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零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展开北京一零一中学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为I卷、Ⅱ卷,共18个小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I卷 选择题(共42分)
(共14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
1. 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过程主要是利用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是
A | B | C | D |
神十一载人飞船发射 | 粮食酿醋 | 湿法炼铜 | 打磨磁石制司南 |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非自发反应就是不可能发生的反应,自发反应就是能较快进行的反应
B. 反应NH3(g)+HCl(g)===NH4Cl(s)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
C. 反应的限度越大,说明平衡时产物所占比例越高
D. 若温度改变,则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一定改变
3. 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HSO4,平衡逆向移动,pH减小
C. 向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平衡正向移动,KW增大
D. 将水加热至90℃,KW增大,pH不变
4. 下列事实不能证明一水合氨是弱碱的是
A. pH=12的氨水加水稀释到原溶液体积的100倍时,pH大于10
B. 氯化铵溶液呈酸性
C. 常温下0. 01mol/L氨水的pH=10. 6
D. 体积相同的0. 1mol/L氨水和0. 1mol/L NaOH溶液中和盐酸的量相同
5. 可逆反应2HI(g)H2(g)+I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下列说法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 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B.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C. H2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D. HI的转化率不再改变
6. 根据下列实验及现象,能量关系正确的是
| 实验及现象 | 能量关系 |
A | 将“NO2球”置于热水中,红棕色加深 | N2O4(g)2NO2(g) △H<0 |
B | NaOH与HCl溶液混合,溶液温度升高 | |
C | 钠投入水中,熔化成小球 | |
D | 微热含酚酞的Na2CO3溶液,红色加深 | CO32-(aq)+H2O(1)HCO3-(aq)+OH-(aq) △H<0 |
7. CH4与Cl2生成CH3Cl的反应过程中,中间态物质的能量关系如下图所示(Ea表示活化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已知Cl•是由Cl2在光照条件下化学键断裂生成的,该过程可表示为:
B. 相同条件下,Ea越大反应速率越慢
C. 图中△H<0,其大小与Ea1、Ea2无关
D. CH4转化为CH3Cl的过程中,所有C-H发生了断裂
8. N2和H2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微观历程及能量变化的示意图如下,用、、分别表示N2、H2、NH3,已知:N2(g)+3H2(g)2NH3(g) △H<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催化剂既能吸附氢气分子,也能吸附氮气分子
B. ②→③过程是吸热过程,③→④过程是放热过程
C. 合成氨反应中,反应物断键吸收能量小于生成物形成新键释放的能量
D. 使用催化剂,合成氨反应放出的热量减少
9. 常温下,将浓度均为0. 2mol/L一元酸HA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混合溶液①,该混合溶液pH=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溶液中:c(A-)>c(Na+)>c(OH-)>c(H+)
B. ①溶液中:c(HA)+c(H+)=c(OH-)
C. ①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10-9 mol/L
D. ①溶液显碱性,说明NaOH溶液过量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某温度下,纯水的pH=6. 5,则该温度下0. 1 mol/L的NaOH溶液的pH=13
B. 100 mL 1 mol/L的Na2CO3的溶液中,CO32-的数目约为6. 02×1022
C. 25℃时,pH=11的氨水中,NH3•H2O电离出的OH-和水电离出的OH-的浓度之比为108
D. 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显碱性
11. 25℃时,浓度均为0. 1 mol/L的溶液,其pH如下表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溶液 | NaCl | CH3COONH4 | NaF | CH3COONa |
pH | 7. 0 | 7. 0 | 8. 1 | 8. 8 |
A. 酸性强弱:CH3COOH>HF
B. ①和②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 ③中:c(F-)<c(HF)
D. 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NH3•H2O是弱碱
12. 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CO(g)+H2O(g)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 | 温度/℃ | 起始量/mol | 平衡量/mol |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 |
CO | H2O | CO2 | |||
1 | 650 | 4 | 2 | 1. 6 | 5 |
2 | 900 | 2 | 1 | 0. 4 | 3 |
3 |
| 2 | 1 | 0. 4 | 1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 实验1中,前5min用CO表示的速率为0. 16 mol(L•min)
C. 实验2中,平衡常数K=1/6
D. 实验3跟实验2相比,改变的条件可能是温度
13. 工业上利用CO和H2合成二甲醚:3CO(g)+3H2(g)CH3OCH3(g)+CO2(g) △H。
其它条件不变时,相同时间内CO的转化率随温度T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H<0
B. 状态X时,v消耗(CO)=v生成(CO)
C. 相同温度时,增大压强,可以提高CO的转化率
D. 状态X时,选择合适催化剂,可以提高相同时间内CO的转化率
14. 已知:Fe3+在水溶液中以水合铁离子的形式存在,如[Fe(H2O)6]3+(几乎无色);[Fe(H2O)6]3+水解生成[Fe(H2O)6-n(OH)n]3-n(黄色);[FeCl4(H2O)2]-(黄色)。
下列实验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① | ② | ③ | ④ |
加热前溶液为浅黄色,加热后颜色变深 | 加热前溶液接近无色,加热后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 加入NaCl后,溶液立即变为黄色,加热后溶液颜色变深 | 加热前溶液为黄色,加热后溶液颜色变深 |
注:加热为微热,忽略体积变化。
A. 实验①中,Fe2(SO4)3溶液显浅黄色原因是[Fe(H2O)6]3+发生了水解反应
B. 实验②中,酸化对Fe3+水解的影响程度大于温度的影响
C. 实验③中,存在可逆反应:Fe3++4Cl-+2H2O[FeCl4(H2O)2]-
D. 实验④,可证明升高温度,Fe3+水解平衡正向移动
II卷 非选择题(共58分)
15. (每空2分,共12分)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1)醋酸是常见的弱酸。
①醋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下列方法中,可以使醋酸稀溶液中CH3COOH电离程度减小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滴加少量浓盐酸 b. 微热溶液 c. 加水稀释
d. 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 e. 加入少量冰醋酸
(2)用0.1 mol•L-1 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00mL、浓度均为0.1 mol•L-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得到滴定过程中溶液pH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而变化的两条滴定曲线。
①滴定开始前,三种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其中由水电离出的c(H+)最大的是______。
②已知V1<V2,则滴定醋酸的曲线是______(填“I”或“II”)。
③M点对应的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
16. (每空2分,共18分)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1)合成氨工业中,合成塔中每产生2 mol NH3,放出92.2kJ热量。
①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②若起始时向容器内放入2 mol N2和6 mol H2,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Q,则Q(填“>”“<”或“=”)________184.4kJ。
③已知:
1 mol N-H键断裂吸收的能量等于________kJ。
④理论上,为了增大平衡时H2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填序号)。
a. 增大压强 b.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c. 升高温度 d. 及时分离出产物中的NH3
(2)原料气H2可通过反应CH4(g)+H2O(g)CO(g)+3H2(g)获取,已知该反应中,当初始混合气中的恒定时,温度、压强对平衡混合气中CH4含量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上图中两条曲线表示的压强的关系是:p1_______p2(填“>”“=”或“<”)。
(3)原料气H2还可通过反应CO(g)+H2O(g)CO2(g)+H2(g)获取。
①T℃时,向容积固定为5L的容器中充入1 mol水蒸气和1 mol CO,反应达平衡后,测得CO的浓度为0.08mol•L-1,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________。
②保持温度仍为T℃,改变水蒸气和CO的初始物质的量之比,充入容器进行反应,下列描述能够说明体系处于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改变
b.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 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CO2的同时消耗a mol H2
d. 混合气中n(CO):n(H2O):n(CO2):n(H2)=1:16:6:6
(4)工业上以NH3和CO2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3(g)+CO2(g)CO(NH2)2(1)+H2O(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关系如下:
T/℃ | 165 | 175 | 185 | 195 |
K | 111.9 | 74.1 | 50.6 | 34.8 |
①焓变△H(填“>”“<”或“=”)________0。
②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若原料气中的NH3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氨碳比)=x,下图是氨碳比(x)与CO2平衡转化率(:%)的关系。下图中的B点处,NH3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
17. (每空2分,共16分)基于新材料及3D打印技术,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微胶囊吸收剂能将工厂排放的CO2以更加安全、廉价和高效的方式处理掉,球形微胶囊内部充入Na2CO3溶液,其原理如图所示。
(1)这种微胶囊吸收CO2的原理是___________(写离子方程式),此过程是_____(填“吸收”或“放出”)能量的过程。
(2)在吸收过程中关于胶囊内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吸收前溶液中c(Na+)>c(CO32-)>c(HCO3-)>c(OH-)>c(H+)
b. 吸收过程中,体系中的含碳微粒有CO32-、HCO3-、H2CO3、CO2
c. 当n(CO2):n(Na2CO3)=1:3时,溶液中c(CO32-)<c(HCO3-)
d. 溶液中始终有c(Na+)+c(H+)=2c(CO32-)+c(HCO3-)+c(OH-)
(3)已知NaHCO3溶液显碱性,结合化学用语解释原因___________。
(4)将解吸后的CO2催化加氢可制取乙烯。
已知:C2H4(g)+3O2(g)=2CO2(g)+2H2O(g) △H=-1323 kJ/mol
2H2(g)+O2(g)=2H2O(g) △H=-484 kJ/mol
写出CO2催化加氢制取乙烯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如图曲线a表示在体积为2L的恒容容器中制取乙烯,投料为1 mol CO2和3 mol H2时,测得温度对CO2的平衡转化率的影响,改变投料比测量后得到曲线b。
①b条件下投料比______3(填“>”、“<”或“=”),判断依据是_________。
②工业生产中采取较高温度(250℃左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18. (每空2分,共12分)某小组同学进行实验研究FeCl3溶液和Na2S溶液的反应。
(1)0.1 mol•L-1 Na2S溶液的pH为12.5。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显碱性的原因:______;配制FeCl3溶液时,需要将FeCl3溶于盐酸,请结合化学用语来解释原因_________。
【实验一】
已知:FeS、Fe2S3均为黑色固体,均能溶于盐酸。H2S气体有臭鸡蛋气味。
(2)实验前,同学们预测,反应会生成红褐色沉淀和臭鸡蛋气味气体,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一后,同学们对黑色沉淀的成分提出两种假设:
i. Fe3+与S2-反应直接生成沉淀Fe2S3。ii. Fe3+被S2-还原,生成沉淀FeS和S。
甲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操作 | 现象 |
取少量FeS固体,加入稀盐酸 | 固体溶解,有臭鸡蛋气味气体生成 |
取少量Fe2S3固体,加入稀盐酸 | 固体溶解,出现淡黄色浑浊,有臭鸡蛋气味气体生成 |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资料,甲得出结论:黑色沉淀是Fe2S3。
(3)乙认为甲的结论不严谨,理由是_______。
进一步研究证实,黑色沉淀的主要成分是Fe2S3。
【实验二】
步骤 | 操作 | 现象 |
I | 开始时,局部产生少量的黑色沉淀,振荡,黑色沉淀立即消失,同时溶液中产生淡黄色浑浊和臭鸡蛋气味的气体 | |
II | 继续滴加入Na2S溶液 | 一段时间后,产生大量的黑色沉淀,振荡,沉淀不消失 |
(4)进一步实验证实,步骤I中局部产生少量的黑色沉淀是Fe2S3,黑色沉淀溶解的主要原因不是Fe2S3与溶液中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步骤I中黑色沉淀溶解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5)根据以上研究,FeCl3溶液和Na2S溶液反应的产物与________相关。
参考答案
1-14. AABDA BDDBC DDBD
15. (每空2分,共12分)
(1)① CH3COOHCH3COO- +H+
② a、d、e
(2)① NaOH>CH3COOH>HCl 0. 1 mol·L-1 醋酸溶液
② I ③ c(CH3COO-)> c (Na+)> c (H+)> c (OH-)
16. (每空2分,共18分)
(1)① N2(g)+3H2(g) 2NH3(g) ΔH= –92. 2 kJ/mol(条件不写也得分)
② < ③391 ④ad
(2)① <
(3)①9/4 ②cd
(4)①< ②32%
17. (每空2分,共16分)
(1)CO2+H2O+CO32-=2HCO3-; 放出
(2)b c d
(3)HCO3- H+ + CO32-, HCO3- + H2OOH- + H2CO3,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从而使c(OH-)>c(H+)
(4)2CO2(g)+6H2(g)=C2H4(g)+4H2O(g) ΔH= -129 kJ/mol
(5)①< 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加H2的浓度,可以提高CO2的转化率,即图中a的投料比更大
②为了提高催化效率(或催化剂活性),加快反应速率
18. (每空2分,共12分)
(1)S2− + H2OHS− + OH−
Fe3+ + 3H2O Fe(OH)3 + 3H+,溶于盐酸,氢离子浓度增大,抑制铁离子水解
(2)2Fe3+ +2S2- + 6H2O = 2Fe(OH)3 ↓+3H2S↑
(3)黑色沉淀还可能是FeS和S,或Fe2S3、FeS和S的混合物,与稀盐酸反应也有相同现象
(4)Fe2S3 + 4H+ == 2Fe2+ + S↓+ 2H2S↑
(5)试剂的相对用量、反应体系的酸碱性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Word版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溶液,1ml/L的盐酸和0,根据以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0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kJ/ml,9 kJ/m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1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教师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 常温下,将浓度均为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