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8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④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8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④,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秋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8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④ 一、单选题1.(2022秋·天津河东·九年级统考期末)从保护环境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A.煤 B.汽油 C.氢气 D.天然气2.(2022秋·天津河东·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有关灭火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C.隔绝空气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3.(2022秋·天津·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甲烷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4.(2022秋·天津北辰·九年级统考期末)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汽油 B.天然气 C.酒精 D.氢气5.(2022秋·天津河东·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因此金刚石和石墨是同种物质B.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因此有能量释放的变化都是化学反应C.二氧化锰是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所以催化剂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D.空气中可燃物燃烧必须与氧气接触,所以把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是灭火的有效方法之一6.(2022秋·天津南开·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通常铝制品很耐腐蚀,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B.钢的性能优良,所以钢是很纯的铁C.洗涤剂能洗掉餐具上的油污,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形成溶液D.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燃料燃烧时一定放出热量7.(2022秋·天津河东·九年级统考期末)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要沉着应对。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油锅中的油着火用水浇灭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C.家中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D.遭遇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远离着火区域8.(2022秋·天津南开·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说法不正确的是A.森林起火时可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B.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着火时可用湿抹布盖灭C.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发生的是氧化反应D.夜间闻到厨房煤气气味,不应立即开灯检查9.(2022秋·天津滨海新·九年级统考期末)高铁是中国一张靓丽的名片,车厢内禁止吸烟须张贴的标志是A. B. C. D.10.(2022秋·天津和平·九年级统考期末)人人都应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说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A.保护金属资源,提倡合理开发B.化石燃料取之不尽,提倡大量使用C.为了使天空更蓝,提倡植树造林D.倡导“低碳”生活,提倡纸张双面使用11.(2022秋·天津和平·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甲图可知,O2占空气质量的21% B.由乙图可知,白磷燃烧需要和空气接触C.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冒出白烟 D.点燃红磷后,要迅速放入集气瓶中12.(2022秋·天津红桥·九年级统考期末)森林灭火有效方法之一,是在大火蔓延路线的前方清理出一片隔离带,大火会逐渐熄灭,该灭火方法的原理是A.隔离空气 B.隔离可燃物C.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D.隔离氧气13.(2022秋·天津红桥·九年级统考期末)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试管①中充满氮气,试管②③中充满氧气,升温至40℃,仅观察到②中的白磷燃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由实验①②可验证燃烧需要氧气B.由实验②③可推知着火点高低:红磷>白磷C.利用水浴控温可调节可燃物的着火点D.①③两支试管内的白磷和红磷可回收再利用14.(2022秋·天津南开·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是三种重要的化石燃料,石油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这两种物质的原子数目不同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原理D.铁制品表面的铁锈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锈蚀15.(2022秋·天津河东·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物质充分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氧气和氮气 B.二氧化碳和氧气C.甲烷和氧气 D.一氧化碳和氢气16.(2022秋·天津和平·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B.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从粗盐(含泥沙)中提取纯净的氯化钠C.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12杂质,加入过量的铁屑充分反应,过滤D.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用活性炭吸附 二、多选题17.(2022秋·天津河东·九年级统考期末)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头脑更聪明。以下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A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蜡烛燃烧--放热反应高温下碳与二氧化碳反应--吸热反应B元素与物质的组成组成水的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元素C化学与能源煤、石油、天然气--为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风能、核能、太阳能--未来充分利用的绿色能源D化学与安全进入未开发的溶洞探险--用手电筒照明清理沼气池--用火把照明A.A B.B C.C D.D
参考答案:1.C【详解】煤燃烧可能有二氧化硫产生,汽油燃烧可能有一氧化碳产生,天然气燃烧可能有一氧化碳产生,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故从保护环境角度考虑,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故选C。2.D【详解】试题分析:灭火的原理:(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不能讲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因为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的属性,一般是固定不变的,故选D考点:灭火的原理3.A【详解】试题分析:甲烷具有可燃性,和氧气遇到明火容易爆炸。故选A.考点:燃烧的条件4.D【详解】A、汽油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故A错误;B、天然气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故B错误;C、酒精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故C错误;D、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故的D正确;故选D.5.D【详解】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它们结构不同,不属于同种物质,故错误。B、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都是化学反应,也可能是物理变化(如摩擦生热等)或核裂变,故错误。C、MnO2是能够加快H2O2分解制氧气的速率,但并不是说所有的催化剂都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有的催化剂是降低化学反应速率的,故错误。D、可燃物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所以灭火就是把这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破坏,故正确;故选:D。6.D【详解】A、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活泼,能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保护膜,该选项说法错误;B、钢主要成分是铁,还含有碳等物质,该选项说法错误;C、洗涤剂能洗掉餐具上的油污,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的油珠,故选项说法错误;D、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燃料燃烧时一定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7.D【详解】A、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水不能扑灭油着火,反而引起油滴的飞溅,导致火势的蔓延,故A错误;B、室内起火不能开门窗,会加快气体流通,加剧火势,故B错误;C、燃气容易和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打开排气扇容易产生静电,电火花,发生爆炸,故C错误;D、遭遇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有害气体,且远离着火区域,故D正确。故选:D。8.C【详解】A、森林着火时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是利用移走可燃物达到灭火目的,故正确;B、酒精洒在桌面着火后,可以用湿抹布盖灭,湿抹布能够隔绝氧气,也能够降低温度,故正确;C、树木是可燃物但是与氧气接触不能直接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因此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错误;D、可燃性气体泄漏,不能使用电器,因为电器在开关的过程中产生电火花可能引起爆炸,故正确;故选C。9.B【详解】A、表示易燃物品,不符合题意;B、表示禁止吸烟,符合题意;C、表示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D、表示禁止带火种,不符合题意。故选B。10.B【详解】A、保护金属资源,提倡合理开发,可以节约资源,符合该理念,不符合题意;B、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应合理开发,不能提倡大量使用,符合题意;C、为了使天空更蓝,提倡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D、倡导“低碳”生活,提倡纸张双面使用,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故选B。11.A【详解】A、由甲图可知,O2占空气体积的21%,不是空气质量的21%,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乙图中,水下的白磷未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了,说明磷燃烧需要和空气接触,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P2O5固体,冒出白烟,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点燃红磷后,要迅速放入集气瓶中,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12.B【详解】燃烧的条件是:物质是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在大火蔓延路线的前方清理出一片隔离带,大火会逐渐熄灭,利用的是移走可燃物,防止可燃物与燃烧物接触的方法,故选B。13.C【详解】A、实验①白磷不燃烧是因为白磷不接触氧气,实验②中白磷能与氧气接触能燃烧,所以对比实验①②可验证燃烧需要氧气,故A选项正确;B、实验③中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为达到着火点,对比实验②③可推知着火点高低:红磷>白磷,故B选项正确;C、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一般不能改变,故C选项错误;D、①③两支试管内的白磷和红磷均未反应,可回收再利用,故D选项正确。故选C。14.C【详解】A、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错误。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这两种物质的分子不同,错误。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原理,正确。D、铁制品表面的铁锈疏松多孔,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锈蚀,错误。故选:C。15.C【详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氮气没有可燃性,两种气体混合后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选项错误;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氧气具有助燃性,两种气体混合后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选项错误;C、甲烷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助燃性,两种气体混合后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选项正确;D、一氧化碳与氢气均具有可燃性,没有支持燃烧的物质,两种气体混合后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选项错误,故选C。16.A【详解】A.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用点燃的方法无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不能达到目的;B.溶解、过滤可以除去粗盐中的泥沙,蒸发可以从滤液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能达到目的;C.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12杂质,加入过量的铁屑充分反应,铁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溶液,最后通过过滤除去过量的铁屑和反应生成的铜,能达到目的;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能达到目的;故选A。【点睛】17.BD【详解】A、蜡烛燃烧-时放出热量,所以蜡烛燃烧是放热的反应,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下才能反应,证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归纳正确;B、水电解水后生成氢气与氧气,氢气与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证明水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归纳错误;C、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燃料,风能、核能、太阳能不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与烟尘,是未来充分利用的绿色能源,归纳正确;D、进入未开发的溶洞探险应用火把照明,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过量存在,避免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导致人窒息发生意外,清理沼气池用火把照明会导致火把引燃沼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归纳错误。故选:B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5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④,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8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⑦,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8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⑥,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