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 地理过程形成类选择题之热力环流过程(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2 地理过程形成类选择题之热力环流过程(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共14页。
专题12 地理过程形成类选择题之热力环流过程【方法指导】1.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大气中热量和水汽的输送,以及各种天气变化,都是通过大气运动来实现的。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1)当地面受热均匀时,空气无明显上升或下沉运动(2)当地面受热不均匀时,空气有明显上升或下沉运动,A地受热较多,上升;B、C地受热较少,下沉• 先有空气垂直运动,再有水平运动• 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3)热力环流等压线特点:A.同一水平面:高压向高处凸,低压向低处凹;B.同一地点垂直方向:海拔越高气压越低。(近地面的气压值永远大于高空)C.高空和近地面的气压属性相反。D.近地面气压低气温高,气压高气温低。(热低压,冷高压)E.所谓“高压”“低压”,必须在同一水平面上比较(4)图示如下:垂直运动:近地面冷热不均,受热地区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压。受冷地区空气收缩下沉,形成高压。热上升,冷下沉,大气的垂直运动是形成热力环流的第一步。水平运动: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同一水平面上空气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形成水平运动。先有垂直运动,再有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共同组成热力环流。3.常见的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实质是同一水平面的两个区域冷热不均引起气压差异和空气运动,所以只要是冷热不均或存在热力差异的两地,就可以形成热力环流。常见的热力环流有:(1)海陆风A.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B.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2)山谷风A.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B.影响与应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C.地形逆温:夜晚,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循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山谷气温低高空气温高的逆温现象。D.夜雨的成因:河谷地区,夜晚山风倒灌,冷空气在谷底堆积,谷底水汽被迫抬升降温,水汽易凝形成夜雨。(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A.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城市中心区受人为热源多等原因影响,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郊区较中心区气温低,形成高压。B.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在下沉距离之外。 【拓展练习】1.在天气晴朗的山地区域,风向、风速昼夜间都有明显的变化,形成山谷风现象。下图为湟水谷地某地段山谷风一定时间内风向频数及风速变化图。据图判断,湟水谷地谷风转为山风的时间及风向是( )A.24:00 偏东风 B.24:00 偏西风C.11:00 偏西风 D.11:00 偏东风【答案】B【解析】据图判断,湟水谷地谷风转为山风,即由偏东风转为偏西风的时间为24时,风向已经转变成偏西风,A错误、B正确。湟水谷地山风转为谷风为11时,CD错误。故选B.截至2020年2月初,澳大利亚东南部爆发的林火已燃烧了5个多月。消防人员常采用喷水、喷洒灭火剂、复土、扑打和砍伐隔离带等方式扑灭森林大火,也会用“点倒火”方式快速灭火。下图为“点倒火”灭火方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该地“点倒火”灭火方式前( )①吹西风②吹东风③风力较大④风力较小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3.采用“点倒火”方式灭火时,下列热力环流状况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2.C 3.B【解析】2.“点倒火”的灭火方式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吹西风或静风气象条件下,水平气流流向火场,适时点倒火,有助于倒火与山火相向蔓延,两火相遇时,可燃物和氧气消耗殆尽,山火熄灭,①④正确;吹东风或风力较大时,不利于倒火与山火相向蔓延,无法达到灭火的效果,②③错误。故选C。3.山火导致火场气温升高,气流上升;近地面水平气流由四周向火场,吸引“倒火”向火场方向燃烧;当两火相遇时,可燃物和氧气都已燃烧殆尽,山火自然熄灭。故选B。冰川风是指在冰川地区,冰川表面稳定而下沉的气流沿冰面向冰川边缘运动,迫使冰川边缘地区的冷空气上升而产生对流交换,形成冰川表面吹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1960年春季,我国登山队首次攀登珠峰时候,发现珠峰北坡长达20千米的绒布冰川上,夜间与白天多次吹下山的南风,这就是冰川风,下图示意冰川风的形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与冰川风的成因最相似的是( )A.西南季风 B.盛行西风C.山(谷)风 D.东南信风5.下列四个时段(时间为当地地方时)中,冰川风势力最强的是( )A.8-10点 B.11-13点C.13-15点 D.18-20点6.近年来珠峰北坡的冰川风有减弱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冰川面积减小 B.冰川面积增大C.太阳辐射增强 D.太阳辐射减弱【答案】4.C 5.D 6.A【解析】4.冰川风是由于冰川的热力作用形成,其形成类似于热力环流,山(谷)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西南季风是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选项C正确,A错误。东南信风、盛行西风不是热力作用形成的,B、D错误,故选C。5.白天因冰川面较高的反射率减少了可被吸收的太阳辐射,使得用于加热地面及其上空气的能量减少,冰面在白天升温较少,始终维持在较低温度,由此与同高度的山谷上空形成较大的气温差,山谷上空气流膨胀上升,冰川面上的气流冷却收缩下沉。在日落前后,两处温差达到最大,故选项的四个时段中,冰川风势力最强的是日落前后。故D正确。6.根据上题冰川风是由于冰川的热力作用形成的,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冰川融化增加,面积减小,冰川面上空气与谷中同高度温差变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小,冰川风势力减弱。A正确,B错误。太阳辐射变化不大,CD错误。故选A。云贵高原某石灰岩洞穴(下图)为一著名景点。当洞内气温高于洞外时,洞内外空气交换活跃,洞内CO2浓度降低,导致碳酸钙沉积;当洞内气温低于洞外时,洞内外空气交换受到抑制,洞内CO2浓度升高,溶蚀作用加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自然状态下,该洞穴溶蚀作用最明显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8.图中箭头示意空气流动的方向和范围,能反映4月晴天洞内外空气交换状况的是( )A. B.C. D.9.国庆黄金周期间,该景点营业时间为8∶00 ~18∶00,洞穴内CO2浓度最低的时段为( )A.7:00~8:00 B.13:00~14: 00C.18:00~19:00 D.23:00~24:00【答案】7.B 8.C 9.A【解析】7.当洞内气温低于洞外时,洞内外空气交换受到抑制,洞内CO2浓度升高,溶蚀作用加强。自然状态下,该洞穴溶蚀作用最明显的季节是应该是洞外气温最高的季节夏季,B正确。ACD错误。故选B。8.4月晴天洞内外空气交换状况是:白天洞内气温低于洞外,洞内外空气交换受到抑制;晚上洞内气温高于洞外,洞外气温低,气流下沉,地面气压高,气流从洞口底部流入,洞内气温高,气流上升,气流从洞口上部流出,C正确。ABD错误。故选C。9.由材料可知,洞内气温高于洞外,洞内外空气交换活跃,洞内CO2浓度降低,日出前后是洞外气温最低的时间,而且该景点营业时间为8∶00 ~18∶00,则7:00~8:00还没有开始营业,此时洞内还没有游客,所以洞穴内CO2浓度最低,A正确。故选A。 厚田沙漠东临赣江,冬、春季裸露的赣江河床是其主要沙源地。区内沙岭纵横,沙山广布,沙粒起动风速(使沙粒开始运动的临界风速)达8米/秒,远超西北地区的4.5米/秒。左图为厚田沙漠位置图,右图为厚田沙漠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与西北地区沙漠相比,厚田沙漠沙粒起动风速大的主要原因是( )A.沙粒粒径小 B.地形平坦开阔 C.风力较强劲 D.沙粒湿度大11.厚田沙漠冬、春季的主导风向是( )A.西北风 B.东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12.厚田沙漠与赣江之间热力环流最强的时段是(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答案】10.D 11.B 12.C【解析】10.本题主要考查厚田沙漠成因和地理环境特征。沙粒粒径小,质量小,更容易被风吹起,起沙的风速更小, A错误;与西北地区沙漠相比,厚田沙漠位于河谷地带,“地形平坦开阔” 西北沙漠地区更具优势, B错误;江西地区多山地、丘陵地形,与西北地区相比风力较弱,C错误;厚田沙漠东临赣江,是赣江古河床的一部分,属于东部季风区,降水多,湿度大,沙粒不易被风吹起,而西北干旱地区是以轻质沙粒为主的土壤,所以该地起沙时风的速度会远远高于西北干旱区。故D正确;故选D。11.考查风向的判断,江西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冬季风,厚田沙漠位于赣江西岸,沙源来自赣江河床,由此判断,厚田沙漠冬、春季的主导风向偏东风;江西省位于南方地区,冬季风为偏北风,加上河谷地形的影响,厚田沙漠冬春季的主导风向是东北风,故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故选B。12.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空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空气水平运动,形成风。厚田沙漠与赣江之间热力环流相当于海陆热力环流特征,最强的时段是出现伏旱天气的7-8月份,该时段气候炎热干燥,气温高,降水少,厚田沙漠增温快,和赣江温差较大,热力环流最强,故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故选C。通过对西安市区和郊区气温的观测发现,西安市的“热岛效应”一直存在,其中冬季白天市区比郊区高2.5℃至4.0℃,晚上市区比郊区高5.5℃至6.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西安市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影响有( )A.市区高温天气天数减少 B.郊区降水量显著增多C.市区植物提早发芽开花 D.郊区河流结冰期缩短14.西安市冬季夜晚“热岛效应”更显著的原因是夜间( )A.市区下垫面长波辐射更强 B.市区集中供热量更大C.郊区污染物质多,逆辐射弱 D.郊区风速大,散热更快【答案】13.C 14.A【解析】13.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的影响表现为市区夏季高温天气天数增多,由于市区年均温较郊区高,市区植物提早发芽开花,A错误,C正确。郊区降水量和河流结冰期受大尺度区域气候的影响,城市热岛效应对郊区降水量和河流结冰期影响很小,B、D错误。故选C。14.西安市冬季夜晚热岛效应更显著的原因是白天市区大规模的建筑物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并加以储存,夜间包括建筑物的下垫面长波辐射增强,使市区气温显著高于郊区,A正确。市区集中供热量昼夜差异较小,B错误。与市区相比,郊区的污染状况较轻,C错误。风速大小不是决定因素,D错误。故选A。 读图,回答下列两题。15.上图四点中气压最高的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16.有关上图中各点大气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A点为高压B.近地面大气由B点流向A点C.高空大气由C点流向D点D.C点在高压控制下【答案】15.A 16.A【解析】15.读图,海拔升高,气压降低,在近地面比高空的气压高,C、D位于同一等压面上,海拔较高,气压值较低,故选项C、D错。根据图中等压面,在同一海拔高度上,A点对应的高空气压低,B点对应的高空气压高,所以在近地面,A点是高压,B点是低压。四点中气压最高的是A点,四点气压值由高到低依次为ABDC,选项A对,据此分析本题选A。16.假设图示为北半球高空,则a处高空为低压,d处高空为高压;而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分布相反,故近地面a处为高压,d处近地面为低压,A对B错;低压盛行上升气流,高压盛行下沉气流,气流总是从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流动。据此,a处近地面为高压,垂直方向上盛行下沉气流,高空大气由D点流向C点,近地面大气由A点流向B点,C点近地面a处为高压,C为低压,则C在低压控制下,据此分析本题选A。【点睛】等压线图的判读(同一海拔高度民主上气压水平分布情况):目标:①根据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气压场类型高压、低压、高压脊、低压槽、鞍部)②判断风向③分析天气变化判读规律: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低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盆地(中心为上升气流);高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顶(中心为下沉气流);高压脊——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脊线);低压槽——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槽线);② 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决定风力大小)等压线的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的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③ 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向(任意点)和天气形势:判定风向规律: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北半球画出偏向风。天气:是指大气短时间内的物质状态,包括气温高低、湿度大小、风向、气压等指标。A、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B、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C、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乌鲁木齐三面环山,北部好似一个朝向准噶尔盆地的喇叭口,冬季多雾。在没有较强气压系统活动时,山区的白天和夜晚,近地面常出现山谷风。下图为区域地形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7.有关乌鲁木齐冬季夜间多雾的成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冬季多晴天,夜间地面降温快 B.冬季燃煤取暖,凝结核多C.位于天山背风坡,水汽蒸发强 D.三面环山地形,风力较小18.有关乌鲁木齐山谷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冬季山谷风的强度最小 B.冬季积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强,谷风强C.夏季山谷风的强度最小 D.夏季谷风吹散干热风,使夜晚更加清凉【答案】17.C 18.A【解析】17.乌鲁木齐冬季多(积)雪,空气中水汽充足;冬季燃煤取暖和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物多;靠近沙漠沙尘多,凝结核多。冬季多逆温,三面环山的地形,位于天山的背风坡,风力小,不利于雾的消散,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18.风的成因是由于地区之间的受热不均引起气压差,温差越大,气压差就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就越大,风力就越强。地形对气温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海拔越高,温差越小。夏季山坡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与山谷的温差大,山谷风风力强。冬季山坡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与山谷的温差小,山谷风风力弱,C选项错误;冬季积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强,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温差小,风力弱,B选项错误;夏季夜晚更加清凉,主要是由于山坡的冷空气下沉至谷地形成逆温,D选项错误;乌鲁木齐三面环山,开口向北,北方来的冷空气容易在此聚集;夜间三面山脉冷空气沿山坡下沉,迫使谷底暖空气抬升,形成逆温,三面环山的地形,位于天山的背风坡,风力小,故此时山谷风强度小,A正确,故选A。【点睛】1.逆温的类型类型发生的条件出现的地区辐射逆温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由于地面有效辐射很强,近地面大气层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大气层降温较慢中高纬度大陆冬季黎明前平流逆温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气团上中纬度沿海地区地形逆温主要由地形造成,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空气被较冷的空气抬挤上升盆地和谷地中夜间锋面逆温锋面之上的暖空气与锋面之下的冷空气之间温度差异显著锋面活动地区2.大雾形成的条件:水汽、凝结核、温度、逆温条件,地形封闭。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是中国七大淡水湖之一。洱海四面环山,位于山谷盆地中,独特的地理条件使洱海地区形成湖陆风和山谷风叠加的局地环流。读洱海地区某时刻沿25°36′N上空的等温面示意图和洱海地区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面小题。19.该时刻甲地吹(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20.洱海的存在使周边地区( )A.气温日较差变大 B.气温年较差变大C.风频变大,山风增强 D.点苍山东坡夜雨减少【答案】19.A 20.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湖陆热力性质差异及其影响。19.读左图可知,近地面气温较低,应是冬季;图中可以看出湖区气温高于周围地区,据此推知甲温度高于周围地区,则甲处气压梯度力由南指向北,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影响,甲处风向右偏形成西南风。据此分析本题选A。20.结合材料分析,洱海的水热容量大于周边陆地,可以调节气候,使得周边地区日较差、年较差变小,故A、B错误;受湖陆风的影响,白天风从洱海吹向陆地,晚上风从陆地吹向洱海;受山谷风的影响,白天风从洱海吹向点苍山,晚上风从点苍山吹向洱海。湖陆风和山谷风在昼夜风向一致,故洱海的存在使周边地区风频变大,山风增强,故C正确;东坡可阻挡夜间洱海水汽,降水增多,故D错误。据此分析本题选C。【点睛】在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的风向的确定在近地面水平等压线图中,一般要求作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风向等。从风向的决定因素来看,它是三个力的合力方向。第一步,作水平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力从高压指向低压,并且与等压线垂直。第二步,作风向。近地面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作用下和等压线斜交,并成一锐角。风向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在南半球左偏,在北半球右偏。在作图时,北半球近地面风向应画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并成一锐角;南半球反之。第三步,作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成90度夹角,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在风向的右侧与之垂直,南半球相反。第四步,作摩擦力。摩擦力阻碍风的运动,与风向相反。判断风向一定要看清条件:是否考虑摩擦力,若不考虑则风向平行于等压线;若考虑则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后者风向的判断方法是: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然后向左或向右(据半球确定)偏转大约30°~45°即为实际风向(即近地面风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37 地理过程类综合题之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原卷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共8页。
这是一份专题37 地理过程类综合题之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共13页。
这是一份专题16 地理过程形成类选择题之河流地貌的发育(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