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抛物线 教案 教案 13 次下载
- 4.1平面的特征和表示 教案 教案 13 次下载
- 4.3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教案 教案 14 次下载
- 4.4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教案 教案 13 次下载
- 5.1复数的概念和意义 教案 教案 13 次下载
中职数学高教版(2021)拓展模块一 上册4.2.1 共面直线教案
展开授课题目 | 4.2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 选用教材 | 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学》 (拓展模块一上册) | |||
授课时长 | 3课时 | 授课类型 | 新授课 | |||
教学提示 | 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熟悉的教室,来探究两条直线之间有哪些位置关系.观察可以发现,两直线位置除了共面的相交与平行之外,也存在既不相交也不平行的情况,由此引入异面直线概念,从而得到两直线有三种位置关系.教学时要注意承前启后,注意强调平面内成立的某些结论,在空间中有些是成立,有些是不成立的,要对空间中直线的位置关系与平面中直线的位置关系进行对比. | |||||
教学目标 | 知道空间直线的三种位置关系;知道异面直线画法;经历异面直线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能用异面直线判定定理判定两直线是否异面;会用平行线在空间的传递性证明两线平行问题,将平行线的传递性和等角定理由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的展,初步建立空间观念;知道异面直线所成角定义,能用相交直线所成角的概念定义异面直线所成角,探索精确定位空间图形位置关系的方法;知道等角定理,会求异面直线所成角,会判断异面直线是否垂直,培养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解决的思想方法;逐步培养和提升直观想象、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 | |||||
教学重点 | 两直线位置关系、平行线的传递性、异面直线定义及判定定理. | |||||
教学难点 | 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计算方法. |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教师 活动 | 学生 活动 | 设计 意图 | ||
情境导入 | 如图所示,在长方体教室中,观察并思考:直线a、b、c、d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 提出 问题
引发 思考 | 思考
分析
回答 | 引导学生观察熟悉的教室探究直线的位置关系 | ||
新知探索 | 观察发现,直线b、c、d在同一平面内,其中直线b、c平行,直线d与直线b、c分别相交;直线a与直线d既不平行也不相交,它们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 一般地,把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称为异面直线;相交或平行的两条直线称为共面直线. | 讲解
讲解说明 | 理解
思考 领会 | 引入异面直线概念 | ||
情境导入 | 4.2.1 共面直线 1.平行直线 上图所示长方体教室中,直线a与b是共面于黑板所在平面内的平行直线,直线b与c是共面于地板所在平面内的平行直线,那么直线a与直线c是否平行呢? |
提出问题 引发思考 |
观察 思考 讨论 交流 |
引出异面直线概念 | ||
新知探索 | 我们知道,在同一平面内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可以证明,在空间中这个结论仍然成立.如前面图所示,当a∥b,b∥c时,有a∥c. 事实上,空间中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所有直线都互相平行,这称为平行线的传递性. | 讲解
说明
| 理解
领会
| 平面平行实现空间转变 | ||
典型例题 | 例1 如图所示,点E、F分别是矩形 ABCD 的边BC、AD 的中点,点C、H分别是MB、MA 的中点,M∉平面BD. 求证:GH // EF. 证明 因为点E、F分别是矩形 ABCD 的边BC、AD的中点,所以 AF// BE,且AF=BE.故四边形 ABEF 是平行四边形,EF // BA. 又因为点G、H分别是ΔABM的边MB、MA的中点,所以GH// BA. 根据平行线的传递性可知, GH// EF. | 提问 引导
讲解 强调
指导 | 思考 分析
解决 交流
主动 求解 | 运用平行线在空间的传递性证明空间直线平行的问题 | ||
情境导入 | 2.相交直线 图中所示长方体教室中,直线d与直线b相交于一点, 且互相垂直.空间中其他相交直线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呢? |
提出问题
引发思考 |
观察 思考
讨论 交流 |
延续使用同样例子创设情境保持学习一致性 | ||
新知探索 | 我们知道,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的两条直线成为相交直线,当l与m相交于点A时,可简记作 l∩m=A. 两条相交直线所形成的最小正角称为这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如图所示.显然,θ∈,并且角θ及其对顶角均为这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规定:两条平行直线缩成的角为0.因此,两条共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是.
| 讲解
说明
| 理解
领会
| 用集合语言描述相交直线,注意正确的写法和理解 | ||
典型例题 | 例2 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如图. (1)分别求AB与D1C1、BD所成的角的大小; (2)直线AB与BD所成的角和直线A1B1与D1B1所成的角是否相等? 解 (1)因为AB // D1C1,所以AB与D1C1所成的角为0. 又正方体的各面都是正方形, BD为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 所以,即AB与DB所成的角的大小是. (2)显然,直线AB 与BD所成的角为∠ABD,直线A1B1与D1B1所成的角∠A1B1D1. 因为,,所以∠ABD=∠A1B1D1, 即直线AB与DB所成的角和直线A1B1与D1B1所成的角相等. | 提问 引导
讲解 强调
指导 | 思考 分析
解决 交流
主动 求解 | 巩固直线所成角的定义,引出“等角定理” | ||
新知探索 | 一般地,如果两条相交直线l1与l2分别平行于另外两条相交直线l1'与 l2',那么l1与l2 所成的角和l1'与 l2'所成的角相等. 这个 结论称为等角定理,常用来判定空间中的两个角相等. | 提示引导 | 总结 发现 | 补充说明重要结论 | ||
巩固练习 | 练习4.2.1 1. 观察自己的教室,找出其中的平行直线、相交直线、共面直线. 2.如图所示,己知长方体ABCD-A1B1C1D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直线A1B1与DD1相交; (2)直线AD与CC1平行; (3)直线AB与D1B1相交; (4)直线BD与B1D1平行.
4. 设E是长方体ABCD-A1B1C1D1的上底面A1B1C1D1内一点.如图所示,试过点E作直线l、m,使得l∥BC, m∥AC. 5.如图所示,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BC=1,CC'=2.求: (1)直线A'D'与直线B'D'所成的角的大小; (2)直线BC与直线B'C'之间的距离. |
提问
巡视
指导 |
思考
动手 求解
交流 |
及时掌握学生掌握情况查漏补缺 | ||
情境导入 | 4.2.2 异面直线 图中所示长方体教室中,可以直观地看出直线a与直线d不同在任何一平面内,是异面直线,能否有更准确的方法判断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呢? | 提出 问题 引发 思考 | 思考
分析 回答 | 创设情境,借助熟悉的例子体会异面直线的特征 | ||
探索新知 | 观察异面直线a与d,直线a在黑板所在平面α内,直线d经过平面α外一点D和平面α内一点B,但直线a 不经过点 B.于是得到: 异面直线判断定理 过平面外一点和平面内一点的直线,与平面内不经过该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 已知:如图,M∈n且M∉α,P∈n且P∈α,m⊆α,P∉m. 求证:m和n是异面直线. 证明 假设n和m共面,记它们所在的平面为β,则由M∈n可知M∈β.但是M∉α,因此α和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 由P∈n可知P∈β,又P∉m,因此,β是经过直线m 及其外一点P的平面,而这就是平面α,与α和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相矛盾. 所以,m和n是异面直线. 在画异面直线时,除图(1)画法外,我们还常把表示两条异面直线的线段分别画在不同的平面内,并且使它们既不相交也不平行,如图(2)和(3)中的异面直线m与n. | 讲解
说明
展示图像引发思考
分析讲解
讲解展示 指导
| 理解
思考
观察 图像 分析 问题
理解 体会
观察 体验 操作
|
使用反证法锻炼学生逻辑思维,提升逻辑推理核心素养
强调异面直线规范画法注意线面直接衬托体现 | ||
典型例题 | 例3 写出三棱锥D-ABC中与直线AB异面的直线. 解 因为 AB⊆平面ABC,C∈平面ABC,C∉AB,D∉平面ABC,所以DC与AB是异面直线. | 提问 引导
讲解 强调
指导 | 思考 分析
解决 交流
主动 求解 | 异面直线判断定理的应用,二维向三维的过渡 | ||
情境导入 | 对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可用夹角大小定量描述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对于平面的两条平行直线,可用距离定量描述它们之问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对于两条异面直线,如何定量描述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呢? | 提出 问题 引发 思考 | 思考
分析 回答 | 与平面知识进行类比学习 | ||
探索新知 | 己知两条异面直线a与b,如图(1)所示.在空间上任取一点P,过点P作a'∥a, b'∥b,得到两条相交直线a'和b',如图 (2)所示. 我们把相交直线a'与b'所成的角θ称为异面直线a与b所成的角. 在作异面直线a与b所成的角时,常在其中的一条直线上取一点O,过点O作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如图所示. 由平面内两条直线所成角的范围可知,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特别地,当两条异面直线a与b所成的角为时,称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记作a⊥b. | 讲解
说明
展示图像帮助思考
讲解强调
| 理解
思考
观察 图像 理解 要点
学习 领会
| 通过转化的思想,将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平面内直线的角的问,克服教学难点 | ||
典型例题 | 例4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求下列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大小. (1)AB与DD1 ; (2)A1C1与BC. 解 (1)因为正方体的各个面都是正方形,所以AA1∥DD1 . 又AA1与AB相交于点A,故∠A1AB就是异面直线AB与DD1所成的角. 因为∠A1AB是直角,所以异面直线AB与DD1所成角的大小为. (2)因为B1C1∥BC,且A1C1与B1C1相交于点C1, 所以∠A1C1B1就是异面直线A1C1与BC所成的角. 在RtΔA1B1C1中, ∠A1B1C1=.因此异面直线A1C1与BC所成角的大小为. | 提问 引导
讲解 强调
指导分析 | 思考 分析
解决 交流
主动 求解 | 基础练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异面直线所成角概念,掌握解题一般过程进一步认识正方体结构特征 | ||
新知探索 | 观察正方体可以发现,正方体中与异面直线 AB、DD1都垂直的棱有AD、A1D1、B1C1、BC,其中只有AD与异面直线 AB 和DD1同时垂直且相交. 像这样,与两条异面直线同时垂直且相交的直线称为这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有且只有一条. 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夹在两条异面直线之间的部分,称为这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段,公垂线段的长度称为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
温馨提示 因为两条直线垂直可以是相交垂直,也可以是异面垂直,所以经过一点P与己知直线 l 垂直的直线有无数条. | 讲解
说明
展示图像
讲解强调
说明 | 理解
思考
观察 分析
理解 要点
领会
| 借助正方体学习学习异面直线垂直时的相关知识 | ||
典型例题 | 例5 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C1C=1,求异面直线A1B1与BC之间的距离. 解 因为长方体ABCD-A1B1C1D1的六个面都是矩形,所以 B1B⊥A1B1, B1B⊥BC. 又 B1B∩A1B1=B1, B1B ∩ BC=B, 所以线段B1B是异面直线A1B1与BC的公垂线段. 因为B1B=C1C=1,所以A1B1与BC之间的距离等于1.
综上,我们从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和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两个方面定量描述了两条异面直线的位置关系. | 提问 引导
讲解 强调
指导分析 | 思考 分析
解决 交流
主动 求解 | 加深理解异面直线距离的概念
| ||
巩固练习 | 练习4.2.2 1.关于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 没有交点的两条直线平行 B. 不平行的两条直线相交 C.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 D.两平行直线a、b分别在平面α、β内,则a、b是异面直线 2.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指的是( ) A.与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的直线 B. 与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的相交直线 C. 与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相交且夹在两交点之间的线段 D.与两条异面直线都相交的所有直线 3.在图中,分别给出异面直线m与n所成的角的一种画法. 4.在长方体ABCD-A1B1C1D1 各棱所在的直线中,分别指出与直线AA1平行、相交、异面的直线. 5.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直线BC与CD1所成的角的大小是 ;直线A1D1与BD所成的角的大小是 ;直线AD1与BC所成的角的大小是 . 6.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求: (1)直线AB与CD之间的距离; (2)直线A1D1与CD之间的距离. |
提问
巡视
指导 |
思考
动手 求解
交流 |
及时掌握学生掌握情况查漏补缺 | ||
归纳总结 | 引导
提问
| 回忆
反思
| 培养 学生 总结 学习 过程 能力 | |||
布置作业 | 1.书面作业:完成课后习题和《学习指导与练习》; 2.查漏补缺:根据个人情况对课堂学习复习与回顾; 3.拓展作业:阅读教材扩展延伸内容. | 说明 | 记录 | 继续探究 延伸学习 | ||
数学基础模块下册(2021)第6章 直线与圆的方程6.3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6.3.1 两条直线平行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基础模块下册(2021)第6章 直线与圆的方程6.3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6.3.1 两条直线平行教学设计,共8页。
中职数学6.5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 这是一份中职数学6.5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将圆的方程,将直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教版(2021)拓展模块一 上册4.3.1 直线与平面平行教案: 这是一份高教版(2021)拓展模块一 上册4.3.1 直线与平面平行教案,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