求,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创作,巩固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用线条表现作品的能力。】
(四)作品展评,体验成功
将每个小组的优秀作品展示到黑板上的展示区域,引导学生评价:
自评提示:
我用了﹏﹏线和﹏﹏线画玩具,体现了它的﹏﹏质感,同时,运用了线条的﹏﹏组织形式去刻画细节。
互评提示:
每个小组选出除自己小组外的最喜欢的小组作品,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教师根据选票选出最受欢迎作品,给该小组加分,并总结本节课小组得分情况,将教师示范作品赠与得分最高小组)
【设计意图: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学习他人的闪光点,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通过小组竞争,提高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和实效性,巩固本课教学重难点。】
(五) 课后拓展,情感延伸
1.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正确的观察方法,并运用不同的线表现玩具的质感和细节,让我们的玩具在纸上有了新生命,生活中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等着我们去描绘。
2.大师佳作欣赏:
这些大师的作品真让人赞叹,相信同学们日后也能画出这样惊叹的作品,老师希望同学们课下多多练习,观察生活,画出更精彩的作品。
【设计意图:总结本课所学,开阔学生眼界,激发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表现生活中更多的内容。】
十、板书设计:
画玩具
整体
质感
线条:疏密、粗细
十一、设计特色
1. 以学生设疑,小组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2. 将本课重难点创编为一首口诀儿歌,加上老师的示范,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画玩具的知识和方法。
3. 实行小组加分奖励制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美术人美版(北京)四年级上册12. 浮雕优秀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美版(北京)四年级上册12. 浮雕优秀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提出问题,引导思维,导入课题,讲授新知,提高素养,交流互动,应用创新,分析对比,发散思维,解读浮雕,了解欣赏画像砖,不同格局,合理构图,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美术人美版(北京)四年级上册11. 动物石膏版画获奖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美版(北京)四年级上册11. 动物石膏版画获奖教案,共8页。
小学美术人美版(北京)四年级上册5. 画牌楼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美版(北京)四年级上册5. 画牌楼优秀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