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温度 知识点解析+题型专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50590/0-169538228714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1 温度 知识点解析+题型专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50590/0-169538228719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1 温度 知识点解析+题型专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50590/0-169538228722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温度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温度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点总结,典例解析,专题变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一节 温度 1. 知识点典例解析知识点1 温度与温度计及原理【知识点总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测量温度时,通常采用的是摄氏度温标,该温标通常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零度,以标准大气压<即一个大气压>下水沸腾作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叫做1摄氏度。3. 在确定温度计的使用范围时,要注意液体的沸点和凝固点.查表可知,水银凝固点为﹣38.8℃,沸点357℃;酒精凝固点为﹣117℃,沸点78.5℃;甲苯凝固点为﹣95℃,沸点110.8℃.【典例解析】例1 (1)如图所示,先把两手同时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了一段时间后,再将两手同时拿出并放入温水中,这时原在热水中的手感觉 凉爽 ,原在冷水中的手感觉 温暖 ;同一杯温水同一人的两手感觉 不同 。这个事实说明仅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是 不可靠 的(选填“可靠”或“不可靠”)。(2)根据科学研究,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降温,温度也只能非常接近 ﹣273.15℃ ,不可能比它更低。以这个温度为 零度 来规定一种表示温度的方法。答案:(1)凉爽;温暖;不可靠;(2)﹣273.15℃;零度。解析:(1)先把两手同时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了一段时间后,再将两手同时拿出并放入温水中,这时原在热水中的手感觉凉爽,原在冷水中的手感觉温暖;同一杯温水同一人的两手感觉不同。这个事实说明仅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是不可靠的。(2)科学研究发现,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降温,温度也只能非常接近摄氏温度的﹣273.15℃,不可能比它更低。以这个温度为零度来规定一种表示温度的方法。【变式题】1.现在室外已经结冰,那么针对0℃的水和0℃的冰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的水温度较高 B.0℃的冰温度较高 C.两者的温度一样高 D.状态不同,无法比较答案:C。解析:物体的冷热程度跟物体的温度有关,跟状态无关。0℃的冰和0℃的水,温度相同,冷热程度相同。 例2 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 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D.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答:B解: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故A错误;观察图示中的温度计知,分度值是1℃,水银柱在0℃以上,示数为32℃,故B正确;观察图示中的温度计知,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故C错误;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故D错误。故选B。 【变式题】2.如图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温度计的示数为38.5℃ B.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 C.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D.使用该温度计测量时不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答案:D解析:该温度计的液柱末端在38.5℃位置,该温度计的示数为38.5℃,故A正确;该温度计每大格代表1℃,每大格内包含10小格,其分度值是0.1℃,故B正确;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故C正确;体温计的构造与普通温度计不同,其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体温计玻璃泡上方的水银在温度下降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故D错误。故选D。 例3 如图所示,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插入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就制成了一个简易温度计。它是利用 液体热胀冷缩 的原理工作的,当温度升高时,玻璃管中的液柱 升高 。答案:液体热胀冷缩;升高。解析:自制温度计中液柱会上升,就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工作的,温度升高时,玻璃管中的液柱受热膨胀,液柱升高。【变式题】3.有两支温度计玻璃管内径不同,玻璃泡内装同种液体,将它们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温度计的示数的液柱上升的高度分别是( )A.示数相同,上升高度相同 B.内径细的示数大,上升的高度也大 C.内径粗的示数大,但上升的高度小 D.示数相同,但内径细的上升的高度大答案:D。解析:(1)同一杯热水说明最后温度计示数应该相同;(2)玻璃泡中液体量相等,说明同种液体受热后膨胀程度相同,即增大的体积是相同的,内径的不同影响的是液柱升高的高度;内径粗的温度计液柱升得较低;内径细的温度计液柱升得较高。 知识点2 温度计使用与读数【知识点总结】温度计使用:(1)在使用温度计以前:①观察它的量程﹣﹣能测量的温度范围,如果估计待测的温度超出它能测的最高温度,或低于它能测的最低温度,就要换用一只量程合适的温度计,否则温度计里的液体可能将温度计胀破,或者测不出温度值.②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以便用它测量时可以迅速读出温度值.(2)温度计使用时: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②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典例解析】例4 (2023•镇江)测量液体温度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C。解析: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故A错误;温度计在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B错误;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没有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并且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C正确;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故D错误。【变式题】4.如图是某同学阳台上挂的一只寒暑表,下列关于该寒暑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根据玻璃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B.它的分度值是0.1℃,量程比体温计大 C.它此时的示数应读作“零下4摄氏度” D.它在测量气温前,可以拿着用力向下甩答案:C。解析:温度计是根据玻璃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故A错误;由图可知,温度计的量程是﹣30~50℃、分度值是1℃,故B错误;由图可知,此时示数为﹣4℃,读作“零下4摄氏度”,故C正确;图示温度计在测量气温前,不需要用力向下甩,故D错误。5.下列关于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①观察温度计读数并记录 ②取出温度计 ③选取适当温度计④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⑤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A.①②③④⑤ B.④③⑤①② C.④⑤③②① D.③④①②⑤答案:B。解析: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④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③选取适当温度计;⑤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①观察温度计读数并记录;②取出温度计。 知识点3 体温计【知识点总结】 体温计(1)结构:①体温计的玻璃管很细,读数更精确;②侧壁呈圆弧形,相当于放大镜,便于看清液柱表面位置;③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很细的细管,即缩口,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会在缩口处断开.(2)观察:量程是35~42℃;分度值是0.1℃.(3)使用前:甩一甩,使用其他温度计时不必甩.(4)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体温计离开人体以后温度会下降,水银以弯曲的管子为界(因为弯曲的管子很细,比其它地方细,管子冷却最快,收缩最快,就断开了)分开,温度下降,两边的水银向两边收缩而使水银柱断开,使玻璃管中的水银不会退回到玻璃泡内,所以即使离开人体,体温计显示的还是人体的温度,这样体温计才可以离开人体而读数!【典例解析】例5 在防范新冠肺炎疫情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图所示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此时体温计的示数是38.0℃ B.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 C.在使用前应用手捏住其上端,用力向下甩一甩 D.如果没有酒精来给体温计消毒,也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答案:D。解析: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图示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其示数是38.0℃,故A正确;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故B正确;体温计在使用前应用手捏住其上端,用力向下甩一甩,故C正确;因为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沸水的温度约为100℃,所以不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故D错误。【变式题】6.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将体温计放入沸水内消毒 B.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C.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都可以脱离被测物体来读数 D.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测完温度后都应用力甩几下答案:B。解析: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而沸水的温度约为100℃,超过了体温计的量程,所以不能用体温计测量沸水的温度,故A错误;实验室温度计和体温计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故B正确;实验用温度计测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故C错误;体温计使用之前要用力甩几下,而实验室温度计不能甩,故D错误。4.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异同【知识点总结】(1)相同点:两者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2)不同点:两者的分度值不同,温度计通常是1℃,而体温计是0.1℃;温度计在测量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而体温计由于有弯曲结构,可离开人体读数,所以我们在使用体温计后,要使劲甩体温计,就是要使水银回到玻璃泡;两者的测量范围不同.温度计通常包含了气温的变化范围,测量范围比较大,而体温计包含的是人体温度的变化范围,通常是35℃~42℃;两者使用的液体不同,温度计通常使用煤油、酒精等液体,而体温计使用的是水银。(3)温度计和体温计的主要区别如下表:区别/类别构造量程分度值用法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缩口35~42C0.1℃1.可以离开人体后读数2.用前需向下甩温度计无﹣20~100C1℃1.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2.不能甩动【典例解析】例1 关于体温计和实验室温度计的异同点,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 )A.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实验室温度计要高B.体温计玻璃管的内径有一弯曲处特别细,实验室用温度计没有C.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测量,实验室用温度计也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测量D.体温计可以用力甩动使水银回到玻璃泡中,实验室用温度计不能用力甩答案:C解析: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实验用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所以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实验室温度计要高;结构上:体温计有缩口,实验用温度计没有;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实验用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使用前:体温计要甩一甩,实验用温度计不能甩。 2. 题型专题典例解析 专题1 体温计与温度计的测量问题【典例1】 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 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 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 D.三个人中有只有一人体温是39.5℃答案:B。【解析】:甲的体温等于39.5℃,因为甲测体温前用的是甩好的体温计,所以结果准确;给乙和丙测量时没甩体温计,结果不一定准确,可能等于、也可能低于甲的体温,故B正确。【典例2】 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4℃.用这支温度计测得烧杯中水的温度是22℃,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 )A.18℃ B.20℃ C.22℃ D.26℃答案:B。【解析】(1)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等于=℃;(2)用它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2℃时,液体的实际温度℃×(22﹣4)+0℃=20℃。【专题变式题】1.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答案:C。【解析】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直接用来测量体温,若体温高于原来的示数,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体温不高于原来的示数,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原来的示数,所以现在测得体温是38℃,这个人的体温可能是38℃,也可能是低于38℃,但不会高于38℃。 专题2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典例3】 伽利略曾经设计过一种温度计:一根粗细均匀的玻璃管,一端与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插入水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环境温度的变化。为了研究伽利略温度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资料中的描述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小塑料瓶,B为一透明玻璃管并通过橡皮塞与A相连,管的下端竖直插在大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然后进行实验探究:改变装置所处的环境温度,分别测出不同温度下所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测量次序123456温度t(℃)171921232527水柱高度h(厘米)30.225.019.8 9.44.2(1)装置中的塑料瓶相当于现在使用的液体温度计中的哪个结构? 玻璃泡 。(2)根据上述实验可知,兴趣小组制作的“测温装置”玻璃管的刻度是 B 。A.上大下小 B.上小下大 C.A、B都有可能(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推得:当温度为23℃时,水柱高度h为 14.6 厘米。(4)要提高“伽利略温度计”的精确度,换 细 (选填“粗”或“细”)一点的管子。答案:(1)玻璃泡;(2)B; (3)14.6; (4)细。【解析】(1)装置中的塑料瓶相当于现在使用的液体温度计中的玻璃泡;(2)由于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膨胀,体积增大,液柱下降,所以兴趣小组制作的“测温装置”玻璃管的刻度是上小下大;(3)温度从17℃升高到到19℃时的水柱降低的高度差为30.2cm﹣25.0cm=5.2cm,温度从19℃升高到到21℃时的水柱降低的高度差为25cm﹣19.8cm=5.2cm,由此推算可知,当温度为23厘米时,水柱高也应该降低5.2cm,所以此时水柱高度h为19.8cm﹣5.2cm=14.6cm;(4)气体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要求玻璃管内径要细,精确度更高。 【专题变式题】2.小明利用医用青霉素空药瓶和一根吸管自制了一个温度计,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该温度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计的原理主要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 B.当药瓶全部浸入热水中时,吸管中的液柱会上升 C.如果在吸管上标注温度,下面标注的温度比上面高 D.吸管越粗,液柱随温度变化的升降越明显答案:B。【解析】该温度计的原理主要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故A错误;当药瓶全部浸入热水中时,瓶内气体温度升高,体积膨胀,气压变大,吸管中的液柱会上升,故B正确;如果在吸管上标注温度,下面标注的温度比上面低,故C错误;吸管越粗,液柱随温度变化的升降越不明显,故D错误。3.如图所示是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伽利略温度计的原理图。伽利略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的 热胀冷缩 性质工作的。将该温度计插入40℃的温水中,以及水冷却至30℃时的液面高度,标注在A、B两点,则A点应标注的温度是 40 ℃。用此温度计测量气温不准确,原因主要这种温度计容易受到 大气压 的影响。答案:热胀冷缩;40;大气压。【解析】常用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伽利略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题中是伽利略温度计的原理图,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瓶中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玻璃瓶中液面将向下运动,反之,水面向上运动。所以下面A点对应的温度较高,为40℃;上面B点对应的温度较低,为30℃。气体温度计下端的水槽是与大气相通的,玻璃管中的水位高度不仅受周围空气温度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大气压强的影响。因此气体温度计的缺点是管中液柱的升降变化还要受到大气压变化的影响,导致误差比较大。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1节 温度导学案,共1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温度,温度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节 温度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引入,新课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1节 温度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能准备,课堂引讨,精编精炼,及时反馈,目标达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