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教学教案:质量守衡定律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783631/0-169344974198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三化学教学教案:质量守衡定律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三化学教学教案:质量守衡定律,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假设的检验及推理, 发现规律, 解释与讨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三化学教学教案:质量守衡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识记:质量守衡定律 2、 理解: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衡定律 能力目标: 1、 锻炼动手能力、形成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 1、 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通过分组实验,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猜想、分组实验探究、讨论、归纳。 教学辅助工具 多媒体课件、实验必备的仪器和药品 教学过程: 一、 提出问题 师:我们已经知道化学反应的特征就是生成了其他物质,例如: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那么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与反应物硫和氧气的质量之和之间有无变化呢? 二、 猜想与假设 学生讨论:分组交流,讨论。若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有变化,则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生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生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生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师:从讨论的情况来看,有三种不同的意见,那么哪一种是正确的呢?我们不妨用实验来验证。 三、 假设的检验及推理 1、 制定计划 师:把学生分成三组: 一组:进行白磷燃烧前后的质量的测定。 二组:进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三组:进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2、 进行实验。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自行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并能积极分工、协作、共同顺利的完成实验。 3、 收集证据。 学生;根据现象进行讨论、归纳,然后请各小组长代表本组对所做的实验进行小结,自然的得出结论。 四、 发现规律 生:三个小组的小结情况: 一组:磷燃烧后有白烟生成即生成了五氧化二磷,但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二组:铁在硫酸铜溶液中反应,铁丝上附着红色物质;溶液有兰色变为浅绿色,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仍不变。 三组:无色氢氧化钠溶液与兰色的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兰色絮状沉淀,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还是不变。 师:通过学生小结发言,教师归纳、评价得出质量守衡定律,请一个学生叙述。 生: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生: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呢? 五、 解释与讨论 师:教师先演示有关“化学变化中分子被破坏,原子重新组合成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动画课件,给学生必要的启迪。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三化学教学教案:质量守恒定律,共4页。
这是一份初三化学教学教案:原子,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原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三化学教学教案: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