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05化学物质的多样性①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05化学物质的多样性①第1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05化学物质的多样性①第2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05化学物质的多样性①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05化学物质的多样性①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05化学物质的多样性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05化学物质的多样性① 一、单选题1.(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分类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氧化汞 B.氧气 C.高锰酸钾 D.海水2.(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可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B.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是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C.液态空气属于纯净物D.空气质量分级标准,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状况越好3.(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化学反应是在微观粒子间进行的。结合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既是氧化物又是化合物B.该反应过程中原子数目减少C.甲和丙的分子个数比是2:1D.丁从液态变为气态化学性质改变4.(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燃烧都有发光发热现象,则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B.原子核一般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则所有原子一定具有质子和中子C.某物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D.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5.(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白云区钟落潭水厂生产自来水的处理过程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处理过程应包含“蒸馏”B.用活性炭“吸附”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C.用细沙“过滤”可除去水中的细小颗粒D.经过处理获得的自来水仍是混合物6.(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步骤I可加入明矾除去可溶性杂质 B.试剂M可以是活性炭C.步骤III属于化学变化 D.净化后的水仍为混合物7.(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中0.94%的稀有气体属于混合物B.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作为燃料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D.空气里氮气、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8.(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乙酸化学式C2H4O2,是食醋的主要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B.乙酸是氧化物C.1个乙酸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分子D.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9.(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洁净空气 B.液态氧 C.二氧化锰 D.高锰酸钾10.(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化学知识中有许多的“一定”和“不一定”,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则元素化学性质一定相似B.10g甲和15g乙充分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不一定为25g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一定是二氧化碳11.(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微粒个数比为2:3 B.碳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降低,氮元素化合价升高C.该反应生成两种氧化物 D.该反应生成物的质量比为22:712.(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选项物质类别A太阳能、风能、煤清洁能源BC60He、水银单质C过氧化氢、臭氧、氢氧化钙氧化物D冰水混合物、铁水、生铁混合物 A.A B.B C.C D.D13.(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我国科学家发现尿苷(C9H12N2O6)是促进细胞再生的关键物质。下列有关尿苷的说法正确的是A.尿苷属于氧化物 B.尿苷中含有12个氢原子C.尿苷中含有氮分子 D.尿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14.(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金刚石、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性质不同C.焦炭来自于煤的高温干馏 D.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会形成“酸雨”15.(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 B.液氮 C.湖水 D.酱油16.(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证据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A.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因此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B.原子不显电性,则不显电性的微粒一定是原子C.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D.燃烧须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着火点,则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17.(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乙醇汽油 B.石灰石 C.木炭 D.臭氧18.(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甲、乙、丙、丁分别为1~18号元素中的一种,且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甲的单质是一种最理想的燃料,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丙的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丁与乙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甲和乙元素组成的物质分解能得到氧气B.丙和丁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容易失去电子C.由甲、乙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D.丁的单质在乙的单质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参考答案:1.A【详解】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A、氧化汞只含有汞和氧两种元素,属于氧化物,选项正确;B、氧气只由氧元素组成,属于单质,选项错误;C、高锰酸钾中含有钾、锰、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选项错误;D、海水由水、氯化钠等物质组成,是混合物,选项错误。故选A。2.A【详解】A、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各种颜色的光,所以稀有气体可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此选项正确;B、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但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物质,所以二氧化碳不能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此选项错误;C、液态空气中含有液氧、液氮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此选项错误;D、空气质量分级标准,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状况越差,此选项错误;故选A。3.A【分析】根据微观反应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甲是氨气,乙是氧气,丙是一氧化氮,丁是水。【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由分析可知,丙是一氧化氮,含有氧元素和氮元素,故既是化合物也是氧化物,故A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故B错误;C、由分析中化学方程式可知,甲和丙的分子个数比是4:4=1:1,故C错误;D、由分析可知,丁是水,从液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化学性质不改变,故D错误。故选A。4.C【详解】A、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如电灯泡通电有发光、发热现象,属于物理变化,不是燃烧,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原子核内必须有质子,不一定有中子,比如:氢原子其原子核就没有中子,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C、因为生成物二氧化碳和水中含有C、H、O三种元素,所以反应物中也应该有这三种元素,又知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故生成物中的氧元素可能来自氧气,故C正确符合题意;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有氧元素,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5.A【详解】A、自来水的净水过程中,无需进行蒸馏,故A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异味和色素,故B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用细沙“过滤”可以阻止细小的难溶性颗粒物通过细沙,起到过滤作用,故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经处理获得的自来水仍含有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6.A【详解】A、明矾溶于水会形成胶状物,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但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颜色和异味,该选项说法正确;C、液氯的作用为杀菌消毒,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说法正确;D、该流程只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色素、颜色和微生物,得到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7.A【详解】A. 空气中0.94%的稀有气体包括氦气、氖气等,所以稀有气体属于混合物,此选项正确;B. 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作为助燃剂,此选项错误;C. 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此选项错误;D. 空气里氮气、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此选项错误。故选A8.D【详解】A、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故错。B、氧化物是只有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乙酸由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故错。C、1个乙酸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故错。D、,故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故对。故选D。9.A【详解】A、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B、液态氧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锰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D、高锰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故选A。10.B【详解】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元素化学性质不一定相似,例如氦原子和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化学性质不相似,错误;B、由质量守恒定律的要求可知,只有10gA和15gB均全部反应,则生成C、D的总质量才为25g,否则小于25g,正确;C、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而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物质含有一种元素,但不是单质而是混合物,错误;D、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可能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氮气,错误。故选B。11.D【详解】A、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一氧化氮的分子数为2,一氧化碳分子的数目也为2,所以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微粒个数比为2:2,选项错误;B、由图可知,该反应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碳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4价,在反应中化合价升高,氮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0,化合价降低,选项错误;C、该反应的生成物的氮气和二氧化碳,其中的氧化物是二氧化碳一种物质,选项错误;D、由图可知,反应后生成了2个二氧化碳分子和1个氮分子,则该反应生成物的质量比=(44×2):(14×2)=22:7,选项正确,故选D。12.B【详解】A、煤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不是清洁能源,而太阳能和风能属于清洁能源,故A分类错误;B、单质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C60、He、水银都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B分类正确;C、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臭氧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属于氧化物,氢氧化钙是由钙、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C分类错误;D、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铁水是液态的铁,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属于混合物,故D分类错误;故选B。13.D【详解】A、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尿苷化学式为C9H12N2O6,含有碳、氢、氮、氧四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A说法错误;B、从微观上看,尿苷由尿苷分子构成,每个尿苷分子含有12个氢原子,故B说法错误;C、尿苷由尿苷分子构成,尿苷中无氮分子,每个尿苷分子中含2个氮原子,故C说法错误;D、尿苷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9):(1×12):(14×2):(16×6)=27:3:7:24,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故D说法正确;故选D。14.C【详解】A、C60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一种新型的单质,故A说法错误;B、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物理性质不同,但都属于碳的单质,化学性质相同,故B说法错误;C、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为煤的干馏,能得到焦炭、煤焦油和粗氨水等,故C说法正确;D、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故D说法错误;故选C。15.B【详解】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B、液氮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C、湖水中含有水和多种杂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D、酱油是由水、氨基酸等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B。16.C【详解】A、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但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两种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水分子和氖原子都含有10个质子,但不属于同种元素,故A选项推理错误;B、原子是不显电性的微粒,但不显电性的微粒不一定是原子,例如分子、中子都不显电性,故B选项推理错误;C、氧化物是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高锰酸钾中含有氧元素,但它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是氧化物,故C选项推理正确;D、燃烧须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着火点,而灭火可以采用降低可燃物周围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的方法,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一般无法改变,故D选项推理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类推法的应用,学生应能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17.D【详解】A、乙醇汽油含有乙醇、碳氢化合物等物质,是混合物;B、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还含有其他物质,是混合物;C、木炭主要成分是碳,含含有其他物质,是混合物;D、臭氧是一种物质,是纯净物。故选D。18.B【分析】甲、乙、丙、丁分别为1~18号元素中的一种,且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甲的单质是一种最理想的燃料,所以甲是氢元素,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所以乙是氧元素,丙的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丙是钠元素,丁与乙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丁是硫元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详解】A、甲和乙元素组成的物质有过氧化氢、水,分解都能得到氧气,故A正确;B、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容易得到电子,丙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容易失去电子,故B错误;C、甲和乙元素组成的物质有过氧化氢、水,所以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故C正确;D、丁的单质是硫,乙的单质是氧气,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故D正确。故选B。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3水③: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3水③,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3水②: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3水②,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09空气③: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09空气③,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