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0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核心素养】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单元核心素养教案全册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核心素养】部编版语文二上 第一单元(教案) 教案 4 次下载
- 【核心素养】部编版语文二上 第三单元(教案) 教案 4 次下载
- 【核心素养】部编版语文二上 第四单元(教案) 教案 4 次下载
- 【核心素养】部编版语文二上 第五单元(教案) 教案 4 次下载
- 【核心素养】部编版语文二上 第六单元(教案) 教案 4 次下载
【核心素养】部编版语文二上 第二单元(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核心素养】部编版语文二上 第二单元(教案),共33页。
单元整体设计
单元名称
第二单元
一、单元教材分析
识字2以“动宾”结构的三字词组方式描绘出学生在课堂内外所经历的学习、生活之事。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栽花种草、观察气象……《场景歌》老师护学生,学生爱老师;老师教学生,学生敬老师是校园生活的经典主题之一。《树》竞选班干部是学生学校生活的一部分,如何推荐自己,如何让自己为班集体付出自己的力量,是现代人才所应具备的素养。“我选我”,这是多么简单的三个字。但是,说出这句话,是需要勇气的,特别是小学生。《拍手歌》 是许多人在上学阶段所经历的事儿,除了特殊情况外,迟到的原因无非就是贪睡、做事磨蹭而引起的。《语文园地二》“我的发现”主要是让发现“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方法和汉字的构字特点“我会认”应该是与“我的发现”结合在一起教学的,老师还可以在巩固、检查认读和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扩展运用,引导学生口头组词,比一比谁组得多,增强其成就感。“我会读”:是在学习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也可以引导学生说出类似的词语。“学习查字典”:是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教学这部分内容之前要提醒学生准备好字典。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首先要明白部首的含义。要让学生大体上知道,为了查字方便,字典把部首相同的字归为一类,把这个相同的部首放在这一类字的前面,称为部首。查字典的时候,先找到部首,再找要查的字,就比较容易了。
二、单元教学目标
《场景歌》向学生展示了不同事物使用的不同的量词;《树之歌》让学生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树木,并使学生从中感受人生道理;《拍手歌》讲述了各种动物和人类是一家,倡导学生保护动物、爱护动物;《田家四季歌》侧重于让学生了解四季田家的农事,体会田家的辛苦。这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三、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1、掌握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字。认识能用部件归类法识字,能结合图画识字学文,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②语言运用:背诵关于中华美德的名言,初步了解大意。。
③思维能力:1、懂得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初步建立部首的概念。了解量词的不同用法,能在生活情景中恰当运用量词。
④审美创造:了解正月至腊月中每月开花的花名和特点。初步了解不同树木的基本特点和四季农事,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感受农民的辛勤劳作和丰收的喜悦,体会大自然的丰富美妙,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掌握生字识记的技巧,并感受自然界的可爱,了解各种树木和动物,体会田家的辛苦。
教学重点:掌握部首查字法,解决阅读中的识字难题。
单元主备人: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场景歌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认识“帆、艘”等生字,会写“处、园”等字,会写“花园、石桥”等词语,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
②语言运用:了解不同事物量词的不同表达。能仿照课文,用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③思维能力: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自读自悟,达到“情由景生”的效果。
④审美创造: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思政元素: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2.学习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和学习数量词的运用。
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自读自悟,达到“情由景生”的效果。
3.教学准备: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
环节一:创设情境,识记生字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交流场景,出示词语
3.理解词语,识记生字。
4.指导书写
教师活动: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那就让我们高举队旗,吹响铜号,高高兴兴地一起出发去旅游吧!(课件播放少先队员举旗、吹铜号去旅游的活动场面)
课件:一面队旗 一把铜号 一队“红领巾” 一片欢笑
2.课件出示队旗的图片,解读队旗,激发情感:这就是队旗,它的全称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旗,五角星加火炬的图案,表示优秀的少先队员向着光明的未来前进。成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的一员是多么光荣啊!
4.教师示范书写“队“等生字。左窄右宽,第一笔是横撇弯钩(书空练写笔顺),“人”的两笔要伸展,结构紧凑些。
5.我们学了这么多生字,如果把它们送回课文中第4小节你还认识吗?请你试着读一读。
学生活动:
1.根据教师提问回答问题。
2.学生读词语
3.学生:和同桌交流。
学生:一面队旗”中的“队”特指中国少年先锋队。
“一队红领巾”中的“队”是量词,用于排成队列的人或事物。
学生练写,交流书写要点。
学生读文,互相评价。
活动意图:创设情境,运用具体形象的画面引导学生进入“旅游”的生活情境,可以自然地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阅读期待。
环节二:初读韵文,了解场景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谈一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教师活动:
1.“红领巾”们,我们的旅游马上要开始了!我们要去哪些地方呢?听老师读课文,注意“一”在不同的词语里,音调会发生变化,听的时候要注意听它的读音。
2.课件出示大海的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出示短语“一只海鸥、一条帆船、一艘军舰、一处港湾”
3.指导感知量词的搭配。
4.辨析字义,通过看图了解军舰和帆船,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
1. 学生回答:预设交流三个场景:大海、乡野、公园。
2. 学生读文。
3.学生描述,认读词语。
4.学生自由练读,教师指名读,男女生接读。
舰:指大型军用船只。如航空母舰、驱逐舰、舰艇、军舰……
帆:看图认识帆船上的白帆,引导学生了解“帆”字左边的“巾”表示的意义。
活动意图:抓住汉字的结构特点和形声字的特点记忆字形,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遵循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图片比较辨析字义,练习量词的恰当搭配。
环节三:指导诵读,尝试背诵
1.组织游戏,巩固练习。
2.书写指导。
教师活动:
1.根据课文连一连:将量词与对应的事物连线。
2.哪位同学能试着背一背?
3.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4.指导学习生字“稻”等生字。
猜猜禾木旁的字和什么有关。课件出示图片。
学生活动:
1.学生练习朗读:拍手打着节奏读一读。
2.学生尝试背诵。
3.学生理解记忆字形。(禾苗)
4.学生拓展词语。
活动意图:变换朗读方式,增加了趣味性和互动性,同时在反复朗读中巩固生字,加强记忆。多次的朗读又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儿歌的语言结构,增强朗读语感。
环节四: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生活在这么多姿多彩,美丽的地方是多么幸福,快乐啊!
学生活动: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独立阅读、体会到了爱的伟大。
活动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在书中描红生字,书空词语。
巩固作业:熟读课文。
提升作业:阅读课外书籍20分钟。
6.板书设计
1、场景歌
海边 乡村 公园 活动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2.场景歌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巩固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②语言运用: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学习用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③思维能力: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达到“情由景生”的效果。
④审美创造: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思政元素:让学生懂得生活中的美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学习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学习用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教学准备: PPT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第二课时)
环节一:复习导入
1.回顾复习,检查字词
教师活动:
1.请学生当小老师,检查上节课学过的生字和词语。帆船、一艘、军舰、队旗、铜号、队旗、铜号、红领巾。
学生活动:
1.学生认读词语。
2.检查,评价,自我纠正。
活动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巩固了上节课所学内容。
环节二:理解课文
1.观察发现,总结方法。
2.学习语言,指导朗读。
3.图文结合,熟读成诵。
教师活动:
1.图文对照,学生齐读第1、4小节。引导观察、比较:比较一下,你发现这2个小节有什么相同点?
2.课件出示公园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读读这一小节。
3.出示小桥的图片:仔细观察,说说石桥是什么样子的?
4.指导朗读:一座石桥横跨小溪,溪水哗啦啦地唱着歌,歌声引来了一群快乐的飞鸟。多美的画面啊!让我们读一读这一小节。
5.今天的旅游结束了,我们看到了很多美丽的画面,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学生活动:
1.学生回答。预设:每一小节都包含4种景物,每一种景物前面有量词,每一小节都分别描绘了一处场景。
2.学生回答,读第三小节。
3.预设:石桥弯弯的,桥洞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圆。我们说跨在小溪上的石桥是“一座石桥”。
4.学生朗读本小节。
5.根据场景图片,尝试背诵各小节。小组接龙,背诵全文。
活动意图:小组通过探究认识到提问不是随意提,感受提问有趣的同时,感知提问的技巧及简单方法,以引出解决问题。
环节三:拓展延伸。
1.学以致用,尝试创作。
教师活动: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描述一个场景要先抓住具体的事物,在事物前面用上恰当的量词。
课件出示课后习题:选一张你喜欢的照片或图画,仿照课文,说说上面有些什么。
学生活动:
学生交流,尝试写一写。
活动意图:给学生提供身边的场景图片,运用本课所学习到的方法即兴创作,降低了课后习题的难度,使语言训练生活化、情景化。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背诵课文。
巩固作业:预习第二课。
提升作业:回家后仔细观察家中物品,用上数量词说给父母听。
6.板书设计
2、 场景歌
一盆花、一杯茶、一棵树、一台电视、一辆车、一幅画、一双鞋、一件衣服。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之处:
检查签字
备课组
教研组
教研室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2、树之歌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②语言运用: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谚语。
③思维能力:通过词串的学习,进一步感受“木”字旁的字与树木有关这一构字规律。学习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④审美创造:通过学习懂得爱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继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思政元素: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2.学习重点难点:
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谚语。
通过词串的学习,进一步感受“木”字旁的字与树木有关这一构字规律。学习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3.教学准备:课件、教学图片
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
环节一:引入课题
1.谈话导入
教师活动:
1.在我们的校园里,自己家的周围、小路旁或者公园里,你们经常看到哪些树木?
2.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屋前院后栽种树木,人们和大树的感情十分亲密。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和树木有关,题目是“树之歌”。
3.初读儿歌,认识树木名称。
4.每句话分别介绍的是什么树木呢?请你一边读一边圈出树木的名称。
5.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6.这11种树木是不是都能在图画中找到呢?
学生活动:
1.学生回答。预设:杨树、柳树、槐树、松树、柏树、梧桐树等。
2.学生齐读课题。
3.学生边读边圈出树名。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一共有11种树木,“松柏”指的是松树和柏树。
4.学生开火车认读。
5.分小组找一找课本插图中这些树木。
活动意图:设计课前预习活动,丰富学生对树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习作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识字方法在生活中自主识记生字,并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好习惯。
环节二:偏旁归类,识记生字
教师活动:
1. 这些树名里藏着许多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梧桐 枫 松 柏 桦 杉
2. 这些字右边表音的部分有的和生字读音完全相同,比如“吾—梧”,你还能从中找到这样的字吗?
3. 其他几个字的读音和它们右边的声旁有什么关系呢?
这些生字出现在这些词语中,你能不能读准?
4.
1.学生自主发现这些生字的共同点。预设:它们都是左右结构,左边都是木字旁,表示这些字都与树木有关;右边的部件和它的读音有关系,这些字都是形声字,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字右边的声旁来猜字音。
2.同—桐、风—枫“梧、桐、枫”这3个字的读音和它们右边的声旁的读音完全相。
3.“松、柏、桦”这3个字的读音与声旁读音相似,但不完全相同,“松”的右边是“公”,声母不同;“柏”和“白”、“桦”和“华”只是声调不同。
4.预设:“泡桐”的 “泡”读“pāo”;白果是银杏的种仁。
活动意图: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偏旁、部首和形声字构字规律等主动分析、识记字形。这样,既教学了生字,又教授了方法,揭示了规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授之以渔”。
环节三:了解特点,指导朗读
教师活动:
1.出示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的图片。图中分别是什么树木呢?答案藏在儿歌里。请你先仔细读读文中第1、2句,圈画出每种树木的特点。
2.全班汇报,观察图片,解读儿歌第1、2句。
3.这儿有一些树叶,(出示杨树叶、银杏叶、梧桐树叶、枫树叶、柳树叶等)请认一认哪片是梧桐树叶。
4.正如唐代诗人杜牧写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天的枫叶为什么会变红呢?
5.你们知道松柏为什么“四季披绿装”吗?
6.这些树木各有各的特点,我们在朗读时要强调出来。让我们来读一读、记一记吧。
学生活动:
1.学生自读第1、2句,圈出特点,和同桌合作为它们贴上名牌。
2.预设:我在路边看见过杨树,它很高,树干上还有“大眼睛”。
3.学生辨认树叶,通过画手掌,指指“手掌”,摸摸“掌心”,“鼓掌”欢迎,识记“掌”字。
4.预设:我找到了枫树,它的叶子一到秋天就变红了。
5.因为入秋以后,枫叶内的花青素增多,而气温的下降又使叶绿素逐渐消失,因此绿叶变成了红叶。
6.松树的叶子呈针状,柏树的叶子呈扁平状。这些叶子的表面有一层蜡质,水分不易散失,所以不会落叶,保持四季常青。四季常青的松柏合起来就是“苍松翠柏”。
教师读树名,学生接读树的特点。
活动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提取树木特点的信息,借助图片建立树木名称与其特点之间的联系,使记忆更深刻。运用这些信息去辨别树木,学以致用。通过补充资料,了解枫叶变色,松柏四季常青的科学原因,使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环节四:指导写字,规范书写
教师活动:
1.教师示范书写,边写边提示书写要点。
2.生字拓展练习。
学生活动:
1.学生描红,练写。
2.猜一猜这些字的读音,连一连。
活动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在书本描红生字。
巩固作业:背诵儿歌。
提升作业:阅读课外书籍20分钟。
6.板书设计 2.树之歌
木+公( ) 木+白( ) 木+华( ) 木+卯( )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2.树之歌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巩固生字,词语,能流利朗读课文并背诵下来。
②语言运用:通过读文、看图,了解木棉、桦树等树木的特点,感受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
③思维能力:通过词串的学习,进一步感受“木”字旁的字与树木有关这一构字规律。学习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④审美创造:通过学习懂得爱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
思政元素:通过学习懂得爱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
2.学习重点难点:
通过读文、看图,了解木棉、桦树等树木的特点,感受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通过学习懂得爱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
3.教学准备: PPT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第二课时)
环节一:复习导入
1. 复习巩固,识记生字。
2.朗读背诵,迁移运用。
教师活动:
1.听写杨、桐、枫、松、柏。
2.同学们,还记得儿歌的第1、2句。
3.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更多的树木,谁来读读第3、4句?结尾的字在发音上有什么规律?
4.听教师范读,注意停顿和语调。
5.儿歌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写出了各种树木的特征,帮助我们了解树木的特点,我们也来试着编一句儿歌介绍一种树木吧,可以说说树枝、树叶的形状,可以说说花开的样子、香味,也可以说说树木的习性。(课件出示柳树、槐树、柿子树等图片,学生也可以说自己想说的桃树、石榴树等。)
学生活动:
1.学生完成听写。
2.学生集体纠错,学生背诵儿歌。
3.朗读儿歌,圈出结尾的字的拼音。
4.它们都是后鼻音,是儿歌中的韵脚。
5.学生同桌合作读,小组比赛读,拍手打节拍读。
6.柳树枝条细又长。槐树开花一串串。柿子树上挂灯笼。桃树花开红艳艳。
活动意图:儿歌语言生动,修辞运用恰当,适合学生模仿运用。教师提供图片、句式、词语等资料,引导学生创编儿歌,体验语言实践的快乐。
环节二:规范书写
教师活动:
1.指导写字。指导写“壮、棉、杉、化、桂”。
2.注意笔画顺序:“壮”的左边是点、提、竖。“化”的右边先写撇再写竖弯钩。
学生活动:
1.学生观察结构特点:“壮”的左边是点、提、竖。“化”的右边先写撇再写竖弯钩。
2.生字描红。
活动意图: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偏旁、部首和形声字构字规律等主动分析、识记字形。
环节三: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1. 不同的树木有不同的特点,在人们心中,树木又常常寄托着悠久深远的内涵。试着读读这三句话,说说你的理解。
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ɡēn)。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zhì)不立。
3.课文中介绍了11种树木,它们是我国各个地区有代表性的树木,大自然中树木的种类十分丰富,希望你们能到生活中认识更多的树木,并记住它们的名字。
学生活动:
1.讨论交流,互相启发。
2.多种方式读句子。
3.熟读成诵,试着背一背。
4.读读这首《树之歌》,对树木有更多的了解。
活动意图:拓展学习与树木有关的谚语和儿歌,既巩固了本课的教学成果,又帮助学生积累了语言材料。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熟读课文 ,识记生字词语。
巩固作业:背诵古诗。
提升作业:阅读课外书籍20分钟。
6.板书设计
树之歌
杨树 高
榕树 壮
梧桐树 树叶 像手掌
枫树 秋天 叶儿红
松、柏 四季 披绿装
木棉 喜暖 在南方
桦树 耐寒 守北疆
银杏、水杉 活化石
金桂 开花 满院香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之处:
检查签字
备课组
教研组
教研室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3、拍手歌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认识“世、界”等14个生字,会写“歌、写”等10个字,了解“隹、鸟”偏旁表义的特点,会写“写字、丛林”等6个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读出儿歌的节奏,体验儿歌带来的快乐。
②语言运用:通过引导,讲解,鼓励,启动,合作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生字;正确书写8个字。了解“隹zhuī、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
③思维能力:感受动物生活的自由、快乐,产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④审美创造:交流动物知识,增强关爱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思政元素:交流动物知识,增强关爱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2.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引导,讲解,鼓励,启动,合作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生字;正确书写8个字。了解“隹zhuī、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动物生活的自由、快乐,产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3.教学准备: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
环节一:游戏导入,认识动物
教师活动:
1. 课件出示大自然的美丽图画,将学生引入动物世界的情境中,并依次出示老虎、长颈鹿、熊猫、孔雀、老鹰等动物的图片。
2.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动物名字的。
学生活动:
1.根据教师提问回答问题
2.学生从信封里一一找出对应的生字卡片,叫出它们的名字。
学生:飞机和汽车使我们的交通越来越便利大大节约了时间。扫地机器人可以帮助人们扫地、拖地,解放人类的双手。
活动意图:设计“我为动物挂名牌”的游戏,旨在提醒学生要自觉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谈一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教师活动:
1.1.请同学们伸出双手跟着老师有节奏地一起拍拍手。
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首拍手歌。
3.板书课题,相机指导书写“歌”。
4.教师范写,边写边提示:左边“哥”上部“可”不带钩,两个“口”对齐,左部“哥”低,右部“欠”首撇略高。
学生活动:
1. 学生:拍手读文课文。
2.学生自由读儿歌,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学生书空生字。
活动意图:通过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环节三:初读韵文,识记生字
教师活动:
1.自由朗读这首儿歌,不会读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认读,也可以请教老师或者同学。
2.指名接力朗读儿歌,教师相机纠正读音,如读准前鼻音的字:锦、雁、深,读准后鼻音的字:孔、雄、鹰、翔、丛、猛、灵。
3.字词分组,分类识记。
世界 飞翔 丛林 唱不休
4.汉字的字形与字义紧密相关“根据字形,猜想字义”是一种学习汉字的好方法。这首儿歌中藏着许多动物,请大家再读一读,把文中藏着的动物圈画出来。
5.提问:“锦鸡”这个名字很奇怪,“锦”是什么意思呢?(出示图片)
6.偏旁归类,指导写字。观察兽类屋子里的“猛”“猫”2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反犬旁向左翻转后像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字是反犬旁的?
7.指导书写词语“熊猫”,引导学生观察结构、字形、笔画。
8.其实在鸟类的名字里也藏着它们是鸟类的秘密,你能说说这两组词中加点字有什么相同之处吗?
汉字的字形不仅和字义紧密关联,很多时候,我们从汉字中还能体会到古人造字的智慧呢,再一起读读这些有意思的词语吧!
学生活动:
1.学生简述识字方法。
2.开火车朗读儿歌。
3.学生自由认读,同桌交流识记方法。
4.“羽”本义是鸟儿翅膀上的毛,鸟儿飞翔需要用到羽翼,所以“翔”就有个羽字旁。
b.人靠着树木歇息,就是“休”字。
c.“丛、从”字形很像,但意思不一样。“丛”字,可以想象下面一横像地面,上面“从”像枝叶交叉的草木。
d.“界”字是形声字,上面的“田”表示田地,(课件出示田地的图片)田地间阡陌纵横,“界”表示的就是田地的分界线。
5.指名开火车认读。颜色很鲜艳,都有花纹……
6.像一只在行走的动物,后来反犬旁引申为四脚爬行的动物。
7.预设:狗、狐、狸、猪、狡、猾……
8.学生练写描红生字。
9.预设:第二组词中加点字都有“鸟”,第一组词中加点字都有相同的部件“隹”。
活动意图:了解“隹”“鸟”两个表义部件是这一课时的重点,通过出示“隹”与“鸟”的甲骨文,让学生观察比较,发现它们虽都表示鸟,但一个本义为短尾巴鸟,一个本义为长尾巴鸟,随着部件构字能力的加强,对短尾、长尾的区分不是那么严格,就都用来表示鸟了。学生在探寻的过程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汉字构字之理,更是祖先造字的智慧以及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在田字格内,书写本课生字。
巩固作业:听写本课词语。
提升作业:阅读课外书籍30分钟。
6.板书设计
拍手歌
鸟类 兽类
天+虫=蚕 扌+白=拍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3.拍手歌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识记与动物有关的生字;了解“隹、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熟读课文,能做拍手游戏。
②语言运用: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能自己提出问题。
③思维能力:了解“隹zhuī、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
④审美创造:交流动物知识,增强关爱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思政元素:交流动物知识,增强关爱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2.学习重点难点:了解“隹、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通过引导,讲解,鼓励,启动,合作法进。
3.教学准备: PPT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第二课时)
环节一:自主互助,快乐学文
教师活动:
1.用自己喜欢的节奏自由读文。数一数:儿歌一共有几个小节?
2.两个小朋友一人读一小节,开火车读,仔细听一听,同桌哪个句子读得好,哪个句子还可以读得更好。
3老师小时候最喜欢玩拍手游戏了,谁愿意跟老师一起来玩玩?其他同学帮我们一起读儿歌好吗?
4.用自己喜欢的节奏自由读文。数一数:儿歌一共有几个小节?
5.这首儿歌读起来为什么这么有意思?大家为什么这么快就记下来了呢?
学生活动:
1.预设:从“你拍一,我拍一”一直到“你拍十,我拍十”,一共有10个小节。
2.同桌合作朗读儿歌。
3.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课题。
4.生合作,拍手打节拍朗读儿歌,感受儿歌的节奏。
5.学生探究学习:发现拍手歌的秘密。
发现一:每一小节的结构相同、节奏相同。
发现二:从“你拍一”一直到“你拍十”,数字是依次递增的。
活动意图:《拍手歌》的内容安排,动物形象亲切可爱,韵文本身也充满趣味。利用教材这一特点,让学生和着乐声,打着节拍诵读,师生之间,同桌之间互相拍手诵读,让动物们“藏起来”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充分体会儿歌带来的快乐。
环节二:书信为媒,巧学写字
教师活动:
1.读着读着,你们发现这首儿歌在告诉我们什么?
2.动物也把我们当成了朋友,你们看,它们给我们写了一封信。
3.课件出示书信。
4.动物朋友有几个字不会写,它们用了拼音,我们拼一拼,帮帮它们写一写。
5.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需要提示一下动物朋友呢?
学生活动:
1.学生交流:保护动物;人与动物是朋友。
2.学生自由读,巩固生字词。
3学生观察交流。
4.学生描红生字。
活动意图:由识字到写字环节,设计了一封动物来信,使汉字的书写还原为生活的实际需要,充满趣味,更有任务驱动。
环节三:创编儿歌,迁移运用
1.试编动物拍手歌。
教师活动:
1.动物世界真新奇。除了课文中的动物,你还认识哪些动物呢?哪些动物让你觉得很新奇?请你说一说它们的特点。
2.请大家选择一种或几种动物,仿照韵文前半句结构相同,后半句都是说动物的特点,创编儿歌。
你拍______,我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我们学了一首拍手儿歌,平时你们接触过其他有趣的儿歌吗?
学生活动:
1. 学生说动物的特点。
2. 学生交流所向内容。
3.学生交流:一二三,木头人,不准说话不准动。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
4.学生拍手读儿歌。
活动意图:儿歌是一个民族不老的童年。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带领学生唱起这些儿歌,希望让他们感受一种悠远简朴的文化,感受一种简单的快乐。
环节四:拓展
教师活动:
总结全课: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好多动物朋友,也了解了它们的生活特点。动物和人类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孩子。我们要和动物和谐相处,爱护它们、保护它们,共同拥有美丽的大自然。(板书:我们要爱护动物。)
学生活动:
学生联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
活动意图:让学生自由谈自己的看法,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熟记本课词语,背诵课文。
巩固作业:和同学一起拍手读自己喜欢的儿歌。
提升作业:把自己今天学的知识讲给家人听。
6.板书设计
拍手歌
鸟类 兽类 结构相似 节奏相同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之处:
检查签字
备课组
教研组
教研室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4、田家四季歌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认识“季、蝴”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场、了”,会写“季、吹”等10个字,会写“四季、农事”等5个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②语言运用:能够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巩固所学习的生字。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
③思维能力: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④审美创造:通过诵读儿歌、改编儿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思政元素: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2.学习重点难点:
能够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巩固所学习的生字。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
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3.教学准备:课件、教学图片
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
环节一:认识四季,揭示课题
1.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2.揭示课题,理解题目。
教师活动:
1.同学们,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你们最喜欢哪一个季节?
2.出示四季的图片:一年四季,循环往复,因为有了四季的更替,大自然才会有变化,我们的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因为有了四季,人类需要的农作物才会更好地生长。四季那么可爱,有人为它写了一首儿歌,请同学们一起读读儿歌的题目。
3.指导学习“季”字。教师范写,指导书写要点:“禾”要写得扁、小,“子”三笔写成,横要长。
4.再来读读这个题目,这个题目想告诉我们什么?
农家一年四季要做不同的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了解他们的生活。
学生活动:
1.学生交流。
2.学生齐读题目。
3.交流识字方法:记忆字形:熟字加一加,如“禾”加“子”;形近字比一比,如区分“季”与“李”。
学生描红,学生再书写。
预设:这首儿歌介绍的是农家一年四季的场景。
活动意图:美丽的图片能激发学生的视觉。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为接下来的教学环节打好基础。
环节二:初读儿歌,认读字词
教师活动:
1.农家一年四季有着怎样独特的景象呢?
2.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圈画出生字。
学生活动:
1.同桌互读,检查读音。
2.全班交流反馈;
抽生字认读,开火车组词。
指名轮读课文,同学评议。
活动意图:通过提问来设计悬念,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思考。
环节三:研读课文
1.读课文,提炼重点。
2.理解课文。
教师活动:
1.季节不同,田家的景象不一样,它们有着哪些独特的景象呢?我们先走进田家的第一个季节——春季。谁来读一读?
2.这就是春季美丽的田家景色,快看看都提到了哪些景物?它们是什么样的景物?
3.在这春意盎然的景色中,有6个字是我们要认识的字。
4.出示图片:春风轻轻吹,花开了,草绿了,蝴蝶飞来了。出示“蝴、蝶”二字的生字卡片,提问:你在哪儿见过这两个字?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5.出示麦苗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麦子和甲骨文“麦苗”的相同之处。
6.指导学习“桑”字。出示图片和对应词语,复现生字。
7.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们该怎么读第1小节呢?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给第一幅图加以补充,你还想画些什么?
8.一切都是那么生机盎然,看到这样的美景,让人不由得想起某些诗词来,你想到了哪些诗词?
学生活动:
1.学生学生读第一个季节。
2.预设:春风、花、草、蝴蝶、麦苗、桑叶。
3.学生认读生字:带着拼音读。
4.带拼音读,去掉拼音后读一读。
5.学生交流:预设:读过的故事书中见过,生活中见过。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虫字旁表示昆虫的意思,右边的“胡”表示读音……
6.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7.再次认读:桑叶、桑树、采桑
8.学生自由读句子。
9.预设:粉色的桃花,白色的杏花,绿绿的垂柳,欢快的溪水……
预设: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清]高鼎《村居》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唐]贺知章《咏柳》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白居易《忆江南》
活动意图: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大多对农作物感到陌生,出示图片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印象,联系生活经验学习,使生字学习更加生活化、情景化。
环节四:辨析汉字,拓展练说
教师活动:
1.夏季的田家有着哪些独特的景象?
2. 整体感知:夏天里的田家有什么特点?
3.有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
3. 指导书写,示范提示:第一笔和第二笔居横中线上侧,撇捺要平衡伸展。
4.联系上下文,体会“农事忙”。
了解“农事”:农事指农业生产中的各项工作。这一小节中写了哪些农事呢?
学生活动:
1.学生回答。
2.“农事忙”,人们都忙着做农事。
3.预设:生活中常见的招牌“农业银行”等;想象记忆;与“衣”对比记忆。
4.学生先说要领,再练写。
5.预设:采桑养蚕,插秧。
活动意图:在解读教材编者的设计意图的基础上,合理运用课外资源,加深了学生对“农事”的认识与了解,实现了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熟读本课词语课文。
巩固作业:预习新课。
提升作业:背诵儿歌。
6.板书设计
田家四季歌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万物萌芽生长 农事忙 收获 喜洋洋 农闲时光 欢乐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之处:
检查签字
备课组
教研组
教研室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4.田家四季歌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体会儿歌韵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②语言运用:能够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巩固所学习的生字。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
③思维能力:能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④审美创造:通过诵读儿歌、改编儿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思政元素:通过诵读儿歌、改编儿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习重点难点:
能够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巩固所学习的生字。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
能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3.教学准备: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第二课时)
环节一:复习旧知,巩固识识
教师活动:
1. 同学们,我们先复习上节课所学生字。
2. 出示词语,并检查认读。
3.听写上节课所学的字。
4.农民伯伯在夏天的时候早出晚归,这么忙碌,这么辛苦,那到了秋天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让我们读读第3小节。
5.在第3小节中有个句子写得很形象,你们发现了吗?
6.面对丰收,人们的心里怎么样?从哪里看出?“喜洋洋”是ABB式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哪些?
7.面对这丰收的好光景,此时你又想到了哪些诗词?
学生活动:
1.一位同学当小老师,出示生字卡片,考一考其他同学。
2.学生听写词语,纠错。
3.读第3小节,理解“稻上场”指的是把稻谷放在平坦的空地上晾晒。
4.学生:谷像黄金粒粒香。看图,秋天里成熟的谷子黄澄澄的,像黄金的颜色。谷子像黄金一样宝贵,凝结着农民伯伯的汗水。
6.乐呵呵、乐哈哈、美滋滋、气呼呼等。
7.预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活动意图:抓住课文比喻句这一语言训练点,引导学生借助图片感知谷粒与黄金的相似之处,引导学生练说比喻句,感受语言的独特韵味。
环节二:学习语言,体会情感
教师活动:
1.冬季的田家又有着哪些独特的景象?
2.大家笑盈盈,为什么他们会这么高兴呢?请大家完整地朗读4个小节。
3.假如你就是田家人,我们想知道你为什么这么高兴。
4.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不同季节的田家场景。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的场景?
学生活动:
1.学生根据教师提问回答问题。
2.预设:辛苦了一年了,我终于可以暂时放下手上的农活,开开心心过大年了。大雪覆盖田地,明年又是个丰收年。今年的收成很好,辛苦没有白白付出。我穿上了自己制的又漂亮又暖和的新棉衣。今年的蚕丝卖了个好价钱。
3.读给同桌。。
4.预设:每一小节的字数相同。
活动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观察,比较、发现儿歌特点,感受儿歌的语言美与声韵美。朗读的过程就是感受儿歌魅力的过程,运用多种方式朗读,达到熟读成诵、培养语感的目的。
环节三:自由表达,语言积累
教师活动:
在四个季节里,有哪些景物悄悄发生了变化?请接着说一说:“春季里____。”用这样的方法,自由地去换一换文中你想换的地方,一首新儿歌就产生了。把你编的新儿歌读给大家听听吧。
学生活动:
1.预设:柳絮飞”“江水暖”“鸟儿唱”“虫儿舞”……
2.读一读新儿歌。
活动意图: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乐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环节四:分类指导,学写汉字
教师活动:
1.指导书写“吹、肥、忙、归”。这几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2.教师示范,指导书写。
学生活动:
1.预设: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学生描红,展评后再练写。
活动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熟记本课生字词语。
巩固作业:背诵课文。
提升作业:阅读课外书籍20分钟。
6.板书设计
田家四季歌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万物萌芽生长 农事忙 收获 喜洋洋 农闲时光 欢乐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之处:
检查签字
备课组
教研组
教研室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语文园地二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1、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学会用部首查字典的查字方法。
2、具有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3、熟读并背诵对联,培养阅读和积累对联的兴趣。
②语言运用:背诵关于中华美德的名言,初步了解名言的意思。
③思维能力:阅读《十二月花名歌》,初步了解正月至腊月中每月开花的花名和特点。
④审美创造: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思政元素: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学习阅读的方法,养成提问的习惯。
2.学习重点难点:
背诵关于中华美德的名言,初步了解名言的意思。
具有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3.教学准备:课件《新华字典》
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朋友,看,他就是可爱的状状,他今天要和我们一起学习,大家掌声欢迎他吧课件出示状状遇到的难题。
出示:我在读《小鲤鱼跳龙门》这本书的时候,读到一句话:“那龙门像一座桥,可是没有一个桥洞,高高的,斜样儿的,全是大石块堆砌起来的,又像个山坡……”可是“砌”怎么读?不知道字的读音,我该怎么用字典找到这个字呢?
2.你知道状状遇到了什么困难吗?
(板书设计:语文园地)
学生活动:
1. 学生读状状的故事,了解状狀的难题。
2. 我们可以查字典。
活动意图:通过提问来设计悬念,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思考。
环节二:学习方法,迁移运用
1.区分用法。
2.掌握步骤
3.小试牛刀。
教师活动:
1.区分用法。课件出示儿歌。
葡萄架,高又高,上边挂着紫葡萄。
狐狸看见往上跳,跳哇跳,够不着。
够不着,心不甘,不说自己笨,倒说葡萄酸。
2.同学们,读了提示,你们知道什么时候用音序查字法,什么时候用部首查字法吗?谁愿意告诉状状?
3.如果要用部首查字法查“狐”字,该怎样做呢
4.同学们先读一读课本上的查字典步骤。
5.谁来说一说部首查字法有哪些步骤?请小老师来交流。
6.交流:字典上有“狐”字的哪些信息?总结方法:出示部首查字法儿歌。
看清部首数笔画,部首目录查页码。
除去部首数笔画,检字表里找到它。
再看页码翻正文,竖线两边仔细查。
四个步骤分清楚,记忆部首查字法。
7.依据部首查字法的步骤,帮助状状查到“砌”字。
第一步:先确定这个字的( 部首 ),再数一数“( 石 )”的笔画,共( 五 )画。
第二步:在“( 部首目录 )”里的“( 五 )画”中找到部首“( 石 )”和它所在的页码。
第三步:在“( 检字表 )”中找“( 石 )”部。再数数“砌”字除去( 部首 )还有几画,然后在相应位置找到“砌”字和它在正文中的页码。
第四步:按照页码,在正文中就可以查到“砌”字了。
8.同学们,掌握了部首查字法,下面的任务一定难不住你们,动手试试吧!
学生活动:
1.学生读儿歌。
2.知道一个字的读音时,我们可以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遇到不认识的字时,我们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学生交流讨论,查字典的步骤。
①确定所查字的部首和笔画数。
②从“部首目录”中找到相对应的部首和它所在的页码。
相机提醒:以“狐”为例,“部首目录”对应的“三画”中只能找出“犭”和它所在的页码,而不是“狐”字所在的页码。
③在“检字表”中找到要查的字在正文中的页码。
④按照页码,在正文中就可以查到“狐”字了。
4.读音、意思、组词等。
5.学生独立在课本上完成三道练习题。
活动意图:在学习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的过程中,设计内容环环相扣,螺旋上升。通过引入状状阅读时遇到困难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轻松学习部首查字法,再恰当运用这种方法,逐步提升识字能。。
环节三: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同学们,这节课知道一个字的读音时,我们可以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遇到不认识的字时,我们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复习查字典步骤。
学生活动:
看清部首数笔画,部首目录查页码。
除去部首数笔画,检字表里找到它。
再看页码翻正文,竖线两边仔细查。
四个步骤分清楚,记忆部首查字法。
活动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复习部首查字法儿歌。
巩固作业:练习用部首查字法查自己或家人的姓名。
提升作业:阅读课外书籍15分钟。
6.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学习查字典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语文园地二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图文结合,通过朗读、讨论、讲解等方法理解名言的意思,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②语言运用: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十二月花名歌》,培养独立阅读的兴趣,了解农历各月份开花的花名及其特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③思维能力:具有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④审美创造:熟读并背诵对联,培养阅读和积累对联的兴趣。
思政元素:了解农历各月份开花的花名及其特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2.学习重点难点:
图文结合,通过朗读、讨论、讲解等方法理解名言的意思,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熟读并背诵对联,培养阅读和积累对联的兴趣。
3.教学准备: PPT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第二课时)
环节一:日积月累,多层练说
教师活动:
同学们,状状为了感谢大家教会了他部首查字法,这节课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好玩的句子和一首有趣的歌谣。
2.出示:,勿施于人(wù shī yú rén)。
,言而有信(yán ér yǒu xìn)。
,不能成方圆(bù nénɡ chénɡ fānɡ yuán)。
3. 这些简洁精练、生动形象的句子不光记录了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孟子的言行,还启发我们学会如何做人做事。
4. 你还在哪儿见过这样的名言警句呢?
学生活动:
1.学生借助拼音读句子。
2.小组内的小伙伴互相读一读,比一比谁读得准。
3.学生说说句子的意思。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指自己不想要的或不愿意的,就不要施加给别人。现多指应该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多为别人着想。
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意思是说与朋友交往中说话要讲诚信。
③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规”指画圆的工具,“矩”指画方的工具。这句话是说没有规和矩,就无法做成方形和圆形的东西,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做法,否则无法成功。
4.言必信,行必果。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活动意图:学生通过自我理解名言语句,能充分的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与意义。
环节二:我爱阅读,诵读品悟
教师活动:
1.同学们,一年中的每一个月份也能给我们带来美好的感受,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状状带给我们的歌谣《十二月花名歌》吧!
2.图文对照认识花名。出示十二种花的图片,借助插图认识十二种花。
3.你还知道哪个月份的花?能仿照歌谣的形式说一说吗?
学生活动:
1. 学生背诵儿歌。
2.自由朗读儿歌,注意读准文中注音的字。
3.朗读《十二月花名歌》,读准字音。
4.学生交流。
活动意图:采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把直观形象的画面、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激发了表达欲望。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背诵日积月累。
巩固作业:熟读《十二月花名歌》。
提升作业:预习新课。。
6.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二
日积月累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之处:
检查签字
备课组
教研组
教研室
单元整体设计
单元名称
第二单元
一、单元教材分析
识字2以“动宾”结构的三字词组方式描绘出学生在课堂内外所经历的学习、生活之事。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栽花种草、观察气象……《场景歌》老师护学生,学生爱老师;老师教学生,学生敬老师是校园生活的经典主题之一。《树》竞选班干部是学生学校生活的一部分,如何推荐自己,如何让自己为班集体付出自己的力量,是现代人才所应具备的素养。“我选我”,这是多么简单的三个字。但是,说出这句话,是需要勇气的,特别是小学生。《拍手歌》 是许多人在上学阶段所经历的事儿,除了特殊情况外,迟到的原因无非就是贪睡、做事磨蹭而引起的。《语文园地二》“我的发现”主要是让发现“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方法和汉字的构字特点“我会认”应该是与“我的发现”结合在一起教学的,老师还可以在巩固、检查认读和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扩展运用,引导学生口头组词,比一比谁组得多,增强其成就感。“我会读”:是在学习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也可以引导学生说出类似的词语。“学习查字典”:是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教学这部分内容之前要提醒学生准备好字典。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首先要明白部首的含义。要让学生大体上知道,为了查字方便,字典把部首相同的字归为一类,把这个相同的部首放在这一类字的前面,称为部首。查字典的时候,先找到部首,再找要查的字,就比较容易了。
二、单元教学目标
《场景歌》向学生展示了不同事物使用的不同的量词;《树之歌》让学生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树木,并使学生从中感受人生道理;《拍手歌》讲述了各种动物和人类是一家,倡导学生保护动物、爱护动物;《田家四季歌》侧重于让学生了解四季田家的农事,体会田家的辛苦。这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三、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1、掌握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字。认识能用部件归类法识字,能结合图画识字学文,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②语言运用:背诵关于中华美德的名言,初步了解大意。。
③思维能力:1、懂得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初步建立部首的概念。了解量词的不同用法,能在生活情景中恰当运用量词。
④审美创造:了解正月至腊月中每月开花的花名和特点。初步了解不同树木的基本特点和四季农事,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感受农民的辛勤劳作和丰收的喜悦,体会大自然的丰富美妙,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掌握生字识记的技巧,并感受自然界的可爱,了解各种树木和动物,体会田家的辛苦。
教学重点:掌握部首查字法,解决阅读中的识字难题。
单元主备人: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场景歌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认识“帆、艘”等生字,会写“处、园”等字,会写“花园、石桥”等词语,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
②语言运用:了解不同事物量词的不同表达。能仿照课文,用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③思维能力: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自读自悟,达到“情由景生”的效果。
④审美创造: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思政元素: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2.学习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和学习数量词的运用。
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自读自悟,达到“情由景生”的效果。
3.教学准备: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
环节一:创设情境,识记生字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交流场景,出示词语
3.理解词语,识记生字。
4.指导书写
教师活动: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那就让我们高举队旗,吹响铜号,高高兴兴地一起出发去旅游吧!(课件播放少先队员举旗、吹铜号去旅游的活动场面)
课件:一面队旗 一把铜号 一队“红领巾” 一片欢笑
2.课件出示队旗的图片,解读队旗,激发情感:这就是队旗,它的全称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旗,五角星加火炬的图案,表示优秀的少先队员向着光明的未来前进。成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的一员是多么光荣啊!
4.教师示范书写“队“等生字。左窄右宽,第一笔是横撇弯钩(书空练写笔顺),“人”的两笔要伸展,结构紧凑些。
5.我们学了这么多生字,如果把它们送回课文中第4小节你还认识吗?请你试着读一读。
学生活动:
1.根据教师提问回答问题。
2.学生读词语
3.学生:和同桌交流。
学生:一面队旗”中的“队”特指中国少年先锋队。
“一队红领巾”中的“队”是量词,用于排成队列的人或事物。
学生练写,交流书写要点。
学生读文,互相评价。
活动意图:创设情境,运用具体形象的画面引导学生进入“旅游”的生活情境,可以自然地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阅读期待。
环节二:初读韵文,了解场景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谈一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教师活动:
1.“红领巾”们,我们的旅游马上要开始了!我们要去哪些地方呢?听老师读课文,注意“一”在不同的词语里,音调会发生变化,听的时候要注意听它的读音。
2.课件出示大海的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出示短语“一只海鸥、一条帆船、一艘军舰、一处港湾”
3.指导感知量词的搭配。
4.辨析字义,通过看图了解军舰和帆船,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
1. 学生回答:预设交流三个场景:大海、乡野、公园。
2. 学生读文。
3.学生描述,认读词语。
4.学生自由练读,教师指名读,男女生接读。
舰:指大型军用船只。如航空母舰、驱逐舰、舰艇、军舰……
帆:看图认识帆船上的白帆,引导学生了解“帆”字左边的“巾”表示的意义。
活动意图:抓住汉字的结构特点和形声字的特点记忆字形,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遵循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图片比较辨析字义,练习量词的恰当搭配。
环节三:指导诵读,尝试背诵
1.组织游戏,巩固练习。
2.书写指导。
教师活动:
1.根据课文连一连:将量词与对应的事物连线。
2.哪位同学能试着背一背?
3.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4.指导学习生字“稻”等生字。
猜猜禾木旁的字和什么有关。课件出示图片。
学生活动:
1.学生练习朗读:拍手打着节奏读一读。
2.学生尝试背诵。
3.学生理解记忆字形。(禾苗)
4.学生拓展词语。
活动意图:变换朗读方式,增加了趣味性和互动性,同时在反复朗读中巩固生字,加强记忆。多次的朗读又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儿歌的语言结构,增强朗读语感。
环节四: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生活在这么多姿多彩,美丽的地方是多么幸福,快乐啊!
学生活动: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独立阅读、体会到了爱的伟大。
活动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在书中描红生字,书空词语。
巩固作业:熟读课文。
提升作业:阅读课外书籍20分钟。
6.板书设计
1、场景歌
海边 乡村 公园 活动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2.场景歌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巩固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②语言运用: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学习用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③思维能力: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达到“情由景生”的效果。
④审美创造: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思政元素:让学生懂得生活中的美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学习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学习用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教学准备: PPT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第二课时)
环节一:复习导入
1.回顾复习,检查字词
教师活动:
1.请学生当小老师,检查上节课学过的生字和词语。帆船、一艘、军舰、队旗、铜号、队旗、铜号、红领巾。
学生活动:
1.学生认读词语。
2.检查,评价,自我纠正。
活动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巩固了上节课所学内容。
环节二:理解课文
1.观察发现,总结方法。
2.学习语言,指导朗读。
3.图文结合,熟读成诵。
教师活动:
1.图文对照,学生齐读第1、4小节。引导观察、比较:比较一下,你发现这2个小节有什么相同点?
2.课件出示公园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读读这一小节。
3.出示小桥的图片:仔细观察,说说石桥是什么样子的?
4.指导朗读:一座石桥横跨小溪,溪水哗啦啦地唱着歌,歌声引来了一群快乐的飞鸟。多美的画面啊!让我们读一读这一小节。
5.今天的旅游结束了,我们看到了很多美丽的画面,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学生活动:
1.学生回答。预设:每一小节都包含4种景物,每一种景物前面有量词,每一小节都分别描绘了一处场景。
2.学生回答,读第三小节。
3.预设:石桥弯弯的,桥洞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圆。我们说跨在小溪上的石桥是“一座石桥”。
4.学生朗读本小节。
5.根据场景图片,尝试背诵各小节。小组接龙,背诵全文。
活动意图:小组通过探究认识到提问不是随意提,感受提问有趣的同时,感知提问的技巧及简单方法,以引出解决问题。
环节三:拓展延伸。
1.学以致用,尝试创作。
教师活动: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描述一个场景要先抓住具体的事物,在事物前面用上恰当的量词。
课件出示课后习题:选一张你喜欢的照片或图画,仿照课文,说说上面有些什么。
学生活动:
学生交流,尝试写一写。
活动意图:给学生提供身边的场景图片,运用本课所学习到的方法即兴创作,降低了课后习题的难度,使语言训练生活化、情景化。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背诵课文。
巩固作业:预习第二课。
提升作业:回家后仔细观察家中物品,用上数量词说给父母听。
6.板书设计
2、 场景歌
一盆花、一杯茶、一棵树、一台电视、一辆车、一幅画、一双鞋、一件衣服。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之处:
检查签字
备课组
教研组
教研室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2、树之歌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②语言运用: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谚语。
③思维能力:通过词串的学习,进一步感受“木”字旁的字与树木有关这一构字规律。学习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④审美创造:通过学习懂得爱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继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思政元素: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2.学习重点难点:
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谚语。
通过词串的学习,进一步感受“木”字旁的字与树木有关这一构字规律。学习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3.教学准备:课件、教学图片
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
环节一:引入课题
1.谈话导入
教师活动:
1.在我们的校园里,自己家的周围、小路旁或者公园里,你们经常看到哪些树木?
2.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屋前院后栽种树木,人们和大树的感情十分亲密。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和树木有关,题目是“树之歌”。
3.初读儿歌,认识树木名称。
4.每句话分别介绍的是什么树木呢?请你一边读一边圈出树木的名称。
5.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6.这11种树木是不是都能在图画中找到呢?
学生活动:
1.学生回答。预设:杨树、柳树、槐树、松树、柏树、梧桐树等。
2.学生齐读课题。
3.学生边读边圈出树名。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一共有11种树木,“松柏”指的是松树和柏树。
4.学生开火车认读。
5.分小组找一找课本插图中这些树木。
活动意图:设计课前预习活动,丰富学生对树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习作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识字方法在生活中自主识记生字,并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好习惯。
环节二:偏旁归类,识记生字
教师活动:
1. 这些树名里藏着许多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梧桐 枫 松 柏 桦 杉
2. 这些字右边表音的部分有的和生字读音完全相同,比如“吾—梧”,你还能从中找到这样的字吗?
3. 其他几个字的读音和它们右边的声旁有什么关系呢?
这些生字出现在这些词语中,你能不能读准?
4.
1.学生自主发现这些生字的共同点。预设:它们都是左右结构,左边都是木字旁,表示这些字都与树木有关;右边的部件和它的读音有关系,这些字都是形声字,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字右边的声旁来猜字音。
2.同—桐、风—枫“梧、桐、枫”这3个字的读音和它们右边的声旁的读音完全相。
3.“松、柏、桦”这3个字的读音与声旁读音相似,但不完全相同,“松”的右边是“公”,声母不同;“柏”和“白”、“桦”和“华”只是声调不同。
4.预设:“泡桐”的 “泡”读“pāo”;白果是银杏的种仁。
活动意图: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偏旁、部首和形声字构字规律等主动分析、识记字形。这样,既教学了生字,又教授了方法,揭示了规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授之以渔”。
环节三:了解特点,指导朗读
教师活动:
1.出示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的图片。图中分别是什么树木呢?答案藏在儿歌里。请你先仔细读读文中第1、2句,圈画出每种树木的特点。
2.全班汇报,观察图片,解读儿歌第1、2句。
3.这儿有一些树叶,(出示杨树叶、银杏叶、梧桐树叶、枫树叶、柳树叶等)请认一认哪片是梧桐树叶。
4.正如唐代诗人杜牧写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天的枫叶为什么会变红呢?
5.你们知道松柏为什么“四季披绿装”吗?
6.这些树木各有各的特点,我们在朗读时要强调出来。让我们来读一读、记一记吧。
学生活动:
1.学生自读第1、2句,圈出特点,和同桌合作为它们贴上名牌。
2.预设:我在路边看见过杨树,它很高,树干上还有“大眼睛”。
3.学生辨认树叶,通过画手掌,指指“手掌”,摸摸“掌心”,“鼓掌”欢迎,识记“掌”字。
4.预设:我找到了枫树,它的叶子一到秋天就变红了。
5.因为入秋以后,枫叶内的花青素增多,而气温的下降又使叶绿素逐渐消失,因此绿叶变成了红叶。
6.松树的叶子呈针状,柏树的叶子呈扁平状。这些叶子的表面有一层蜡质,水分不易散失,所以不会落叶,保持四季常青。四季常青的松柏合起来就是“苍松翠柏”。
教师读树名,学生接读树的特点。
活动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提取树木特点的信息,借助图片建立树木名称与其特点之间的联系,使记忆更深刻。运用这些信息去辨别树木,学以致用。通过补充资料,了解枫叶变色,松柏四季常青的科学原因,使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环节四:指导写字,规范书写
教师活动:
1.教师示范书写,边写边提示书写要点。
2.生字拓展练习。
学生活动:
1.学生描红,练写。
2.猜一猜这些字的读音,连一连。
活动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在书本描红生字。
巩固作业:背诵儿歌。
提升作业:阅读课外书籍20分钟。
6.板书设计 2.树之歌
木+公( ) 木+白( ) 木+华( ) 木+卯( )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2.树之歌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巩固生字,词语,能流利朗读课文并背诵下来。
②语言运用:通过读文、看图,了解木棉、桦树等树木的特点,感受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
③思维能力:通过词串的学习,进一步感受“木”字旁的字与树木有关这一构字规律。学习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④审美创造:通过学习懂得爱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
思政元素:通过学习懂得爱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
2.学习重点难点:
通过读文、看图,了解木棉、桦树等树木的特点,感受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通过学习懂得爱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
3.教学准备: PPT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第二课时)
环节一:复习导入
1. 复习巩固,识记生字。
2.朗读背诵,迁移运用。
教师活动:
1.听写杨、桐、枫、松、柏。
2.同学们,还记得儿歌的第1、2句。
3.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更多的树木,谁来读读第3、4句?结尾的字在发音上有什么规律?
4.听教师范读,注意停顿和语调。
5.儿歌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写出了各种树木的特征,帮助我们了解树木的特点,我们也来试着编一句儿歌介绍一种树木吧,可以说说树枝、树叶的形状,可以说说花开的样子、香味,也可以说说树木的习性。(课件出示柳树、槐树、柿子树等图片,学生也可以说自己想说的桃树、石榴树等。)
学生活动:
1.学生完成听写。
2.学生集体纠错,学生背诵儿歌。
3.朗读儿歌,圈出结尾的字的拼音。
4.它们都是后鼻音,是儿歌中的韵脚。
5.学生同桌合作读,小组比赛读,拍手打节拍读。
6.柳树枝条细又长。槐树开花一串串。柿子树上挂灯笼。桃树花开红艳艳。
活动意图:儿歌语言生动,修辞运用恰当,适合学生模仿运用。教师提供图片、句式、词语等资料,引导学生创编儿歌,体验语言实践的快乐。
环节二:规范书写
教师活动:
1.指导写字。指导写“壮、棉、杉、化、桂”。
2.注意笔画顺序:“壮”的左边是点、提、竖。“化”的右边先写撇再写竖弯钩。
学生活动:
1.学生观察结构特点:“壮”的左边是点、提、竖。“化”的右边先写撇再写竖弯钩。
2.生字描红。
活动意图: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偏旁、部首和形声字构字规律等主动分析、识记字形。
环节三: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1. 不同的树木有不同的特点,在人们心中,树木又常常寄托着悠久深远的内涵。试着读读这三句话,说说你的理解。
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ɡēn)。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zhì)不立。
3.课文中介绍了11种树木,它们是我国各个地区有代表性的树木,大自然中树木的种类十分丰富,希望你们能到生活中认识更多的树木,并记住它们的名字。
学生活动:
1.讨论交流,互相启发。
2.多种方式读句子。
3.熟读成诵,试着背一背。
4.读读这首《树之歌》,对树木有更多的了解。
活动意图:拓展学习与树木有关的谚语和儿歌,既巩固了本课的教学成果,又帮助学生积累了语言材料。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熟读课文 ,识记生字词语。
巩固作业:背诵古诗。
提升作业:阅读课外书籍20分钟。
6.板书设计
树之歌
杨树 高
榕树 壮
梧桐树 树叶 像手掌
枫树 秋天 叶儿红
松、柏 四季 披绿装
木棉 喜暖 在南方
桦树 耐寒 守北疆
银杏、水杉 活化石
金桂 开花 满院香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之处:
检查签字
备课组
教研组
教研室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3、拍手歌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认识“世、界”等14个生字,会写“歌、写”等10个字,了解“隹、鸟”偏旁表义的特点,会写“写字、丛林”等6个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读出儿歌的节奏,体验儿歌带来的快乐。
②语言运用:通过引导,讲解,鼓励,启动,合作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生字;正确书写8个字。了解“隹zhuī、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
③思维能力:感受动物生活的自由、快乐,产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④审美创造:交流动物知识,增强关爱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思政元素:交流动物知识,增强关爱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2.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引导,讲解,鼓励,启动,合作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生字;正确书写8个字。了解“隹zhuī、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动物生活的自由、快乐,产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3.教学准备: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
环节一:游戏导入,认识动物
教师活动:
1. 课件出示大自然的美丽图画,将学生引入动物世界的情境中,并依次出示老虎、长颈鹿、熊猫、孔雀、老鹰等动物的图片。
2.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动物名字的。
学生活动:
1.根据教师提问回答问题
2.学生从信封里一一找出对应的生字卡片,叫出它们的名字。
学生:飞机和汽车使我们的交通越来越便利大大节约了时间。扫地机器人可以帮助人们扫地、拖地,解放人类的双手。
活动意图:设计“我为动物挂名牌”的游戏,旨在提醒学生要自觉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谈一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教师活动:
1.1.请同学们伸出双手跟着老师有节奏地一起拍拍手。
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首拍手歌。
3.板书课题,相机指导书写“歌”。
4.教师范写,边写边提示:左边“哥”上部“可”不带钩,两个“口”对齐,左部“哥”低,右部“欠”首撇略高。
学生活动:
1. 学生:拍手读文课文。
2.学生自由读儿歌,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学生书空生字。
活动意图:通过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环节三:初读韵文,识记生字
教师活动:
1.自由朗读这首儿歌,不会读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认读,也可以请教老师或者同学。
2.指名接力朗读儿歌,教师相机纠正读音,如读准前鼻音的字:锦、雁、深,读准后鼻音的字:孔、雄、鹰、翔、丛、猛、灵。
3.字词分组,分类识记。
世界 飞翔 丛林 唱不休
4.汉字的字形与字义紧密相关“根据字形,猜想字义”是一种学习汉字的好方法。这首儿歌中藏着许多动物,请大家再读一读,把文中藏着的动物圈画出来。
5.提问:“锦鸡”这个名字很奇怪,“锦”是什么意思呢?(出示图片)
6.偏旁归类,指导写字。观察兽类屋子里的“猛”“猫”2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反犬旁向左翻转后像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字是反犬旁的?
7.指导书写词语“熊猫”,引导学生观察结构、字形、笔画。
8.其实在鸟类的名字里也藏着它们是鸟类的秘密,你能说说这两组词中加点字有什么相同之处吗?
汉字的字形不仅和字义紧密关联,很多时候,我们从汉字中还能体会到古人造字的智慧呢,再一起读读这些有意思的词语吧!
学生活动:
1.学生简述识字方法。
2.开火车朗读儿歌。
3.学生自由认读,同桌交流识记方法。
4.“羽”本义是鸟儿翅膀上的毛,鸟儿飞翔需要用到羽翼,所以“翔”就有个羽字旁。
b.人靠着树木歇息,就是“休”字。
c.“丛、从”字形很像,但意思不一样。“丛”字,可以想象下面一横像地面,上面“从”像枝叶交叉的草木。
d.“界”字是形声字,上面的“田”表示田地,(课件出示田地的图片)田地间阡陌纵横,“界”表示的就是田地的分界线。
5.指名开火车认读。颜色很鲜艳,都有花纹……
6.像一只在行走的动物,后来反犬旁引申为四脚爬行的动物。
7.预设:狗、狐、狸、猪、狡、猾……
8.学生练写描红生字。
9.预设:第二组词中加点字都有“鸟”,第一组词中加点字都有相同的部件“隹”。
活动意图:了解“隹”“鸟”两个表义部件是这一课时的重点,通过出示“隹”与“鸟”的甲骨文,让学生观察比较,发现它们虽都表示鸟,但一个本义为短尾巴鸟,一个本义为长尾巴鸟,随着部件构字能力的加强,对短尾、长尾的区分不是那么严格,就都用来表示鸟了。学生在探寻的过程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汉字构字之理,更是祖先造字的智慧以及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在田字格内,书写本课生字。
巩固作业:听写本课词语。
提升作业:阅读课外书籍30分钟。
6.板书设计
拍手歌
鸟类 兽类
天+虫=蚕 扌+白=拍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3.拍手歌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识记与动物有关的生字;了解“隹、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熟读课文,能做拍手游戏。
②语言运用: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能自己提出问题。
③思维能力:了解“隹zhuī、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
④审美创造:交流动物知识,增强关爱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思政元素:交流动物知识,增强关爱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2.学习重点难点:了解“隹、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通过引导,讲解,鼓励,启动,合作法进。
3.教学准备: PPT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第二课时)
环节一:自主互助,快乐学文
教师活动:
1.用自己喜欢的节奏自由读文。数一数:儿歌一共有几个小节?
2.两个小朋友一人读一小节,开火车读,仔细听一听,同桌哪个句子读得好,哪个句子还可以读得更好。
3老师小时候最喜欢玩拍手游戏了,谁愿意跟老师一起来玩玩?其他同学帮我们一起读儿歌好吗?
4.用自己喜欢的节奏自由读文。数一数:儿歌一共有几个小节?
5.这首儿歌读起来为什么这么有意思?大家为什么这么快就记下来了呢?
学生活动:
1.预设:从“你拍一,我拍一”一直到“你拍十,我拍十”,一共有10个小节。
2.同桌合作朗读儿歌。
3.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课题。
4.生合作,拍手打节拍朗读儿歌,感受儿歌的节奏。
5.学生探究学习:发现拍手歌的秘密。
发现一:每一小节的结构相同、节奏相同。
发现二:从“你拍一”一直到“你拍十”,数字是依次递增的。
活动意图:《拍手歌》的内容安排,动物形象亲切可爱,韵文本身也充满趣味。利用教材这一特点,让学生和着乐声,打着节拍诵读,师生之间,同桌之间互相拍手诵读,让动物们“藏起来”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充分体会儿歌带来的快乐。
环节二:书信为媒,巧学写字
教师活动:
1.读着读着,你们发现这首儿歌在告诉我们什么?
2.动物也把我们当成了朋友,你们看,它们给我们写了一封信。
3.课件出示书信。
4.动物朋友有几个字不会写,它们用了拼音,我们拼一拼,帮帮它们写一写。
5.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需要提示一下动物朋友呢?
学生活动:
1.学生交流:保护动物;人与动物是朋友。
2.学生自由读,巩固生字词。
3学生观察交流。
4.学生描红生字。
活动意图:由识字到写字环节,设计了一封动物来信,使汉字的书写还原为生活的实际需要,充满趣味,更有任务驱动。
环节三:创编儿歌,迁移运用
1.试编动物拍手歌。
教师活动:
1.动物世界真新奇。除了课文中的动物,你还认识哪些动物呢?哪些动物让你觉得很新奇?请你说一说它们的特点。
2.请大家选择一种或几种动物,仿照韵文前半句结构相同,后半句都是说动物的特点,创编儿歌。
你拍______,我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我们学了一首拍手儿歌,平时你们接触过其他有趣的儿歌吗?
学生活动:
1. 学生说动物的特点。
2. 学生交流所向内容。
3.学生交流:一二三,木头人,不准说话不准动。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
4.学生拍手读儿歌。
活动意图:儿歌是一个民族不老的童年。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带领学生唱起这些儿歌,希望让他们感受一种悠远简朴的文化,感受一种简单的快乐。
环节四:拓展
教师活动:
总结全课: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好多动物朋友,也了解了它们的生活特点。动物和人类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孩子。我们要和动物和谐相处,爱护它们、保护它们,共同拥有美丽的大自然。(板书:我们要爱护动物。)
学生活动:
学生联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
活动意图:让学生自由谈自己的看法,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熟记本课词语,背诵课文。
巩固作业:和同学一起拍手读自己喜欢的儿歌。
提升作业:把自己今天学的知识讲给家人听。
6.板书设计
拍手歌
鸟类 兽类 结构相似 节奏相同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之处:
检查签字
备课组
教研组
教研室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4、田家四季歌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认识“季、蝴”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场、了”,会写“季、吹”等10个字,会写“四季、农事”等5个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②语言运用:能够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巩固所学习的生字。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
③思维能力: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④审美创造:通过诵读儿歌、改编儿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思政元素: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2.学习重点难点:
能够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巩固所学习的生字。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
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3.教学准备:课件、教学图片
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
环节一:认识四季,揭示课题
1.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2.揭示课题,理解题目。
教师活动:
1.同学们,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你们最喜欢哪一个季节?
2.出示四季的图片:一年四季,循环往复,因为有了四季的更替,大自然才会有变化,我们的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因为有了四季,人类需要的农作物才会更好地生长。四季那么可爱,有人为它写了一首儿歌,请同学们一起读读儿歌的题目。
3.指导学习“季”字。教师范写,指导书写要点:“禾”要写得扁、小,“子”三笔写成,横要长。
4.再来读读这个题目,这个题目想告诉我们什么?
农家一年四季要做不同的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了解他们的生活。
学生活动:
1.学生交流。
2.学生齐读题目。
3.交流识字方法:记忆字形:熟字加一加,如“禾”加“子”;形近字比一比,如区分“季”与“李”。
学生描红,学生再书写。
预设:这首儿歌介绍的是农家一年四季的场景。
活动意图:美丽的图片能激发学生的视觉。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为接下来的教学环节打好基础。
环节二:初读儿歌,认读字词
教师活动:
1.农家一年四季有着怎样独特的景象呢?
2.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圈画出生字。
学生活动:
1.同桌互读,检查读音。
2.全班交流反馈;
抽生字认读,开火车组词。
指名轮读课文,同学评议。
活动意图:通过提问来设计悬念,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思考。
环节三:研读课文
1.读课文,提炼重点。
2.理解课文。
教师活动:
1.季节不同,田家的景象不一样,它们有着哪些独特的景象呢?我们先走进田家的第一个季节——春季。谁来读一读?
2.这就是春季美丽的田家景色,快看看都提到了哪些景物?它们是什么样的景物?
3.在这春意盎然的景色中,有6个字是我们要认识的字。
4.出示图片:春风轻轻吹,花开了,草绿了,蝴蝶飞来了。出示“蝴、蝶”二字的生字卡片,提问:你在哪儿见过这两个字?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5.出示麦苗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麦子和甲骨文“麦苗”的相同之处。
6.指导学习“桑”字。出示图片和对应词语,复现生字。
7.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们该怎么读第1小节呢?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给第一幅图加以补充,你还想画些什么?
8.一切都是那么生机盎然,看到这样的美景,让人不由得想起某些诗词来,你想到了哪些诗词?
学生活动:
1.学生学生读第一个季节。
2.预设:春风、花、草、蝴蝶、麦苗、桑叶。
3.学生认读生字:带着拼音读。
4.带拼音读,去掉拼音后读一读。
5.学生交流:预设:读过的故事书中见过,生活中见过。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虫字旁表示昆虫的意思,右边的“胡”表示读音……
6.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7.再次认读:桑叶、桑树、采桑
8.学生自由读句子。
9.预设:粉色的桃花,白色的杏花,绿绿的垂柳,欢快的溪水……
预设: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清]高鼎《村居》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唐]贺知章《咏柳》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白居易《忆江南》
活动意图: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大多对农作物感到陌生,出示图片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印象,联系生活经验学习,使生字学习更加生活化、情景化。
环节四:辨析汉字,拓展练说
教师活动:
1.夏季的田家有着哪些独特的景象?
2. 整体感知:夏天里的田家有什么特点?
3.有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
3. 指导书写,示范提示:第一笔和第二笔居横中线上侧,撇捺要平衡伸展。
4.联系上下文,体会“农事忙”。
了解“农事”:农事指农业生产中的各项工作。这一小节中写了哪些农事呢?
学生活动:
1.学生回答。
2.“农事忙”,人们都忙着做农事。
3.预设:生活中常见的招牌“农业银行”等;想象记忆;与“衣”对比记忆。
4.学生先说要领,再练写。
5.预设:采桑养蚕,插秧。
活动意图:在解读教材编者的设计意图的基础上,合理运用课外资源,加深了学生对“农事”的认识与了解,实现了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熟读本课词语课文。
巩固作业:预习新课。
提升作业:背诵儿歌。
6.板书设计
田家四季歌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万物萌芽生长 农事忙 收获 喜洋洋 农闲时光 欢乐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之处:
检查签字
备课组
教研组
教研室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4.田家四季歌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体会儿歌韵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②语言运用:能够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巩固所学习的生字。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
③思维能力:能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④审美创造:通过诵读儿歌、改编儿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思政元素:通过诵读儿歌、改编儿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习重点难点:
能够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巩固所学习的生字。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
能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3.教学准备: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第二课时)
环节一:复习旧知,巩固识识
教师活动:
1. 同学们,我们先复习上节课所学生字。
2. 出示词语,并检查认读。
3.听写上节课所学的字。
4.农民伯伯在夏天的时候早出晚归,这么忙碌,这么辛苦,那到了秋天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让我们读读第3小节。
5.在第3小节中有个句子写得很形象,你们发现了吗?
6.面对丰收,人们的心里怎么样?从哪里看出?“喜洋洋”是ABB式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哪些?
7.面对这丰收的好光景,此时你又想到了哪些诗词?
学生活动:
1.一位同学当小老师,出示生字卡片,考一考其他同学。
2.学生听写词语,纠错。
3.读第3小节,理解“稻上场”指的是把稻谷放在平坦的空地上晾晒。
4.学生:谷像黄金粒粒香。看图,秋天里成熟的谷子黄澄澄的,像黄金的颜色。谷子像黄金一样宝贵,凝结着农民伯伯的汗水。
6.乐呵呵、乐哈哈、美滋滋、气呼呼等。
7.预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活动意图:抓住课文比喻句这一语言训练点,引导学生借助图片感知谷粒与黄金的相似之处,引导学生练说比喻句,感受语言的独特韵味。
环节二:学习语言,体会情感
教师活动:
1.冬季的田家又有着哪些独特的景象?
2.大家笑盈盈,为什么他们会这么高兴呢?请大家完整地朗读4个小节。
3.假如你就是田家人,我们想知道你为什么这么高兴。
4.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不同季节的田家场景。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的场景?
学生活动:
1.学生根据教师提问回答问题。
2.预设:辛苦了一年了,我终于可以暂时放下手上的农活,开开心心过大年了。大雪覆盖田地,明年又是个丰收年。今年的收成很好,辛苦没有白白付出。我穿上了自己制的又漂亮又暖和的新棉衣。今年的蚕丝卖了个好价钱。
3.读给同桌。。
4.预设:每一小节的字数相同。
活动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观察,比较、发现儿歌特点,感受儿歌的语言美与声韵美。朗读的过程就是感受儿歌魅力的过程,运用多种方式朗读,达到熟读成诵、培养语感的目的。
环节三:自由表达,语言积累
教师活动:
在四个季节里,有哪些景物悄悄发生了变化?请接着说一说:“春季里____。”用这样的方法,自由地去换一换文中你想换的地方,一首新儿歌就产生了。把你编的新儿歌读给大家听听吧。
学生活动:
1.预设:柳絮飞”“江水暖”“鸟儿唱”“虫儿舞”……
2.读一读新儿歌。
活动意图: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乐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环节四:分类指导,学写汉字
教师活动:
1.指导书写“吹、肥、忙、归”。这几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2.教师示范,指导书写。
学生活动:
1.预设: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学生描红,展评后再练写。
活动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熟记本课生字词语。
巩固作业:背诵课文。
提升作业:阅读课外书籍20分钟。
6.板书设计
田家四季歌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万物萌芽生长 农事忙 收获 喜洋洋 农闲时光 欢乐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之处:
检查签字
备课组
教研组
教研室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语文园地二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1、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学会用部首查字典的查字方法。
2、具有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3、熟读并背诵对联,培养阅读和积累对联的兴趣。
②语言运用:背诵关于中华美德的名言,初步了解名言的意思。
③思维能力:阅读《十二月花名歌》,初步了解正月至腊月中每月开花的花名和特点。
④审美创造: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思政元素: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学习阅读的方法,养成提问的习惯。
2.学习重点难点:
背诵关于中华美德的名言,初步了解名言的意思。
具有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3.教学准备:课件《新华字典》
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朋友,看,他就是可爱的状状,他今天要和我们一起学习,大家掌声欢迎他吧课件出示状状遇到的难题。
出示:我在读《小鲤鱼跳龙门》这本书的时候,读到一句话:“那龙门像一座桥,可是没有一个桥洞,高高的,斜样儿的,全是大石块堆砌起来的,又像个山坡……”可是“砌”怎么读?不知道字的读音,我该怎么用字典找到这个字呢?
2.你知道状状遇到了什么困难吗?
(板书设计:语文园地)
学生活动:
1. 学生读状状的故事,了解状狀的难题。
2. 我们可以查字典。
活动意图:通过提问来设计悬念,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思考。
环节二:学习方法,迁移运用
1.区分用法。
2.掌握步骤
3.小试牛刀。
教师活动:
1.区分用法。课件出示儿歌。
葡萄架,高又高,上边挂着紫葡萄。
狐狸看见往上跳,跳哇跳,够不着。
够不着,心不甘,不说自己笨,倒说葡萄酸。
2.同学们,读了提示,你们知道什么时候用音序查字法,什么时候用部首查字法吗?谁愿意告诉状状?
3.如果要用部首查字法查“狐”字,该怎样做呢
4.同学们先读一读课本上的查字典步骤。
5.谁来说一说部首查字法有哪些步骤?请小老师来交流。
6.交流:字典上有“狐”字的哪些信息?总结方法:出示部首查字法儿歌。
看清部首数笔画,部首目录查页码。
除去部首数笔画,检字表里找到它。
再看页码翻正文,竖线两边仔细查。
四个步骤分清楚,记忆部首查字法。
7.依据部首查字法的步骤,帮助状状查到“砌”字。
第一步:先确定这个字的( 部首 ),再数一数“( 石 )”的笔画,共( 五 )画。
第二步:在“( 部首目录 )”里的“( 五 )画”中找到部首“( 石 )”和它所在的页码。
第三步:在“( 检字表 )”中找“( 石 )”部。再数数“砌”字除去( 部首 )还有几画,然后在相应位置找到“砌”字和它在正文中的页码。
第四步:按照页码,在正文中就可以查到“砌”字了。
8.同学们,掌握了部首查字法,下面的任务一定难不住你们,动手试试吧!
学生活动:
1.学生读儿歌。
2.知道一个字的读音时,我们可以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遇到不认识的字时,我们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学生交流讨论,查字典的步骤。
①确定所查字的部首和笔画数。
②从“部首目录”中找到相对应的部首和它所在的页码。
相机提醒:以“狐”为例,“部首目录”对应的“三画”中只能找出“犭”和它所在的页码,而不是“狐”字所在的页码。
③在“检字表”中找到要查的字在正文中的页码。
④按照页码,在正文中就可以查到“狐”字了。
4.读音、意思、组词等。
5.学生独立在课本上完成三道练习题。
活动意图:在学习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的过程中,设计内容环环相扣,螺旋上升。通过引入状状阅读时遇到困难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轻松学习部首查字法,再恰当运用这种方法,逐步提升识字能。。
环节三: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同学们,这节课知道一个字的读音时,我们可以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遇到不认识的字时,我们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复习查字典步骤。
学生活动:
看清部首数笔画,部首目录查页码。
除去部首数笔画,检字表里找到它。
再看页码翻正文,竖线两边仔细查。
四个步骤分清楚,记忆部首查字法。
活动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复习部首查字法儿歌。
巩固作业:练习用部首查字法查自己或家人的姓名。
提升作业:阅读课外书籍15分钟。
6.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学习查字典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语文园地二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图文结合,通过朗读、讨论、讲解等方法理解名言的意思,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②语言运用: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十二月花名歌》,培养独立阅读的兴趣,了解农历各月份开花的花名及其特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③思维能力:具有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④审美创造:熟读并背诵对联,培养阅读和积累对联的兴趣。
思政元素:了解农历各月份开花的花名及其特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2.学习重点难点:
图文结合,通过朗读、讨论、讲解等方法理解名言的意思,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熟读并背诵对联,培养阅读和积累对联的兴趣。
3.教学准备: PPT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第二课时)
环节一:日积月累,多层练说
教师活动:
同学们,状状为了感谢大家教会了他部首查字法,这节课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好玩的句子和一首有趣的歌谣。
2.出示:,勿施于人(wù shī yú rén)。
,言而有信(yán ér yǒu xìn)。
,不能成方圆(bù nénɡ chénɡ fānɡ yuán)。
3. 这些简洁精练、生动形象的句子不光记录了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孟子的言行,还启发我们学会如何做人做事。
4. 你还在哪儿见过这样的名言警句呢?
学生活动:
1.学生借助拼音读句子。
2.小组内的小伙伴互相读一读,比一比谁读得准。
3.学生说说句子的意思。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指自己不想要的或不愿意的,就不要施加给别人。现多指应该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多为别人着想。
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意思是说与朋友交往中说话要讲诚信。
③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规”指画圆的工具,“矩”指画方的工具。这句话是说没有规和矩,就无法做成方形和圆形的东西,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做法,否则无法成功。
4.言必信,行必果。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活动意图:学生通过自我理解名言语句,能充分的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与意义。
环节二:我爱阅读,诵读品悟
教师活动:
1.同学们,一年中的每一个月份也能给我们带来美好的感受,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状状带给我们的歌谣《十二月花名歌》吧!
2.图文对照认识花名。出示十二种花的图片,借助插图认识十二种花。
3.你还知道哪个月份的花?能仿照歌谣的形式说一说吗?
学生活动:
1. 学生背诵儿歌。
2.自由朗读儿歌,注意读准文中注音的字。
3.朗读《十二月花名歌》,读准字音。
4.学生交流。
活动意图:采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把直观形象的画面、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激发了表达欲望。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背诵日积月累。
巩固作业:熟读《十二月花名歌》。
提升作业:预习新课。。
6.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二
日积月累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之处:
检查签字
备课组
教研组
教研室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