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修三第二章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选修三第二章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单元过关(二)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A.光气(COCl2) B.六氟化硫C.三氯化硼 D.五氯化磷解析 光气的电子式为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六氟化硫中,硫原子最外层12个电子,三氯化硼中,硼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五氯化磷中,磷原子最外层10个电子。答案 A2.卤素单质从F2到I2,在常温、常压下的聚集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的原因是( )A.原子间的化学键键能逐渐减小B.范德华力逐渐增大C.原子半径逐渐增大D.氧化性逐渐减弱解析 F2、Cl2、Br2、I2,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范德华力依次增大,熔、沸点依次升高,F2和Cl2常温、常压下为气态,Br2常温常压下为液态,I2常温常压下为固态。答案 B3.下列各组分子中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A.CO2、H2S B.C2H4、CH4C.Cl2、C2H2 D.NH3、HCl解析 A选项中,H2S为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C选项中,Cl2为含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D中NH3和HCl都为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B选项中两种分子都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答案 B4.能证明AlCl3为共价化合物的方法是( )A.AlCl3溶液容易导电B.AlCl3水溶液呈酸性C.熔融AlCl3不能导电D.AlCl3溶于水可以电离出Al3+和Cl-解析 共价化合物熔化时,只破坏范德华力,不破坏化学键,不能电离产生离子,所以共价化合物的熔融态仍不能导电。答案 C5.下列分子中的键的极性最强的是( )A.H2O B.NH3C.HF D.HCl解析 由于O、N、F、Cl几种原子中,F原子的电负性最大,所以H—F键的极性最强。答案 C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称为离子键B.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不一定形成离子键C.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原子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D.非金属原子之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解析 相互作用包括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两个方面,A项错误;AlCl3、BeCl2是由金属与非金属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共价化合物,B项正确;H原子和Cl原子结合成的HCl是通过共价键形成的,C项正确;NH是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阳离子,铵盐为离子化合物,D项错误。答案 AD7.金属钠、金属镁、金属铝的熔点依次增高,与之直接有关的是( )A.离子半径 B.原子半径C.离子电荷 D.核电荷数解析 金属键的强弱与离子半径的大小、离子所带电荷数的多少有关。金属阳离子的半径越小,所带电荷数越多,其熔点越高。答案 AC8.下列原子在形成不同物质时,既能形成离子键又能形成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是( )A.Na B.MgC.Br D.Ne解析 Br与活泼金属元素如Na之间形成离子键,与其他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极性键,Br与Br之间形成非极性键。答案 C9.下列分子中,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的是( )A.NH3 B.HFC.C2H5OH D.CH4解析 在氢键X—H…Y中,X原子和Y原子所属的元素通常具有很强的电负性和很小的原子半径,主要是氮原子、氧原子和氟原子,而D中CH4不符合条件。答案 D10.下列化合物中阴离子半径与阳离子半径的比值最小的是( )A.CaF2 B.KClC.NaI D.CsF解析 F-、Cl-、I-中,F-半径最小,Ca2+、K+、Na+、Cs+中Cs+半径最大,所以CsF中阴离子半径与阳离子半径的比值最小。答案 D11.某物质的实验式为PtCl4·2NH3,其水溶液不导电,加入AgNO3溶液也不产生沉淀,用强碱处理并没有NH3放出,则关于此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配合物中心原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均为6B.该配合物可能是平面正方形结构C.Cl-和NH3分子均与Pt4+配位D.配合物中Cl-和Pt4+配位,而NH3分子不配位解析 PtCl4·2NH3的水溶液不导电,说明配合物溶于水后不会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加入AgNO3溶液不产生沉淀并且用强碱处理也没有NH3放出,说明Cl-和NH3都参与配位,配位数是6,中心原子的电荷数为4;配位数是6的配合物不可能是平面结构。答案 C12.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电子式 H:C::解析 次氯酸的电子式为,甲基的电子式为,乙醇的电子式为答案 B13.实验测得BeCl2为共价化合物,两个Be—Cl键间的夹角为180°,由此可判断BeCl2属于( )A.由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B.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C.由非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D.由非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解析 Be—Cl键为极性键,因键角为180°,BeCl2是直线形分子,为对称结构,所以BeCl2为非极性分子。答案 B14.下列物质中存在离子键、共价键和配位键的是( )A.Na2O2 B.H3O+C.NH4Cl D.NaOH解析 NH4Cl的电子式,NH与Cl-之间存在离子键,N、H之间3个N—H共价键,1个N―→H配位键。答案 C二、填空题(58分)15.(8分)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 mol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物质Cl2Br2I2H2HFHClHBrHI能量(kJ)243193151436565431363297根据上述数据回答(1)~(4)题。(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 )A.H2 B.Cl2C.Br2 D.I2(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A.HF B.HClC.HBr D.HI(3)X2+H2===2HX(X代表F、Cl、Br)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________。(4)相同条件下,X2(X代表F、Cl、Br)分别与氢气反应,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最多的是________。解析 破坏1 mol化学键消耗能量越大,说明键能越大,键能越大,物质本身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相反生成物越稳定,形成该键时,放出的能量就越多。答案 (1)A(2)A(3)放热反应(4)F216.(16分)在下列物质中:①CO2 ②NaCl ③MgBr2 ④I2 ⑤NH4Cl ⑥Ca(OH)2 ⑦N2 ⑧H2S ⑨NH3K2O2(1)只有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只有极性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只有离子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离子键,也有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含有配位键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电负性相差较大的较活泼的金属元素与较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易形成离子化合物。铵盐为离子化合物,含配位键。Na2O2为离子化合物,含有非极性键O—O(过氧键)。答案 (1)④⑦(2)①⑧⑨(3)②③(4) (5)⑤⑥(6)②③⑤⑥(7)①⑧⑨(8)⑤17.(14分)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ⅣA、ⅤA、ⅥA、ⅦA族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a、b、c分别为三种氢化物,(1)其中表示ⅥA元素气态氢化物沸点的是曲线________(填标号,下一空同),表示ⅣA族元素气态氢化物沸点的是曲线________。(2)a的电子式为________,b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c的化学式为________。(3)同一族中第3、4、5周期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沸点依次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曲线中第2周期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显著高于第3周期元素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其原因是__________。解析 据ⅦA族中HF分子间形成氢键,ⅥA族H2O分子间形成氢键,ⅤA中NH3分子间形成氢键,ⅣA族的氢化物分子间不会形成氢键,确定曲线④为ⅣA族氢化物的沸点曲线,又由于H2O常温为液态,NH3易液化,所以①表示ⅥA族氢化物的沸点曲线,③表示ⅤA族氢化物的沸点曲线,②表示ⅦA族氢化物的沸点曲线。a、b、c分别为H2O、HF、SiH4。答案 (1)① ④(2)H::H 直线形 SiH4(3)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范德华力依次增大,故沸点依次升高 存在氢键18.(20分)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按C、A、B、D、E的顺序增大。C、D都能分别与A按原子个数比为1:1或2:1形成化合物;CB可与EA2反应生成C2A与气态物质EB4;E的M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1)写出这五种元素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2)画出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写出D2A2、EB4电子式,D2A2:__________,EB4:__________。(3)比较EA2与EB4的熔点高低(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解析 E的M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故E应为Si,且可知EA2为SiO2,气态EB4为SiF4,4HF+SiO2===SiF4↑+2H2O,则B为F、C为H、A为O,C、D分别与A形成原子个数比1:1或2:1的化合物,可判断D为Na。答案 (1)氧 氟 氢 钠 硅(2) Na+[: ]2-Na+ (3)SiO2 SiF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选修三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能力检测题及答案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科版选修五第二章 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专题3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