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信息技术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上册)任务2 连接信息技术设备优秀教案
展开课 题 | 1.3.2 连接信息技术设备 | 课 型 | 理实一体 | 课 时 | 1 |
授课班级 | 中职一年级 | 授课时间 | 上期 | 授课教师 |
|
教材分析 | 本节课的内容是关于《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基础模块“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单元的连接信息技术设备。课标要求是正确连接计算机,移动终端和常用外围设备,并将信息技术设备接入互联网。结合学情,选用的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发展研究所主编的《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上册),学习内容是第一单元第三节任务二连接信息技术设备。 | ||||
学情分析 | 知识储备:已经了解信息技术设备的类型和特点,以及信息技术设备的性能指标。 能力水平:能根据需要选购信息技术设备。 学习特点:明确自我需求、动手能力强、但如何连接信息设备不熟悉。 | ||||
学习目标 | 知识目标:了解连接计算机,移动终端和常用外围设备的方法。 能力目标:能连接计算机与外围设备,能将信息技术设备接入互联网。 素质目标:1.能安全完成信息设备的连接。 2.培养学生遵守行业规范,合法、合理、合规连接信息设备。 | ||||
学习重难点 | 教学重点:连接计算机与外围设备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设备接入互联网 | ||||
教学方法 | 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演示法 | ||||
课前准备 | 教师准备:微课视频、讨论主题、学生任务书 学生准备:观看微课、在线讨论、完成任务书、查看导学案 | ||||
教学媒体 |
计算机组装实训室 |
教学过程 | |||
第一课时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设计 | 学生活动设计 | 设计意图 |
活动一: 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 1.情景引出主题 刚刚退休的钟师傅,喜欢旅游、喜欢拍照和摄像,他购买了台式计算机、显示器、键盘、鼠标、数码相机、打印机、音箱等整套信息设备,他想把这套设备连接起来,接入互联网(他家里开通了宽度网络),以便上传照片和视频到微信朋友圈,你能帮他实现吗? 2.分发笔记采购任务书 引导学生分析任务书,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展示学习目标 | 1.认真聆听教师描述的情景,分析钟师傅的需求,思考实现方案。
2.接收并查看本节课堂任务书
3.查看并记住本节任务的学习目标。 | 1.设置职场情景,引导学生分析客户需求,引出本课主题:连接信息设备。 同时激发学习兴趣。
2.通过展示钟师傅购买的设备图片,帮助学生回忆前次课的相关知识。
3.下发任务书、展示任务,让学生明确课堂任务。 |
活动二: 调动思维 探究新知 |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把各类信息设备连接起来? 将各类信息设备连接起来,能更好发挥信息设备的功能,更有利于在不通设备间传递信息,如将数码相机与计算机连接,能把相机中的照片和视频传到计算机保存。 用已经连接好的计算机设备,演示讲述: (1)与计算机连接的外围设备 常用的计算机外围设备有键盘/鼠标、显示器、音箱及打印机等,一般通过计算机主机的外部设备接口,使用相应线缆与外围设备进行连接。 (2)计算机与外围设备连接方法 在计算机的主机上,提供了各种与外围设备连接的接口。 PS/2接口:键盘/鼠标 USB接口(USB接口和线缆又分为标准型、微型和Type-C型):键盘/鼠标,音频设备,打印机、移动硬盘、数码相机或摄像机及其他信息技术设备。 VGA接口:显示器 DVI接口:投影仪 HDMI接口:数字电视 注意高分辨率显示的场合,VGA接口支持效果不理想,工作在108OP 以上分辨率的显示设备,需要采用其他类型的接口。音频设备一般使用3.5 mm同轴音频线缆和相应接口与计算机连接。USB接口也可用于音频设备的连接。 | 1.学习连接计算机与外围设备
(1)思考问题,结合生活实际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2)听课、思考、记录教师讲述的计算机外围设备。
(3)听课、观察教师展示的主机上外围设备接口、与之相连接的外围设备。
(4)组内协作,动手实践、连接外围设备,特别观察频设备接口的特征。 | 1.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用已经连接好的计算机设备演示讲述,一是课保障学生操作安全、二是有利于学习标志的连接方法,三是保障设备安全。
2.学生观察后、设备拆分,然后再分组连接设备,有利于学生练习、在实践中学习总结,从而突破本课重点。
3.分组协作练习、利于学生团结互助、相互学习。 |
2.组织信息技术设备接入互联网 在网络普及的今天,大多数信息技术设备必须接人互联网才能正常工作。 提问:同学们是通过什么方式将手机或电视或电脑等信息设备连接到互联网的呢? 组织学生抢答。 结合ppt、实操展示、讲述如下内容: (1)有线方式接入互联网 有线方式是一种物理连接方式,利用信息设备提供的有线网络接口(RJ-45),通过双绞线与网络交换机或路由器的网络接口连接,实现物理部件的连接进入互联网。 实操展示: 观察信息设备上的RJ-45接口; 认识双绞线; 认识网络交换机或路由器的网络接口; 连接进入互联网。 (2)无线方式接入互联网 无线方式是信息设备通过wi_Fi或移动通信网络接入互联网。 使用Wi-Fi网络条件:除信息技术设备内置无线网卡外,还需要一个支持Wi-Fi网络并接入互联网的无线路由器或无线信号收发器。 接入方法:首先搜索周边的Wi-Fi网络设备,然后输入相应的安全密码后就可以进行连接。 使用移动通信网络条件和方法:插入移动通信供应商提供的SIM 卡,开机后在设备屏幕顶端看到信号连通的提示符,即表明连网成功。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连接互联网,可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使用Wi-Fi网络,另一种是连接移动通信网络。 (3)无线网络接入安全事项 不能随便加入来路不明的无线网络,因为发送的信息容易被窃听篡改,容易受到假冒攻击; 要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定期对自己的资料及网络设备进行检查、备份,保证数据安全。 使用加密的无线网络,尽量不要使用公开或者密码弱的无线网络。 |
抢答:信息设备接入互联网的方式?
(1) 听课,思考、观察教师演示的查看计算机有线网络接口(RJ-45)特征, 双绞线与网络交换机或路由器的网络接口,记住连接方法,然后实操练习。
(2) 听课,思考和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无线接入互联网的方法,然后用教学平板实操搜索Wi-Fi并接入互联网。
(3)听课,思考、反省自我生活中接入无线网络的行为,增强安全意识。 | 1.通过抢答方式、活跃课堂、激发学生思维、利于将生活应用提升到理论层次,让本课的教学难点更容易实现。
2.通过观察有线网络接口(RJ-45)特征、双绞线、交换机和路由器网络接口,加深理解有线连接的物理部件。再通过操作练习掌握有线连接方法,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达到攻克本课时难点目的。
3.通过搜索WI_FI、设置移动网络连接等理论和实操的学习,促进学生对中国移动技术的崇拜,增强民族自豪感。
4.通过无线网络接入安全事项学习,教育学生网络安全接入意识,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 |
活动三: 巩固练习 素质提升 | 1.组织学生连接计算机与外围设备; 2.组织学生通过有线方式将计算机接入互联网; 3.组织学生完成无线WI_FI接入互联网; 4.组织学生利用移动通信网络接入互联网操作。 5.组织学生实践连接家用信息设备,并填写连接记录单。 | 1.连接计算机与外围设备; 2.有线方式将计算机接入互联网; 3.无线WI_FI接入互联网; 4.利用移动通信网络接入互联网; 5.连接家用信息设备,并填写连接记录单。
| 1.操作练习、加深理解。 2.分组集体探索和讨论,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协作意识。 3.填写连接记录单,细化技能、利用总结提炼。 |
活动四: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 1.课堂小结: (1)将各类信息设备连接起来,能更好发挥信息设备的功能,更有利于在不通设备间传递信息; (2)常用的计算机外围设备有键盘/鼠标、显示器、音箱及打印机等,一般通过计算机主机的外部设备接口,使用相应线缆与外围设备进行连接; (3)计算机主机的外部设备接口有PS/2接口、USB接口、VGA接口、DVI接口、HDMI接口; (4)信息技术设备接入互联网可通过有线和无线两种方式; (5)无线接入互联网有Wi_Fi和移动互联网方式。 (6)使用加密的无线网络,尽量不要使用公开或者密码若的无线网络。 2.作业: (1)阐述连接计算机与外围设备的接口和对应设备。 (2)结合生活实际,描述你使用的信息设备接入互联网的方法。 (3)阐述通过Wi_Fi接入互联网的安全注意事项。 | ||
活动五: 板书设计 | 1.连接计算机与外围设备 (1)常用的计算机外围设备有键盘/鼠标、显示器、音箱及打印机等,一般通过计算机主机的外部设备接口,使用相应线缆与外围设备进行连接; (2)计算机主机的外部设备接口有PS/2接口、USB接口、VGA接口、DVI接口、HDMI接口; 2.信息设备接入互联网 (1)有线接入 (2)无线接入:Wi_Fi、移动互联网方式 3.无线网络安全 使用加密的无线网络,尽量不要使用公开或者密码若的无线网络。
| ||
活动六: 教学反思 (留白) |
|
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上册)任务2 连接网络公开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上册)任务2 连接网络公开课教学设计,共6页。
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上册)任务1 认识网络设备优秀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上册)任务1 认识网络设备优秀教案及反思,共6页。
中职信息技术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上册)任务3 设置信息技术设备优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中职信息技术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上册)任务3 设置信息技术设备优秀教案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