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人美版(北京)五年级上册9. 展现瞬间之美精品教案
展开教学内容:
《展现瞬间之美》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人物动态是有规律的。让学生知道人物的动态可以展现一种精神与自然的和谐之美,通过欣赏,懂得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
2.通过本课学习与欣赏,感悟人物动态之美。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古今中外雕塑、绘画艺术作品,能够用一户的眼光审美事物,并用简单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3.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勇于探究的精神,在欣赏作品是,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既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人物动态规律,感受艺术作品中人物的动态美,理解艺术源于生活。
教学难点:用美术语言描述艺术作品。
用具准备
教师教具 :课件
学生学具 :美术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小木人摆出的动态造型)观察这个木人模型的动态,你知道他在做什么吗?
【学生】答:跑步……
【教师】非常好!说明这个造型抓住了人物瞬间的动态。其实人物的动态不仅可以向我们传达一些内容,同时它也是一个美丽的瞬间。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欣赏著名艺术品中所表现瞬间之美。(板书:展现瞬间之美)
(二)讲授新课
1、 【教师】请大家打开书,欣赏课本上展示的艺术作品。全班分成六组,分别欣赏讨论《掷铁饼者》、《安塞腰鼓》、《新疆舞》、《雀之灵》、《播种者》和《湿婆 那塔拉雅》作品。
讨论问题:
1、作品属于哪种艺术形式?
2、作品中表现的是人物什么动态情景?
3、作品中什么地方最打动你?
4、作品中的人物动态主要体现在哪些部位?
1)《投掷饼者》
掷铁饼者》是古希腊著名雕塑家米隆的作品。图中是大理石复制品,高152厘米,罗马国立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特尔梅博物馆均有收藏。原作为青铜,创作于约公元前450年。公元前449年到公元前334年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全盛时期”,大量优秀的雕塑作品就出自这个时期,《掷铁饼者》就是现存流传最广的艺术杰作之一,也是古希腊著名雕塑家米隆的代表作。原作已佚,现为复制品。雕像选取运动员投掷铁饼过程中的瞬间动作,这个作品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里程碑,显示出古希腊雕刻艺术已经完全成熟。
该雕像赞美了人体的美以及运动所饱含的生命力,表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虽然是一件静止的雕塑,但艺术家把握住了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关键环节,达到了使观众心理上获得“运动感”的效果。形体造型是紧张的,然而在整体结构的处理上以及面部的表情上,却给人以沉着平稳的印象。这正是古典主义风格所追求的,成为后世艺术创作的典范。这尊雕像被认为是“空间中凝固的永恒”,直到今天仍然是代表体育运动的最
佳标志。
教师:同时期的艺术品还有《维纳斯》。
2)《雀之灵》
舞者杨丽萍创造了一系列表现孔雀形态的舞蹈语言。《雀之灵》寄托了她对圣洁、宁静世界的向往。一只洁白的孔雀飞来了,它迎着晨曦,踏着露珠,轻梳羽翅,随风起舞。它展开缀着金色羽毛的雀尾,用舞蹈表现期盼吉祥、和平、幸福和欢乐的心声。它时而宁静伫立,时而飞旋身姿,它的美丽倩影,映衬在初生的太阳的圆形光环之中,那高洁、纯真和富有生命激情的形象,是真、善、美的化身。舞蹈的深邃的诗情画意,具有极为强烈的艺术魅力。摄影师精准的抓住了这优美的一瞬间,按下快门,使这完美的瞬间成为永恒。
3)《新疆舞》
黄胄在解放初期在新疆当兵,他看到了很多生活在新疆的少数民族,因为他自小在北京生活,很新鲜。利用当兵之余,他画了很多新疆人的速写,至今仍擅长画新疆人物画。他画的新疆少女在上世纪70年代达到了其人物画的高峰。黄胄擅长中国人物画和动物画,尤以画新疆人物和驴著称。
黄胄一生创作勤奋,慷慨大度,流传作品广泛,各大博物馆、美术馆以及许多收藏爱好者均藏有他的作品。
《新疆舞》用速写这一艺术表现手法,表现出舞者急旋之姿。此画笔触纵横,
线条潇洒,感觉出舞者之姿的奔放热烈。
4)《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源远流长,风格独特,它融舞蹈、歌曲、武术于一体,具有队形多变、刚劲豪放的特点,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今天,安塞腰鼓已走出黄土高原,以其粗犷奔放的形象传遍全国。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
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黄土地上的狂飙,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的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豪放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了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荣获首届中国民间舞蹈大赛最高荣誉大奖。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演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此幅作品展现的正是这热烈奔放的瞬间场景。
5)《播种者》
《播种者》,作者米勒(1814——1875),创作于1850年,作品长101厘米,宽82.5厘米,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收藏。
米勒是位著名的法国画家,1814年10月出生于诺曼底半岛葛鲁什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875年1月卒于巴比松。他主要绘画的对象是法国农村的劳动者。米勒从来没有画过反抗的场面,这也许是由于他温厚的人道精神中含有宗教情绪的缘故。但他画中粗衣漏食的劳动者形象,实际上是对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上流社会的一种抗争,虽然这种抗争是较温和的。这幅画是画家在巴比松村定居后的第一张震撼人心的作品,他也因此开始播种他的艺术。
《播种者》表现的是一个深沉有力的劳动者形象。身躯高大的农民身着红衫蓝裤,在田野上大踏步的向前播种,似乎播撒着米勒对未来生活的热情与希望。
当时的进步人士对《播种者》有着不同的反映。作家雨果在这幅画中看到了
对人民创造力量的赞美,因而予以充分的肯定。米勒用一种雕塑般的单纯而简练的形象,概括的表达了耐人寻味的内容。所以荷兰画家凡·高评述说:“在米勒的作品中,现实的形象同时具有象征的意义。”
6)《湿婆 那塔拉雅》
公元7世纪到公元16世纪,印度教进入了异常繁盛的时期。印度教有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奴;湿婆。他们和他们的化身大量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印度雕像作品中,并以湿婆的形象最为常见。典型的湿婆形象有许多种典型而固定的姿势,成为古代印度宗教与艺术传统相结合的典范。
这一尊《湿婆·那塔拉雅》被认为是印度湿婆雕像艺术中最富有神秘主义哲学意味的艺术品。在这尊雕像中,湿婆的舞姿被刻画的十分优美,右腿独立于火焰的光环之中,十分富于节奏的美感,舞动的湿婆被塑造的精美绝伦,显得神采飞扬。这种运动中的静止恰恰符合了印度教中在变幻中永恒的思想。
法国伟大雕塑家罗丹盛赞《湿婆·那塔拉雅》是“艺术中有节奏的运动的最
完美的表现”,“充满了生命力,像生命的洪流,像空气,像阳光,生机盎然。”
2、 教师:《掷铁饼者》与《黄河谣 一方水土》这两尊雕塑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教师:前者是写实,后者夸张。
教师:《湿婆那塔拉雅》与《黄河谣 一方水土》这两尊雕塑分别给你什么不同的感受?
教师:体现了佛教的细腻维美和农民的粗矿质朴。
4、教师:其实这种动态的美,我国早在东汉时期人类就已经懂得抓住人物的态美,表现生活了。
教师:《收获弋射图》是东汉时期作品。纵39.6厘米,横46.6厘米,1972年四川大邑安仁乡出土。此画像砖上部为弋射图,下部为收割图。人物动态有同有异,起伏分明,画面富有韵律感。画像砖是古代门楣、祠堂、墓室等的石刻装饰画。汉代最为盛行,魏晋南北朝及唐代也不乏优秀作品。内容有历史故事、神仙云气、社会生活、生产场景等。表现手法上分为阴刻、线刻、阳刻等。山东、河南、四川等地分布比较集中。所反映的内容一般包括耕织狩猎、宴饮乐舞、神话故事、历史故事、日月天象、卷草云纹组成的二方连续等。画像砖有的单砖单画面,有的由多砖组成一个画面,现代大型壁画的拼装受此启发较多。
作品生动的反映了劳动和生产的场面,又体现了汉代装饰艺术家的智慧和才能。
【学生】认真欣赏
【教师】这里还有两幅东汉时期较为著名的画像砖《宴饮杂耍图》、《狩猎图》。
人美版(北京)五年级上册12. 动态之美(三)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人美版(北京)五年级上册12. 动态之美(三)优秀教案,共4页。
小学美术人美版(北京)五年级上册11. 动态之美(二)精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美版(北京)五年级上册11. 动态之美(二)精品教案设计,共4页。
人美版(北京)五年级上册10. 动态之美(一)优秀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美版(北京)五年级上册10. 动态之美(一)优秀教案及反思,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