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五章传感器3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812046/0-169409378808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五章传感器3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812046/0-169409378810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五章传感器3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812046/0-169409378811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3 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课后作业题
展开3.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
实验1 门窗防盗报警装置
(1)功能:当门窗紧闭时,蜂鸣器不响,指示灯亮;当门窗被打开时,蜂鸣器发出声音警报,指示灯灭。
(2)电路设计
如图1,门的上沿嵌入一小块永磁体M,门框内与M相对的位置嵌入干簧管SA,并将干簧管接入报警电路。干簧管可将门与门框的相对位置这一非电学量转换为电路的通断。
(3)实验器材和装置
如图2,采用干簧管作为传感器,用于感知磁体磁场是否存在。继电器(虚线方框部分)作为执行装置。发光二极管LED作为电路正常工作提示。发光二极管和普通二极管一样具有单向导电性,而且在导电时还能发光,有红、绿、黄等多种颜色。R为发光二极管的限流电阻,起保护作用。蜂鸣器H作为报警提醒。
(4)电路工作原理
闭合电路开关S,系统处于防盗状态。当门窗紧闭时,磁体M靠近干簧管SA,干簧管两个簧片被磁化相吸而接通继电器线圈K,使继电器工作。继电器的动触点c与常开触点a接通,发光二极管LED发光,显示电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当门窗开启时,磁体离开干簧管,干簧管失磁断开,继电器被断电。继电器的动触点c与常闭触点b接通,蜂鸣器H发声报警。干簧管在电路中起到传感器和控制开关的作用,继电器则相当于一个自动的双向开关。
(5)实验操作
①连接电路前,要用磁体直接靠近干簧管,观察簧片能否正常动作。
②确定各元件可以正常工作后,按照电路图所示连接电路。
③接通电源后,将磁体靠近和离开干簧管,分别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2 光控开关
(1)功能:在天色暗到一定程度时让路灯自动开启,而在天明时自动熄灭。
(2)实验器材和装置
①晶体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在控制电路中常用作电子开关。三极管由三个电极组成,分别是发射极e、基极b和集电极c,有NPN型和PNP型两种(图1),从基极输入一个较小的电流,就会在集电极获得较大的电流。
②电路设计
实验电路如图2所示。光控电路用发光二极管LED模仿路灯,RG为光敏电阻,R2为发光二极管的限流电阻。可调电阻R1与光敏电阻RG组成串联分压电路,把光敏电阻因光照而发生的电阻变化,转换为电压的变化,加载到三极管VT的基极b上(图2甲)。当基极电压达到一定程度后,三极管被导通,从而使得由电源正极经电阻R2、发光二极管、三极管集电极和发射极到达电源负极的回路被导通。可调电阻R1的作用是调整设定电路对周边光亮度的反应,在电路中能够控制三极管的基极电流。如果把R1阻值调得更大些,就会在天更暗时才点亮路灯。
为了能够驱动更大功率的负载,如采用小灯泡模仿路灯,就要使用继电器来启、闭另外的供电电路,如图2乙中K为继电器的线圈,S为它的常开触点。为了防止继电器释放衔铁时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损坏三极管,必须给线圈并联一只二极管D,以提供自感电流释放的通路。
(3)电路工作原理
当环境光比较强时,光敏电阻RG的阻值很小,三极管不导通,发光二极管或继电器所在的回路相当于断路,即发光二极管不工作;继电器处于常开状态,小灯泡L不亮。
当环境光比较弱时,光敏电阻RG的阻值变大,三极管导通,且获得足够的基极电流,产生较大的集电极电流,点亮发光二极管或驱动继电器吸合而点亮小灯泡L。
(4)实验操作
①按照图2所示连接电路,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
②让光敏电阻RG受到白天较强的自然光照射,调节电阻R1使发光二极管LED或小灯泡L刚好不发光。
③遮挡RG,当光照减弱到某种程度时,就会看到发光二极管LED或小灯泡L发光。
④让光照加强,当光照强到某种程度时,则发光二极管LED或小灯泡L熄灭。
如果实验现象不明显,可用手电筒加强光照,或遮盖光敏电阻,再进行观察。
典型考点 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
1.电控调光玻璃能根据光照强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将光敏电阻Rx和定值电阻R0接在电动势为9 V的电源上,电源内阻不计,光敏电阻阻值随光强变化关系如表所示。
光强E/cd | 1 | 2 | 3 | 4 | 5 |
电阻阻值/Ω | 18 | 9 | 6 |
| 3.6 |
[“光强”是表示光照强弱程度的物理量,符号为E,单位为坎德拉(cd)]
(1)当光照强度为4坎德拉(cd)时,光敏电阻Rx的阻值大小为________Ω。
(2)其原理是:光照增强,光敏电阻Rx阻值减小,施加于玻璃两端的电压降低,玻璃透明度下降,反之则玻璃透明度上升。则下列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现已知定值电阻R0为12 Ω,用电压表测得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3 V,则此时光照强度为________。
答案 (1)4.5 (2)C (3)3 cd
解析 (1)由表格数据可知,光敏电阻Rx的阻值与光强E的乘积均为18 Ω·cd,则当E=4 cd时,光敏电阻的阻值Rx= Ω=4.5 Ω。
(2)A、C中光敏电阻Rx与定值电阻R0串联连接,光照增强时,光敏电阻Rx的阻值减小,电路的总电阻减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根据U=IR可知,R0两端的电压增大,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x两端的电压减小;反之光照减弱时,光敏电阻Rx的阻值增大,R0两端的电压减小,Rx两端的电压增大,则玻璃并联在R0两端时不符合要求,玻璃并联在Rx两端时符合要求,故A错误,C正确;若玻璃接在电源两端,光照强度变化时,玻璃两端的电压不变,故B、D错误。
(3)定值电阻R0为12 Ω,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Ux=3 V,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则R0两端的电压U0=U-Ux=9 V-3 V=6 V,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有:I==,解得:Rx′=6 Ω,对照题中光敏电阻阻值随光强变化关系表可知,此时的光照强度为:E′= cd=3 cd。
2.(2019·黑龙江铁人中学高二期末)小明利用热敏电阻设计了一个“过热自动报警电路”,如图甲所示。将热敏电阻R安装在需要探测温度的地方,当环境温度正常时,继电器的上触点接触,下触点分离,指示灯亮;当环境温度超过某一值时,继电器的下触点接触,上触点分离,警铃响。图甲中继电器的供电电压U1=3 V,继电器线圈用漆包线绕成,其电阻R0的阻值为30 Ω。当线圈中的电流大于等于50 mA时,继电器的衔铁将被吸合,警铃响,图乙是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像。
(1)由图乙可知,当环境温度为40 ℃时,热敏电阻阻值为________Ω。
(2)由图乙可知,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阻值将________,继电器电磁铁的磁性将________(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图甲中警铃的接线柱C应与接线柱________相连,指示灯的接线柱D应与接线柱________相连。(均选填“A”或“B”)
(4)图甲中线圈下端的磁极是________极(选填“N”或“S”)。
(5)请计算说明,环境温度在________范围内时,警铃报警。
答案 (1)70 (2)减小 增大 (3)B A
(4)S (5)大于等于80 ℃
解析 (1)根据题图乙知,当环境温度为40 ℃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70 Ω。
(2)由题图乙可知: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阻值将减小;热敏电阻阻值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特点,控制电路总阻值将减小,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流将增大,则继电器电磁铁的磁性将增大。
(3)由题中“当环境温度正常时,继电器的上触点接触,下触点分离,指示灯亮;当环境温度超过某一值时,继电器的下触点接触,上触点分离,警铃响”,可知警铃的接线柱C应与接线柱B相连,指示灯的接线柱D应与接线柱A相连。
(4)由安培定则可判断出线圈的下端是S极。
(5)当线圈中的电流I≥50 mA=0.05 A时,继电器的衔铁将被吸合,警铃报警。
当线圈中的电流恰好等于0.05 A时,控制电路的总电阻R总===60 Ω,
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R=R总-R0=60 Ω-30 Ω=30 Ω,
由题图乙可知,此时环境温度t=80 ℃,所以当环境温度t≥80 ℃时,警铃报警。
1. (多选)在一些学校的教室中,为了保证照明条件,采用了智能照明系统,在自然光不足时接通电源启动日光灯,而在自然光充足时,自动关闭日光灯。其原理图如图所示,R为一光敏电阻,L为一带铁芯的螺线管。在螺线管上方有一用细弹簧悬着的轻质衔铁,衔铁的一端用铰链固定使其可以自由转动,另一端用一绝缘棒连接两动触头。关于该智能照明系统的工作原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光照越强时,光敏电阻的阻值越大,衔铁被吸引下来
B.光线不足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大,所在电路电流变小,衔铁被弹簧拉上去,日光灯接通
C.上面的两接线柱应该和日光灯电路连接
D.下面的两接线柱应该和日光灯电路连接
答案 BC
解析 由光敏电阻的特性可知,光照强度越强,阻值越小,由欧姆定律知电路中电流越大,衔铁被吸引下来,日光灯电路断开;光线不足时,光敏电阻阻值变大,电路中电流变小,衔铁被弹簧拉上去,日光灯电路接通。因此,上面的两接线柱应该和日光灯电路连接。综上所述,B、C正确,A、D错误。
2.(多选)如图是电饭锅结构示意图,感温磁体常温下具有铁磁性,但是温度上升到约103 ℃时,就失去了铁磁性,这个温度在物理学中称为该材料的“居里温度”或“居里点”。关于电饭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饭锅中的传感器是感温磁体
B.开始煮饭时,压下开关按钮的原因是克服弹簧的弹力使永磁体一端上升,上、下触点接触接通电路
C.用电饭锅煮米饭,当锅底的温度升高到“居里温度”时,电饭锅会自动断电
D.用电饭锅烧水,水沸腾后也可以自动断电
答案 ABC
解析 电饭锅应用了温度传感器,它的主要元件是感温磁体,A正确;开始煮饭时,压下开关按钮的原因是克服弹簧的弹力使永磁体一端上升,上、下触点接触接通电路,从而开始加热,B正确;饭熟后,水分被大米吸收,锅底温度升高,当温度升至“居里点”103 ℃时,感温磁体失去磁性,在弹簧作用下,切断电源,C正确;如果在1标准大气压下,用电饭锅烧水,水沸腾后,温度只能达到100 ℃,不会达到103 ℃,因此不可以自动断电,D错误。
3.如图甲所示,斯密特触发器可以将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突变的数字信号,当加在它的输入端A的电势逐渐上升到1.6 V,输出端Y会突然从高电平跳到低电平0.25 V,而当输入端A的电势下降到0.8 V时,输出端Y会从低电平跳到高电平3.4 V。如图乙所示是一个温度报警器的简易电路图,RT为热敏电阻,R1为可变电阻(最大阻值为1 kΩ),蜂鸣器工作电压为3~5 V,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如图丙所示,若要求热敏电阻在感测到80 ℃时报警,则R1应调至______kΩ;若要求热敏电阻在感测到更高的温度时才报警,R1的阻值应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 0.42 减小
解析 温度升高时,RT阻值减小,A端电势降低。当温度升高到80 ℃时,由题图丙知,热敏电阻的阻值RT=80 Ω,要在此时报警,则斯密特触发器输入端A的电势是0.8 V,输出端Y的电压为3.4 V,这时蜂鸣器开始工作。由串联电路分压特点知:==,所以R1=80× Ω=420 Ω=0.42 kΩ。
由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可知,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而报警时,斯密特触发器输入端的电压仍保持0.8 V不变,则电阻R1的阻值应减小。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3 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3 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课堂检测,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3 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3 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课时训练,共11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3 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3 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同步训练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