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易县易州九年一贯制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88287/0-16935411455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易县易州九年一贯制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88287/0-169354114561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易县易州九年一贯制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788287/0-16935411456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易县易州九年一贯制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易县易州九年一贯制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欣赏,写作与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易州九年一贯制学校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3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
A.酝酿(rǎng) 烘拖(tuō) 贮蓄(chǔ) 咄咄逼人(duó)
B.黄晕(yūn) 澄清(dèng) 位临(wèi) 花枝招展(zhǎn)
C.侍弄(shì) 吝啬(qiáng) 粗犷(kuàng) 喜出忘外(wàng)
D.憔悴(cuì) 静谧(mì) 发髻(jì) 翻来覆去(fù)
2.(3分)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浑为一谈
人迹罕至
人声顶沸
恍然大悟
踉踉跄跄
小心冀冀
3.(3分)结合语境,在下列句中横线处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时,我总喜欢捧着一本诗集,享受属于自己的那种安静 的生活。
②既能 ,把握方向,又能 ,关注细节,这样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A.①闲暇 闲适 ②高瞻远瞩 明察秋毫
B.①闲适 闲暇 ②高瞻远瞩 明察秋毫
C.①闲暇 闲适 ②明察秋毫 高瞻远瞩
D.①闲适 闲暇 ②明察秋毫 高瞻远瞩
4.(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
B.一个卫生城市的标志不仅在于环境的洁净,更是在于广大市民卫生素养、文明意识。
C.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中华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D.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5.(7分)按照要求默写。
(1)《<论语>十二章》中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 ?
(2)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 , 。
(3)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生的价值不只在学习,还必须有思考的能力。”这句话跟《<论语>十二章》中的“ , ”十分相似。
(4)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5)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4分)综合性学习
语文是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积淀,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浸润在校园里是语文的馨香,就要读灿烂多姿的中国文,品隽永含蓄的中国话
(1)拟写标语。为营造书香校园氛围,请你以“读书”为话题拟写一条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2)赏评广告。
例:共担风雨,分享阳光。(天气预报广告)
赏评:这句广告运用了对偶和双关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流畅,语意含蓄生动。“风雨”与“阳光”既指天气现象,又体现也责任与关怀,饱含人间温情。
请你赏评(任选一则):
随手关灯一小步,节约能源一大步。(节能广告)
滴答水声,唤你轻轻一拧。(节水广告)
7.(2分)当今社会,一方面是网络用语大行其道,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流行语;另一方面,今年高考明确规定不能使用网络用语。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请说说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60字左右。
二、阅读与欣赏。(45分)
8.(13分)阅读《<论语>十二章》选段,完成问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说
②愠
③忠
④堪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吾日三省吾身”从 、 、 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 的修养。
(4)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
9.(1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终于嫁给了王子
安安和昂弟在抢一辆小卡车,昂弟抢赢了,把东西紧紧抱在怀里
妈妈看见安安突然松了手,退后一步。她正要安抚他,却见这两岁小娃儿端起两只小手臂,对准昂弟,口里发出“砰砰”的枪声
妈妈觉得惊心动魄,只有她知道安安“杀人”的灵感来自哪里。
“大野狼把外婆和小红帽吞下肚之后,觉得累了,就倒在外婆的床上,大大的嘴巴露着尖锐的白牙,血红的长舌。
“猎人来了!”焦急的安安抢在前头,替妈妈接下去;这故事,每一个细节他都记得。
“刚好有个猎人经过小屋子,”妈妈继续说,“听见屋里呼呼的声音,看见了大野狼这个坏东西,于是他举起枪来——”
安安聚精会神地听着,两眼盯着书上一管大猎枪——
“砰一声,猎人开枪把野狼打死了!然后用剪刀把野狼肚子剪开,救出了外婆和小红帽。”
妈妈讲完了故事,心里觉得不太舒服:野狼也是动物,和小白兔一样是宇宙的宠物,不是尾巴给三只小猪烧焦了,就是肚皮被羊妈妈剪开,掉到河里淹死了。妈妈觉得野狼受到不公平的歧视。而且,野狼遭遇的凄惨也使她开始注意到童话里的残酷和暴力。
脍炙人口的《白雪公主》在西方的社会已经受到现代父母的排斥,所以妈妈特别用心地读了一遍,啊,你看!皇后下令杀死白雪公主,皇后便说:
“不肯就砍下你的头来!”
部下不得已,只好对白雪说:“你逃吧!我会杀死一只鹿,把它的心脏冒充是公主的
白雪公主没死,皇后又化装成老妇人,进了公主的门。“老婆婆一进门,很快地勒住白雪公主的脖子,越勒越紧。她看见白雪公主躺下去,才放手逃出森林。”
白雪仍旧没死,皇后就把毒药涂在梳子上,然后把毒梳子插进公主的头发。
公主仍旧不死,于是皇后用毒蛇的脚、鼹鼠的眼睛、蛤蟆的尾巴,还有蜥蜴的翅膀,涂在苹果上,给公主吃下……
妈妈心惊肉跳地读着白雪公主的故事,短短的情节中,有各形各式杀人的方法:用刀子砍头,用丝带套住脖子把人勒死,用毒药给人吞下……我怎么能跟两岁的孩子讲这种故事?妈妈抛开书,他会见到无数的人间丑恶事,没有必要从两岁就开始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仇恨。人的快乐童年何其匆促,边抽出《阿里巴巴四十大盗》。
“强盗看见卡希姆,挥着刀大叫:‘大胆的小偷!竟敢跑到这儿来偷东西,看我一刀杀了你。’”
“卡希姆还没来得及吭气儿,便被砍下了头。”
阿里巴巴聪慧的女仆发现强盗埋伏在大皮袋里,她就“找出一袋油,搬进厨房去,倒入每一只皮袋里。一袋、两袋、三袋……三十九袋,袋子里的强盗,都给烫死了。
“院子里三十九只袋子,都装着强盗们的尸体,阿里巴巴看得又惊又喜。”
妈妈倒抽了一口凉气,慌忙把《白雪公主》和《阿里巴巴》两本书移到书架上最高一格,保证安安即使搬来小椅子也够不到的地方。留在下格的,都是安安心爱的故事:阿依达的花、小豌豆的故事、小锡兵的爱情、三只小猪等等。光复书局这套书寄到之后,安安连车子都不玩了,一遍又一遍地翻着,连上厕所都坚持带着书一块儿上。
站在高椅上,妈妈把不让安安看的故事书一一排列,排着排着,心想:我这岂不是和警察总署一样吗?查禁书籍。妈妈一向对警察总署那类的机构深恶痛绝,现在,只是把人民都当作两岁小儿看待罢了。
晚上,下班回来的爸爸趴在地上做马,让安安骑了几圈之后
“老天,我撑不住了。你把他骗走吧!”
妈妈刚收拾好碗筷,同情地拍拍爸爸的头,叫安安:
“到房间去,讲故事啦!”
骑马的小人一骨碌滑下马背,飞快地往书架奔去。面对着一排花花绿绿的书,背着手沉思一下,仰脸对妈妈说:“要灰姑娘,还有青蛙王子!”
靠着枕头坐好,妈妈问他:“你将来想做什么,安安?”
“嗯——”他在考虑,接着说:“做公主!”
“你是个男孩,安安,”妈妈纠正他,安安不满意地说:
“安安是男人!男人!妈妈是女人!”
“好,安安是男人,男人可以做王子
“做公主,嗯——”他侧着头想想,说:“跟王子
妈妈讲到灰姑娘穿上美丽的玻璃鞋,王子喜出望外,找到了爱慕的人。图片上画着灰姑娘半跪在地上,“灰姑娘终于嫁给了王子,快乐幸福地过一生。”
妈妈边讲,边觉得像吃甜食时突然咬到沙子一样,非常别扭。这样的童话,无非在告诉两岁的小女生、小男生:女孩子最重大的幸福就是嫁给一个王子,所谓王子,有钱,有国王爸爸
狗屁王子!妈妈心里想着,这是什么时代了,人人都是王子。或许“现代王子”是商贾巨室的后代,有个富可敌国的爸爸,大家也都要向他敬礼。现代王子甚至也长得漂亮,生来一嘴乱七八糟的牙也可以请牙医矫正。但是现代的姑娘可有不嫁王子的权利。即使是灰姑娘,也不需要依靠“嫁给王子”的恩典来取得幸福。咆,一定要好好告诉她:这故事是假的……
安安已经睡着了,脸庞贴在书页上,王子和公主结婚的那一页。
(选自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有删改。)
(1)第3段写道“妈妈觉得惊心动魄,只有她知道安安‘杀人’的灵感来自哪里”。安安“杀人”的灵感来自哪里呢?妈妈为什么觉得惊心动魄?
(2)仔细读下面这个句子,结合带点的词句说说作者是如何描绘出妈妈此时的心情的。
妈妈倒抽了一口凉气,慌忙把《白雪公主》和《阿里巴巴》两本书移到书架上最高一格,保证安安即使搬来小椅子也够不到的地方。
(3)爸爸趴在地上给安安做马骑了几圈之后,对妈妈说“老天,我撑不住了。你把他骗走吧!”妈妈凭借什么招“骗”走安安呢?文中有哪些地方证明这一招对安安是管用的
(4)“妈妈边讲,边觉得像吃甜食时突然咬到沙子一样,非常别扭”
10.(16分)
我说,你听
木铃
①她曾经可以做到,连续数小时说个不停,且是站着说,声情并茂的说。她也会让身边的人开口说话,无论你多木讷、多胆怯
②有人说她的提问方式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温和的一种。时间久了,即使是最不爱学习语文的学生也会被她的课迷住。
③有一个学生,恰好转到她的班。因刚到新地方,上课有点走神。她正在台上讲作文,那位新同学的头发天生的黑而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
④大家一齐向那个新同学的头发看,新同学的脸微微发红,心立刻回到课堂上。
⑤她若无其事地继续说:“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大家听了都笑。
⑥那个新同学先获得了发言的机会。她鼓励说:“我刚才说了你的头发,你现在可以说我的某个特征。看,你可以后发制人
⑦气氛轻松活泼了,新同学也不怕了,她果断地说:“老师,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
⑧那位新同学渐渐发现,她们班有一个共同的喜好,就是特别喜欢语文学科
⑨那个当年的新同学就是我。后来,有幸和她一起共事,向她学习教书的艺术。
⑩有一年,学校考虑顾她快退休了,没有给她排课,是我第一次见她生气。她说:“不上课,有什么教可以研的?”学校只好继续让她授课。就这样,没有缺过学生一节课,也从未对学生发过一次火。最后
⑪可是,现在她不会讲话了,经常一个人长时间静坐。别人问她话,大脑80%混沌。我不愿相信,一个擅长语言的人,会失去语言。
⑫也许,她是讲累了,一旦有机会休息,就好了。可我面对她,呼唤“老师”的时候,头微低,没有任何反应。我的眼泪喷涌而出。
⑬她家的茶几上有不少中学语文课本,是医嘱进行刺激治疗的道具。我打开一本书,轻轻对她说:“老师,我听你讲了许多年。今天,我来说,保持原姿态坐着,雕塑一样。
⑭“她的头发天生的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⑮“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
⑯她的头微抬,面部表情有了些微的变化,似乎是尽了最大的努力
(1)围绕老师,文章前后详写了两件事情。请简要概括并填写在横线上。
① →②学校让她负责教研,她却坚持上课直到退休→③ 。
(2)阅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
①她若无其事地接着说:“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大家听了都笑。(老师为什么是“若无其事”的?)
②我的眼泪喷涌而出。(“喷涌而出”体现了“我”怎样的情感?)
(3)下面是当年课堂上师生精彩的对话。请选择其中一句,任选一个角度赏析。
①“她的头发天生的黑,可以说黑得像猴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②“你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
选择第 句。
(4)“好!”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从这两个“好!”上,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得老师?试分别做简要概括。
三、写作与表达。(50分)
11.(50分)时光在不停的流逝,我们在不断的成长,请你以《成长的脚步》为题,分享我们成长中的点点滴滴。
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易州九年一贯制学校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3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
A.酝酿(rǎng) 烘拖(tuō) 贮蓄(chǔ) 咄咄逼人(duó)
B.黄晕(yūn) 澄清(dèng) 位临(wèi) 花枝招展(zhǎn)
C.侍弄(shì) 吝啬(qiáng) 粗犷(kuàng) 喜出忘外(wàng)
D.憔悴(cuì) 静谧(mì) 发髻(jì) 翻来覆去(fù)
【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字形。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A.有误,“酝酿”的“酿”应读作“niàng”;“贮蓄”的“贮”应读作“zhù”。
B.有误,“黄晕”的“晕”应读作“yùn”;“位临”的“位”应写作“莅”。
C.有误,“吝啬”的“啬”应读作“sè”;“喜出忘外”的“忘”应写作“望”。
D.正确。
故选:D。
2.(3分)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浑为一谈
人迹罕至
人声顶沸
恍然大悟
踉踉跄跄
小心冀冀
【分析】本题考查错别字辨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解答】“浑为一谈”的“浑”应为“混”,“人声顶沸”的“顶”应为“鼎”。
答案:
浑→混 顶→鼎
3.(3分)结合语境,在下列句中横线处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时,我总喜欢捧着一本诗集,享受属于自己的那种安静 的生活。
②既能 ,把握方向,又能 ,关注细节,这样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A.①闲暇 闲适 ②高瞻远瞩 明察秋毫
B.①闲适 闲暇 ②高瞻远瞩 明察秋毫
C.①闲暇 闲适 ②明察秋毫 高瞻远瞩
D.①闲适 闲暇 ②明察秋毫 高瞻远瞩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解答】①“闲暇”的意思是“闲空”,“闲适”的意思是“清闲安逸”,“闲适”用来修饰生活比较恰当;
②“高瞻远瞩”意思站得高,看得远,与“把握方向”的语境相符,连极细小的东西也能看得出来。
故选:A。
4.(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
B.一个卫生城市的标志不仅在于环境的洁净,更是在于广大市民卫生素养、文明意识。
C.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中华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D.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缺少主语;
B.缺少宾语中心语;
C.正确;
D.缺少宾语中心语;
故选:C。
5.(7分)按照要求默写。
(1)《<论语>十二章》中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2)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 三军可夺帅也 , 匹夫不可夺志也 。
(3)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生的价值不只在学习,还必须有思考的能力。”这句话跟《<论语>十二章》中的“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十分相似。
(4)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5)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分析】本题考查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注意“信”的书写)
(2)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3)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注意“罔”的书写)
(4)归雁洛阳边(注意“雁”的书写)
(5)枯藤老树昏鸦(注意“鸦”的书写)
6.(4分)综合性学习
语文是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积淀,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浸润在校园里是语文的馨香,就要读灿烂多姿的中国文,品隽永含蓄的中国话
(1)拟写标语。为营造书香校园氛围,请你以“读书”为话题拟写一条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2)赏评广告。
例:共担风雨,分享阳光。(天气预报广告)
赏评:这句广告运用了对偶和双关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流畅,语意含蓄生动。“风雨”与“阳光”既指天气现象,又体现也责任与关怀,饱含人间温情。
请你赏评(任选一则): 运用了对偶和对比手法,句式工整流畅,“一小步”和“一大步”的强烈对比,更突出了“随手关灯”看似小事,实则是关乎节能减排的国家大事,有很强的警示效果。
随手关灯一小步,节约能源一大步。(节能广告)
滴答水声,唤你轻轻一拧。(节水广告)
【分析】(1)本题考查拟写标语,标语要求符合场所的特点和主题(读书),语言要精炼生动,铿锵有力,有鼓动性。修辞可以采用对偶、比喻等等。如:读经典书,做文明人(对偶)。
(2)本题考查学生对广告语的分析鉴赏能力,可以从内容和修辞上来鉴赏本则广告语的妙处。随手关灯一小步,节约能源一大步。(节能广告)这一广告中“一小步”和“一大步”形成强烈对比,更突出了“随手关灯”看似小事,实则是关乎节能减排的国家大事,有很强的警示效果。运用了对偶和对比手法,句式工整流畅,增强了表达效果。
【解答】答案:
(1)示例:读经典书,做文明人
书香浸润校园,智慧点亮人生
(2)示例一:运用了对偶和对比手法,句式工整流畅,更突出了“随手关灯”看似小事,有很强的警示效果。
示例二:运用拟人手法。滴滴答答的水声,节约用水,易于人们接受。
7.(2分)当今社会,一方面是网络用语大行其道,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流行语;另一方面,今年高考明确规定不能使用网络用语。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请说说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60字左右。
【分析】本题考查对现实社会现象的评价能力。解答时,应该在了解材料表述的现象之后,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认识,阐释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解答】答案:
示例一:我赞成在高考中使用网络用语。网络用语来自生活、时尚,显得更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
示例二:我认为应该规范使用汉语。新时代中学生,应该主动学习并使用规范语言。
二、阅读与欣赏。(45分)
8.(13分)阅读《<论语>十二章》选段,完成问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说
同“悦”,愉快,高兴
②愠
恼怒,生气
③忠
竭尽自己的心力
④堪
能忍受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吾日三省吾身”从 忠 、 信 、 习 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 品德 的修养。
(4)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
【分析】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②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③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④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⑤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答题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
①句意为: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愉快。
②句意为: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生气。
③句意为: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④句意为: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堪:能忍受。
(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和意思,然后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直译为主。
①重点词:朋,志同道合的人;自,从;乐。句意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
②重点词:温,温习;故;新,新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3)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概括能力。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三省吾身”的内容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传不习乎”?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从中可提取出关键词语:忠、信、习,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修养。
(4)本题考查阅读启示的表达。阅读选文,或是对自己最有教益的一则,表述其对自己学习或做人方面的意义即可,可以为师矣”一则,因为只有复习有了新体会,说明自己对自己掌握牢固。
答案:
(1)①同“悦”,愉快;②恼怒;③竭尽自己的心力。
(2)①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
②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3)忠 信 习 品德(仁)
(4)示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启发了我们,没有对旧知识的复习,导致我们没办法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9.(1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终于嫁给了王子
安安和昂弟在抢一辆小卡车,昂弟抢赢了,把东西紧紧抱在怀里
妈妈看见安安突然松了手,退后一步。她正要安抚他,却见这两岁小娃儿端起两只小手臂,对准昂弟,口里发出“砰砰”的枪声
妈妈觉得惊心动魄,只有她知道安安“杀人”的灵感来自哪里。
“大野狼把外婆和小红帽吞下肚之后,觉得累了,就倒在外婆的床上,大大的嘴巴露着尖锐的白牙,血红的长舌。
“猎人来了!”焦急的安安抢在前头,替妈妈接下去;这故事,每一个细节他都记得。
“刚好有个猎人经过小屋子,”妈妈继续说,“听见屋里呼呼的声音,看见了大野狼这个坏东西,于是他举起枪来——”
安安聚精会神地听着,两眼盯着书上一管大猎枪——
“砰一声,猎人开枪把野狼打死了!然后用剪刀把野狼肚子剪开,救出了外婆和小红帽。”
妈妈讲完了故事,心里觉得不太舒服:野狼也是动物,和小白兔一样是宇宙的宠物,不是尾巴给三只小猪烧焦了,就是肚皮被羊妈妈剪开,掉到河里淹死了。妈妈觉得野狼受到不公平的歧视。而且,野狼遭遇的凄惨也使她开始注意到童话里的残酷和暴力。
脍炙人口的《白雪公主》在西方的社会已经受到现代父母的排斥,所以妈妈特别用心地读了一遍,啊,你看!皇后下令杀死白雪公主,皇后便说:
“不肯就砍下你的头来!”
部下不得已,只好对白雪说:“你逃吧!我会杀死一只鹿,把它的心脏冒充是公主的
白雪公主没死,皇后又化装成老妇人,进了公主的门。“老婆婆一进门,很快地勒住白雪公主的脖子,越勒越紧。她看见白雪公主躺下去,才放手逃出森林。”
白雪仍旧没死,皇后就把毒药涂在梳子上,然后把毒梳子插进公主的头发。
公主仍旧不死,于是皇后用毒蛇的脚、鼹鼠的眼睛、蛤蟆的尾巴,还有蜥蜴的翅膀,涂在苹果上,给公主吃下……
妈妈心惊肉跳地读着白雪公主的故事,短短的情节中,有各形各式杀人的方法:用刀子砍头,用丝带套住脖子把人勒死,用毒药给人吞下……我怎么能跟两岁的孩子讲这种故事?妈妈抛开书,他会见到无数的人间丑恶事,没有必要从两岁就开始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仇恨。人的快乐童年何其匆促,边抽出《阿里巴巴四十大盗》。
“强盗看见卡希姆,挥着刀大叫:‘大胆的小偷!竟敢跑到这儿来偷东西,看我一刀杀了你。’”
“卡希姆还没来得及吭气儿,便被砍下了头。”
阿里巴巴聪慧的女仆发现强盗埋伏在大皮袋里,她就“找出一袋油,搬进厨房去,倒入每一只皮袋里。一袋、两袋、三袋……三十九袋,袋子里的强盗,都给烫死了。
“院子里三十九只袋子,都装着强盗们的尸体,阿里巴巴看得又惊又喜。”
妈妈倒抽了一口凉气,慌忙把《白雪公主》和《阿里巴巴》两本书移到书架上最高一格,保证安安即使搬来小椅子也够不到的地方。留在下格的,都是安安心爱的故事:阿依达的花、小豌豆的故事、小锡兵的爱情、三只小猪等等。光复书局这套书寄到之后,安安连车子都不玩了,一遍又一遍地翻着,连上厕所都坚持带着书一块儿上。
站在高椅上,妈妈把不让安安看的故事书一一排列,排着排着,心想:我这岂不是和警察总署一样吗?查禁书籍。妈妈一向对警察总署那类的机构深恶痛绝,现在,只是把人民都当作两岁小儿看待罢了。
晚上,下班回来的爸爸趴在地上做马,让安安骑了几圈之后
“老天,我撑不住了。你把他骗走吧!”
妈妈刚收拾好碗筷,同情地拍拍爸爸的头,叫安安:
“到房间去,讲故事啦!”
骑马的小人一骨碌滑下马背,飞快地往书架奔去。面对着一排花花绿绿的书,背着手沉思一下,仰脸对妈妈说:“要灰姑娘,还有青蛙王子!”
靠着枕头坐好,妈妈问他:“你将来想做什么,安安?”
“嗯——”他在考虑,接着说:“做公主!”
“你是个男孩,安安,”妈妈纠正他,安安不满意地说:
“安安是男人!男人!妈妈是女人!”
“好,安安是男人,男人可以做王子
“做公主,嗯——”他侧着头想想,说:“跟王子
妈妈讲到灰姑娘穿上美丽的玻璃鞋,王子喜出望外,找到了爱慕的人。图片上画着灰姑娘半跪在地上,“灰姑娘终于嫁给了王子,快乐幸福地过一生。”
妈妈边讲,边觉得像吃甜食时突然咬到沙子一样,非常别扭。这样的童话,无非在告诉两岁的小女生、小男生:女孩子最重大的幸福就是嫁给一个王子,所谓王子,有钱,有国王爸爸
狗屁王子!妈妈心里想着,这是什么时代了,人人都是王子。或许“现代王子”是商贾巨室的后代,有个富可敌国的爸爸,大家也都要向他敬礼。现代王子甚至也长得漂亮,生来一嘴乱七八糟的牙也可以请牙医矫正。但是现代的姑娘可有不嫁王子的权利。即使是灰姑娘,也不需要依靠“嫁给王子”的恩典来取得幸福。咆,一定要好好告诉她:这故事是假的……
安安已经睡着了,脸庞贴在书页上,王子和公主结婚的那一页。
(选自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有删改。)
(1)第3段写道“妈妈觉得惊心动魄,只有她知道安安‘杀人’的灵感来自哪里”。安安“杀人”的灵感来自哪里呢?妈妈为什么觉得惊心动魄?
(2)仔细读下面这个句子,结合带点的词句说说作者是如何描绘出妈妈此时的心情的。
妈妈倒抽了一口凉气,慌忙把《白雪公主》和《阿里巴巴》两本书移到书架上最高一格,保证安安即使搬来小椅子也够不到的地方。
(3)爸爸趴在地上给安安做马骑了几圈之后,对妈妈说“老天,我撑不住了。你把他骗走吧!”妈妈凭借什么招“骗”走安安呢?文中有哪些地方证明这一招对安安是管用的
(4)“妈妈边讲,边觉得像吃甜食时突然咬到沙子一样,非常别扭”
【分析】文章开头记述了安安“杀死”与他争夺小汽车的昂弟,知道原因的妈妈感到“惊心动魄”。妈妈在给安安讲完童话故事时,总是担心童话里的残酷和暴力会对孩子产生误导,害怕无数的人间丑恶事好,人与人之间的仇恨,会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告诉我们对于童话故事家长要正确的引导孩子,避免对孩子心灵的伤害。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本主旨的理解和分析概括能力。即考查学生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概括内容和原因,其灵感来自于听到的童话故事(小红帽和狼外婆的故事),心里觉得不太舒服:野狼也是动物,童话里却老是给野狼开膛破肚......妈妈觉得野狼受到不公平的歧视,野狼遭遇的凄惨也使她开始注意到童话里的残酷和暴力”原文第16段“在他往后成长的岁月里,没有必要从两岁就开始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仇恨,何其珍贵,一是担心童话里的残酷和暴力会对孩子产生误导,人与人之间的仇恨。
(2)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人物心情。要求学生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把握人物心情、白雪公主的故事、暴力,所以倒抽了一口凉气、着急。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原文第㉖和㉗段:“到房间去!骑马的小人一骨碌滑下马背。①从“光复书局这套书寄到之后,每天抱着书,连上厕所都坚持带着书一块儿上”②和听到妈妈要给自己讲故事的时候,飞快地往书架奔去”可以看出来这个招数是管用的。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这句话在原文第㉟段,无非在告诉两岁的小女生,所谓王子,有钱,大家都要向他行礼!”妈妈觉得别扭是因为这样的价值观是错误的!妈妈心里想着,人人都是王子,在财富中累积财富,大家也都要向他敬礼,因为从小营养充分。但是现代的姑娘可有不嫁王子的权利,也不需要依靠“嫁给王子”的恩典来取得幸福。咆,一定要好好告诉她:这故事是假的……”妈妈觉得别扭是因为现代的姑娘可有不嫁王子的权利。姑娘应该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努力来获得幸福。答案:
(1)安安“杀人”的灵感来自于光复书局出版的世界童话书(童话书;童话故事;狼外婆的童话故事);妈妈害怕无数的人间丑恶事。
(2)妈妈此时的心情是紧张、担心、焦虑的,妈妈意识到童话故事里杀人的手段十分残忍;“慌忙”用神态描写写出了妈妈的惊慌和着急,体现了妈妈的焦虑。
(3)妈妈骗走安安的招数是给安安讲童话故事。从“光复书局这套书寄到之后,每天抱着书,连上厕所都坚持带着书一块儿上”和听到妈妈要给自己讲故事的时候,飞快地往书架奔去”可以看出来这个招数是管用的。
(4)妈妈觉得非常别扭的原因是:有公主和王子的童话,就是告诉小女生,这样的价值观是错误的,现代的姑娘可有不嫁王子的权利。姑娘应该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努力来获得幸福。
10.(16分)
我说,你听
木铃
①她曾经可以做到,连续数小时说个不停,且是站着说,声情并茂的说。她也会让身边的人开口说话,无论你多木讷、多胆怯
②有人说她的提问方式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温和的一种。时间久了,即使是最不爱学习语文的学生也会被她的课迷住。
③有一个学生,恰好转到她的班。因刚到新地方,上课有点走神。她正在台上讲作文,那位新同学的头发天生的黑而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
④大家一齐向那个新同学的头发看,新同学的脸微微发红,心立刻回到课堂上。
⑤她若无其事地继续说:“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大家听了都笑。
⑥那个新同学先获得了发言的机会。她鼓励说:“我刚才说了你的头发,你现在可以说我的某个特征。看,你可以后发制人
⑦气氛轻松活泼了,新同学也不怕了,她果断地说:“老师,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
⑧那位新同学渐渐发现,她们班有一个共同的喜好,就是特别喜欢语文学科
⑨那个当年的新同学就是我。后来,有幸和她一起共事,向她学习教书的艺术。
⑩有一年,学校考虑顾她快退休了,没有给她排课,是我第一次见她生气。她说:“不上课,有什么教可以研的?”学校只好继续让她授课。就这样,没有缺过学生一节课,也从未对学生发过一次火。最后
⑪可是,现在她不会讲话了,经常一个人长时间静坐。别人问她话,大脑80%混沌。我不愿相信,一个擅长语言的人,会失去语言。
⑫也许,她是讲累了,一旦有机会休息,就好了。可我面对她,呼唤“老师”的时候,头微低,没有任何反应。我的眼泪喷涌而出。
⑬她家的茶几上有不少中学语文课本,是医嘱进行刺激治疗的道具。我打开一本书,轻轻对她说:“老师,我听你讲了许多年。今天,我来说,保持原姿态坐着,雕塑一样。
⑭“她的头发天生的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⑮“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
⑯她的头微抬,面部表情有了些微的变化,似乎是尽了最大的努力
(1)围绕老师,文章前后详写了两件事情。请简要概括并填写在横线上。
① “我”上课走神,老师引导“我”集中注意力并积极发言 →②学校让她负责教研,她却坚持上课直到退休→③ 老师脑梗严重,仍记得当年的教学情景 。
(2)阅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
①她若无其事地接着说:“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大家听了都笑。(老师为什么是“若无其事”的?)
②我的眼泪喷涌而出。(“喷涌而出”体现了“我”怎样的情感?)
(3)下面是当年课堂上师生精彩的对话。请选择其中一句,任选一个角度赏析。
①“她的头发天生的黑,可以说黑得像猴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②“你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
选择第 ① 句。
(4)“好!”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从这两个“好!”上,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得老师?试分别做简要概括。
【分析】本文通过记述我上学时,上课走神,老师引导“我”集中注意力,并鼓励我,让我从此积极发言,她专心凝听;后来我也当了老师,但是我的老师脑梗严重,却仍记得当年的教学情景,表现了作者对老师的喜爱与深深的感激之情。
【解答】(1)本题是对内容概括能力的考查。方法:一。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加以概括。这是最常用的方法。写人记事的文章、地点、事件(包括起因、结果)等基本要素,用词语串连起来。①“我”上课走神。②老师脑梗严重。
(2)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句不离篇”的原则,从而明确观点,若无其事,不想让学生尴尬。
②“雕塑”意思是像雕塑一样不动,含有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呆板,因此不合适。
(3)本题是对句子赏析的考查。句子赏析一般从动词和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分析修辞的用法,最后看表达感情,找出运用的动词,并指出表达的感情,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的特征。(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感情和动作,从而达到形象生动 的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找出运用的动词,并指出表达的感情。
示例一:第(1)句“她的头发天生的黑,可以说黑得像猴子,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学生头发的美。从而表现了老师高超的语言艺术、爱心。
示例二:第(2)句“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泛着柔润的红晕。”,把红痣比作红豆,表现了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也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关爱心领神会。
(4)本题的考点是人物形象描写与分析。 概括人物形象,精神品质。解题思路:从具体的人物行为事件和人物的外貌、动作;从正面;细节描写、衬托手法等入手,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善于保护学生自尊心、有高超教育艺术等)的老师。
答案
(1)①“我”上课走神,老师引导“我”集中注意力并积极发言,仍记得当年的教学情景。
(2)①因为老师已经巧妙地提醒了走神的学生,若无其事,不想让学生尴尬。意思对即可。
②“雕塑”意思是像雕塑一样不动,含有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呆板,因此不合适。
(3)示例一:第(1)句,运用比喻,字里行间流露出赞美之情,也表现了老师的细心,对学生的观察细致入微。
示例二:第(2)句,运用比喻,表现了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也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关爱心领神会。
(4)第一个“好”表现的是一个善于鼓励学生(或关爱学生、善于保护学生自尊心、有高超教育艺术等)的老师。
三、写作与表达。(50分)
11.(50分)时光在不停的流逝,我们在不断的成长,请你以《成长的脚步》为题,分享我们成长中的点点滴滴。
【分析】本题是命题作文。“成长”一词,表明了写作的范围必须是成长中的事与人、情与感。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痛苦与欢乐、挫折与希望、失败与成功,其中蕴含着生活的滋味、人生的滋味。选材时,要从身边的生活素材出发,把这些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当作取材的切入口,捕捉喜、怒、哀、乐中一刹那的感悟,要注意以小见大,写出真情实感,发掘出深刻的立意。记述成长故事。可记述生活中的成长经历,如写因身高、体型等变化带来的青春烦恼,写阳光雨露的呵护让我们感到的温暖和甜蜜,写亲人之间的误会、友情路上的波折、同学交往的友爱、师生之间的温情等。可写自我成长的个性体验,还可以抒发一个群体、一个时代的心声。写作时要文笔生动,并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形象地将故事和人物展现出来,使文章的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根据作文要求,本文适合写记叙文。
【解答】
成长的脚步
成长的路上坎坷渺茫,我才得以迈出坚定自信的脚步。
小时候的我,活泼之中总夹杂着几分胆怯,敏感的很,不愿和比我大的伙伴玩,甚至连极小的昆虫也会使我感到惧怕……不知不觉地,我脆弱的胆量在一次次恐惧之后渐渐萎缩。
然而,正是她——妈妈的引导让我有了空前的改变。
仲夏之夜,时钟已不耐烦地敲响了九下,可妈妈还在趁这夜深人静之时和大人们谈天说地呢。妈妈让我自己先去睡,最终我还是在庭院受着妈妈的抚抱睡着了。
谁知,第二天。我在一旁沉闷着。”这句让我似懂非懂的哲理似乎让我有了从未有过的勇气。
准备好一切后,我开始单独出发了,我无助地四处张望,我已感到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一切显得那么陌生,但我不住地控制着自己的情绪,我的心彻底地定了下来。
一切都变得那么突然,一切都显得那么轻适,我的心仍依恋着汽车里的欢声笑语。随后,传来的是无尽的欣慰。
回到妈妈身边后,我练就了超凡的勇气,通通都屈服于我之下了。
岁月的脚步,轻轻地……正如我轻轻地战胜懦弱。如今伴随的是我坚定自信的脚步,将发现!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1/11/16 6:16:35;用户:18759473418;邮箱:18759473418;学号:4162628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保定市易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保定市易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句子默写,基础知识综合,选择题,语言表达,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