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部分地区高三8月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展开古代诗歌阅读
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八月初一驾幸延喜楼看冠带降戎① 薛 逢
城头旭日照阑干,城下降戎彩仗②攒。九陌③尘埃千骑合,万方臣妾一声欢。
楼台乍仰中天易,衣服初回左衽难。清水④莫教波浪浊,从今赤岭⑤属长安。
[注]①延喜楼:唐长安皇城东北门楼。冠带:汉族服饰,这里指穿上汉族服装。②彩仗:用
彩色绸带装饰的器仗。③九陌:京城中的大道。④清水:今甘肃省清水县的清水河。大中二年十二月,凤翔节度使崔珙大破吐蕃,克清水。⑤赤岭:今日月山,在今青海省湟源县西,这里指河陇之地的收复。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上句中的“阑干"指栏杆,与《琵琶行并序》"梦啼妆泪红阑干"的“阑干”含义不同。
B.颔联对仗工整,巧用数词,描摹了尘埃四起、千骑集合、万方朝拜、臣民欢呼的盛大场景。
C.颈联上句扣合题中“延喜楼”三字,意谓为了迎接驾幸,很快就建起了高耸云天的楼台。
D.本诗前两联写冠带降戎的盛况,后两联合写诗人祝愿,格调雄健、明朗,遥接盛唐余韵。
16.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广东省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欧,完成16-16题。
放言五首①(其三) 杂兴八首(其三)
唐 白居易 顾嗣协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②。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
试玉要烧三日满③,辨材须待七年期④。 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木篡时。 舍长以就短,智高难为谋。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注】①元和五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被贬江陵,写了五首《放言》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江州,也写下五首《放言》诗奉和。②钻龟、祝蓍(shī):古人占卜的两种方式。③周公:周成王叔父,成王年幼,周公摄政,管叔等人造作流官,说周公要篡位,周公恐惧,外出追难。后来成王发现流言是假,便迎接周公回来,平定了管叔等人的叛乱。④王莽:汉元帝皇后侄,后篡汉自立,改国号为“新”。
16.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白诗首联设置悬念,说要赠人一个判断真假的方法,却不正面说明,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赠”字强调此法乃经验之谈。
B.白诗充满了对朋友的劝慰之情,也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之情以及对自身遭遇的愤愤不平,并坚信自己与友人的冤情终会昭明。
C.顾诗用语浅近、如话家常,却表现出作者思维的深刻与缜密,诗中阐释的道理颇具思辨性和开放性。
D.两首诗都以议论说理为主,富有理趣,体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洞察。两诗结尾处均未点破观点,富有情味,让人思而得之。
16.古诗中蕴含的人才观往往丰富而深刻,请分别概括以上两首诗的人才观,并简要分析两首诗是如何表达人才观的。(6分)
广东省广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阶段训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5~16小题。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深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注]。
[注]兰杜:兰草、杜若,均为香草。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开头两句照应诗题,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月初吐”运用比拟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月亮刚刚升起的景象。
B.诗的三、四句从视觉角度写水光上映,月光下泻,交相辉映窗棱。“澹”“演漾”化静为动,生动传神,极具特色。
C.诗的五、六句慨叹流光易逝、世事多变,和张若虚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一样都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D.诗歌紧扣“忆”,先写月下美景,由玩月到忆人,由写景到抒情,情景交融,雄浑开阔,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16.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两句表达了思乡怀人之情。本诗最后四句化用了上述诗句,请结合诗歌谈谈你对这四句诗的理解。(6分)
广东省湛江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春中①田园作
王 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②,荷锄觇⑤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④,惆怅远行客。
【注】①春中(zhòng):即仲春,农历二月。②远扬:又长又高的桑枝。③觇( chān):探测、察看。④御:进用,饮、喝的意思。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和颔联,通过写鸟鸣、花开,农民修整桑枝、察看水路,描绘了一幅春意浓郁的田园图,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农事的热爱。
B.颈联描写燕子识旧巢,旧主人翻看新日历,暗示时光更替,表现了主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满心期盼。
C.尾联写:面对美好的田园春光,想到作客在外的人,他们无缘享受这一切,不由得为之惋惜和惆怅。
D.诗中人们在春天的感召下,满怀憧憬,展望和追求美好的明天,人们的精神面貌有如一片春意欣欣向荣,显得健康、饱满。
16.本诗颔联与杨万里《插秧歌》的首联“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都运用了恰切的动词描写农民劳作的场景,表现诗歌主旨。请分别简要赏析。(6分)
广东省湛江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答登封王晦之登楼见寄①
黄庭坚
县楼三十六峰寒②,王粲登临独倚阑③。
清坐一番春雨歇,相思千里夕阳残。
诗来嗟我不同醉,别后喜君能自宽。
举目尽妨人作乐,几时归得钓鲵桓④。
[注]①本诗是黄庭坚在叶县任上所作。王晦之,黄庭坚的朋友,在河南登封做官。②县楼:登封县的城楼。三十六蜂:中岳嵩山有三十六个主要的山峰。③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有《登楼赋》。④鲵桓:语出《庄子·应帝王》“鲵桓之审为渊”,一说是两种大鱼的名字,一说鲵为鲸,桓为盘桓。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上句省一“对”字,意思是说登封县的城楼正对着嵩山三十六个高寒的山峰。
B. 首联下句说诗人曾像王粲一样,登上此楼,独倚着栏杆,向远方眺望思念友人。
C. 颔联写一阵春雨过后,诗人静坐在夕阳之下思念远方朋友,美景更显友情之深。
D. 尾联写自己在叶县无法自宽,希望能摆脱繁琐的公务,回家去过渔钓的隐居生活。
16. “嗟”是全诗的诗眼,请说明全诗是怎样围绕“嗟”行文布局的。
古代诗歌阅读
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八月初一驾幸延喜楼看冠带降戎① 薛 逢
城头旭日照阑干,城下降戎彩仗②攒。九陌③尘埃千骑合,万方臣妾一声欢。
楼台乍仰中天易,衣服初回左衽难。清水④莫教波浪浊,从今赤岭⑤属长安。
[注]①延喜楼:唐长安皇城东北门楼。冠带:汉族服饰,这里指穿上汉族服装。②彩仗:用
彩色绸带装饰的器仗。③九陌:京城中的大道。④清水:今甘肃省清水县的清水河。大中二年十二月,凤翔节度使崔珙大破吐蕃,克清水。⑤赤岭:今日月山,在今青海省湟源县西,这里指河陇之地的收复。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上句中的“阑干"指栏杆,与《琵琶行并序》"梦啼妆泪红阑干"的“阑干”含义不同。
B.颔联对仗工整,巧用数词,描摹了尘埃四起、千骑集合、万方朝拜、臣民欢呼的盛大场景。
C.颈联上句扣合题中“延喜楼”三字,意谓为了迎接驾幸,很快就建起了高耸云天的楼台。
D.本诗前两联写冠带降戎的盛况,后两联合写诗人祝愿,格调雄健、明朗,遥接盛唐余韵。
16.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15.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鉴赏古代诗歌作品的语言、内容、形象、表现手法、风格等的能力。C项中"意谓为了迎接驾幸,很快就建起了高耸云天的楼台"这一理解与分析不正确。颈联上句是虚写,是以建高楼容易反衬边民"衣服初回左衽"的困难。
16.(1)抒发了为失地收复、边疆安定、国家统一而产生的喜悦之情。(2分)(2)①场景描写(或景中融情):前两联描绘冠带降戎的盛大、欢乐场景,饱含庆祝胜利的欣悦之情。②对比手法:颈联用对比手法,建造高耸入云的楼台容易,让边地百姓改易胡服、归顺大唐困难,两相对比,突出收复失地、安定边疆之难得。③象征(隐喻)手法:以"清水莫教波浪浊"暗寓要珍惜、守护来之不易的安定局面,不要再让边地生乱。(①~③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作品的内容、阐释作品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能力。题干从本诗的思想情感与表现手法两个角度设题。从思想情感内涵看,本诗主要抒发了对收复失地、安定边疆、统一国家的欣悦之情。从表现手法看,本诗前两联描绘皇帝驾临观摩冠带降戎仪式的盛大喜庆场景,这是景中融情。后两联是诗人即景而发的议论,表达美好的祝愿,一是肯定失地复得之不易,二是提醒朝廷珍惜、守护难得的边疆安定、国家统一的太平局面。其中,颈联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失地收复之不易;尾联用了象征(隐喻)手法,提醒朝廷守护失而复得的边地,珍惜边疆安定的大好局面,切莫再度生乱。
广东省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欧,完成16-16题。
放言五首①(其三) 杂兴八首(其三)
唐 白居易 顾嗣协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②。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
试玉要烧三日满③,辨材须待七年期④。 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木篡时。 舍长以就短,智高难为谋。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注】①元和五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被贬江陵,写了五首《放言》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江州,也写下五首《放言》诗奉和。②钻龟、祝蓍(shī):古人占卜的两种方式。③周公:周成王叔父,成王年幼,周公摄政,管叔等人造作流官,说周公要篡位,周公恐惧,外出追难。后来成王发现流言是假,便迎接周公回来,平定了管叔等人的叛乱。④王莽:汉元帝皇后侄,后篡汉自立,改国号为“新”。
16.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白诗首联设置悬念,说要赠人一个判断真假的方法,却不正面说明,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赠”字强调此法乃经验之谈。
B.白诗充满了对朋友的劝慰之情,也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之情以及对自身遭遇的愤愤不平,并坚信自己与友人的冤情终会昭明。
C.顾诗用语浅近、如话家常,却表现出作者思维的深刻与缜密,诗中阐释的道理颇具思辨性和开放性。
D.两首诗都以议论说理为主,富有理趣,体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洞察。两诗结尾处均未点破观点,富有情味,让人思而得之。
16.古诗中蕴含的人才观往往丰富而深刻,请分别概括以上两首诗的人才观,并简要分析两首诗是如何表达人才观的。(6分)
15.D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结尾处均未点破观点”错,顾诗结尾“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直接点明了观点。故选D。
16.(6分)
白诗人才观:若想辨识人才,必须经过时间的考验,不能根据一时一事下结论。(1分)
顾诗人才观: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用人当用人所长、避其所短,因材施用,不要求全责备。(1分)
白诗手法:①类比。白诗以试玉、辨材之例,说明认识事物好坏真伪的正确方式是时间的考验,寓哲理于形象之中。②用典。用周公摄政辅佐成王的故事,再用王莽篡汉自立的典故,证明上述道理;③假设。尾联先用假设引发读者思考,再用反问揭示自己的看法。④正反对比。正面以试玉、辨材之例,说明认识事物好坏真伪的正确方式是时间的考验;反面以周公、王莽之例说明不经过时间考验就会误判人才,以为周公想篡权,王莽是君子。(3分,四点中任意答出三点即可)
顾诗手法:类比。使用骏马犁田渡河来表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1分)
(补充答案:如答顾诗“使用典故”,也给分。顾诗两句均有出处,但题目注释没注,不要求必答。出处:《淮南子》中记载“钟山之玉,炊以炉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正义》中记载“豫,今之枕木也;樟,今之樟木也。二木生至七年,枕樟乃可分别”。)
广东省广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阶段训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5~16小题。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深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注]。
[注]兰杜:兰草、杜若,均为香草。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开头两句照应诗题,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月初吐”运用比拟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月亮刚刚升起的景象。
B.诗的三、四句从视觉角度写水光上映,月光下泻,交相辉映窗棱。“澹”“演漾”化静为动,生动传神,极具特色。
C.诗的五、六句慨叹流光易逝、世事多变,和张若虚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一样都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D.诗歌紧扣“忆”,先写月下美景,由玩月到忆人,由写景到抒情,情景交融,雄浑开阔,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16.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两句表达了思乡怀人之情。本诗最后四句化用了上述诗句,请结合诗歌谈谈你对这四句诗的理解。(6分)
15.【理解赏析】(3分)
D(“雄浑阔大”不对。)
16.【分析鉴赏】(6分)
①七、八句化用“美人”句,借“美人”这一典故写朋友在这月光普照的夜晚于江畔苦吟,思念自己,通过想象朋友的行为更突显自己对朋友的深深牵挂。
②最后两句化用“隔千里”句,借“明月”来抒思念之情,“微风吹兰杜”句,借兰草杜若之芳,赞扬友人的美好品格。
[每点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广东省湛江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春中①田园作
王 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②,荷锄觇⑤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④,惆怅远行客。
【注】①春中(zhòng):即仲春,农历二月。②远扬:又长又高的桑枝。③觇( chān):探测、察看。④御:进用,饮、喝的意思。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和颔联,通过写鸟鸣、花开,农民修整桑枝、察看水路,描绘了一幅春意浓郁的田园图,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农事的热爱。
B.颈联描写燕子识旧巢,旧主人翻看新日历,暗示时光更替,表现了主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满心期盼。
C.尾联写:面对美好的田园春光,想到作客在外的人,他们无缘享受这一切,不由得为之惋惜和惆怅。
D.诗中人们在春天的感召下,满怀憧憬,展望和追求美好的明天,人们的精神面貌有如一片春意欣欣向荣,显得健康、饱满。
16.本诗颔联与杨万里《插秧歌》的首联“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都运用了恰切的动词描写农民劳作的场景,表现诗歌主旨。请分别简要赏析。(6分)
15.B 【解析】颈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明天的憧憬和展望,而不是主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16.①《插秧歌》首联以“抛”“接”“拔”“插”这四个动词,生动地描绘了农户一家人各有分工、井然有序地抛秧接秧、拔秧插秧的繁忙劳动状态,(2分)表现出农民生活的辛苦与农事的繁忙(或:表达对劳动和劳动者的赞美之情),富于生活情趣。(1分)②《春中田园作》颔联以“持”“伐”“荷”“觇”这四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农民手持并头修整桑枝、扛着锄头察看泉水通路的劳作情景,为一年的农事劳作拉开序幕,(2分)表现出人们对未来满怀憧憬(或:对美好的明天的追求)。(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
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广东省湛江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答登封王晦之登楼见寄①
黄庭坚
县楼三十六峰寒②,王粲登临独倚阑③。
清坐一番春雨歇,相思千里夕阳残。
诗来嗟我不同醉,别后喜君能自宽。
举目尽妨人作乐,几时归得钓鲵桓④。
[注]①本诗是黄庭坚在叶县任上所作。王晦之,黄庭坚的朋友,在河南登封做官。②县楼:登封县的城楼。三十六蜂:中岳嵩山有三十六个主要的山峰。③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有《登楼赋》。④鲵桓:语出《庄子·应帝王》“鲵桓之审为渊”,一说是两种大鱼的名字,一说鲵为鲸,桓为盘桓。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上句省一“对”字,意思是说登封县的城楼正对着嵩山三十六个高寒的山峰。
B. 首联下句说诗人曾像王粲一样,登上此楼,独倚着栏杆,向远方眺望思念友人。
C. 颔联写一阵春雨过后,诗人静坐在夕阳之下思念远方朋友,美景更显友情之深。
D. 尾联写自己在叶县无法自宽,希望能摆脱繁琐的公务,回家去过渔钓的隐居生活。
16. “嗟”是全诗的诗眼,请说明全诗是怎样围绕“嗟”行文布局的。
【答案】15. B 16. “嗟”,叹息之意。首联写友人登楼眺望,自己不能同游,这是写叹息的诱因。颔联写雨后清坐和夕阳下相思,具体展现叹息时的形象。颈联通过“不同醉”和“能自宽”的对比,点明叹息的原因。尾联写何时能摆脱繁琐公务、归去过渔钓的隐居生活,这是叹息的延续。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B.“说诗人曾像王粲一样,登上此楼……”错误。首联是想象友人登临的情景,联想到嵩山的三十六个主要山峰和王粲的《登楼赋》,下句的意思是说,你也像写《登楼赋》的王粲那样,独倚栏杆,登楼远眺。另外,从诗题“和答登封王晦之登楼见寄”也可知登楼者不是诗人,而是友人。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首先要解释“嗟”是嗟叹、叹息的意思。然后再分析本诗是如何围绕“嗟”字行文布局的特征。
首联“县楼三十六峰寒,王璨登临独倚阑”,写登封县的城楼正对着嵩山三十六个高寒的山峰,作者想象朋友王晦之像当年王粲一样独自倚靠阑干,登楼远眺。作者和友人分隔两地,不能同游,这是写作者叹息的诱因。
颔联“清坐一番春雨歇,相思千里夕阳残”,写春雨停歇,夕阳西下,作者孤身独坐,思念远方的友人,描绘了作者叹息时的形象。
颈联“诗来嗟我不同醉,别后喜君能自宽”,是叹息自己不能和对方一同喝醉,欣慰对方在远方能够自我宽慰,通过“不同醉”和“能自宽”的对照,点明作者叹息的原因。
尾联“举目尽妨人作乐,几时归得钓鲵桓”,是写自己在叶县无法自宽,希望能摆脱繁琐的公务,“钓鲵桓”是闲适的隐居生活,“几时归”是叹息不知道何时才能归隐。最后一句是是作者叹息的延续。
北京市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这是一份北京市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六两句,古诗鉴赏离不开三个问题,答题方法,如何鉴赏?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这是一份陕西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诗歌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8月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这是一份辽宁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8月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