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3节 比热容教学设计
展开课 题 | 《比热容》(第一课时) | ||||
教学目标 |
| 1、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2、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3、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 |||
教学重点 | 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有关计算. | ||||
教学难点 | 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 ||||
教法 | 实验、归纳、对比 | ||||
学法 | 体验、感悟、探究 | ||||
教具 | 铁架台、金属盒、酒精灯,天平,烧杯,石棉网,水,砂子,煤油等 | ||||
教学过程及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二次备课 | ||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为什么我国吐鲁番盆地会出现“早穿皮袄午穿纱,夜围火炉吃西瓜”的现象? 2、为什么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而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 过渡: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变化相等时,它们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否也相等?
二、观察体验,感悟新知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否相同? 投影教材装置图13.3.1作参考:参照课本图和装置图.学生可选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实验 (水和沙,水和食用油等)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并尝试归纳得出结论. 进而引入比热容的概念. 三、合作交流,构建新知 请学生阅读教材,得出比热容的概念、单位、符号。 让学生讨论再用其他的水和砂进行实验结论是否相同。 引导学生阅读“比热容”表,观察,分析,归纳,写出自己获得的信息3-5条,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引导学生总结理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 四、发展应用,升华新知
教师提出问题,加深对“比热容的理解”,并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1.为什么我国吐鲁番盆地会出现“早穿皮袄午穿纱,夜围火炉吃西瓜”的现象? 2.为什么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而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 热量计算: (1)提出问题:怎样计算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提出例题但不作解答。要求学生自学后总结出计算方法。 (3)归纳出计算公式。
五、课堂小结,沉淀新知 请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六、达标测评,巩固新知
|
提出问题
教师明确实验任务
指导实验
过渡引导
教师点拨
教师点拨,知识迁移。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理论推导,得出公式。
教师点出本节课重点、难点
教师放课件 |
讨论、思考、发表自己的各种猜测
实验测量、记录、分析数据,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学生分析理解,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推导,得出公式。
我学到了什么
学生抢答 |
| ||
板书设计: 第十三章 第三节 比热容
| |||||
课后反思
| |||||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3节 比热容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a href="/wl/tb_c8374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3节 比热容教案</a>,共4页。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5节 磁生电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5节 磁生电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课,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第3节 电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第3节 电阻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进行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