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 地理过程形成类选择题之水循环(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4 地理过程形成类选择题之水循环(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共11页。
专题14 地理过程形成类选择题之水循环【方法指导】 1.水循环的类型及环节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发生领域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主要环节及示意图特点最重要的类型,又被称为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倍典例长江流域的水循环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循环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水循环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流量和水位变化含沙量变化破坏植被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增加植树种草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缓慢减少硬化城市路面增加地表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增加铺设渗水砖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位平缓减少修建水库对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平稳减少水库以下河流含沙量围湖造田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增加 【拓展练习】 盖塔拉洼地,位于埃及西北部的沙漠中,最低处海拔-133 m。近年来,为发展渔业生产,人们通过挖掘隧道,采用中国专利技术的高速输水管道系统,实现无动力引入地中海海水;并利用下沉式网箱养殖方式,在洼地成功建立了“沙漠渔场”。目前,该区的“沙漠鱼”不仅解决了本国的水产品产量不能自足问题,而且已经销售到非洲其他国家。根据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在建造“沙漠渔场”的过程中,通过挖掘隧道的形式引水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降低工程建设成本 B.减少水分蒸发C.防止引水过程中下渗损耗 D.降低沙尘淤积河道2.下沉式网箱养殖能控制箱体在水中的深度,该技术主要目的是( )A.减少污染,保证活鱼品质 B.控制活鱼活动范围,便于捕捞C.调节活鱼生存环境的水温 D.增加水箱内的含氧量3.随着“沙漠渔场”的出现,洼地环境也慢慢发生了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周围土地盐碱化加剧 B.绿洲农业供水量增加C.沙漠地区降水量大幅增加 D.地下水的盐度大幅下降【答案】1.B 2.C 3.A【解析】1.根据题意,盖塔拉洼地位于埃及西北部的沙漠里,蒸发量大。通过挖掘隧道的形式引水,会增加工程建设成本,A项错误。挖掘隧道引水可以有效的减少引水过程中的蒸发量,B项正确。挖掘隧道引水可能会减少引水过程中下渗的损耗,但要根据途中具体的地质分析,所以不是主要考虑的因素,C项错误。不挖掘隧道直接引水可能会有沙尘淤积河道,但沙尘出现的时间和次数不固定,且产生的影响无法估计,所以并不是主要考虑的问题,D项错误。故选B。
2.将鱼通过下沉式网箱养殖,来控制箱体在水中的深度,还在同一水体中,并不能够减少污染,保证活鱼品质,A项错误。要想控制活鱼的活动范围,直接用大型网箱或者挖掘鱼塘,不必利用能够下沉合适深度的下沉式网箱,B项错误。调节网箱在水体中的深度,是为了控制活鱼在生存环境中的水温,保证鱼的存活率,C项正确。下沉式网箱并不能够改变水体中的含氧量,D项错误。故选C。
3.“沙漠渔场”的出现,使得当地水体增加,且是海洋水体,当地下渗量增加,地下水量变多,再加上当地蒸发强烈,容易导致周围土地的盐碱化加剧,A项正确。该处的水体并非用于绿洲农业,B项错误。沙漠地区的降水量并不会因此大幅度增加,只会增加蒸发量,使得降水量可能会有小的增多,C项错误。由于主要是引地中海的海水,地下水的盐度会大幅度上升,D项错误。故选A。生物滞留池(下图)是指利用自身结构、植物及填料组成,对雨水径流进行蓄存,并能去除水中污染物的设施。该设施在削减径流峰值、提升水质方面具有良好的效釆。下表是我国某城市生物滞留池2019年2月至4月期间的三次监测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监测事件时间降雨量前期晴天数进水峰值流量出水峰值流量洪峰延迟时间进出水峰值流量削减率12019/02/133.915.663.141844.522019/03/201.2138.022.531368.532019/04/103.31222.834.915878.54.材料显示( )A.随着降雨量增大,出水峰值流量増大B.随着降雨量增大,洪峰延迟时间增大C.峰值流量削减率与池内植被覆盖率呈正相关D.峰值流量削减率与当地前期晴天数呈正相关5.下列城市中生物滞留池作用最明显的是( )A.成都 B.喀什 C.西宁 D.兰州【答案】4.C 5.A【解析】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随着降雨量(mm)1.2--3.3--3.9的增大,出水峰值流量先増大后减小,洪峰延迟时间先增大后减小,AB错误。随着春季时间推移,我国该城市生物滞留池中的植物枝叶增多,覆盖率提高,滞留雨水能力逐渐提高,所以峰值流量削减率与池内植被覆盖率呈正相关,C正确。峰值流量削减率随当地前期晴天数先增大后减小,D错误。故选C。5.由题可知,该生态滞留池设计复杂,成本较高,主要为更好防治城市内涝削减洪峰,所以下列城市中生物滞留池作用最明显的是降水较多,排涝压力大的成都,A正确。 喀什 、西宁和兰州地处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较少,城市内涝不明显,BCD错误。故选A。下图为我国某知名品牌天然矿泉水的水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6.目前该地优质天然矿泉水水源形成的主要过程,表达最合理的是( )A.冰雪融水→下渗→地下径流B.大气降水→下渗→地下径流C.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D.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地表径流7.与甲、乙两处相比,图示取水口的优势有( )A.地质基础最稳定 B.水温最低C.可采水量最大 D.水质最好【答案】6.A 7.D【解析】6.读图可知,该优质天然矿泉水取水口位于断层处,断层处有泉水发育,泉水来自于地下水,即地下径流,D错误。地下径流来自于地表水的下渗,受板岩隔水层和片岩隔水层的阻隔,雨水不能转化为地下径流,B、D错误。冰川雪被位于砂岩的上部,冰雪融水通过砂岩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A正确。故选A。7.读图可知,该优质天然矿泉水取水口位于断层处,断层处有泉水发育,取水口处的地址不稳定,A错误。甲、乙两处的水为地表水,水温受外界气温影响变化较大,取水口的地下水水温稳定,无法判断是不是最低温,B错误。地下水水量较小,C错误。甲、乙两处位于地表,水质差;图示取水口开采的地下水属于承压水,受地表影响小,水质优,D正确。表层土壤水分会受降水、气温、植被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表示意黄土高原某区域表层土壤水分变化情况,该区域年降水量约300mm,地面覆盖有人工恢复的植被。完成下面小题。月份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表层土壤水分(m3·m-3)0.0480.0470.0160.0200.0760.0640.0518.该区域表层土壤水分收入明显大于支出月份是( )A.6月 B.7月 C.8月 D.10月9.与其它时间相比较,该区域7、8月表层土壤含水量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强度大,地表冲刷力强烈 B.植物蒸腾强,表土水分渗漏多C.降水量较小,雨水补给量微弱 D.地面蒸发强,表土水分渗漏少【答案】8.C 9.B【解析】8.读表可知,选项4个月份中,相比于上一个月而言,6、7、10月表层水分均下降,表明表层土壤水分收入小于支出,只有8月表层水分上升,表明表层土壤水分收入大于支出,故选C。9.黄土高原属季风气候,7、8月虽然雨水多,但由于前期土壤缺水,因此下渗到深层土壤的水分较多,表土水分渗漏多。同时,随着气温的回升,尤其是植被的旺盛生长,植物蒸腾量大增,从而导致表层土壤含水量较低,B正确,CD错;由于表土水分渗漏多,所以地表径流较小,地表冲刷力不是很强,A错。故选B。林区降水通过林冠层重新分配为穿透雨、树干径流和林冠截留三部分.穿透雨指大气降水经过植被冠层后直接降落到地面的部分。穿透雨占同期大气降水的百分比叫穿透雨率,穿透而率的差异与当地植被对水上环境的影响关系密切;植被的穿透雨率主要受植被类型、植被密度、降水量、降水强度、风力等因素影响.图中示意专业人员对江南丘陵某片区毛竹林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每次降雨量与对应穿透雨率的统计分析及趋势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该时段该毛竹林片区的降水( )A.年均降雨量约2500毫米 B.小降雨量的雨频次高C.降雨量年际变化较小 D.降雨量季节分配均匀11.下列关于穿透雨率对当地坏境影响的分析,正确的是( )A.穿透雨率低.雨水无法到达地面 B.穿透雨率低,导致林区空气干燥C.穿透雨率高,降雨对地面冲蚀强 D.穿透雨率高,林下地面径流均匀【答案】10.B 11.C【解析】10.该地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不可能达到2500mm,A错误。图中信息可知,小降雨量的频次高,B正确。我国的季风气候区受夏季风强弱的影响,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较大,C、D错误。故选B。11.穿透雨率低,雨水到达地面少,但不是无法到达地面,A错误。穿透雨率低,林冠层对降雨的截留较强,下渗量增大,林区涵养水源能力较强,空气较为湿润,B错误。穿透雨率高,降雨直接到达地面较多,对地面的冲刷较强,林下形成的地表径流较大,同时地表径流易流走,使得径流的变化大,C正确,D错误。故选C。径流的形成与变化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如气候因素、流域下垫面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下图是M河两次相同降水量条件下形成的流量过程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区域气候因素是影响径流的决定因素,其中降水过程对径流形成过程的影响最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的降水强度大 B.T1的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速度慢C.T2的降水历时长 D.T2的降水损失大13.M河的流量过程曲线T2出现的频率很高,推测M河所在流域形状为A. B. C. D.14.M河流域内的下列人类活动对M河径流形成影响程度最小的是( )A.退耕还林 B.农地覆盖地膜 C.坡地改梯田 D.修建水库【答案】12.B 13.D 14.B【解析】12.读图分析可知,T1的降水下的河流流量峰值小,径流変化量小,说明降水强度小,降水历时长,短时间内降水量小,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速度慢。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13.流量过程是T2,说明河流流速快,河水汇集快,据此推测可能是由于多条河流在此汇聚。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14.本题考查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的相关知识。B项,覆盖地膜会減少河流下渗量,但该河本身流速较快,下渗较小,所以影响小。故B项正确。退耕还林,会增加下渗,影响河流径流,故A项错误。坡地改梯田会导致坡上径流汇入河流水量减少,影响河流径流量。故C项错。修建调水库会较大程度上影响河流径流量。故D项错。B正确,ACD错误,故选B。 下渗率指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渗入地表的水量,常用mm/h计。在某种情况下,降雨渗入地表时的最大下渗率,叫下渗容量,不同的下垫面其下渗容量不同。降雨损失量包括地表的截留、下渗、填洼与蒸发等。下面两图分别表示一次降水过程中下渗率随时间变化图和不同地表降雨损失量随时间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在该区域本次降水过程中,图1四个时间点中降雨累积损失量最大的是( )A.t1 B.t2 C.t3 D.t416.若降水量相同,与图2中①至④符合的是( )A.草地、裸地、沥青路面、混凝土方砖 B.草地、裸地、混凝土方砖、沥青路面C.混凝土方砖、沥青路面、草地、裸地 D.混凝土方砖、裸地、沥青路面、草地【答案】15.D 16.B【解析】15.降雨损失量包括地表的截留、下渗、填洼与蒸发等。图示在同一区域中,t1时下渗率最大,t4时最小,但从t1到t4,下渗率大于0,即是表明一直存在下渗,所以降雨损失量越到t4时期,其累积损失量越大,因此t4时累积降雨损失量最大。故选D。16.图示①的降雨损失量累积最多,④最少。下渗率大,其下渗容量也大,若降水量相同,草地、裸地、混凝土方砖、沥青路面对雨水的截留、下渗依次减弱(注意混凝土方砖和沥青路面的差异,混凝土方砖与方砖之间存在缝隙,其下渗率应高于沥青路面),降雨损失量累积依次减少。故选B。大泉河,敦煌莫高窟保护区内唯一的河流,因由河西走廊南盆地泉水汇流形成而得名。泉水汇流成河后纵穿河西走廊中部,经莫高窟前流入敦煌盆地。下图示意大泉河莫高窟断面径流量日变化,断面以上流域为无人居住区,完成下面小题。17.造成大泉河径流量日变化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A.下渗作用 B.人为引水 C.蒸发作用 D.冰雪融化18.推测大泉河的枯水期最可能为(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答案】17.C 18.B【解析】17.下渗作用没有明显的日变化,故A错误。材料指出“断面以上流域为无人居住区”,可以排除人为引水,故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大泉河径流量日变化特点是早上8点左右流量最大,晚上8点左右流量最小,可以推测造成径流量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蒸发,白天气温不断升高,蒸发量不断增加,径流便减少,故C正确。冰雪融化受气温的影响,白天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径流量大,与图中所示内容不符,故D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18.结合图示及上题分析,可知,大泉河径流量变化主要受气温影响。四个季节中,夏季气温最高,蒸发量最大,径流量最小,所以大泉河的枯水期最可能为夏季。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涌泉根灌是通过微管把水肥溶液直接输送到果树根区,进行地下局部灌溉的一种新型灌溉方式。滴灌是以水滴的形式滴入植物根系附近表层土壤的一种灌溉方式。下图示意我国陕西省某果园6月初采用不同方式(滴灌和涌泉根灌)灌溉后1小时和24小时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分布状况(滴灌和涌泉根灌所使用的水量相同)。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9.图中表示滴灌和涌泉根灌24小时后土壤含水量的曲线序号分别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与滴灌相比,涌泉根灌能够( )A.提高地下水位 B.增加土壤蒸发 C.减少杂草生长 D.减少植物蒸腾【答案】19.D 20.C【解析】19.相比于把水肥直接输送到根部的涌泉根灌,滴灌主要作用于土壤表层,故土壤表层含水量较之要高,①、②为滴灌。6月初蒸发量旺盛,相比于灌溉后1小时,24小时土壤表层含水量下降,则②为24小时土壤表层含水量。涌泉根灌是把水肥溶液直接输送到果树根区,所以土壤表层含水量较低,则③、④为涌泉根灌。相比于灌溉后1小时,涌泉根灌24小时后,土壤深度45厘米-75厘米的根区土壤含水量减少,则④为涌泉根灌24小时后土壤含水量的曲线,D②④正确,ABC错误。故选D。20.与滴灌相比,涌泉根灌使得土壤表层含水量减少,能够减少杂草生长,减少土壤蒸发,C正确、B错误。涌泉根灌是把水肥直接输送到根部,会增加根部对水分的吸收,增加植物蒸腾,降低地下水位,A、D错误。故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7 地理过程形成类选择题之城市化过程(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共10页。
这是一份专题15 地理过程形成类选择题之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原卷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共6页。
这是一份专题15 地理过程形成类选择题之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