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宁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展开2025 届高二入学考试生物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1、某哺乳动物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 I 后期和减数分裂 II 后期时,细胞分裂特点的共同点是( )
- 都会发生染色体数目的暂时加倍
- 细胞中的核 DNA 含量都是体细胞中的 2 倍C.都一定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D.细胞膜都会向内凹陷,最终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2、下图是减数分裂 I 形成的子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 B.该细胞中有 2 条染色体、3 条染色单C.该细胞中①②代表 X 染色体 D.该细胞能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3、某植物开红花和白花,由一对等位基因 E/e 控制。红花植株自交,F1 中红花:白花=2:
1(显性基因纯合幼苗期致死)。若 F1 植株继续自交所得F2 成株中,基因 e 的频率是( ) A.4/5 B.2/5 C.1/6 D.1/3
4、下图中 a、b 表示人体内两种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 过程中核糖体沿 mRNA 向左移动
- 人体不同组织细胞中进行 a 过程起始点不完全相同C.转运 8 号氨基酸的 RNA 含有密码子序列
D.唾液腺细胞能进行 b 过程,不能进行 a 过程
5、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关于蛋白质外壳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氨基酸来自大肠杆菌B.氨基酸来自噬菌体C.ATP 来自大肠杆菌
D.需要的酶来自大肠杆菌
6、图一为某高等动物(2n=6)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 图二为该动物的一个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图一中 AB 段有染色体复制
- 图一中 CD 段含有 12 条染色体
- 图二表示的细胞处于图一曲线的 FG 段D.图二表示的细胞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
7、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 C.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唯一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8、某 XY 型性别决定动物的肢型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有长肢、正常肢和短肢三种类型。纯
合的短肢雄性个体与纯合的长肢雌性个体杂交,F1 全为长肢。F1 雌雄个体自由交配,F2 中正常肢∶短肢∶长肢=3∶4∶9,且正常肢全为雄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决定肢型的两对等位基因中必有一对位于 X 染色体上B.F2 中长肢个体的基因型有 4 种
C.F2 短肢雌性个体中纯合子占 1/2
D.若 F2 正常肢个体与纯合短肢个体交配,后代中短肢个体占 1/3
9、某植物的花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 A/a.B/b 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此外,a 基因对 B 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现将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与基因
型为 aabb 的个体杂交得到 F1,则 F1 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型及比例是( )
A.红:粉:白=3:10:3 B.红:粉:白=1:3:12
C.粉:红:白=3:9:4 D.白:粉:红=6:9:1
10、下列关于 DNA、基因和染色体,遗传信息的叙述,错误的是 ( )
- DNA 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细胞传递给子代细胞
-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 生物体内所有基因含有的碱基总数与所有 DNA 分子含有的碱基总数不同
- 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 23 条染色体上 DNA 的碱基序列
11、2021 年我国科学家付巧妹在古人类研究方面取得重大发现,并发表在 Cell 杂志上。利用 DNA 测序技术,证实北京周口店发现的田园洞人祖先曾在东亚北部地区广泛存在。若一条DNA 单链的序列是 5'-TATACG-3',那么它的互补链的序列是( )
A.5'-CGTATA-3' B.5'-GCATAT-3'
C.5'-TATAGC-3' D.5'-ATATCG-3'
12、表观遗传异常可导致表观遗传病。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表观遗传现象存在于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过程中
B.表观遗传病患者的遗传信息并未发生改变C.同卵双生的微小差异与表观遗传有关
D.表观遗传现象不能遗传给后代
13、自然界配子的发生、个体的发育受多种因素制约,存在致死现象。某基因型为 Aa 的自花授粉植株,A 对 a 为不完全显性,若在产生配子时,含 a 的花粉 1/3 致死,其自交后代表型 比 例 为 ( )
A.4:1 B.3:7 C.9:6:1 D.3:5:2
14、科研人员对水稻细胞核中一个 DNA 片段进行研究,发现其上有三个片段:基因 A、基因b 和基因间的片段 M,现将某外来 DNA 片段(m)插入该 DNA 片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若 m 为有效片段(有遗传效应)且插入 M 片段中,则发生基因重组
- 若碱基对替换发生在基因 b 中,则属于基因突变
- 基因 A 和基因 b 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可能同时得到执行
若 m 为无效片段(无遗传效应)且插入基因 A 中,则发生基因突变15、下图为四个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甲和丁所示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可能相同
- 乙中的遗传病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丙中所示系谱图中父亲不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 丁中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为 1/8
16、普通小麦是目前世界各地栽培的重要粮食作物,普通小麦的培育包括不同物种杂交和染 色体数目加倍过程,如图所示(其中 A、B、D 代表不同物种的一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均含有 7 条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乌拉尔图小麦和拟斯卑尔脱山羊草能够实现杂交表明二者无生殖隔离 B.图示育种方法与诱变育种相比未产生新的基因与新的基因型
C.用秋水仙素对杂种一和杂种二的幼苗进行处理可以得到拟二粒小麦和普通小麦 D.普通小麦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时,6 对同源染色体之间可以互相进行配对
17、DNA 甲基化是表观遗传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甲基化不改变基因的遗传信息,但该基因表达受到抑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DNA 甲基化水平升高,说明基因突变的频率增加
B.DNA 甲基化程度越高,基因的表达受到的抑制效果越明显
C.DNA 甲基化可在不改变基因碱基序列的前提下实现对基因表达的调控D.基因型相同的同卵双生双胞胎所具有的微小差异可能与表观遗传有关
18、某种雄性蝗虫有 23 条染色体,其中含有 11 对常染色体和一条性染色体(X 染色体)。下列有关雄性蝗虫的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 减数分裂 I 前期通过联会形成 11 个四分体
- 蝗虫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核 DNA 数可能不同C.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部分精细胞中可能不含 X 染色体D.含有 2 条 X 染色体的细胞共含有 23 条染色体
19、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上的基因可以发生基因重组B.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妻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孩子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基因重组 D.基因重组可以发生在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过程中
20、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证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 蝙蝠的翼和人的上肢结构的相似性可以说明两种生物由共同祖先演化而来 C.人和鱼发育早期都出现鳃裂和尾,说明鱼是人的祖先
D.通过不同生物基因和蛋白质的比较,可以知道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
21、血浆中胆固醇与载脂蛋白 apoB-100 结合形成低密度脂蛋白(LDL),LDL 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将胆固醇运输到细胞内,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含量。PCSK9 基因可以发生多种类型的突变,当突变使 PCSK9 蛋白活性增强时,会增加 LDL 受体在溶酶体中的降解,导致细胞表面 LDL 受体减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引起 LDL 受体缺失的基因突变会导致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升高B.PCSK9 基因的有些突变可能不影响血浆中 LDL 的正常水平
- 引起 PCSK9 蛋白活性降低的基因突变会导致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升高
- 编码 apoB-100 的基因失活会导致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升高
22、某双链 DNA 分子含有 400 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 A:T:G:C=1:2:3: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该 DNA 分子的一个碱基改变,不一定会引起子代性状的改变
- 该 DNA 分子第 2 次复制时,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120 个
- 该 DNA 分子中 4 种碱基的比例为 A:T:G:C=3:3:7:7
- 该 DNA 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 4400 种
23、如图表示乙型肝炎病毒(HBV)促进肝细胞增殖和肿瘤发生的机理,其中“+”表示促进, “-”表示抑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Bx 的合成需要宿主细胞提供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B.HBx 通过促进 Inc-HUR1 的转录形成更多的 Inc-HUR1-RNA C.HBV 的核酸彻底水解后可得到六种小分子
D.由图可推测 p53 是一种肿瘤抑制因子,可以抑制肿瘤发生
24、果蝇中正常翅(A)对短翅(a)为显性,其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B)对白眼(b) 为显性,其等位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纯合红眼短翅的雌果蝇和一只纯合白眼正常翅雄果蝇杂交得 F1,F1 自由交配得 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2 代中无论雌雄都是红眼正常翅
B.F2 代雄果蝇的红眼基因来自 F1 代的父方C.F2 代雌果蝇中纯合子的比例小于杂合子比例
D.F2 代雄果蝇中正常翅个体与短翅个体的数目相等
25、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 XY 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 X 染色体上,含有基因 b 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
26、(每空 1 分,共 10 分)下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 3 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回答有关问题:
(1) ①过程发生的时期是 ,人体细胞中发生①过程的场所有
。上图可发生在细胞核中的过程有 (填序号)。
(2) 若②过程的α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 56%,α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 40%、20%,则与α链对应的 DNA 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
。
(3) ③过程中 Y 是某种 tRNA,它的结构中 (填“有”或“无”)氢键,其上的 CAA 称为 ,一般情况下,一种 Y 可以转运 种氨基酸。若合成该蛋白质的基因含有 1200 个碱基对,则该蛋白质最多由 个氨基酸组成(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4) 人体内成熟红细胞、胚胎干细胞、口腔上皮细胞中,能同时发生上述三个过程的细胞是
。
(5) 假若转录形成α链的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替换,导致该基因编码的肽链中氨基酸 数目减少,其原因可能是基因中碱基的替换导致 。
27、(每空 1 分,共 10 分)先天性夜盲症是不同种基因控制的多类型疾病,一般分为静止性夜盲症和进行性夜盲症;前者一出生便会夜盲,致病基因(A/a)位于 X 染色体上;后者发病较晚,由常染色体上致病基因(D/d)引发进行性夜盲病症。以下是甲、乙两个家族的不同种类夜盲症遗传系谱图,已知乙家族中Ⅰ-2 不携带致病基因。
(1) 据图判断,表现为进行性夜盲症的是为 家族,其遗传方式是 ;表现为静止性夜盲症的是 家族,其遗传方式是 。
(2) 甲家族Ⅲ-1 号基因型可能是 。要保证Ⅲ-2 号的后代一定正常,需选择与基因型为 的男子结婚。Ⅲ-3 号基因型为 ;Ⅱ-3 号与Ⅱ-4 号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 。
(3) 乙家族Ⅱ-2 号基因型为 ,Ⅲ-2 号的致病基因来自Ⅱ代 号。
28、(每空 1 分,共 10 分)四倍体大蒜的产量比二倍体大蒜高许多,为探究诱导大蒜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最适温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主要材料:大蒜、培养皿、恒温箱、卡诺氏液、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质量分数为 15% 的盐酸、显微镜、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等。
(1) 实验步骤
①取 5 个培养皿,编号并分别加入纱布和适量的水。
②将培养皿分别放入-4 ℃、0 ℃、 、 、12 ℃的恒温箱中培养 1 h。
③取大蒜随机均分成 组,分别放入培养皿中诱导培养 36 小时。
④分别取根尖 0.5~1 cm,放入 中固定 0.5~1 h,然后用
冲洗 2 次。
⑤制作装片:解离→ → →制片。
⑥低倍镜检测,统计每组视野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率,并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染色体数目加倍率最高的一组为最适温度。
(2) 实验分析
①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 。
②除低温外, 也可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原理是 。
29、(除标注外每空 1 分,共 10 分)水稻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研究者通过多种育种技术来
提高水稻的产量。
(1) 水稻种植区域广泛,同一品种在不同生态区域产量差异明显。研究发现作物品种的表型
(P)是其基因型(G)、环境效应(E)及基因型与环境之间的互作效应(G×E)共同作用的结果,即 P=G+E+G×E。G×E 的大小反映了基因型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的高低,G×E 较小的品种一般适应种植的区域 (填“较大”或“较小”)。表观遗传是 G×E 效应的一种体现,是指基因的 保持不变,但影响基因 ,导致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
(2) 水稻稻穗的大小会影响水稻产量。研究人员获得了稻穗为大穗的单基因纯合突变体 1 和
突变体 2,其稻穗显著大于野生型。将突变体 1 和突变体 2 分别与野生型水稻杂交,获得的F1 的稻穗大小与野生型相同,说明大穗为 (填“显性”或“隐性”)性状。为了研究两突变基因的关系,将突变体 1 和突变体 2 杂交,若子代表现为大穗,说明突变体 1 和突变
体 2 的突变基因的关系是 (选填“A、等位基因;B、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C、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3)
进一步研究发现突变基因为 A 基因,并对野生型和突变体 1 的 A 基因进行测序,结果如图:
注:非模板链下面的字母代表相应的氨基酸,*处无对应氨基酸。
据图可知,由于碱基对的 使突变体 1 的 A 基因突变,其指导合成的 mRNA 上的碱基为
的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肽链变短,最终导致蛋白质的 改变,功能异常。(4)A 基因表达一种甲基转移酶,可通过催化染色体中组蛋白的甲基化来影响 F 基因的表达, F 基因是稻穗发育的主要抑制基因。研究者进一步做了如图所示检测,据图解释突变体大穗出现的成因: (2 分)。
30、(除标注外每空 1 分,共 10 分)下列示意图分别表示某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 DNA 含量的关系,细胞分裂图及染色体数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 1 中 a~c 柱表示染色单体的是 。图 1 所对应的细胞中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 (填写 I~IV 数字)。
(2) 图 1 中由 II 变为 III,相当于图 2 中图 到图 所示过程。
(3) 图 2 甲细胞含有 对同源染色体,丙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特征是 。(4)图 3 中发生着丝点分裂的区段有 ,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发生在 段(用图中字母表示)。HI 段形成的原因是 (2 分)。
四川省凉山州宁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模拟试题(一): 这是一份四川省凉山州宁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模拟试题(一),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凉山州宁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模拟试题(三): 这是一份四川省凉山州宁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模拟试题(三),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凉山州宁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模拟题(三)(解析版): 这是一份四川省凉山州宁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模拟题(三)(解析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