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分层作业试题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古诗词诵读分层作业部编版必修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古诗词诵读分层作业部编版必修上册,共5页。
古诗词诵读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静女》中,用细节描写男主人公在赴约时因见不到女主人公而十分焦急的句子是“ ”,对于女主人公赠送的“有炜”的彤管,男主人公“ ”。 (2)《静女》给我们塑造了一位美貌女子的形象,对于女子的美貌,诗中有两处毫不吝啬地对其进行了赞美,这两处分别是“ ”和“ ”。 (3)在《静女》中,对“洵美且异”的荑草,男主人认为“ , ”。 (4)《涉江采芙蓉》中,“ , ”两句描绘了一幅女子们在江中采莲,而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芳草的美好、欢乐的画面。 (5)《涉江采芙蓉》中,描绘出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的诗句是“ , ”。 (6)《涉江采芙蓉》中,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是“ , ”。 (7)“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的诗句是“ , ”。 (8)《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蕴含着季节更替,而往事难以忘却的深刻哲理的句子是“ , ”。 (9)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中,写纤细的云编织出各种巧妙的图案样式,天上的流星传递着分别的愁苦,牛郎和织女在夜里渡过辽阔的天河的三句是“ , , ”。 (10)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中,写牛郎织女在金风玉露之夜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的两句是“ , ”。 (11)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中写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的相会如梦如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的三句是“ , , ”。 (12)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中“ , ”两句,承接上文进行议论,表达了词人的爱情理想。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3题。静 女《诗经·邶风》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该诗以男主人公的口吻描述了一对恋人的约会经过。B.女主人公赠送给男主人公两样东西,男主人公更喜欢彤管。C.该诗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生动形象地把这对情人的恋爱活动描写出来了。D.“搔首踟蹰”表现了男主人公的老实、憨厚、痴情。3.你认为女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4~5题。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芙蓉”,即荷花。首句用给人清幽、高洁感觉的荷花,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B.“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点明了思妇的忧思源于对丈夫的思念。C.“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这两句设置悬念,写故乡的妻子担心丈夫收不到寄出的芙蓉。D.全诗运用借景抒情及白描手法抒写漂泊异地的失意者的离别相思之情。5.这首诗表达了游子内心深切的忧伤,请简要回答游子为何忧伤。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虞 美 人 李 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花”“秋月”,人们多以为是美好的,但词人厌烦其无尽无休,企盼其早日“了”却;这些意象表现出词人内心的悲苦。B.“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描写出明月照耀下夜阑人静的环境,词人触景生情,回忆起故国的美好月色,真是不能忍受。C.“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化抽象为形象,写出愁思如春水般长流不断,把感情蓄积的深度和奔涌的力度表现出来了。D.这首词采用问答形式,以问开篇,以问答作结,结构严谨;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将词人内心难以抑制的愁思贯串始终。 7.这首词的下片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鹊 桥 仙秦 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迢迢”二字形容银河的辽阔、织女与牛郎相距之遥远,突出了相思之苦。“暗度”既点“七夕”题意,同时紧扣一个“恨”字,牛郎、织女踽踽宵行,千里迢迢来相会。B.“忍顾鹊桥归路”,转写分离,刚刚借以相会的鹊桥,转瞬间又成了和爱人分别的归路。不说不忍离去,却说怎忍看鹊桥归路;婉转语意中,含有无限惜别之情,含有无限辛酸眼泪。C.上片写牛郎、织女聚会,下片写他们的离别。全词哀乐交织,熔抒情与议论于一炉,融天上人间为一体,优美的形象与深沉的感情结合起来,讴歌了美好的爱情。D.通观全词,每片前三句皆为议论,后两句均为写景抒情。这些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9.本词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词句分析。
参考答案古诗词诵读1.(1)搔首踟蹰 说怿女美 (2)静女其姝 静女其娈 (3)匪女之为美 美人之贻 (4)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5)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6)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7)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8)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9)纤云弄巧 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10)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11)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12)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2.B 解析 B项,“男主人公更喜欢彤管”错误。3.参考答案 我认为女主人公是一个美丽、调皮、可爱、勇于追求爱情的女子。“姝”“娈”和“爱而不见”等表现了女子美丽、调皮、可爱;“贻我彤管”“自牧归荑”表现了女子对爱情的追求大胆直率。解析 可结合诗中“姝”“娈”“爱而不见”“贻我彤管”“自牧归荑”等内容分析。4.C 解析 C项,“设置悬念,写故乡的妻子担心丈夫收不到寄出的芙蓉”错误。上面两句“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写思妇还在思夫;这两句转换了视角,写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思念,回望妻子所在的故乡。5.参考答案 ①游子远离家乡与思念的人分离;②他想回到家乡,但长路漫漫,欲归不得;③他与思念的人都深爱和思念对方,却不能相聚。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情感的原因,要立足对诗句内容的把握来分析。从“所思在远道”可以看出游子远离家乡,与思念的人分离;“长路漫浩浩”说明了他想回到家乡,但长路漫漫,欲归不得;从“同心而离居”,可以看出他与思念的人都深爱和思念对方,但不能相聚。6.B 解析 B项,“回忆起故国的美好月色”分析有误,应为“回忆起明月下的故国”。7.参考答案 以“雕栏玉砌应犹在”与“朱颜改”相对比,表达了词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或蕴含着宇宙永恒不变而人生之短暂无常的哲理,将词人心灵上的忧思难平曲折传出)。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解答本题首先找到对比之处,然后分析对比的内容,最后表述词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8.D 解析 D项,“每片前三句皆为议论,后两句均为写景抒情”有误。每片前三句皆为写景抒情,后两句均作议论。9.参考答案 ①拟人。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在牛郎、织女相会之佳期,纤云都来为他们“弄巧”,流星也来为他们“传恨”,为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相会渲染气氛。②对比。如“一相逢”与“无数”,“久长”与“朝朝暮暮”,表现了牛郎、织女忠贞不渝的爱情。③比喻。如“柔情似水”,形象地写出了牛郎、织女相会时温柔缠绵的情意;“佳期如梦”,极言相会时间之短暂,表达了牛郎、织女相会时的复杂心情。解析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柔情似水”是比喻。结合这些词句作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