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综合与测试教案设计
展开人教版一班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6-10的生疏和加减法》
教 案
【教学目标】
1.使同学娴熟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挨次和位置。
2.使同学把握6-10数的挨次,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娴熟地把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同学进一步生疏“>”“<”“=”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使同学比较娴熟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使同学比较娴熟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6.使同学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洁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7.让同学在学习中感受到宠爱家乡、宠爱自然、爱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同学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进展。
【重点难点】
1.认、读、写6-10各数,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个数或事物的挨次和位置。
2.把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并依据数的组成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连加、连减混合运算。
3.会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洁问题。
【教学指导】
1. 加强操作和观看活动。
从同学的学习方式来看,本单元的学问主要是借助操作和观看来进行的。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同学对实物、模型、图画的深化观看和学具拼摆,以此丰富同学关于6-10各数概念和加减法计算的表象,让他们在丰富的实物背景中更好地理解6-10数的概念和相应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2. 充分地发挥主题图的作用。
教材在6和7、8和9、10的生疏及有关计算之前都支配了一幅反映所学学问内容的主题图,这些图除具有供同学数数、抽象数概念和理解计算过程及方法外,还有培育同学的思想品德、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作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它们各方面的育人功能,以促进同学的学问、力量、情感、态度的全面和谐进展。如生疏6和7的主题图,教学时除了要发挥它让同学数数,从中抽象出数6和7外,还要充分挖掘画面内容关于讲卫生、爱劳动、宠爱班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功能,让同学在生疏数6和7的过程中,同时感受到思想和情感教育。
3. 引导同学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6-10各数,教材都是依据数数→生疏数字→数的挨次→比较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序数→写数字→数的组成的挨次去支配的。这样支配,一方面反映了数概念的内涵,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教材对同学生疏数的规律挨次的考虑。教学时要留意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引导同学有步骤地逐一生疏、理解数概念的内涵,让他们感受到数的含义。二是实行切实有效的措施(如创设恰当的情境把学习过程变成一种活动过程等),引导同学乐观主动地参与数概念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4. 引导同学通过多种途径把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本单元的加减法计算主要是通过三种途径引导同学把握的:一是利用数的组成计算加减法,二是通过学具拼摆计算加减法,三是通过实物、图形的观看去完成计算任务。教学时要高度重视这些方法和途径,一方面让同学全面了解这些方法,另一方面又允许他们选择自己所宠爱的计算方法进行加减法计算。计算教学要充分体现《标准》关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为此,假如部分同学不接受教材介绍的方法计算,而用数数的方法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让他们在以后的计算中逐步把握其他计算方法。
5. 加强同学“用数学”活动过程的指导。
教材从本单元开头支配了大量“用数学”的内容。在这些内容中教材通过具体画面创设恰当的情境,用大括号“”表示总数(或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用问号“?”表示所要求的问题,让同学自己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求出所要求的问题。这对同学巩固加减法意义和1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培育同学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力量都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放手让同学大胆探究,自己发觉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同学“用数学”过程的指导,让他们明确大括号和问题所表示的意义、怎样在问题情境中去选择有用信息解决问题,以此让同学获得运用数学学问解决简洁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为他们今后进一步进展解决问题的力量打下基础。
6. 引导同学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材在本单元两次集中支配了“生活中的数”,其目的是让同学把已学到的数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中感受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时除用好这些材料外,还要留意充分挖掘其他内容中有关学数学、用数学的资源,并引导同学去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课时支配】建议共分15课时:
6和7………………………………………………………………… 3课时
8和9 …………………………………………………………………4课时
10 ………………………………………………………………………3课时
连加 连减…………………………………………………………… 2课时
加减混合 ……………………………………………………………2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学问梳理】
第1课时 6和7(1)
【教学内容】
教材第39-41页内容及“做一做”,练习九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操作、演示,使同学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6、7的物体,体会6、7的基数含义。
2.了解6、7在自然数中的排列挨次,会比较相邻两数的大小,初步体会6、7的序数意义。会读、会写这两个数。
3.通过同学观看、操作、表述,培育同学的数感和认真观看力量,培育同学初步的数学问题意识和数学沟通意识。
【重点难点】
6和7的挨次和序数含义。
【教学预备】
直尺、0-7数字卡片、若干圆片或其他学具。
【情景导入】
1.猜数:比1大比3小的数字娃娃是谁?谁在2和4的中间?比4多1的数字是几?比5小1的数字是几?全体同学举卡片揭示谜底。
2.引入:今日,又有两个新的数字娃娃要和我们交伴侣呢,想知道它们是谁吗?可它们真顽皮,早已躲进了数学书39页的主题图中呢。
【进新课】
1.创设情境,学习数数和认数。
(1)出示主题图: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大扫除。教室里摆放着6张课桌和1张讲桌、7把椅子,6位同学和1位老师在打扫卫生。
(2)引导观看,启发思考。
在同学观看画面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
(3)沟通、汇报。
你看到些什么?(同学、老师、桌子、椅子等)
图上有多少张桌子、多少把椅子和多少人?(6张桌子、7张椅子和7个人)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又是怎样数桌子或椅子的?
(4)抽象出画面中的数。
桌子的张数、同学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板书:6)椅子的把数、师生共有的人数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7)
(5)点题:今日我们就来生疏6和7这两个新伴侣。板书课题。(6和7的生疏)
(6)用6和7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2.教学数的挨次和比较大小。
(1)摆学具:先摆出5个圆片,再添上1个圆片,是几个圆片?(6个)6个圆片再添上1个又是几个圆片呢?(7个)(让同学直观感知到6比5多1,7比6多1。)
利用上面摆出的圆片,引导同学直观比较。
师:从你摆的圆片中,你能发觉什么?谁大谁小呢?跟你的同桌说说。(同学很简洁比较出:6>5,5<6,7>6,6<7,7>5,5<7。)
思考:7>(),()<6,……
(2)通过直尺,直观教学数序。
让同学在自己的尺子上找一找5、6、7的挨次。
老师在黑板上呈现出直尺图,只写出0、1、2、3、4、5。提问:6、7的位置在哪儿呢?谁能帮它们找一找?请同学扮演。让同学自己去发觉7以内数的挨次。读一读(0~7,7~0)。
争当小老师。谁能像老师一样提问题考考大家?如:5的后面是谁?6在几和几的中间?与5相邻的数字伴侣是谁?……(可以同桌合作,小组合作,与你的好伴侣合作等)
3.明确6和7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
。出示金鱼图。分组进行,边观看边争辩,得出正确的答案。
(1)先让同学分清左和右,找准起点。从第1瓶数到第7瓶,再观看第2瓶里有几条金鱼?第6瓶里呢?说出你是从哪边数起的?
(2)认真观看找出装有6条金鱼的瓶子,再从左或从右数数是第几瓶?
(3)从左边数起找到第7瓶,再数一数瓶里有多少条金鱼?从右边数起呢?
(4)小组合作。一生提问,组内人员回答。
4.指导书写6和7。
(1)呈现6、7的外形,指导同学观看,启发想象6和7像什么?(6像哨子,7像锄头等。)
(2)师介绍田字格,并在田字格中示范,同学在书中描红练习。
(3)抽生板演,同学评价,准时订正。
5.学习6的组成。
请小伴侣拿出自己宠爱的颜色,给课本41页的圆形涂色,要求每行涂色的个数不一样,有几种涂法,每涂一种写出一个6的分成.(同桌同学相互协作,一人涂色,一人写出分成)
同学汇报,老师板书:
师生互读6的分成和组成
同学汇报,老师板书:
挂念同学记忆6的分成,提问:你们觉得怎样记住6的分成比较快(记住一种,想到另一种)?
做玩耍挂念记忆。
拍手玩耍:同桌小伴侣,你拍几我拍几,几和几组成6;
出手指玩耍:师生互动,如师出2,生出4,生答2和4组成6。
7. 学习7的分成和组成。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7可以怎样分,同学四人小组合作,—人拿出7个摆成两部分,其他三个小伴侣争辩写出7的分成,同学汇报。老师板书:
挂念同学记忆7的分成,师生互读,分组读。
【课堂作业】
1.我会排。(给0-7排队,可从0排到7,也可从7排到0。)
2.玩耍。
师:小伴侣们,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玩耍,请7个小伴侣上来。玩耍的名称是:按要求做动作。(如第7位小伴侣蹲下来,6个小伴侣蹲下来,第6个小伴侣到讲台桌上拿6支粉笔,7个小伴侣把手举起来……)
3.独立完成练习教材“做一做”第1、2题。
【课堂小结】
提问:今日我们生疏了谁?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想了解什么?
小结:生疏了6和7,知道了7以内数的挨次和大小,把握了6和7的组成。
【课后作业】
1. 练习九的第1、2、3、4题。
第1课时 6和7(1)
1. 让同学在生活中学数学
生活中每件小事都能挂念同学学习数学,例如本课中,教材就利用了—个同学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场面“师生打扫教室”来开展学习。同学在数出图中人、物的数量时,感受到数可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能够从实物中抽象出数。
2. 数学学习需要活动,数学活动进入课堂
依据同学的年龄特点,一班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宠爱做玩耍,在本课的教学中,以活动贯穿始终,有训练口头表达力量的活动;有同学亲自动手操作的活动;还有培育观看的力量、协作精神的数学玩耍。通过玩耍调动同学的学习乐观性,活跃学习气氛,让学问的学习在轻松开心的活动中进行,在活动中促进进展,在活动中得以巩固,在活动中加强应用。
第2课时 6和7(2)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页内容及“做一做”。练习九的第5-9题。
【教学目标】
1.使同学能依据一幅图出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2.把握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力量。
3.初步感受数学学习的欢快,体会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
【重点难点】
1.把握的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计算方法。
2.引导同学依据一幅图能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教学预备】
课件
【情景导入】
1. 口算。
2. 谈话导入。
老师:同学们都已经会计算2、3、4、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减法了。这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6和7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进新课】
1.教学5+1和1+5
(1)同学摆小棒左面5根小棒,右面1根小棒。
师: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呢?假如我们从左向右看,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列式:5+1=6为什么5+1=6?你是怎么想的?
(同学可能这样想:5和1组成6,所以5+1=6。)
(2)请同学们再从右向左看,想一想,你能用另外一个算式表示吗?
列式:1+5=6 为什么1+5=6,谁能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比较:同一幅图,为什么能够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呢?
同学小组争辩,再沟通。
老师:刚才我们看的是同一幅图,由于观看的方向不同,小棒的排列挨次就不同。从左往右看,小棒的排列是5和1;从右向左看,小棒的排列是1和5。正是由于观看方向的不同,所以同一幅图,我们写出了两个算式。
提问:观看这两个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引导同学得出:在这两个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相同,相加的得数相同;两个数在算式中的位置不相同。
小结:从这张图中,我们知道一张图可以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在加法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调换位置,的数不变。
2.教学6-1和6-5
(1)指导同学摆圆片列算式。
让同学动手先摆出6个小圆片,然后用小棒分出5和1。
老师:这张图是什么意思?从左往右看,6分成了哪两部分?从6里面去掉被小棒分出去的部分,还剩下多少个小圆片?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算式?
列式:6-1=5。
提问:假如我们从右向左看,状况又是什么样的?你能列出算式吗?
列式:6-5=1。
(2)计算6—1时,怎样想最快?
(6可以分成1和5,所以6-1=5。)
6-5为什么等于1?你是怎么想的?
(6可以分成5和1,所以6-5=1。)
(3)争辩:为什么同一幅图可以列出两个不同的减法算式?同学争辩并沟通。
小结:从小圆片图中,我们知道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可以列出两个减法算式:从总数里去掉左边的部分,就得到右边的部分;从总数里去掉右边的部分,就可以得到左边的部分。
3.教学4+2、2+4、6-2和6-4
(1)出示教材42页小花图:左边4朵小红花,右边2朵小黄花。
老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2页,认真认真地观看。一共有多少朵花?从左往右看,你能列出什么算式?
列式:4+2=6
假如从右往左看呢?
列式:2+4=6
(2)比较4+2=6和2+4=6。
老师:假如不看图,怎样想4+2等于几呢?怎样想2+4等于几呢?
(3)老师:假如去掉2朵小黄花,还剩下几朵小红花?怎么列算式?
列式:6-2=4。
现在,老师去掉4朵小红花,还剩下几朵小黄花?怎样列算式?
列式:6-4=2。
(4)比较:6-2和6-4。
提问:你是怎么计算这两道题目的?
(5)小结:同一幅图,观看角度不同,我们不仅可以列出两个加法算式,也可以列出两个减法算式。
4.接受同样方法引导同学计算5+2、2+5、7-5、7-2、3+3、6-3。
【课堂作业】
1. 摆一摆,说一说。
让同学分别用6根和7根小棒自由摆图形,说出图意,然后写出算式。
( )+( )=6 6-( )=( )
( )+( )=7 7-( )=( )
2. 击掌玩耍。
师示范,师击掌几次合起来是7次,生练习,分一二组跟三四组练习击掌,一二组和三四组击掌次数合起来是7。
3. 同学独立完成教材42页“做一做”。
老师:同学们,数在我们的生活中作用格外大。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
(1)指导同学了解教材42页的“生活中的数”。
(2)让同学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数。
【课堂小结】
提问:同学们,今日我们学习了6、7的加减法。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后作业】
1.练习九的第5-12题。
第2课时 6和7(2)
1.独立操作,形成概念,理解“一图两式”。第一个环节是让同学在情境中感知“一图两式”。其次个环节是让同学在情境中独立地进行操作,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一图两式”的意思。第三个环节是同学依据老师出示的直观图,自己独立列算式。使同学能够由具体的实物抽象到看直观图列式,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既给同学供应了自由的操作空间和充分的思考余地,又有意识地培育了同学用数字的意识。
2.依据同学认知规律,合理支配教材内容。在教学设计中,把6和7的加减法分开处理,先教学加法,再教学减法进行巩固。这样,同学能够在理解加法的“一图两式”的前提下,进一步学习减法。在最终的练习中,再消灭加法和减法的综合练习,使同学能够整体、全面地理解巩固新学问。
第3课时 6和7(3)
【教学内容】
教材第46-47页内容及“做一做”,练习十的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同学学会用数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2.使同学知道大括号和问号在图中表示的意义,正确理解题意和图中表示的数量关系,并能列式计算。
3.初步培育同学的观看、分析力量和语言表达力量。
4.通过教学培育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养成认真倾听、乐观思考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1. 正确识图,知道括号和问号所表示的意义。2.结合图意正确地选择算法。
【教学预备】
课件、挂图
【情景导入】
现在请同学们看一幅特殊好玩的图画。师出示情景图,观看后能提出什么问题。
【进新课】
1.观看小兔图。
(1)老师边指导同学看图,边用生动的语言叙述,草地上有4只小白兔在采蘑菇,有只小兔发觉对面还有几个小伙伴,就喊,“快来呀!这儿有很多蘑菇”(出示右边的2只小兔)数一数从右边又跑来几只小兔?(2只)(同时在外面画一个圈)合起来一共有几只小兔?
(2)引导同学看图说图意,用三句完整的话说说图中表示的意思。(引导同学边看边说。)草地上原来有4只小兔,又跑来2只,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兔?
(3)生疏大括号和问号。
师:同学们知道,用圈把两群小兔圈在一起是表示求一共有多少只小兔?现在我们不画圈,教你们生疏一个符号。(在两群小兔下面画一个大括号再在括号下面写“?”)这叫括号,表示把两群小兔合起来,(做手势)这叫问号,表示多少或几。括号和问号的意思是把两群小兔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只?
提问:括号表示什么?合起来用手势表示。问号表示什么?
(4)引导用三句完整的话说说图中先告知了什么?又告知了什么?求什么?
(5)教写算式。
原来有4只小兔,在算式中先写上“4”,又跑来2只,把“2”写在里,把4只和2只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只?用加法计算,在“4”和“2”的中间写上“+”.数一数4只加2只是几只?(6只)把6写在后面的“”里,4加2等于6,写上“=”。我们平常写算式时应按从左到右的挨次,先写4,写上“+”,写上2,写上“=”,最终写上得数6。“4+2=6”。
(6)看数学书中的小兔图,把算式填写完整。
(7)齐读算式并说说算式中的4、2、6各表示什么?
2.出示青蛙图。
(1)先出示荷叶上的7只青蛙,让同学数一数,然后向右抽拉边上的2只,(表示跳入水中的2只)让同学说一说现在这张图表示什么意思?(荷叶上原来有7只青蛙,跳进水里2只,荷叶上剩下几只青蛙?)
(2)引导同学说明图意。
(3)老师在青蛙图下面画上括号,写上7只,引导同学争辩表示什么?括号下面写上“7只”是先告知了我们一共有7只青蛙,像这样给出的数,就可以直接用,跳进水里的2只表示从哪里跳进水里?荷叶上还有青蛙是剩下的,写上“?”表示要求的是跳进水中2只后还剩几只?
(4)提问:图中先告知了什么,又告知了什么,求什么?引导同学用三句话说一说。(先同桌互说,然后再对其他人说)
(5)指导同学写算式。
小结:荷叶上有7只青蛙,写上“7”,跳到水里2只,在里写上2,求还剩几只,用减法计算。在7和之间写上“-”,为什么从7只里面减去2只?(引导同学明确是从7只里面游走了2只,求剩下几只?所以从7里减去2,剩下5只,也就是等于“5”,写上“=”,在里写上5,“7-2=5”。
(6)齐读算式,说说算式中各部分表示什么?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
先让同学认真看图,说说图中表达了什么意思?
提问:括号和“?号”各表示什么?图中告知了什么?又告知了什么?求什么?引导同学用三句完整的话表述出来。点名在黑板上填写算式,其他同学在书上写,集体订正。
2.完成第47页“做一做”。
同学看题后,在小组内用三句完整的话说图意,然后填写算式,然后全班订正。
2.练习十的第1-4题。
先说一说每一幅图各表示什么意思,再把算式中的填完整。
【答案】 1.2 5 2+5=7 2.6 4 6-4=2
2. 练习十
第1题:3 3 3+3=6
7 3 7-3=4
第2题:3 4 7 4 5 6 2 7
第3题:7-2=5 6-1=5(答案不唯一)
第4题:6-4=2 2+5=7
【课堂小结】
提问:这堂课你学了哪些内容?明白了什么?
(引导同学自己总结)
【课后作业】
1.练习十的第5-6题。
第3课时 6和7(3)
1.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让同学自己去发觉问题,大胆地探究,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有利于同学将所学的数学学问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感受用学过的数学学问去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明确大括号和问号所表示的意义,让同学获得运用数学学问解决简洁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2.很多同学在观看了插图后都能较快地用算式表示出图意,由于是生活中的实景,同学简洁理解,所以能较快地列出算式。但同学只能简洁地将物体的数量与数字相对应,合起来用加法做,而吃掉、用去、削减几个都用减法表示,所以在课件演示之后,可将实物图贴到黑板上,从课件过渡到板书,加深了同学的印象,使同学更清楚地将物体的数量与数字相对应。
读一读
打问号,弯弯绕,问个问题不知道,
一滴眼泪往下掉。
大括号,像花边,两条花边分两方,
两边合起就用它。
问号挂在括号下,加法来算共多少。
问号吊在括号上,减法来算一部分。
正确使用加减法,解决问题我最棒!
第4课时 8和9(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52页内容及“做一做”,练习十一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让同学会读、数、写数字8、9,知道9以内的挨次,会比较它们的大小,把握8和9的组成。
2.培育数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有意识地培育同学做学习的仆人。
3.开拓思维,培育同学学数学的爱好。
【重点难点】
1.8和9的组成和写法。2.引导同学有序地推导出8和9的组成。
【教学预备】
数字卡片、课件。
【情景导入】
1.(课件出示0-7这八个数字)师:这些数字宝宝你生疏吗?叫叫它们的名字。指一指:左数第四个是几?右边5个都是谁?
2.师:顽皮的数字宝宝把队伍排得乱七八糟,你能帮它们把队伍排整齐吗?(生排序)有不同想法吗?
3.师:7后面是几?(出示8、9卡片)这节课咱们就一起去校内里探究8和9的学问。(板书课题:8和9的生疏)
【进新课】
1.数数,生疏8和9。
(1)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你在校内里看到了什么?请你数一数,和同桌的小伴侣说一说。留意要按肯定挨次数(同桌沟通自己数数的结果)
师:你从这幅校内图中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集体沟通,归纳。
校内两旁有8棵树。
花坛里有8朵花。
黑板上有8个字:宠爱自然,爱护环境。
黑板下摆放着9盆花。
有8位同学和一位老师在花坛旁劳动。
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飘舞。
师:8朵花,8个小伴侣,黑板上的8个字,他们的个数都是8,我们可以用数字几表示?(8)而蝴蝶的只数,人的个数,花盆数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9)
(2)呈现课前每人收集的数量是8和9的物体。
看来8和9就在我们身边,比如说《动漫世界》8点开头,螃蟹有8条腿,说说你们课前收集的关于8和9的数据。
(3)摆学具。
这么多地方可以用到8到9,说明它们很有用,想不想做摆图形的玩耍?从学具中数出8个圆、9个三角形摆两个图形,宠爱摆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
2.学习8、9以内数的挨次。
课件出示直尺图。
师:这是一幅直尺图,哪个小伴侣情愿挂念老师把这幅直尺图填完整。
先填写,再顺读(0-9),倒读(9-0)。
师:看着直尺上的数,你能向其他小伴侣提几个问题吗?(同学间互问互答。)
3.教学比较7、8、9的大小。
(1)比较8和9的大小。
出示8和9的卡片。师:8和9谁大谁小?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小结:8<9,9>8。
(2)比较7、8、9的大小。
请同学从这三个数中任凭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同学的答案有以下6种:
7<8 8<9 7<9 8>7 9>8 9>7
(3)用“〉”“〈”号写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让同学在书上填空,留意提示同学书写要洁净、美观。
4.区分8和9的基数和序数含义。
先出示9只小动物,让同学数一数,从左往右数,再从右往左数。
然后,给左边的8只小动物圈起来,给从左边数的第8只小动物下面画上★。
5.学习8和9的分成。
(1)让同学拿出8个五角星,把它们分成两堆,看看有几种分法。两个人一组边摆边说。
(2)集体沟通。老师板书:
(3)请同学拿出9张图片,摆一摆,说一说9的组成。摆后填。同桌说说,看到每一组想到了什么?
教学板书:
(4)师生玩耍:对口令。师:7和1生:组成8,……
6.教学8,9的写法。
(1)指导观看。师:已经生疏了8和9,你觉得8和9像什么?
(2)老师讲解:8字是—笔写成。自上而下,先写一个S字,接着自下而上过S字腰间,与起笔处连接,一笔写成。9字也是一笔写成,它的上部像个0,它的竖像个1,留意要圆滑,不能有棱角,写到0的起笔处,再往左下方写斜竖。
【课堂作业】
1. 数一数,连一连。
2.教材第52页“做一做”。
3.练习十一的第1、2、3、4题。
【答案】 2.8 9 6 4
3.第2题:9 8 9>8或8<9
第4题:7 6 5 7 6 5 4 8 7 6 5 8 7 6 5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小结:这堂课我们学习了8和9的生疏。数字8和9比较难写,写数时要搞清楚8和9的字形和笔顺,课后要多加练习。
【课后作业】
第4课时 8和9(1)
1.重视学具拼摆,让同学在摆学具的活动过程中感受8和9的组成。
2.重点突出教材上提示的几种组成,8和9的其余组成状况,主要引导同学通过联想去推出。
3.留意让同学说一说1等图示的意义,让同学感受两个数合起来是8(或9)的过程,从而为后面学习8、9的加减法做好预备。
第5课时 8和9(2)
【教学内容】
教材第53页内容及“做一做”,练习十一的第5-14题。
【教学目标】
1.依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究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把握的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育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和探究精神。
【重点难点】
利用“一图四式”把握8和9的加减法,并能正确地口算。
【教学预备】
1.老师预备课件、相关图片。
2.同学预备6个红圆片、4个白圆片。
3.老师预备2个邮箱、麦当劳优待卡和礼物。
【情景导入】
老师电脑出示口算题。
师:这里有几道口算题,你们想抢答吗?
【进新课】
1.创设情境,激发爱好。师:小伴侣,你们想见机器猫吗?今日啊,机器猫要来到我们的课堂,但他给小伴侣设了四关,你们必需闯过四关,才能见到机器猫,它还要送给你们礼物呢!
2.教学8和9的加减法。
(1)闯第一关:8的加减法
①出示:
②师:我们来闯第一关,请小伴侣说一说,你在图中都看到了什么?请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电脑出示:左边有5朵红花,右边有3朵白花。)
同学汇报。
③提问题,列算式。
师:依据图意,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能列式解决吗?
同学提出:5朵红花,3朵白花合起来是多少?
师:谁来列式帮他解决?
汇报:5+3=8(朵),3+5=8(朵)
师:为什么要用加法算?
(小组沟通、汇报)
同学提出:一共8朵花,有5朵红花,还有几朵白花?
师:谁来帮他?
汇报:8-5=3(朵)
师: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小组沟通)
汇报。
同学提出:一共8朵花,有3朵白花,还有几朵红花?
列式:8-3=5(朵)
④请同桌间相互说一说,这幅图我们一共列出了几道算式。(4道)
师:请小伴侣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5+3=8,3+5=8呢?
小组沟通、汇报。
小结:你们的方法都很好,由于5和3组成8,所以5+3=8,3+5=8。
提问:请同桌说说你是怎样知道8-5=3,8-3=5?
汇报、沟通。
小结:由于8可以分成5和3,所以8-5=3,8-3=5。
(2)闯其次关:9的加减法。
让同学摆5个红圆片,4个白圆片。
师:请看圆片图,试着写出四道算式。
汇报板书:5+4=9 4+5=9 9-5=4 9-4=5
提问:女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4+5=9,5+4=9?男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9-4=5,9-5=4?
先请讲给同桌听,再全班沟通。
小结:由于5和4组成9,所以4+5=9,5+4=9。同理,由于9可以分成5和4,所以9-4=5,9-5=4。
(3)闯第三关:巩固练习。
电脑出示:5+3= 8-3= 3+5= 8-5=
4+5= 9-4= 5+4= 9-5=
师:不用摆,请说出这八道题的得数。
师:请你挑一道自己宠爱的算式,说说你是怎样知道的数的?讲给同桌听。
同学沟通、汇报。
(4)闯第四关:迁移练习。
老师让同学摆6个红圆片,2个白圆片。
师:看圆片图,试着写四道算式。
汇报板书:6+2=8 2+6=8 8-2=6 8-6=2
老师引导同学通过摆圆片计算:6+3=
3+6= 9-3= 9-6=
4+4= 8-4=
引导同学做教材上的“填一填”“想一想”。
老师通过观看同学学习效果,适当赐予嘉奖,发点小礼物。
【课堂作业】1.邮递员。
信有:
师:老师有两个邮箱,一个是8号邮箱,另一个是9号邮箱,拿信的小邮递员要算出信上的得数,就投进几号邮箱。
2.完成教材第53页“做一做”。
【答案】 1.6+2、1+7、9-1都与8连线,8+1、4+5、7+2、3+6、1+8都与9连线。
2.第1题:8 9 9 8 9 9 7 7 8 1 2 1
第2题:1 5 2 4(答案不唯一)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练习十一的第5-14题。
第5课时8和9(2)
运用8、9的组成可以直接计算8和9的加减法。
一图四式:
1.将数学学问融入生动好玩的活动中,结合同学感爱好的生活情境,让同学在玩中学,为同学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不仅轻松愉悦地把握新知,更加重要的是培育和激发同学学习的爱好,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本节课的设计遵循了“以老师为主导,同学为主体,思维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通过设计四关,使同学体验了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爱好,增加了课堂情趣。
3.这节课创设了大量的让同学动手操作,用眼观看、动口表达、用脑思考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学习始终在轻松、民主、和谐、开心的氛围中探究进行,同学成为学习的仆人,有效地提高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从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第6课时 8和9(3)
【教学内容】
教材第57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同学进一步理解图画应用题的图意,能从图里看懂什么,要求什么,能正确地选择计算方法。
2.创设情境,培育和提高同学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3.通过练习进一步娴熟9以内加减法的计算。
【重点难点】
1.正确识图、理解图意。
2.正确选择算法。
【教学预备】
课件
【情景导入】
1.老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8、9的加、减法,现在老师有一道口算题,老师出算式,全班说得数。
揭示课题:这堂课我们学习运用8和9的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8和9的应用)
【进新课】
1.课件引入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草地上有一群小动物在兴奋地玩耍,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旁边观看,小伴侣们,你们想知道都有哪些小动物吗?
2.引导弄清图意,选择算法。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看数一数这群小鹿有几只?有几只在跑步,几只在旁边观看,谁能完整地说说这幅图的图意呢?
生:……
师:这里的9只就是小鹿的总数,跑掉了的3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剩几只也就是我们要求的另一部分小鹿的只数,要求另一部分用减法来计算。
板书:9-3=6(只)(齐读一遍算式)
师:这里的9、3、6在图中分别表示什么?
生:9表示一共有9只小鹿,3表示跑掉的3只,6表示剩下的6只。
师:要求剩下的这一部分小鹿的只数,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
生:用减法计算。
提问:现在请同学们来看大屏幕,小鹿的旁边还有什么(蘑菇)?
左边有几个?右边有几个?问号在大括号的下面表示什么意思?谁能说出图意?谁会列式?
板书:6+2=8(个)同学齐读一遍算式。
师:这里的6、2、8在图中分别表示什么呢?要求蘑菇的总数,我们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生:6表示左边有6个,2表示右边有2个,8表示一共有8个。求蘑菇总数,用加法计算。
小结:刚才我们学的学问都是运用8和9的加、减法来解决的。看来8、9的加、减法在我们生活中运用很广泛,这节课所学的学问就是8、9的图画应用题。
3.比较归纳,明确算法
提问:比较上面两道题,它们有什么不同?同学分组争辩。汇报、沟通。
小结:它们的不同之处是第1题是已知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第2题是已知两个数,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4.典型例题讲解
例1:
分析:左图的下面是“?只”,说明“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猴”,依据加法含义,可用加法计算。右图说明共有9只猴,右边有3只,左边有“?只”;求“左边有几只”,依据减法含义,可用减法计算。
解:
小结:做这类题要在细心看图的基础上,弄清图意,提出问题,并结合加、减法含义正确解答提出的问题。
例2:摆一个三角形要3根小棒,摆2个最多要几根?最少要几根?
分析:这是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摆2个三角形最多3+3=6根,而最少时就共用一根,要5根。
解:摆2个最多用3+3=6(根),最少用6-1=5(根)。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57页最终的问题。
2.看图写算式。
3.看图列算式。
(1)
(2)
【答案】1.答案不唯一,如:一共有8只鸭子,游走3只。还剩几只?
8-3=5(只)
2.6+3=9 3+6=9
9-6=3 9-3=6
3.(1)3+5=8
(2)9-5=4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我们学习了8和9的应用题。在解答这些问题时,肯定要弄清题意,正确列式计算。
【课后作业】
第6课时8和9(3)
1. 已知总数和一部分,求剩下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9-3=6(只)
2. 已知两个数,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6+2=8(个)
1.感知应用题的基本结构。教学中,留意引导同学从语言情景中感知应用题基本的语言结构,即有两个条件,一个问题,并通过列式计算,把图示——语言——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渗透给同学,促使同学进一步了解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形成肯定的印象。
2.在复习8、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之后,应用题的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都需要同学在图画中找出。教学的切入点是引导同学找出条件和问题,复习大括号和问号所表示的意思,然后依据条件和问题的关系,写出算式和结果。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图画、语言、算式三者中突出了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的有机组合。通过练习,使同学初步知道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解答方法,为进一步学习文字应用题打下基础。
第7课时 8和9(4)
【教学内容】
教材练习十二的第1、2、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8、9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提高口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2.巩固复习9以内各数的生疏,提高解答问题的力量和运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1.进一步提高口算8、9的加减法的正确率和速度。
2.提高解决问题的力量。
【教学预备】
数字卡片、口算卡片等。
【情景导入】
1.通过拍手玩耍复习数的组成。两人一组,犹如学甲:“我说1,”同学乙:“我说8”,齐说:“1和8组成9,9可以分成1和8……”
2.数数。
两人一组从0数到9,再从9数到0。
3.比较大小。
4.口算。
【进新课】
1.练习十二的第1题
(1)认真观看第一幅图,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内容,要我们求什么?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列式:6+3=9
师:为什么用加法?
“6”“3”“9”分别表示什么?
(2)认真观看第2幅图,8只表示什么?(总数)
这道题要我们求什么?还剩几只小鸡,该怎样列式?
列式:8-4=4。
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2.练习十二的第2题把第2题的算式制成品算卡片,开火车回答,看哪组说得又快又对。
3.练习十二的第3题
(1)认真观看第3题图,看看,同学们在干什么?看看这张图给我们供应了哪些信息?依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同桌争辩。
(3)集体沟通。
【课堂作业】
1. 我会算。
2. 从2、4、5、9中先选出三个数字,再写出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
3.看图例式。
(1)
(2)
(3)
老师可观看同学做题状况,可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全班沟通,集体订正。【答案】1.5 9 6 9 2 9 4 9 9 1 4 8
3.(1)7+1=8
(2)8-4=4
(3)9-4=5
【课堂小结】
提问:这堂课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小结:通过练习,我们更加娴熟地把握了8和9的加减法的计算和应用。期望同学们还要连续努力。
【课后作业】
第7课时 8和9(4)
6+3=9 8-4=4
1.使同学把握8和9的加减法及其应用,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叙述情景,提出问题,培育同学的想象力、语言表达力量和抽象思维力量。让同学在经受合作沟通与想象的过程中产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培育同学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2.教学中有意识地培育同学的语言表达力量,特殊是数学语言的表达力量。通过前面加减法的学习,同学已经有了一些加减法计算的基础学问和技能,老师应适时指导,挂念同学积累一些好的思考方法。鼓舞同学不用借助学具,直接看着算式写的数。初步培育同学的抽象思维力量,提高同学计算的娴熟程度。
数和数字一样吗?
我们学数学,成天和数及数字打交道,那么数和数字是一回事吗?你知道吗,小兰和小华还为这事吵起来了呢。事情是这样的。数学爱好小组的张老师,给大家出了一个争辩题:数和数字的含义是不是相同的?小兰不假思考地说:“当然相同。”张老师说:“你能举个例子说明吗?”
小兰很快地说:“1、2、3……可以说它是数字,也可以说它是数。”
小华不服气地问:“那么69是一个数,也是一个数字吗?”
小兰说:“69是一个数也是一个数字。”小华说:“你说得不对,69是一个数,是由6和9这两个数字组成的,数和数字的含义是不一样的。”
小兰和小华互不服气。
这时有的同学同意小兰的意见,有的赞成小华的说法。大家开放了吵闹的争辩。意见始终统一不起来。
张老师看着大家的认真劲,笑了,她说:“数可以表示物体的多少或排列挨次;数字是写数用的符号,也叫数码。我们用1、2、3、4、5、6、7、8、9、0这十个数字按肯定数位挨次排列来表示数,用它们可以写出任意一个数。”
听了张老师的话,小兰点了点头。
第8课时 10(1)
【教学内容】
教材第59-60页内容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引导同学生疏、感受10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全面生疏和把握10的数数;认、读、数10;比较大小和10的组成与写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同学观看力量和动手操作的力量,增加小组合作沟通意识。
3.让同学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学到的学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1.全面把握10的组成。
2.引导同学依据各种活动的内容和情景,提出问题并利用所学的学问解决问题。
【教学预备】
实物投影、计数器、尺子、小棒、数字卡片。
【情景导入】
1.猜谜引出已生疏的数。师:同学们,我们来猜猜数,好不好?
(1)有一个数,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表示起点。(0)
(2)0和6之间有哪些我们生疏的数?(1,2,3,4,5)
(3)(伸出6个手指)它填上2是几?(8)
(4)7的相邻数是谁?(6和8)
(5)8再添上1是几?(9)
2.故事引入。
师:在数学王国里,数字“9”总是认为自己最大,经常欺侮比它小的数,特殊是0。小伴侣们,你们能帮0想想方法吗?
生:可以让数字1和数字0合在一起,就成了10,10比9大。
师:真聪慧!今日我们就来生疏10。(板书课题:10的生疏)
【进新课】
1.学习数数和认数。
(1)关于数10,你想知道它的什么?这堂课我们一起争辩它,好吗?
(2)出示主题图问:图上画了什么?请同学们数一数。
(3)汇报沟通数的结果。师:哪个组情愿汇报你们组数的状况?
(4)同学动手摆学具。
师:请同学们拿出10根小棒摆一个图案,看谁想得好、摆得快。
(5)师:我们的身边或我们生活中与10有关的奇异的事很多,你能用动作或一句话表示出来吗?
(6)小结:同学们举了很多例子,像这样,人的手指、脚趾,一根小棒,一组的人数,都可以用10来表示。大家看,“10”的字形像什么?
2.学习10以内数的挨次和相邻两个数的大小。
(1)做排队玩耍。
让10个小伴侣排成一排。
师:有什么方法知道这一排有多少人?
生:数一数共有多少人。
师:好!谁是第10个人?你是从哪一边数的?
生:从左边数起,XX是第10个。
师:还有谁也可以是第10个人?怎样数?
生:从右边数起。
(2)教学“尺图”
师:同学们经常用到尺子,请小伴侣观看(实物投影)9在8的后面,10在哪里,为什么?
生:10在9的后面,10比0-9的数都大。
师:数的挨次不仅可以在尺子上表示,还可以在直线上表示(把尺子抽象成直线)。
师:10为什么排在9的后面?说一说下面有多少种排法。
小结:10>9,9<10。
3.数字10的组成。
(1)请同学们拿出10根小棒,把它分成两堆,看看有几种摆法,边摆边说。
(2)小组进行摆放学具,两人摆,一人说,一人写。填写作业纸。(小组分工合作,让每个人都有事做。)
(3)汇报沟通,总结。
师:上面每两个数合起来都是10。假如能快速记住10的组合,将来对你们解决很多数学问题很有好处。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
(4)玩耍:对数(让同学利用身边的学具或其他物品来呈现)
师:我是7;生:我是3;合:7和3组成10……
方法:师生对口令,生生对口令。
4.数字10的写法
(1)引导同学观看10的字形,并说一说。
(2)老师示范写10,边写边讲:10要占两个格,左边格子里写“1”,右边格子里写“0”,两个数字不能离太远。
(3)同学在练习本上写10,老师巡回指导。
【课堂作业】
1.完成课本第60页的“做一做”中的练习。
2.老师说要求,同学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写两行数字10。
【课堂小结】
提问:今日我们学到了什么学问,你能说说吗?谁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
【课后作业】
1.练习十三的第1、2题。
第8课时 10
(1)10以内数的挨次:0、1、2、3、4、5、6、7、8、9、10。
1.以同学的进展为本,是现代教学的根本目标。新的教学理念使人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的学习上得到不同的进展。依据这一总体目标,首先要充分体现同学自主学习、乐观探究的精神。因此,我首先创设问题情境,为同学探究学习进行铺垫。上课一开头,我就用谜语让大家猜一猜并讲有关“10”的故事。这样既可以复习9以内数大小的比较,又可以引起同学对新的数学学问的思考:1和0用什么方法使9无话可说?很自然引出今日要学习的新数“10”。然后让同学边动手操作边记录的方法,让同学自己去发觉10是怎样组成的,培育了同学的动手操作力量和口头表达力量。
2.在教学中,我还坚持两个原则:同学能自己说出来的,老师不引;同学能自己会的,老师不教。我在教学中,把同学当做学习的主体,全部的教学活动都围围着“学”来教,把课堂变成“学”堂。另外,我还努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我努力成为同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点拨者。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同学的创新成果必需通过语言来表达。老师必需用规范的语言进行示范,这样才能使同学的思维和信息进行再加工。
第9课时 10(2)
【教学内容】
教材第61页内容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使同学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同学乐观探究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2.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生疏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3.逐步培育同学数学思考的力量,解决简洁实际问题的力量及合作沟通力量等。
【重点难点】
把握口算方法,正确口算。
【教学预备】
数字卡片,点子图等。
【情景导入】
1.师:小伴侣们,今日我们的教室里来了好多的客人,我们给客人表演一个凑10的拍手玩耍,好吗?你拍1,我拍9,我们都是好伴侣,你拍2,我拍8,团结起来力气大,你拍3,我拍7,我们从小爱学习,你拍4,我拍6,说话狡猾不吹牛,你拍5,我拍5,55凑成一双手。
2.揭示课题: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10的加减法。(板书课题:10的加减法)
【进新课】
1.学习第一张图
(1)出示图:9个蓝色的圆,1个红色的圆。
(2)提问:图上有几个蓝色的圆,几个红色的圆?求一共有多少个圆,要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板书:9+1=10
(3)对这张图,你还能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吗?
板书:1+9=10
(4)老师用手盖住1个红色的圆,提问:去掉一个红色的圆,求还剩几个蓝色的圆,怎样列式?
板书:10-1=9
(5)老师盖住9个蓝色的圆,提问:求还剩几个红色的圆,怎样列式?
板书:10-9=1
(6)提问:假如不看图,怎样计算这四道题?
引导同学看着,说出相关题目的计算方法。
(7)读读四个算式。
2.学习其次张图
(1)出示图,有8个蓝圆,2个红圆。
(2)看图说两个加法算式,点名说。老师板书:8+2=10,2+8=10,说说8+2=10表示什么意思。(8个蓝圆,2个红圆,一共有10个圆)
(3)看图说出两个减法算式,点名说。板书:10-2=8,10-8=2。说说10-2=8表示什么意思。(蓝圆和红圆一共有10个,去掉2个红圆,剩下的就是8个蓝圆。)
(4)小组里相互说计算方法。
3.学习第三张图
(1)出示图,有7个蓝圆,3个红圆。
(2)看图说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板书:7+3=10 10-3=7
3+7=10 10-7=3
(3)点名说说7+3=10和10-3=7各表示什么意思。(7个蓝圆,3个红圆,一共有10个圆;蓝圆和红圆共有10个,去掉3个红圆,剩下的就是7个蓝圆。)
4.学习第四个图
(1)出示图,有6个蓝圆,4个红圆。
(2)看图说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板书:6+4=10 4+6=10 10-4=6 10-6=4
(3)点名说说6+4=10和10-4=6各表示什么意思。
(6个蓝圆,4个红圆,一共有10个圆;蓝圆和红圆一共有10个,去掉4个红圆,剩下的就是6个蓝圆。)
5.老师出示图,5个蓝圆,5个红圆。
让同学写出算式,并计算出来。相互沟通计算方法。
板书:5+5=10 10-5=5
6.读以上的算式。
【课堂作业】
1. 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找伴侣。
老师拿出1-10的数字卡片,让同学们做找伴侣的玩耍。
甲:我的伴侣在哪里?(举卡片3)
乙:你的伴侣在这里。(举卡片7)
甲:7加3等于10,3加7等于10。
乙:10减3等于7,10减7等于3。
2. 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
先让同学独立填空,然后集体订正。
3. 练习十三的第5题。
先让同学独立完成,填空,老师巡察指导。最终集体沟通。
4.练习十三的第6题。
5.在里填上“>”“<”或“=”。
5+5 9 9+1 7 7+3 10 10-5 6+4
10-1 3 2+8 10-3 1+9 10-7 10-6 5+5
【答案】1.5—5 1—9 2—8 3—7 4—6
2.10 10 10 10 2 1
3.5 7 2 9 3 8 6 4 1
4.9 9 9 9
6 4 6 4 10-6=4 10-4=6(答案不唯一)
5.> > = < > > > <
【课堂小结】
提问:(1)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2)10以内有这么多的加法算式,我们又怎么才能够全部记住呢?
小结:我们借助“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状况,就可以少记忆一部分算式了。
【课后作业】
第9课时 10(2)
1.创设同学生疏的生活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
2.在探究新学问环节,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同学自主观看、动手操作、小组沟通、老师适时参与、师生互动等方式,充分发挥了同学的乐观性和主动性,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同学自主探究出10的加减法的全部算式,效果较好。
3.练习设计有层次、有坡度,使不同层次的同学都得到充分进展,联系方式充分体现了合作学习的新理念。
4.小牢固行由同学自己回顾总结的方式,留意培育同学语言表达和归纳学问的力量。
第10课时 10(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2页练习十三。
【教学目标】
1.使同学比较娴熟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能正确地理解图画应用题的题意。
2.提高同学计算的精确率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重点难点】
娴熟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并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情景导入】
1.复习10以内的组成。
2.看图例式。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对10的加减法进行专项练习。(板书课题:10的加减法练习)
【进新课】
1.整理和为10的加法算式。(完成练习十三第3题)
(1)你能说说和为10的算式吗?
(2)引导同学观看,你发觉了什么规律?
(3)两个加数都在变,什么不变?(和不变)想想看,依据这样的规律写出和为10的算式有什么好处?
2.算一算。(完成练习十三第4题、第7题、第8题)比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图画应用题练习。(完成练习十三第10题)
(1)出示左边图,观看后问:10表示什么?求什么?让同学完整地把图意叙述一遍,问: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10-2=8(个))
(2)出示右边的一幅图,观看后问:这道题告知我们什么,要求什么?让同学依据画面完整地叙述题意,并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6+4=10(个))
4.比多少的练习。(完成练习十三第13题)
(1)让同学认真观看图,问:谁和谁比?谁多谁少?请同学们找出萝卜和雪人同样多的部分,萝卜比雪人多几个?雪人再添几只就和萝卜同样多?雪人比萝卜少几个?
(2)小结:萝卜和雪人相比较,萝卜比雪人多3,也可以说雪人比萝卜少3。
【课堂作业】
1. 算一算。
2
3.看图例式。
4.在○里填“>”“<”或“=”。
6+4○9 10-7○7 2+8○10
10-0○0 9-5○4 9-7○3
【答案】1.10 8 10 10 10 10 8 3 3 1 0 5
2.3 3
3.10-3=7 4+6=10
4.><=>=<
【课堂小结】
提问:这堂课有什么收获?
小结: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我们肯定要多练习,娴熟地正确地计算,为我们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课后作业】
1.在教学中要留意培育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为了测试同学把握的状况,可以组织师生互动玩耍。通过玩耍,同学之间的相互提问解答,可以培育同学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学就会感到学有乐趣,学有所获。
2.创设问题情境,让同学广开思路。在教学中可依据教材内容设计能吸引同学的问题情境,使同学能乐观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获得学问,进展思维,同时获得美的享受。老师向同学呈现学习素材后,要给同学留有思考空间,可以连续学问的广度及深度,使同学深深感受到学问的浅显,可以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爱好。
第11课时 连加连减(1)
【教学内容】
教材第65页内容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引导同学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连加、连减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连加、连减计算的意义。
2.把握连加、连减计算的方法,能正确娴熟地计算连加、连减题。
3.初步学习用连加连减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洁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连减计算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重点难点】
理解含义,把握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或挂图。
【情景导入】
1. 出示小旗图:
师:哪位小伴侣能告知老师,这儿共有多少面小旗?
生:7面。
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左边有3面小旗,中间有1面小旗,右边有3面小旗,合起来一共是7面小旗。
2. 师赐予确定、鼓舞,并放好小旗。
【进新课】
1. 学习连加。
师:小伴侣,平常在家时,你挂念爸爸、妈妈干了些什么?(小伴侣回答,准时表扬,并对同学进行宠爱劳动的思想教育。)
师:刚才老师说道的明明也很爱劳动,在家经常帮妈妈喂小鸡,你们看:(师分步操作课件)动画演示5只小鸡在吃米,又跑来2只。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明明在家里喂鸡,开头有5只小鸡在吃米,又跑来2只。
师:你能提一个问题吗?
生:问问小伴侣现在有几只小鸡?
师:怎样列式?
生:(口头)5+2。在上次动画演示的基础上又跑来1只小鸡。
师:这下,你又发觉了什么呢?
生:明明喂鸡,原来有5只小鸡在吃米,第一次来了2只小鸡,其次次又来了1只小鸡,一共有8只小鸡。
师:谁会列式?
生:(板书)5+2+1=8。
师: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生:先用原来的5只小鸡,加上第一次来的2只小鸡,共有7只小鸡。再用7只小鸡加上其次次又来的1只小鸡,总共8只小鸡。
师:谁会读这道算式?(强调“再”“又”)
生:5加2再加1等于8。
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算式叫连加(板书:连加)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得数记在心里;再用记在心里的得数加上第三个数最终算出结果。(老师板书运算过程示意图)
师:同学们表现得真棒,现在我们再去看看那些小鸡吃饱了没有?
2. 学习连减。
课件:动画演示8只小鸡在吃米,先走了2只小鸡,又走了2只小鸡。
师:看完动画,你能不能讲一个故事给你小组的同学听听?(小组讲故事)
师:谁情愿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生:原来有8只小鸡在吃米。2只小鸡吃饱了先走了,又有2只小鸡吃饱了又走了。
生:还剩下了4只小鸡。
师:谁能把算式列出来?
生:8-2-2=4(老师板书)。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明明一共喂了8只小鸡,有2只小鸡吃饱了先走了,还剩6只小鸡;又有2只小鸡吃饱了又走了,用剩下的6只小鸡减去2只小鸡,还剩下4只小鸡。
师:你们会读吗?
生:(齐读)8减去2再减去2等于4。
师:该怎样算?
生:先用明明一共喂的8只小鸡,减去第一次走的2只小鸡,还剩6只小鸡;再用剩下的6只小鸡减去其次次走的2只小鸡,还剩下4只小鸡。(老师板书运算过程示意图)
小结:像这样连着减的算式叫连减。(板书:连减)计算时,同连加一样先计算前两个数相减,得数记在心里,再用记在心里的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最终算出结果。
【课堂作业】
1. 算一算。
2+2+2= 3+3+4=
5+5+0= 10-2-4=
9-2-3= 7-3-4=
2.完成教材第65页“做一做”。
3.看图写算式。
3. 连一连,帮小动物找家。
【答案】1.6 10 10 4 4 0
2.4+3+1=8 10-5-3=2
3.2+3+4=9 10-4-3=3
4.3+1+4=8 9-0-7=2 10-3-2=5
【课堂小结】
提问:你今日学到了哪些新学问?想与同学进行沟通吗?
小结:我们今日学习了连加、连减的计算。计算时肯定要先弄清计算挨次,再按挨次计算。
【课后作业】
第11课时 连加连减(1)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新学问的欲望。在教学中,依据一班级同学的年龄特点,创设同学感爱好的问题情境。让同学用自己的语言去理解、描述图中的故事。在描述时,培育同学认真观看的习惯和描述事情的力量,并开心地融入新学问的学习中去。
2.让同学主动猎取学问,促进进展。在教学连减时,同学依据连加的运算挨次自主探究连减的运算挨次。同学可以大胆地去尝试各种方法,从中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从而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读一读
一堆一堆又一堆,合在一起共多少,可把三数连相加,两数相加的得数,再加后面一个数。去掉一次又一次,剩下部分有多少,可用连减来计算,两数相减的得数,再减后面一个数。计算挨次要牢记,认真计算不会错。
第12课时 连加连减(2)
【教学内容】
教材第66页练习十四。
【教学目标】
1.理解连加、连减算式表示的含义,把握连加、连减的算理,能娴熟地计算出10以内的连加、连减。
2.让同学在观看、比较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育同学初步地解决问题的力量和意识。
3.让同学在计算的活动中,养成认真读题、计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
1. 引导同学认真观看算式中的数字和符号,削减审题中的“误读”现象。2.初步感知“连加算式中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的道理。
【教学预备】
课件
【情景导入】
1. 口算。
2. 看图列式并计算。
3.揭示课题:这堂课我们来对连加连减的学问进行专项练习。(板书课题:连加、连减练习)
【进新课】
1.整理归纳。
(1)复习连加。师:现在我们跟随蓝猫到停车场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课件出示)
引导同学看图说图意。
生:有4辆小汽车,开来了3辆大货车,又开来了2辆面包车。一共有几辆车?
师:一共有几辆车怎么算?
生:4+3+2。
师:4+3+2等于几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探究,再和同桌相互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同学自己说出计算的方法:4辆小汽车加上开来的3辆大货车合起来是7辆车,再加上又开来的2辆面包车,就是现在一共有9辆车。
结合同学汇报,老师板书:
7引导同学说出不同的算法:3+2+4=9,2+3+4=9。
引导同学观看这些算式,发觉这些都是连加的,都是从左到右计算的。
(2)复习连减。
①课件出示情景图。
②提出探究问题:有7只燕子,飞走了1只,又飞走了3只。还剩几只燕子?
③两个同学一组列式并计算。
④呈现同学的算法。
⑤小结:从7里面减去先飞走的1只,还有6只燕子,再减去飞走的3只,就是现在剩下的3只燕子。
(3)复习连加连减的运算挨次。
引导同学观看上面连加连减的题归纳运算挨次:按什么挨次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呢?按从左到右的挨次进行计算。
师总结:今日我们学了连加连减,先算前两个数,再用前两个数的和或差与第三个数运算,也就是按从左往右的运算挨次运算。
2.练习指导。
(1)练习十四第2题。
①认真观看第2题左边的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上的情境,想一想,这幅图该怎样列式?
为什么用加法呢?
②第2题右边的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列式?
(2)练习十四第4题。
①看左边的图,思考:8辆表示什么?(总数)说题意,停车场上原有8辆车,先开走了4辆,又开走了2辆,还剩几辆车?
该怎样列式?8-4-2=2
②看右边的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告知我们什么条件?要求什么?该怎样列式?
10-3-1=6
(3)练习十四第6题。
让同学先独立做,再说说思考过程。思考过程是:横行:9-2-3=4,最右方框里填4;竖行:9-1-3=5。最下方框里填5。
【课堂作业】
1.练习十四的第1、3、5题。
2.看图例式。
3. 算一算。
4. 用1,3,10,6中的3个数分别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答案】1.第1题:5 6 3 9 10 6 9 10 6 第3题:8 9 10 8 8 10 第5题:0 2 1 3 2 0 0 0 1
2.10-3-1=6 3+2+3=8
3.8 6 4 2
4.1+3+6=10 10-3-1=6(答案不唯一)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在进行连加、连减计算时,肯定要认真审题,看清计算符号,弄清运算挨次。
【课后作业】
第12课时 连加连减(2)
4+3+2=9 7-1-3=3 3+4+2=9
8-4-2=2 10-3-1=6
1. 算法多样化拉动不同思维。
我在教学连加问题时,同学就消灭了几种不同的列式方法。如:对于“有4辆小汽车,开来了3辆大货车,又开来了2辆面包车,现在一共有几辆车?”的问题,一种是4+3+2=9,另一种是3+2+4=9,还有2+3+4=9,对于同学的这些方法我都赐予了确定。在解决这道题时,我允许同学用不同的算式来解决问题,充分敬重了同学,提倡算法多样化,给同学更多呈现自己思维的机会。
2.这节课同学都会计算了,我很兴奋,但同学对连加连减问题的算理是否真正理解,是否同学都能有所提高,与前面所学学问能否联系起来学习,能不能把学到的数学学问真正用到生活中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只有不断反思才能真正提高。
第13课时 加减混合(1)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内容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引导同学经受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混合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
2.把握加减混合的计算挨次,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3.初步学习用加减混合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洁实际问题,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重点难点】
把握运算挨次和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预备】
同学预备小棒、圆片等学具。
【情景导入】
1. 先计算下面各题,然后说一说计算的挨次。
3+2+1= 5+3+2=
8-2-3= 10-5-3=
计算后先让同学说一说计算5+3+2和10-5-3两题时分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让他们着重说一说在5+3+2的计算中是哪两个数相加,在10-5-3的计算中是哪两个数相减。
2. 在复习题后面两道题的旁边出示如下两个算式。
5+3-2 10-5+3
引导同学观看,并用复习题中的后两题和上面两题作比较,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3.揭示课题:上面这两道题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我们把这样的计算叫做加减混合计算,这节课就来学习这样的计算。(板书:加减混合)
【进新课】
1.学习第一张图。
(1)在屏幕上消灭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天鹅的场面。
师:屏幕上反映了什么内容,你能从屏幕上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天鹅,可以提出“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的问题。
师:要算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怎样列式?
老师依据同学的回答板书:4+3
(2)屏幕上消灭湖里7只天鹅飞走2只的场面。
师:湖里天鹅的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现在还有几只天鹅?
老师协作同学的回答在“4+3”的后面写“-2”,把算式写完整4+3-2。
师:为什么要在4加3的后面减去2?
生:由于湖里原来有4只天鹅,飞来3只后又飞走2只,只有从原来的4只和又飞来的3只这两部分合起来的总数里减去飞走的2只,才是剩下的只数。
(3)引导同学结合屏幕上消灭的画面(或结合教材的插图)说一说算式4+3-2所表示的意义。
(4)学习4+3-2的计算挨次。
引导同学争辩:结合屏幕上反映的湖里天鹅只数的变化过程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同学汇报沟通争辩状况,并说出计算挨次。依据同学的叙述过程在屏幕上的算式“4+3-2=”。
下面标出计算挨次:
2.学习其次幅图。
(1)在屏幕上消灭反映“湖里有4只天鹅,飞走2只后,又飞来3只”连续变化过程的画面。
(2)引导同学依据屏幕上的画面写出算式。
让同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屏幕上所反映的内容。
老师结合同学的叙述在黑板上板书:4-2+3=。
师:上面的算式应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生:先算减法后算加法。
协作同学的叙述在屏幕演示计算挨次:
2提问:为什么要先算减法?
生:由于只有用减法先算出4只天鹅飞走2只,湖里还剩下几只天鹅后,才能算出又飞来3只后湖里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天鹅。
师:算其次步时是哪两个数相加?
生:其次步是用第一步“4-2”的得数“2”和“3”相加。
3. 引导同学总结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挨次。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上面两道题的计算过程,谁能说一说我们计算的挨次是怎样的?
小结:我们都是依据从左到右的挨次算的。
【课堂作业】
1.完成第67页“做一做”的练习。
(1)引导同学摆小棒来挂念列式。先在桌面上摆6根小棒,再增加3根,然后又拿走4根。
(2)让同学依据摆小棒的过程把算式,,填写完整,并在最终的方框里填上得数。即:6+3-4=5(只)。
(3)让同学结合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算式6+3-4=5所表示的意义和计算挨次。
2.摘苹果。
3.
【答案】1.6+3-4=5
2.0 7 4 8
3.
【课堂小结】
1.老师引导同学总结本课时所学习的内容和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挨次。
2.同学沟通本课时学习的收获和体会(先分组沟通后全班沟通)。
3.老师对同学的学习状况进行小结,并提出所要留意的问题。
【课后作业】
第13课时 加减混合(1)
1.本节课复习了连加、连减的计算,而这些都是加减混合的基础。而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也与加减混合相同,因此通过这一学问的复习及加减混合式题的引入,可以使同学自然找到新旧学问的切入口,从而有效地突出新学问的重点,为突破难点做好预备。
2.体现教学活动的主体性,使同学乐观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教学中,老师演示与小组合作争辩相结合,使同学处于乐观地思考状态,培育了同学的观看力量、概括力量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3.在教学时,要重点强调加减混合的运算挨次;在巡察同学做练习过程中,观看同学的学习成果,对于消灭的问题与错误准时予以解决和订正。
第14课时 加减混合(2)
【教学内容】
教材第68页的练习十五。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娴熟地把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娴熟地口算。
2.培育同学观看、整理的力量。
【重点难点】
正确娴熟地进行口算。
【情景导入】
1. 算一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2. 提问:上面三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进新课】
1.整理归纳。
(1)提问: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挨次分别是怎样的?有相同的地方吗?
汇报。
(2)小结: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挨次是相同的,都是从左往右算。
2.指导练习。
(1)完成教材第68页(练习十五)第1题、第2题。
①让同学独立完成后,全班讲评。
②说一说加减混合运算应当怎样算?
(2)完成教材练习十五第4题。
①认真读题,弄懂题目意思,了解什么是行,什么是列?
②同学认真读题后,按题作答,全班讲评。
(3)玩耍,完成教材练习十五第5题。让同学先依据老师提的要求走方格,比如加、减加、减、加的挨次来计算。再让同学任意规定走方格的规章。使同学正确、娴熟地计算加减混合计算。
(4)完成教材练习十五第6题,填未知数。
①独立填写未知数。
②集体沟通,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课堂作业】
1. 看图例式。
2. 在里填上“+”或“-”。
3.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3+2+( )=9 2+( )+4=8
5-0-( )=3 9-4-( )=0
3. 看图说一说,填一填。
【答案】1.2+3+5=10 9-5-3=1
2.10-4+3=9 1+7-2=6 10-6-2=2
8-3-5=0 9-4+5=10 5+3-2=6
3.4 2 2 5
4.10-4+3=9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小结: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挨次相同,都是从左往右算的。计算时,我们肯定要按挨次算。
【课后作业】
1.本节课复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的计算,而这些都是加减混合的基础。而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也与加减混合相同,因此通过这一学问的复习及加减混合式题的引入,可以使同学自然地找到新旧学问的切入口,从而有效地突出新学问的重点,为突破难点做好预备。
2.体现教学活动的主体性,使同学乐观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教学中,老师演示与小组合作争辩相结合,使同学处于乐观地思考状态,培育了同学的观看力量、概括力量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3.低班级同学宠爱听故事,爱玩好动,因此在好玩的情境中完成例题和练习,使同学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并巩固了所学学问。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全体同学主动参与学习的乐观性,使他们学得轻松,学得欢快,真正体现了上课留意力集中,下课之时仍能爱好盎然,做到了教与学融为一体。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69、7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加深对10以内数的生疏。
2.通过整理和复习,娴熟地把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娴熟地口算。
3.培育同学的观看、整理力量。
【重点难点】
正确、娴熟地进行口算。
【教学预备】
投影,补充算式的加法表、减法表,数字卡片等。
【情景导入】
1. 学问回顾。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学问?
同学分组回顾、整理,沟通。
小结:本单元我们学习了6-10各数的生疏及加减法。
2. 揭示课题:下面我们就来对本单元所学学问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进新课】
1.整理复习6-10各数的生疏。
(1)出示数字卡片。
①回答:上面的数字第3张是( ),第7张是( )。从右边数,第3张是( ),第( )张是8,第( )张是卡片1。
②把上面的数字卡片按从小到大的挨次排一排。
③找一找,哪些数比5大,哪些数比6小。
④对一对,填一填。
师:信任你肯定能够快速地说出桃子后面的数是几?
2.复习整理10以内的加法算式。
(1)投影出示如下加法表:
(2)引导同学观看此表,发觉排列规律。
师:此表中还有很多算式没填好,请你认真观看表中已有的算式是怎样排列的,有什么规律?
(3)同学分组争辩并完成填表的任务。
(4)汇报。
(5)引导同学归纳:
①指导同学横看加法表。
师:“第一行有几道算式?得几?其次行有几道算式?它们的得数是几?第六行算式的数是几?有几道算式?第八行呢?”
小结:横看加法表,共9行,每行的算式的数都一样。第一行得2,其次行得3……第九行得10。
让同学按横行挨次很快地读算式说的数。问:“看横行最左边的一个算式和最右边的一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老师边问边指题,引导同学观看思考,并能说出相加的两个数刚好调换了位置,得数一样。接着做找题目练习:老师任意指一道题,同学很快找出得数一样,但两个数位置调换的算式。
②指导同学竖看加法表。
师:“第一竖行是加几的?有几道?其次竖行的加几的?有几道?第三行呢?”
老师:“从竖的看,有9行,从左到右依次是加1、加2、加3……加9。”
(6)利用加法表做各种练习。
①按挨次读算式,说得数。
②任意指一道题,很快说出得数。
③任意指一道题,很快找出的数一样,而相加的两个数调换位置的算式。
④说出得5、得8的算式……3.复习整理10以内的减法算式。
投影出示如下减法表:
师:表中写出一些减法算式,还有些减法算式没有写出来。大家认真观看这个表,看它是怎样排列的,然后按表中确定的排列挨次把其余的减法算式写出来。
师:请大家依据刚才填写算式的过程,看看表里的减法算式是怎样排列的。
引导同学横着看,让他们发觉第一行是2减几,其次行是3减几……
引导同学竖着看:依次是几减1、几减2、几减3……
引导同学沿对角线方向斜着看:从“2-1”到“10-9”、从“3-1”到“10-8”、从“4-1”到“10-7”……每条斜线上各个算式的的数都相同。
同学分组争辩、沟通自己发觉了哪些排列规律。
顺着表上某一行算式的挨次,让同学很快说出这些算式的得数。
老师任意指定一些算式让同学很快说出的数。
同学分组活动:一个同学任意说出一个加法算式的得数,另外的同学很快地说出相应的两个减法算式的得数。
4.复习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教材第70页第4题和第5题。
(2)提问:图上能给你供应什么信息?题目要求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答?
(3)同学独立完成后,再小组沟通。
(4)全班集中订正。
【课堂作业】
1.数图形。
●□▲★□ ▲●
(1)上面一共有( )个图形,其中□有( )个。
(2)从左数,第( )个和第( )个都是▲。
(3)★排在从左数的第( ),从右数的第( )。
2.计算。
3+5= 8-6= 4+5= 9-3=
4+3= 4+6= 8+2-5= 7-3-2=
10-8+4= 9-2+1= 7+1+2=
3.看图例式。
【答案】1.(1)8 2 (2)3 7 (3)4 5
2.8 2 9 6 7 10 5 2 6 8 10
3.(1)5+4=9 4+5=9 9-4=5 9-5=4
(2)3+1+5=9
【课堂小结】
提问:今日我们一起整理了10以内数的生疏,数的挨次和组成以及10以内的加减法表。在加减法表中,我们发觉了很多规律……信任通过今日的复习,同学们对我们所学的学问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谁情愿来说一说你在这堂课的收获呢?
(让同学畅所欲言,引导说出本节课后复习的内容)
【课后作业】
整理和复习
1.加法表
2.减法表
1.在教学中老师要充分信任同学,逐步引导同学经受了加法表的整理过程,同时大胆地引导同学从多个角度进行细致的观看与分析,总结概括出规律。或许同学在观看与分析中,语言还不到位,思考得还欠周全,但是这些都不会影响同学思考的热忱。任何一种力量的培育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个较长的阶段,需要老师引导同学去体验,通过潜移默化地积累而获得。这正体现了教育的简单性,也正是挑战老师的地方。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把握数学的本质,在调研同学的学习基础上进展同学的潜能是至关重要的。
2.弗赖登塔尔曾说:数学是系统化了的常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逐步启发同学用语言表达思考的过程,逐步将思维过程外显,并能引导同学先观看第一个加数、再观看其次个加数以及和的挨次,使同学的思维越来越条理,规律性越来越明显。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留意让同学说出自己在思考时的想法,不断地将同学的思考过程外显的同时,培育同学语言表达力量。
3.在数学课上不能仅仅就学问而教学问,而要留意同学学习数学学问背后的数学思想。深挖教学内容背后所蕴涵的数学思想,这就需要老师把握数学的本质,只有当同学经受不同的认知过程才能对学问达到不同的理解水平。
森林火车
森林火车开过来了,车上只有猴子大哥一个人,小兔子和妈妈一起上了火车,不一会儿,猪妈妈带着两只猪宝宝上来了,现在车上有几个人呢?
火车到站了,猴子大哥先下车,接着两只可爱的猪宝宝和猪妈妈也下了车,现在车上还剩几个人?
火车连续往前走,黄牛、大象和3只小像上了车,小兔和妈妈一起下了车,这时候车上还有几个人?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一年级上册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6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迁移导入,自主探索,互动授新,课堂回顾,交流收获,作业设计,巩固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人教版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人教版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共1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综合与测试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综合与测试教案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