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北京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33燃料与能源的开发利用(填空题)

    2022-2023学年北京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33燃料与能源的开发利用(填空题)第1页
    2022-2023学年北京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33燃料与能源的开发利用(填空题)第2页
    2022-2023学年北京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33燃料与能源的开发利用(填空题)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北京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33燃料与能源的开发利用(填空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33燃料与能源的开发利用(填空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燃烧及其条件,能源的开发利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秋学年北京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33燃料与能源的开发利用(填空题) 一、燃烧及其条件1.(2022·北京房山·九年级统考期末)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的现象是       (3)对比铜片上白磷和红磷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2.(2022·北京石景山·九年级统考期末)用下图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中不燃烧,中发生燃烧。已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1)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探究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中试管内气体是      3.(2022·北京门头沟·九年级统考期末)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对比实验1和实验2,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3)若验证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实验3XY可能是      (填序号)。AX20 ℃水,Y是白磷   BX40 ℃水,Y是白磷   CX80 ℃水,Y是红磷4.(2022·北京昌平·九年级统考期末)用下图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1)对比12号试管中的红磷和白磷,得到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      5.(2022·北京丰台·九年级统考期末)用下图装置(夹持仪器略去)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过程及现象:打开弹簧夹,通入N2,点燃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红磷和白磷均不燃烧;熄灭酒精灯,改通O2,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1)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      2)实验中,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      6.(2022·北京丰台·九年级统考期末)厨房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原理。(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CH4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利用的灭火原理是      7.(2022·北京石景山·九年级统考期末)烙画是通过控制烙铁的温度在木质材料、宣纸、丝绢上烫出黑、焦、褐等不同颜色而作的画。(1)在木质材料上烫出黑色的画,此过程发生的是      (填物理化学)变化。(2)烙画创作时,木质材料没有燃烧,原因是      8.(2022·北京东城·九年级统考期末)202224日,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将在北京开幕。北京冬奥会将向全世界展示绿色奥运理念。(1)冬奥火炬飞扬(如图)采用氢气作燃料。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关闭火炬的燃气开关,使火炬熄灭,采用的灭火原理是           (2)冬奥场馆大多采用绿色能源供电。下列属于绿色能源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A.太阳能 B.风能 C.化石燃料 二、能源的开发利用9.(2022·北京顺义·九年级统考期末)《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下图所示为几种能源结构变化调整图。(1)几种能源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天然气、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由图获得的有关能源结构的信息有:从2020年到2040年,        10.(2022·北京大兴·九年级统考期末)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1)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从环境保护来看,氢气是比较理想的燃料,其理由是      11.(2022·北京朝阳·九年级统考期末)能源与环境是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1)目前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       、天然气等。(2)充分燃烧1kg天然气和煤产生的CO2S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燃烧后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是       通过煤燃烧后的产物可推断,煤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3)人工固碳:在一定条件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甲酸(HCOOH)和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减少CO2排放:使用氢能源能有效减少CO2的排放。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12.(2022·北京海淀·九年级统考期末)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1)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指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改变。由下图可判断未来化石能源所占比例将       (增大”“减小不变”)(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H2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燃料,从物质变化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13.(2022·北京平谷·九年级统考期末)能源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1)日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       和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节约化石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是能源进一步利用和开发的重点。①H2是理想的清洁燃料。H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下列利用了新能源的是    (填序号)A 太阳能路灯   B风力发电   C核动力潜艇(3)倡导低碳生活从点滴做起。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填序号)A.外出随手关灯 B.双面使用纸张C.骑自行车出行 D.回收喝完的矿泉水瓶14.(2022·北京通州·九年级统考期末)1019日,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论坛(2021在城市绿心活力汇举行。(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      和天然气。(2)论坛介绍绿心公园多处屋顶粘贴了柔性光伏,每年可发电46万度。除太阳能外,下列利用了新能源发电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风能发电 B.地热能发电 C.潮汐能发电(3)论坛介绍将CO2渗透到水泥混凝土和砂浆中,与氢氧化钙反应达到永久固碳目的。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倡导低碳生活,应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理念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双面使用纸张 B.垃圾分类处理C.自带布袋购物 D.多用一次性餐具15.(2022·北京平谷·九年级统考期末)天然气是常用的家用燃料。(1)化石燃料有煤、      和天然气。(2)天然气(主要成分CH4)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天然气燃烧不充分,火焰呈黄色,锅底会出现黑色物质,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      (填调大调小)。16.(2022·北京海淀·九年级统考期末)南宋诗人陆游的笔记中记载书灯勿用铜盏,蜀中有夹瓷盏可省油之半(1)使用油灯时,部分油会因受热蒸发而减少。从微观角度解释油蒸发的原因:油受热后       (2)夹瓷盏省油是因为其具有如图所示的双层结构:下层盛水,上层盛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A.参加燃烧反应的反应物只有油 B.下层水吸热,减少了上层油的蒸发C.水会因蒸发而减少,需定期补充 D.油的减少只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17.(2022·北京通州·九年级统考期末)补齐连线。请从A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A用途一性质B事故一处理方法18.(2022·北京门头沟·九年级统考期末)感受北京2022“绿色冬奥用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北京冬奥会将实现所有场馆绿色电力全覆盖。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      和天然气。2)天然气(主要成分CH4)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3)除风能外,其他的新能源还有      (举1例)。19.(2022·北京丰台·九年级统考期末)用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北京冬奥会将实现所有场馆绿色电力全覆盖。(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如煤、      和天然气(2)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CH4),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下列获取电能的方式符合绿色电力技术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风力发电 B.火力发电20.(2022·北京海淀·九年级统考期末)从A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A.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其燃烧是温室气体产生的重要来源B.风能、潮汐能和      等是可用于代替化石燃料的新能源21.(2022·北京昌平·九年级统考期末)现有发现或人工合成的大多数物质都含有碳元素。(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数来自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碳海绵是超轻的固体材料(如图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麦穗上的碳海绵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具有吸附性B.可重复使用 麦穗上的碳海绵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4)石墨烯具有坚硬、透光性好、导热性强等特性。如图是通过实验测得的石墨烯层数与导热能力间的关系。分析图得到的结论是      22.(2022·北京门头沟·九年级统考期末)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1)影视舞台上经常见到云雾缭绕,使人如入仙境的景象。产生这种景象可用的物质是     2)发生森林火灾时,消防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主要目的是     3)湿衣服在烈日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请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其原因:    
    参考答案:1(1)4P+5O22P2O5(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详解】(1)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方程式为2)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根据控制变量的原则,变量为氧气,故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可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3)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为240℃,而此时温度为80℃,达到白磷着火点,使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1)O2接触(2)空气 【详解】(1)对比③,可燃物都是白磷,两支试管都在80℃的水中,一支试管内是氮气,一支试管内是空气,有氮气的试管内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O2接触(或与空气接触)2)探究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可燃物,通过对比,由控制变量法得出,试管中应该为空气。3     4P + 5O22P2O5     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AC【分析】燃烧的三个条件是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详解】(1)白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1中的白磷不燃烧,实验2中的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对比实验2和实验3,验证的燃烧条件是: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因为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故选择白磷和低于白磷着火点的水温,或选择红磷和低于红磷着火点的水温都可以,A20℃的水和白磷,符合题意;B40℃的水和白磷,不符合题意;C80℃的水和红磷,符合题意;故选AC4(1)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试管2中白磷燃烧,烧杯里水中白磷未燃烧 【详解】(1)对比12号试管中的红磷和白磷,白磷燃烧,是因为热水的温度80℃大于白磷的着火点40℃,红磷未燃烧,是因为热水的温度80℃小于红磷的着火点240℃,所以得到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试管2中白磷和氧气接触燃烧,烧杯里水中白磷没有接触氧气未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5     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     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详解】(1)由题文可知,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故填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2)实验给白磷与红磷加热了,实验虽然没有加热,但白磷与红磷的温度均高于室温,所以实验中,红磷不燃烧的原因只能是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故填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6(1)(2)隔绝空气(或氧气) 【详解】(1)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是隔绝空气(或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7(1)化学(2)未达到木质材料的着火点 【详解】(1)在木质材料上烫出黑色的画,有新物质炭黑等生成,是化学变化;2)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木材与氧气接触、是可燃物,不燃烧是因为未达到木质材料的着火点。8(1)          清除可燃物(2)AB 【详解】(1)氢气燃烧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关闭火炬的燃气开关,采用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使火炬熄灭,故填:;清除可燃物。2)属于绿色能源的有太阳能,风能,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有毒气体,故填:AB9(1)煤、石油(2)(3)所占比例逐渐降低的是煤和石油(合理即可) 【详解】(1)化石燃料包含:煤、石油、天然气。2)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3)由图获得的有关能源结构的信息有:从2020年到2040年,传统化石燃料中的煤和石油所占比例下降。10(1)石油(2)CH4+2O22H2O+CO2(3)氢气燃烧产物为水,对环境无影响 【详解】(1)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石油,故填:石油。2)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CH4+2O22H2O+CO23)氢气燃烧产物为水,对环境无影响是比较理想的燃料,故填:氢气燃烧产物为水,对环境无影响。11(1)石油(2)     天然气     碳、硫(3)(4) 【详解】(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故填:石油。2根据图示,等质量的天然气和煤,天然气燃烧产生SO2质量较少,所以燃烧后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是天然气,故填:天然气。煤燃烧有CO2SO2生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煤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碳、硫元素,故填:碳、硫。3)在一定条件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甲酸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4)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12(1)减小(2)(3)氢气燃烧生成水 【详解】(1)比较20152030年和2050年能源结构中的化石能源的比例数据,所占比例降低的是石油(由33%最终降为27%)、煤炭(由30%最终降为18%);2)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氢气燃烧生成水,无污染,故H2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清洁燃料。13(1)     石油     (2)          ABC(3)ABCD 【详解】(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故填石油;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氢气燃烧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风能、太阳能和核能都是新能源,故选ABC3)外出随手关灯、双面使用纸张、骑自行车出行、回收喝完的矿泉水瓶都是绿色生活方式,故选ABCD14(1)石油(2)ABC(3)(4)ABC 【详解】(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2)新能源有风能、地热能、潮汐能、太阳能等;故选ABC3)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4A. 双面使用纸张,利于节约资源,正确;     B. 垃圾分类处理,利于资源回收再利用,正确;C. 自带布袋购物,利于减少塑料袋的使用,正确;    D. 多用一次性餐具,不利于节约资源,错误。故选ABC15(1)石油(2)(3)调大 【详解】(1)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3)若天然气燃烧不充分,火焰呈黄色,锅底会出现黑色物质,是因为氧气不足,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增大氧气浓度。16(1)油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不断地运动到空气中(2)BC 【详解】(1)油蒸发的原因:油受热后油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不断地运动到空气中;2A、据图可以看出,图中的炷是棉绳做的,具有可燃性,故属于可燃物的是炷、油,故说法错误;B、油燃烧放热,上层内盏油由于燃烧放热导致温度升高,下层盏内水吸热,减少油的挥发,以达到省油的目的,故说法正确;C、油燃烧放热,下层盏中的水不断减少,所以水需定期补充,故说法正确;D、使用油灯时,部分油会因受热蒸发而减少,此过程只是油的状态发生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油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说法错误;故选BC17AB【详解】A:干冰是指固体二氧化碳,生成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极材料;氧气具有供给呼吸的用途,可用于医疗急救;B:电器失火,立即切断电源,然后用水灭火,因为水是导体,防止放生触电试管;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防止静电使煤气发生燃烧爆炸;氧气能供给呼吸,且具有助燃性,进入地窖或深井前,用燃着的蜡烛做烛火实验,判定地窖或深井氧气是否充足。18     石油     CH4 + 2O2CO2 + 2H2O     太阳能【详解】(1)目前使用最多的三大化石燃料分别是煤、石油、天然气;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除风能外,新能源还有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氢能等。19(1)石油(2) (3)A 【详解】(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2)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风力发电,风能转化为电能,无污染,符合绿色电力技术,符合题意;B、火力发电,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污染空气,不符合绿色电力技术,不符合题意。故选A20     石油     太阳能(核能等)【详解】A、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B、风能、潮汐能、太阳能、核能等是可用于代替化石燃料的新能源。21(1)石油(2)(3)ABC(4)石墨烯层数在5层以内时,一层时导热能力最好,三层时导热能力最差 【详解】(1)三大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石油。2)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碳海绵具有多孔的结构,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所以具有吸附性,选项正确,符合题意;B、麦穗上的碳海绵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所以可重复使用麦穗上的碳海绵,选项正确,符合题意;C、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所以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ABC4)由图可知,石墨烯层数在5层以内时,一层时导热能力最好,三层时导热能力最差。22     干冰     隔离可燃物,防止火势蔓延     烈日下温度高,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详解】(1)干冰升华时吸收热量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滴,故可用干冰产生影视舞台上经常见到云雾缭绕,使人如仙境的景象;2)发生火灾时,消防员开辟防火隔离带是为了隔离可燃物,防止火势蔓延;3)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得快,是因为阳光下温度高,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8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③: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8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③,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8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①: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8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北京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35填空题: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35填空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