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版新教材高考化学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章物质的量微专题大素养3化学计算技能和方法学生用书

    2024版新教材高考化学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章物质的量微专题大素养3化学计算技能和方法学生用书第1页
    2024版新教材高考化学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章物质的量微专题大素养3化学计算技能和方法学生用书第2页
    2024版新教材高考化学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章物质的量微专题大素养3化学计算技能和方法学生用书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版新教材高考化学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章物质的量微专题大素养3化学计算技能和方法学生用书

    展开

    微专题·大素养❸化学计算技能和方法【知识基础】一、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方法[例1] 某同学购买了一瓶“84”消毒液,包装说明如下:主要成分:25%NaClO、1 000 mL、密度1.19 g·cm-3使用方法:稀释100倍(体积比)后使用注意事项:密封保存,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变质请根据以上信息和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4.0 mol·L-1B.一瓶该“84”消毒液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浓度会变小C.取100 mL该“84”消毒液稀释100倍后用于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c(Na+)约为0.04 mol·L-1D.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含25% NaClO的消毒液480 mL,需要称量的NaClO固体质量为143 g[跟踪训练1] 某液体化合物X2Y4常用作火箭燃料。16 g X2Y4在一定量的O2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Y4(l)+O2(g)===X2(g)+2Y2O(l)。冷却后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为11.2 L,其密度为1.25 g·L-1,则:(1)反应前O2的体积V(O2)为________。(2)X2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Y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3)若反应生成0.1 mol X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二、关系式法1.应用原理关系式是表示两种或多种物质之间“物质的量”关系的一种简化式子。在多步反应中,它可以把始态的反应物与终态的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表示出来,把多步计算简化成一步计算。2.解题流程[例2] Ba2+是一种重金属离子,有一环境监测小组欲利用Na2S2O3、K2Cr2O7等试剂测定某工厂废水中Ba2+的物质的量浓度。(1)现需配制250 mL 0.100 0 mol·L-1的标准Na2S2O3溶液,所需要的玻璃仪器除量筒、玻璃棒、烧杯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需准确称取Na2S2O3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3)另取50.00 mL废水,控制适当的酸度,加入足量的K2Cr2O7溶液,得到BaCrO4沉淀;沉淀经洗涤、过滤后,用适量的稀盐酸溶解,此时全部转化为,再向其中滴加上述标准,反应完全时,消耗溶液36.00mL.已知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7H2O。则该工厂废水中Ba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跟踪训练2] 通过以下方法测定高铁酸钾样品的纯度:称取0.600 0 g高铁酸钾样品,完全溶解于浓KOH溶液中,再加入足量亚铬酸钾{K[Cr(OH)4]},反应后配成100.00 mL溶液;取上述溶液20.00 mL于锥形瓶中,加入稀硫酸调至pH=2,用0.100 0 mol·L-1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消耗标准硫酸亚铁铵溶液15.00 mL。测定过程中发生反应:计算K2FeO4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__。三、差量法(1)所谓“差量”就是指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某种物理量之和(始态量)与同一状态下生成物的相同物理量之和(终态量)的差,这种物理量可以是质量、物质的量、气体体积、气体压强、反应过程中的热效应等。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理论上的差值(理论差量),结合题中的条件求出或表示出实际的差值(实际差量),根据比例关系建立方程式并求出结果。(2)差量法的解题关键是找准研究对象。通常有:①固体的质量差,研究对象就是固体。②气体的质量差,研究对象就是气体。③液体的质量,研究对象就是液体。[例3] 在空气中加热10.98 g草酸钴晶体(CoC2O4·2H2O)样品,受热过程中不同温度范围内分别得到一种固体物质,其质量如下表。(1)加热到210 ℃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2)经测定,加热到210~310 ℃过程中的生成物只有CO2和钴的氧化物,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跟踪训练3] 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ω1 g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ω2 g,请列式计算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四、守恒法1.应用原理所谓“守恒”就是物质在发生“变化”或两物质在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总量保持“不变”。在化学变化中有各种各样的守恒,如质量守恒、元素守恒、原子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能量守恒等。2.解题步骤[例4] 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安全无毒的物质,带有结晶水,通常还含有CaO。过氧化钙在工农业生产中广泛用作杀菌剂、防腐剂、解酸剂、油类漂白剂等。(1)称取5.42 g过氧化钙样品,灼烧时发生如下反应:2(CaO2·xH2O)2CaO+O2↑+2xH2O,得到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 mL,则该样品中Ca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另取同一样品5.42 g,溶于适量稀盐酸中,然后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将溶液中的Ca2+全部转化为CaCO3沉淀,得到干燥的CaCO3 7.0 g。①5.42 g样品中CaO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②样品CaO2·xH2O中x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跟踪训练4] 将1.08 g FeO完全溶解在100 mL 1.00 mol·L-1硫酸中,然后加入25.00 mL K2Cr2O7溶液,恰好使Fe2+全部转化为Fe3+,且中的铬全部转化为Cr3+。则K2Cr2O7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五、热重分析法确定物质的组成1.测定固体物质组成的热重法只要物质受热时发生质量变化,都可以用热重法来研究物质的组成。热重法是在控制温度的条件下,测量物质的质量与温度关系的方法。通过分析热重曲线,我们可以知道样品及其可能产生的中间产物的组成、热稳定性、热分解情况及生成产物等与质量相联系的信息。2.解题的方法思路(1)设晶体为1 mol,其质量为m。(2)失重一般是先失水,再失非金属氧化物。(3)计算每步固体剩余的质量(m余):×100%=固体残留率。(4)晶体中金属质量不再减少,仍在m余中。(5)失重最后一般为金属氧化物,由质量守恒得m氧,由n金属∶n氧,即可求出失重后物质的化学式。3.热重曲线的分析方法坐标曲线题解题时可以拆分为识图、析图、用图三个步骤。其中识图是基础,析图是关键,用图是目的。①识图。识图的关键是三看:一看轴即横、纵坐标所表示的化学含义(自变量x轴和函数y轴表示的意义),寻找x、y轴之间的关系,因为这是理解题意和进行正确思维的前提;二看点即曲线中的特殊点(顶点、始点、终点、拐点、交叉点);三看线即曲线的走势(变化趋势是上升、下降、波动、正态、偏态等变化)。②析图。分析图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特殊点,曲线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趋势和走向,分析曲线变化的因果关系,通过联想,把课本内的有关化学概念、原理、规律等与图像曲线中的图形与相关点建立联系。③用图。将相关的化学知识与图像曲线紧密结合,在头脑中构建新的曲线——知识体系,然后运用新的曲线——知识体系揭示问题的实质,解决实际问题。4.热重曲线试题分类热重曲线试题可分为两类:第一类,试样发生分解反应,以脱水、分解等方式失重,气氛物质不参加反应;第二类,试样发生氧化、还原等反应,以氧化、还原等方式失重。当然也有试题形式上是两者的结合,但本质上可以分步处理,故仍属于上述类型。[例5] 将1.800 g FeC2O4·2H2O固体样品放在热重分析仪中进行热重分析,测得其热重分析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已知:①草酸盐受热分解易放出碳的氧化物。②500 ℃之前,该热重分析仪的样品池处于氩气气氛中,500 ℃时起,样品池与大气相通。回答下列问题:(1)300 ℃时是样品脱水的过程,试确定350 ℃时样品是否脱水完全________(填“是”或“否”)。(2)400 ℃时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500~1 400 ℃时所得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跟踪训练5] (1)称取45.7 mg Zn3(PO4)2·4H2O进行热重分析,化合物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为获得Zn3(PO4)·2H2O和Zn3(PO4)2·H2O的混合产品,烘干时的温度范围为________(填字母)。a.90~145 ℃ b.145~195 ℃c.195~273 ℃ d.>273 ℃(2)为测定产品中Zn3(PO4)2·4H2O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已知滴定过程中Zn2+与H2Y2-按1∶1反应。步骤Ⅰ:准确称取0.457 0 g产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盐酸使其溶解,将溶液转移至100 mL容量瓶,定容。步骤Ⅱ:移取20.00 mL上述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在pH=5~6的缓冲溶液中用0.020 00 mol·L-1Na2H2Y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测得Na2H2Y标准溶液的用量为27.60 mL。步骤Ⅱ中移取溶液时所使用的玻璃仪器为________;产品中Zn3(PO4)2·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下列操作中,导致产品中Zn3(PO4)2·H2O含量测定值偏低的是________(填字母)。a.步骤Ⅰ中定容时俯视刻度线b.步骤Ⅰ中转移溶液时未洗涤烧杯c.步骤Ⅱ中滴定管未用Na2H2Y标准溶液润洗d.步骤Ⅱ中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滴定结束后有气泡微专题·大素养❸知识基础例1 解析:A项正确,根据c=得,c(NaClO)=≈4.0 mol·L-1;B项正确,一瓶该“84”消毒液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由于其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质而会使浓度变小;C项正确,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有100 mL×4.0 mol·L-1=100 mL×100×c(NaClO),解得稀释后c(NaClO)=0.04 mol·L-1,c(Na+)=c(NaClO)=0.04 mol·L-1;D项错误,应选取500 mL规格的容量瓶进行配制,然后取出480 mL,所以需要NaClO的质量为0.5 L×4.0 mol·L-1×74.5 g·mol-1=149 g。答案:D跟踪训练1 答案:(1)11.2 L (2)28 g·mol-1 氢 (3)0.4例2 解析:(2)Na2S2O3的物质的量为0.25 L×0.100 0 mol·L-1=0.025 mol,其质量为0.025 mol×158 g·mol-1=3.95 g,托盘天平精确度为0.1 g,需称量Na2S2O3的质量为4.0 g。(3)设该工厂废水中Ba2+的物质的量为x,由Ba2+转化为BaCrO4沉淀全部转化为,,2 6x     36.00×10-3 L×0.100 0 mol·L-1=,解得x=1.2×10-3 mol,则c(Ba2+)==0.024 mol·L-1。答案:(1)25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4.0 (3)0.024 mol·L-1跟踪训练2 解析:由题给方程式可得如下转化关系:~6Fe2+,由滴定消耗15.00 mL 0.100 0 mol·L-1硫酸亚铁铵溶液可知,高铁酸钾产品的纯度为×100%=82.50%。答案:82.50%例3 解析:(1)CoC2O4·2H2O失去全部结晶水的质量为10.98 g×=8.82 g,即加热到210 ℃时,固体物质是CoC2O4。(2)根据元素守恒,n(CO2)=×2=0.12 mol,质量为0.12 mol×44 g·mol-1=5.28 g,而固体质量减少为8.82 g-4.82 g=4.00 g,说明有气体参加反应,即有氧气参加,氧气的质量为5.28 g-4.00 g=1.28 g,其物质的量为=0.04 mol,n(CoC2O4)∶n(O2)∶n(CO2)=0.06∶0.04∶0.12=3∶2∶6,依据原子守恒写出化学方程式:3CoC2O4+2O2Co3O4+6CO2。答案:(1)CoC2O4(2)3CoC2O4+2O2Co3O4+6CO2跟踪训练3 答案:样品加热发生的反应为2NaHCO3Na2CO3+H2O+CO2↑ Δm 168 106 62m(NaHCO3)     (ω1-ω2)g样品中m(NaHCO3)=g,样品中m(Na2CO3)=ω1 g-g,其质量分数为×100%=×100%=×100%。例4 解析:(1)n(O2)==0.03 mol,2(CaO2·xH2O)2CaO+O2↑+2xH2O2 1n(CaO2·xH2O) 0.03 mol解得n(CaO2·xH2O)=0.06 mol,则n(CaO2)=n(CaO2· xH2O)=0.06 mol。(2)生成的CaCO3的物质的量n(CaCO3)==0.07 mol。①根据Ca原子守恒,结合(1)中信息,可知5.42 g样品中含n(CaO)=0.07 mol-0.06 mol=0.01 mol,所以样品中m(CaO)=0.01 mol×56 g·mol-1=0.56 g。②5.42 g样品中水的质量m(H2O)=5.42 g-m(CaO2)-m(CaO)=5.42 g-0.06 mol×72 g·mol-1-0.56 g=0.54 g,所以n(H2O)==0.03 mol,则x===。答案:(1)0.06 mol (2)①0.56 g ②跟踪训练4 解析:由电子守恒知,FeO中+2价铁所失电子的物质的量与中+6价铬所得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根据得失电子守恒×(3-2)=)×(6-3)×2,得)=0.100 mol·L-1。答案:0.100 mol·L-1例5 解析:(1)1.800 g FeC2O4·2H2O固体样品中含有结晶水的质量为1.800 g×=0.36 g,剩余固体质量为1.44 g,根据图像可知,350 ℃时样品已经完全脱水。(2)400 ℃时固体质量为0.720 g,根据铁原子守恒可知,400 ℃时铁元素为0.010 0 mol,其质量为0.560 g,剩余 的质量为0.016 g,由于草酸盐受热分解易放出碳的氧化物,则0.016 g应该是氧元素的质量,其物质的量为0.010 0 mol,则铁、氧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1。所以400 ℃时FeC2O4分解生成FeO,结合化合价有升必有降,则还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2O4FeO+CO↑+CO2↑。(3)500~1 400 ℃时固体质量为0.800 g,根据铁原子守恒可知,铁元素为0.010 0 mol,其质量为0.560 g,剩余氧元素质量为0.024 g,其物质的量为 0.015 0 mol,则铁、氧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2∶3,因此该固体是氧化铁。答案:(1)是 (2)FeC2O4FeO+CO↑+CO2↑ (3)Fe2O3跟踪训练5 解析:(1)由图可知当温度小于90 ℃时,产品为Zn3(PO4)2·4H2O,此时产品的物质的量为=1×10-4 mol,当温度为145 ℃时质量为42.1 mg,蒸发水分的物质的量为=2×10-4 mol,则产品为Zn3(PO4)2·2H2O,同理可得,当温度为195 ℃时产品为Zn3(PO4)2·H2O,当温度为273 ℃时产品为,为获得Zn3(PO4)2·2H2O和Zn3(PO4)2·H2O的混合产品,应控制温度范围为145~195 ℃。(2)滴定时有关系式:Zn3(PO4)2·4H2O~3Zn2+~3Na2H2Y,消耗Na2H2Y的物质的量为27.60×10-3 L×0.020 00 mol·L-1=5.52×10-4 mol,则样品中Zn3(PO4)2·4H2O的物质的量为=9.2×10-4 mol,则产品中Zn3(PO4)2·4H2O的质量分数为×100%=92%。a项,步骤Ⅰ中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产品浓度偏高,测定值偏高;b项,步骤Ⅰ中转移溶液时未洗涤烧杯,导致产品浓度偏低,测定值偏低;c项,步骤Ⅱ中滴定管未用Na2H2Y标准溶液润洗,所需标准溶液体积偏大,测定值偏高;d项,步骤Ⅱ中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滴定结束后有气泡,所需标准溶液体积偏小,测定值偏低。答案:(1)b (2)移液管(或酸式滴定管) 92% bd 温度范围/℃固体质量/g150~2108.82290~3204.82890~9204.50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