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展开2022-2023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1. 以下是在清原的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
A. 寒假中,室外一天内的平均气温约为-50℃
B. 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
C. 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
D. 洗澡淋浴时最适宜的水温约为70℃
2. 如图所示,小明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B. 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
C. 拨动不同的吉他弦是为了改变吉他的响度
D. 吉他弦调紧些,发声的音调变高
3. 小明的玩具灯笼里的灯泡不亮了,爸爸检查后发现是电路板的线断了,于是爸爸用电烙铁把断开的电路重新焊接好,则焊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熔化 B. 凝固 C. 先熔化后凝固 D. 先凝固后熔化
4. 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日食 B. 水中倒影
C. 林中万缕阳光 D. 小孔成像
5. 物体A、B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 从第3s起,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A>vB
B. 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C. 在5s内两物体通过的路程相等
D. 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6. 关于如图所示的温度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它的示数为80℃ B. 它的最小分度值为0.1℃
C. 它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 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7. 决定物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的因素是( )
A. 镜的大小 B. 像到物的距离 C. 物到镜的距离 D. 物的大小
8. 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
A.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
B.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
C. “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D. “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
9. 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的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种“水浴法”加热的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比较均匀,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
B. 由图乙知,M、N都是晶体,M的熔点为80℃
C. 由图乙知,M、N的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
D. 由图乙知,M是晶体,N是非晶体
10.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尽量不开驾驶室里的阅读灯
B. 太阳发出的光传到地球约需500s,则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1.5×108km
C. 太阳和月亮都属于光源
D. 三月桃花盛开,游人能观赏到美丽的桃花,是光在桃花表面发生漫反射的结果
11. 如图是两个声音在同一个示波器上显示出来的波形。从图形可知图______ 响度小,图______ 音调高。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封的广口瓶中,当逐渐把瓶内的空气抽出,听到的声音______ (选填:“不变”、“变大”、“变小”)。
12. 如图甲所示,为了让读数更精确,应选择______(选填“A”或“B”)刻度尺,所测物块的长度为______cm;如图乙所示的停表,左右两侧分别为小、大表盘的局部放大图,则该停表的示数为______。
13. 2021年5月30日5时01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精准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整个过程历时约8小时。如图所示,对接后,“天舟二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______的,相对于地球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4. 如图所示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t甲=______℃,t乙=______℃。
15. 如图所示是一艘轮船正在利用声呐系统探测鱼群位置。轮船声呐系统能够发出人耳______(填“能够”或“不能”)听到的______(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再接收反射回来的这种声波,确定鱼群位置。若发出的这种声波经0.2s反射回来,那么鱼群距离轮船的距离是______m。(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
16. 中秋的夜晚,皓月当空,繁星点点.我们漫步在林荫小道上,微风和煦,传来阵阵树叶的沙沙声.月光穿过层层叠叠的树叶,在大地上形成了一个个圆形的光斑,好像在大地上撒了一地碎银…在这美好的夜晚,你可曾想到:
(1)树叶的沙沙声是由于树叶的______ 产生的,这个声音是通过______ 传来的.
(2)大地上圆形的光斑实际上是月亮的______ (填“实像”或“虚像”),它是由光的______ 形成的.
17. 医生给病人检查口腔时,常将一带柄的金属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口腔,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口腔中温度较______(高/低)的水蒸气在镜面上______(填物态变化)而影响观察。为了成像更清晰医生应将灯光照亮______(选填“平面镜”或“牙齿”)。
18. 拿一个滴答作响的小闹钟,先把它放在硬桌子面上,再把它放在空木盒或空纸盒上,两次在距离闹钟相同的位置听闹钟的声音,通过比较发现,第二次听到的声音常常比第一次更______ (选填“大”或“小”)。根据上面的实践,我知道了,加个空盒会增加声音的______ (填声音的特征)。这个空盒子也叫“共鸣箱”,你所知道的有共鸣箱的乐器:______ (填一种乐器即可)。
19. 一只小鸟在离湖面10米的上空飞行,若湖深为5米,则小鸟在湖里所成的像与它的距离是______ m,它在湖里所成的像是______ 像。(填“虚”或“实”)
20. 如图中实线是人眼看到A点的光的路径,请在图中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和作图画出平面镜应摆放的位置(标注作图痕迹)。
21. 如图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22. 如图所示是小明向暖水瓶注开水的场景,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注入水增多,我们听声音的音调如何变化?
(2)注水时暖水瓶口周围“白气”是哪种物态变化?
(3)“白气”慢慢消失的过程需要放热还是吸热?
23. 在如图所示的十字路口处,有一辆长10m、宽2.2m的客车,客车正以10m/s的速度正常匀速行驶在马路中间,当它与斑马线的中点B相距60m时,马路上的小王同学正好在斑马线中间A点出发沿AB穿过马路,A、B间的距离为8m,问:
(1)小王同学运动的速度为多少时,能够安全过马路?
(2)为了减少岔路口发生人车相撞事故,请你分别向交警部门(或公路建设部门)、汽车司机和过路行人各提一条合理的建议.
24. 沈阳到天津的G1300次列车组运行时刻表如表所示:
(1)求列车从沈阳到天津的平均速度;
(2)该车从北戴河到唐山的平均速度为190km/h,求北戴河到唐山的里程;
(3)此动车长为200m,若以70m/s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1200m的桥,求动车全部过桥所用时间为多少?
时间
沈阳
北戴河
唐山
天津
到站时间
16:11
16:44
17:20
发车时间
13:20
16:14
16:48
里程/km
0
426
680
25. 在“探究小车运动快慢”的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下滑,B为AC的中点,C处立有一金属片,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则:
(1)该实验是依据公式______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填“大”或“小”),目的是______(填“延长”或“缩短”)运动时间,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
(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AB=______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AC=______m/s。
(4)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5)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熟练使用电子秒表,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使测得的平均速度偏______(选填“大”或“小”)。
26.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竖直纸板可沿虚线ON折叠。
(1)在纸板前从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纸板上入射光AO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_反射。
(2)请在图甲中画出光线AO的反射光线OB,并标明反射角的度数。当入射角变大时,反射光线______(选填“偏离”或“靠近“)法线。
(3)如图乙,把纸板NOF向后折,可以发现纸板上看不见反射光,此时反射光______(选填“仍存在”或“不存在”)。
(4)图甲中,如果将光线沿着BO方向射向平面镜时,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
27.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请你指出图甲中实验操作错误之处是______ ,这种错误使得测得的温度值______ (选填“偏小”或“偏大”)。
(2)改正错误后,他们点燃酒精灯后即开始计时,当水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记录的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
8
9
10
11
12
13
14
15
温度/℃
…
92
94
96
97
98
98
98
98
①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如图a、b所示的是观察水沸腾实验中出现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情景为______ (填“a”或“b”)
②利用表中数据,在上右图中描绘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③由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 ℃,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______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______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时,有的小组觉得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为了节约课堂时间,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 。
28. 艾英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______,选用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______(点燃/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______。(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虚/实)像。
(4)移动蜡烛______(A/B),重做实验。三次实验像与物的位置,通过分析可知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在本实验中,重做三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5)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艾英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_____(向右移动/向左运动/不变)。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清原冬季最低气温远高于-50℃,所以平均气温更高于-50℃,故A不符合实际;
B、水的凝固点在0℃左右,冰箱内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应该高于0℃,在4℃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变化幅度很小,故C符合实际;
D、人的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不可能达到70℃,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或环境温度的认识,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温度单位摄氏度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
对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质量、长度、温度等进行准确的估测,是要求初中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2.【答案】D
【解析】解:A、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改变了振动弦的长度,改变弦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故A错误;
B、用力拨动吉他弦,增大振动幅度,故可以提高振幅,从而提高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
C、拨动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调,故C错误;
D、吉他弦调紧些,增大振动的频率,使发声的音调变高,故D正确;
故选:D。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的掌握,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3.【答案】C
【解析】解:首先,电烙铁产生的热量使焊锡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然后,液态的焊锡又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
故选:C。
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该题以实际应用考查了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搞清楚变化前后的物体状态。
4.【答案】B
【解析】解:
A、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B、水中的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正确;
C、林中万缕阳光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
D、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在小孔后面形成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B。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利用这一特点,人们可以看到许多现象,例如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等
此题主要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的应用,都是基础知识。
5.【答案】A
【解析】解:A、从第3s起,A、B两物体的运动方向都是沿s轴正方向,即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在s-t图象中A、B的运动图象都是倾斜直线,则说明A、B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可知,在相同时间内A运动的路程较大,因此A的速度较大,即vA>vB,故A正确;
B、由图可知,B从5m处开始运动,A从0m处开始运动,因此两物体不是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的,故B错误;
CD、由图可知,在5s内,A物体运动的路程是10m,而B物体运动的路程是10m-5m=5m,即在5s内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时间相同时,由公式v=st可知,5s内A、B的平均速度不相等,故CD错误。
故选:A。
(1)由图可知A、B的运动方向;在s-t图象中,倾斜直线代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图象分析A、B运动的路程,可以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来比较A、B的速度大小;
(2)由图象可知A、B开始运动的位置;
(3)由图象可知A、B在5s内各自运动的路程;
(4)已知A、B在5s内运动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可比较A、B的平均速度大小。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运用,能从图象中读取有用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D
【解析】解:B、观察图示中的温度计知:每一大格代表10℃,每一大格分成10小格,所以每一小格代表1℃,即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故B错误;
A、观察图示中的温度计知:每一大格代表10℃,温度计的水银柱在0℃以上,示数29℃,故A错误;
C、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故C错误;
D、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1)使用温度计之前一定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
(2)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3)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本题考查了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正确使用、正确读数等,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内容,要熟练掌握。
7.【答案】D
【解析】解:平面镜成的像与物是等大的,故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自身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像到物的距离、物体离平面镜的远近都无关。
故选:D。
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是像与物大小相同,真实的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大小,视觉的像的大小取决于物到镜的距离,注意区分题中的问法。
8.【答案】B
【解析】解: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故A错误;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故B正确;
C、“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中的空气柱振动产生,故C错误;
D、“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故D错误。
故选:B。
A、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B、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管乐器吹秦时空气柱振动发声;
D、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三特性、声的利用等知识点,属基础题目。
9.【答案】AC
【解析】解:A、由“水浴法”的特点可知,这种方法加热的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比较均匀;由于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因此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故A正确;
BD、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
由图乙可知,M有一定的熔点,其熔点为80℃,M是晶体;而N物质始终是固体,还没有发生熔化,所以不能确定N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故BD错误;
C、由图乙知,M是晶体的熔化过程,需要吸热;N虽然始终是固体,但其温度升高也需要吸收热量,故C正确;
故选AC.
①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时,一般都采用水浴法,物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②从图象中辨别晶体与非晶体主要看这种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即有一段时间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升高,而此时就是这种物质熔化的过程.
读物质熔化的图象时,关键是要从曲线变化中判断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从而确定是否属于晶体,再明确不同时间段时物质所处的状态.同时还要注意熔化图象与水沸腾图象的区分.
10.【答案】ABD
【解析】解:A、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如果打开驾驶室里的灯,会照亮驾驶室内的人和物体,使其在挡风玻璃上成像,从而影响司机的视线,因此,尽量不开驾驶室里的灯,故A正确;
B、由v=st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s=vt=3×108m/s×500s=1.5×1011m=1.5×108km,故B正确;
C、太阳自身能发光是光源,月亮自身不能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故C错误;
D、三月桃花盛开,游人能观赏到美丽的桃花,是光在桃花表面发生漫反射的结果,故D正确。
故选:ABD。
(1)从光的反射角度分析夜间驾驶室开灯对司机视线的影响;
(2)根据已知条件,利用速度的公式可进行计算;
(3)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4)表面光滑的反射是镜面反射,它可以把平行光沿特定的方向反射出去,如果人眼接收到反射光感觉很强;
表面粗糙的反射是漫反射,它可以把平行光向各个方向反射出去,人在各个角度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而且接收的反射光不太强。
本题考查了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区分、光速度的应用等,属光学综合题,难度不大。
11.【答案】乙 乙 变小
【解析】解:由图可知,图乙偏离原位置的幅度小,所以响度小;相同时间内,乙振动的次数多、频率高,所以音调高;
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封的广口瓶中,当逐渐把瓶内的空气抽出,听到的声音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故答案为:乙;乙;音调。
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偏离原位置越远,振幅越大。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本题考查了对声音波形图的分析,对声音传播条件的认识,属基础题。
12.【答案】B 2.80 3min8s
【解析】解:(1)A刻度尺,1cm之间有2个小格,其分度值为0.5cm,
B刻度尺,1cm之间有10个小格,其分度值为0.1cm=1mm,使用B刻度尺测量较准确;
B刻度尺,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2.8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2.80cm;
(2)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3min过一点;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8s,因此秒表读数为3min8s。
故答案为:(1)B;2.80;(2)3min8s。
(1)由图示刻度尺确定其分度值,物体两端点所对应刻度尺的示数之差是物体的长度,由图示求出物体长度;分度值越小的刻度尺测量结果越准确;
(2)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物理测量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任何一种工具,一定要注意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刻度尺需要估读,其他的测量工具不需要估读,读出最接近的数值。
13.【答案】静止 运动
【解析】解:对接后,“天舟二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天舟二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
“天舟二号”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后,相对地球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相对地球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静止;运动。
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此题主要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关键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14.【答案】29 -12
【解析】解:由图可知,两只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温度计的分度值都为1℃;甲温度计上,液柱最高处在0℃以上,所以显示的温度高于0℃,为29℃;乙温度计上,液柱最高处在0℃以下,所以显示的温度低于0℃,为-12℃。
故答案为:29;-12。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平,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
此题考查的是温度计的读数,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温度计,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15.【答案】不能 超声波 150
【解析】解:(1)轮船声呐系统发出的超声波,超声波人耳是听不到的;
(2)由v=st可知,超声波0.2s传播的路程:s=vt=1500m/s×0.2s=300m;
鱼群距离轮船的距离:L=12s=12×300m=150m。
故答案为:不能;超声波;150。
(1)人耳的听声范围是20H~20000Hz,低于20Hz的是次声,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超声和次声人耳都听不到;
(2)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出超声波0.2s传播的路程,而鱼群距离轮船的距离是超声波传播路程的一半。
本题是回声测距问题,主要考查人耳的听声范围、速度公式的灵活应用,关键是理解回声测距过程中,声音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等于声音传播路程的一半。
16.【答案】振动;空气;实像;直线传播
【解析】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树叶的沙沙声是由于树叶的振动产生的;而后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中;
(2)大地上的圆形光斑属于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实像,所以大地上的圆形光斑实际上是月亮的实像.
故答案为:(1)振动,空气;(2)实像,直线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声音传播是需要介质的,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声音.
(2)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结果,树叶缝隙相当于小孔,地面相当于光屏,光屏上能呈接到的是实像,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以及小孔成像,属于比较基础性的题目,掌握基础知识很重要.
17.【答案】高 液化 牙齿
【解析】解:(1)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口腔,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口腔中温度高的水蒸气在镜面上液化而影响观察。
(2)借助镜子可以观察到牙齿的背面,说明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此时医生应将灯光照亮牙齿。
故答案为:液化;对称;牙齿。
(1)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2)平面镜可以改变光路,对光起反射作用。
本题考查了液化现象及平面镜对光的作用,属基础知识的应用。
18.【答案】大 响度 二胡
【解析】解:两次在距离闹钟相同的位置听闹钟的声音,通过比较发现,第二次听到的声音常常比第一次更大,因为空盒类似共鸣箱,故加个空盒会增加声音的响度,二胡有共鸣箱。
故答案为:大;响度;二胡。
响度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及振幅有关。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响度,属于基础题。
19.【答案】20 虚
【解析】解:水面相当于平面镜,且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小鸟在湖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已知小鸟距水面10m,则小鸟在湖里所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也是10m,所以所成的像与它的距离为10m+10m=20m。
故答案为:20;虚。
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它们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和掌握,紧扣平面镜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去分析即可比较容易地作出解答。
20.【答案】解:A反射出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人的眼睛,因此,从A反射出的光线是入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的光线是反射光线。
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法线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由此可以做出法线ON。
平面镜与法线相互垂直,因此过入射点O做法线的垂线即可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如图所示:
【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标出光的传播方向,能够看到A,是因为由A反射的光进入了人的眼睛,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法线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由此可以做出法线,然后根据法线与镜面的关系可以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等,作光路图一定要仔细规范,法线要用虚线,镜面与法线要垂直,光线的传播方向要标准确。
21.【答案】解:由题知,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连接S和S',作出SS'的中垂线,即为镜面的位置,延长SA与镜面交于一点,即为入射点;连接S'与入射点并延长,即可得到SA的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则镜面位置在SS'的中垂线上,作出镜面后,再找到入射点,连接像与入射点连接即可得到反射光线。
本题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明确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且光好像从像点发出的,会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找出平面镜的位置,会根据反射定律准确找出反射光线。
22.【答案】答:(1)向暖水瓶注开水过程中,倒水时引起空气柱振动发声,随着瓶中水越来越多,瓶中空气减少,空气柱振动加快,频率变大,音调变高;
(2)“白气”是水蒸气液化的小水滴;
(3)小水滴消失变成了水蒸气,属于汽化过程,汽化吸热。
故答案为:(1)音调变高;
(2)液化;
(3)吸热。
【解析】向暖水瓶注开水过程中,倒水时引起空气柱振动发声,随着瓶中水越来越多,瓶中空气减少,空气柱振动加快,频率变大;“白气”是水蒸气变成的小水滴,小水滴消失变成了水蒸气。
本题是一道有关声现象和物态变化的题,对初中学生来说比较简单;掌握音调的影响因素和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情况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关键。
23.【答案】解:(1)一种情况是:车到B点时候小王已经过去,
车刚到B点的时间:t1=s车v车=60m10m/s=6s,
人的移动的距离:s1=8m+2.2m=10.2m,
则人的速度:v1=s1t1=10.2m6s=l.7m/s.
另一种情况是:车过了B点后人还没有达到车的位置,
则车过B点时间:t2=s车v车=60m+10m10m/s=7s,
人的移动的距离:s2=8m,
则人的速度:v2=s2t2=8m7s≈1.14m/s.
所以小王同学的速度小于1.14m/s或大于l.7m/s都可以安全过马路.
(2)交警部门:①设立警示标志,提醒注意岔路口;②设立强制减速带.
司机:①通过岔路口要减速慢行;②注意观察避让行人.
过路行人:①正确估计车速、车距,保证足够的时间;②宁等一分不抢一秒.
【解析】(1)人安全通过马路,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车头刚到B点时,人已经通过B点,首先计算车的运动时间,然后计算人的运动路程,最后计算人的运动速度;另一种情况是人还没有到达B点,车尾已经通过B点,首先计算车运动的时间,然后计算人运动的路程,最后计算人的运动速度.
(2)岔道口很容易出现交通事故,交警部门要设立警示标志,设立减速带;司机要慢行,要让行人;行人要遵守交通规则,宁等一分不抢一秒等等.
人横穿马路时,人行驶的距离要考虑车的宽度,人安全通过马路,要么等车通过,要么等车还没有到来就已经通过.
24.【答案】解:(1)由表格数据可知,沈阳到天津的路程为s=680km,
沈阳到天津所用的时间为:t=17:20-13:20=4h,
则列车从沈阳到天津的平均速度为:v=st=680km4h=170km/h;
(2)已知该车从北戴河到唐山的平均速度为v1=190km/h,
由表格数据可知从北戴河到唐山所用的时间为:t1=16:44-16:14=30min=0.5h,
则北戴河到唐山的里程为:s1=v1t1=190km/h×0.5h=95km;
(3)动车全部过桥经过的路程为:s2=L桥+L车=1200m+200m=1400m,
则动车全部过桥所用的时间为:t2=s2v2=1400m70m/s=20s。
答:(1)列车从沈阳到天津的平均速度为170km/h;
(2)北戴河到唐山的里程为95km;
(3)动车全部过桥所用时间为20s。
【解析】解:(1)由表格数据可知,沈阳到天津的路程为s=680km,
沈阳到天津所用的时间为:t=17:20-13:20=4h,
则列车从沈阳到天津的平均速度为:v=st=680km4h=170km/h;
(2)已知该车从北戴河到唐山的平均速度为v1=190km/h,
由表格数据可知从北戴河到唐山所用的时间为:t1=16:44-16:14=30min=0.5h,
则北戴河到唐山的里程为:s1=v1t1=190km/h×0.5h=95km;
(3)动车全部过桥经过的路程为:s2=L桥+L车=1200m+200m=1400m,
则动车全部过桥所用的时间为:t2=s2v2=1400m70m/s=20s。
答:(1)列车从沈阳到天津的平均速度为170km/h;
(2)北戴河到唐山的里程为95km;
(3)动车全部过桥所用时间为20s。
(1)由表格数据可知沈阳到天津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可求出沈阳到天津的平均速度;
(2)已知该车从北戴河到唐山的平均速度,由表格数据可知从北戴河到唐山所用的时间,利用s=vt可求出北戴河到唐山的里程;
(3)动车全部过桥所经过的路程为桥长和车长之和,利用t=sv可求出动车全部过桥所用的时间;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运用,能从表格中读取有用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25.【答案】v=st 小 延长 0.2 0.24 变速 大
【解析】解:(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st;
(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运动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减小误差,斜面坡度应小些;
(3)由图可知:sAB=12sAC=12×120cm=60cm=0.6m;sAC=120cm=1.2m;tAB=3s;tAC=5s;
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vAB=sABtAB=0.6m3s=0.2m/s;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vAC=sACtAC=1.2m5s=0.24m/s;
(4)由以上计算可知,小车的速度越来越大,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5)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晚,故所计时间偏小,由v=st可知计算出的平均速度偏大。
故答案为:(1)v=st;(2)小;延长;(3)0.2;0.24;(4)变速;(5)大。
(1)要测量速度,根据公式v=st可知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
(2)斜面斜度过大、小车下滑快,不好测量时间;
(3)(4)读出AB、BC、AC段的路程和所用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每段的平均速度,然后判断小车速度的变化情况;
(5)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小,平均速度会偏大。
本题考查“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知道实验原理并且熟悉实验中器材的组装和使用,同时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常见题目。
26.【答案】漫 偏离 仍存在 可逆的
【解析】解:(1)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是由于纸板表面凹凸不平,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
(2)已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46°,则入射角为90°-46°=44°,
过入射点O作出法线,根据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44°,在法线右侧作出反射光线OB,如图所示:
当入射角变大时,反射角也变大,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变大,反射光线将偏离法线;
(3)因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把硬纸板NOF向后折时,在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但反射光线是仍然存在的。
(4)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BO入射,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沿OA射出,这表明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故答案为:(1)漫;(2)偏离;(3)仍存在;(4)可逆的。
(1)在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而进入我们的眼里;
(2)根据反射定律作出反射光线的光路图,即过入射点作法线,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反射光路是可逆的。
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光的反射规律实验及其应用。这是光学中的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27.【答案】玻璃泡碰到容器底 偏大 a 98 吸收 不变 用温水加热或加盖子或用少量水加热
【解析】解:(1)由图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烧杯的容器底了。受容器底的影响,测量结果会偏大。
(2)①a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b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
②根据表格中数据进行描点,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③由表格中数据知,水在12到15分钟,温度保持98℃不变,水的沸点是98℃.但整个过程中要不断吸热。
(3)适当提高水的初温、适当减少水量、给烧杯加盖,都可以缩短加热时间。
故答案为:(1)玻璃泡碰到容器底;偏大;
(2)①a;②如图所示;③98;吸收;不变;
(3)用温水加热或加盖子或用少量水加热。
(1)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否则其温度便会受容器壁或容器底的影响。
(2)①掌握水沸腾前与沸腾时现象的区别: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
②在做沸腾图象时,要先根据表格中数据进行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将各点连接起来。
③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水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3)为缩短加热时间,可以适当减少水量、给烧杯加盖或适当提高水的初温。
对于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上升时的变化,不要机械记忆,要理解之后再去记忆,沸腾前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气泡变小,沸腾时水汽化,气泡变大。
28.【答案】确定像的位置 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未点燃 等效替代法 虚 A 相等 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不变
【解析】解:(1)玻璃既能反射成像,又能透光,利用玻璃板能看到A蜡烛的像,也能看到代替A蜡烛的B蜡烛,当B蜡烛和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B蜡烛的位置就是A蜡烛像的位置,所以利用玻璃板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当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和物体大小相等,所以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这种用蜡烛B代替蜡烛A的方法,属于等效替代法。
(3)平面镜成虚像,所以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
(4)要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完成多次实验,多次实验是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5)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蜡烛A和玻璃板的距离不变,所以像的位置不变。
故答案为:(1)确定像的位置;比较物像大小关系;(2)未点燃;等效替代法;(3)虚;(4)A;相等;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5)不变。
(1)实验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实验使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实验时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为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后面,眼睛在玻璃板前面观察。
用完全相同的蜡烛B代替蜡烛A,属于等效替代法。
(3)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4)要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完成多次实验,多次实验是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回答。
(5)玻璃板向左或向右平移都不会改变蜡烛A的像的位置。
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实验器材的选择、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方法等。
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如图物体中不受浮力作用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中考物理三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中考物理三模试卷,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中考物理三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中考物理三模试卷,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